APP下载

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临床分析

2021-07-01陈昌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7期
关键词:三角肌肱骨肩关节

陈昌林

(玉林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广西 玉林 537000)

0 引言

肱骨近端骨折是老年人常见骨折之一,发病率较高,约占全身骨折5.0%,仅次于桡骨远端骨折和股骨近端骨折,主要是由意外摔倒、骨质疏松等原因导致[1]。骨折发生后,可导致患者上臂功能丧失,甚至出现骨擦音,增加臂丛神经、血管、胸部受损发生的风险性,给患者机体健康、日常生活带来严重后果[2-3]。手术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主要手段,既往以传统钢板内固定术为主,虽然能够有效减轻相关症状,并起到生物内固定的作用,同时可避免血供受损,但实际工作中发现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多,可直接影响手术结果,甚至延长恢复时长,增加患者家庭经济负担[4]。本研究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所纳入的10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均为我院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所收治,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均经过患者知情同意,两组基本资料相比无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一般资料对比

纳入标准:①研究对象基础信息完整,参与整个实验步骤。②无血液系统疾病或凝血功能障碍者。③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检查(X线、CT)确诊为肱骨近端骨折。

排除标准:①近期急性、慢性感染者。②存在精神障碍、语言障碍而不能配合研究者。③中途因各种原因退出者。

1.2 方法。观察组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常规对术区均行消毒铺巾,辅助患者为仰卧位,将患侧肩部抬高,采取全身麻醉或者臂丛麻醉的方式,将外侧肢体轻轻外展,切开皮肤、内侧颈膜,选择关节外侧肩峰部位做出小的切口,然后沿三角肌钝性切开及分离三角肌,在操作过程需注意避免对下腋神经造成损伤。切开后充分显露三角肌下囊,让肱骨大结节、骨折断端充分暴露,有效清除血肿,明确肱骨大结节、骨折断端的位置后实施牵引及复位,用克氏针进行临时的固定。选择合适长度的肱骨端锁定钢板,自三角肌插入,钢板的顶端距离大结节2 mm,钢板前方距离结节间沟后方5 mm,固定后用锁定螺钉固定,在C型臂X线机的透视下确定复位满意后冲洗伤口,在留置引流管后逐层闭合切口及缝合。在术后两组均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实施并发症预防及早期功能锻炼。对照组传统钢板内固定:麻醉后协助患者采取仰卧位,在其肩关节前内部进行切口,使手术区域完全显露,并暴露其骨折端,清理血肿以及碎骨片,复位骨折。选择克氏针暂时固定,利用C型臂X线机确定位置,满意后将传统钢板按照肱骨上端大结节的生理弧度预弯,并放在肱骨近端外侧,选择螺钉妥善固定,取出克氏针,结束手术。

1.3 观察指标。①本文判定标准[5]: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及病情无改善,甚至存在加重趋势;有效:各项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显效:指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指标水平已经恢复正常。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观察研究对象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愈合时间。③术后随访1年,按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疗效判定,主要评定内容为疼痛、活动范围、功能、解剖位置等,总分为100分,分值与肩关节功能呈正比[6]。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全文数据进行计算,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对比。与对照组总有效率(86.00%)相比,观察组(98.00%)显著较高(P<0.05),参考表2。

表2 疗效对比[n(%)]

2.2 临床指标对比。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愈合时间上显著比对照组短(P<0.05),在手术出血量上显著比对照组少(P<0.05),参考表3。

表3 临床指标对比(±s)

表3 临床指标对比(±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愈合时间(d) 手术出血量(mL)观察组 50 43.57±4.62 7.56±0.72 172.53±17.58对照组 50 61.79±6.28 9.88±0.93 225.08±22.77 t - 16.525 13.948 12.917 P - 0.001 0.001 0.001

2.3 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对比。治疗前研究对象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上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2、6个月后的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参考表4。

表4 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对比(±s)

表4 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对比(±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2个月 治疗6个月观察组 50 21.58±2.69 69.72±6.31 94.77±2.37对照组 50 21.75±2.54 55.08±5.42 80.28±8.63 t - 0.325 12.445 11.449 P - 0.746 0.001 0.001

3 讨论

肱骨近端骨折作为骨折中常见类型,在我国范围内的发生率日渐升高,其中老年患者通常因为合并骨质疏松后受到轻度暴力后产生,而年轻者多是由高能损伤造成,一旦发生后可出现疼痛、肿胀、畸形或者活动限制等现象,直接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7]。肱骨近端骨折治疗方法一般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对于肱骨近端出现的粉碎性骨折,尤其是存在后内侧皮质缺损以及严重移位的骨折,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式。

以往临床治疗疾病的方式较多,例如钢板、髓内钉、外固定架等,其中髓内钉在生物学上优势较大,但因为肱骨解剖弯曲度较大,难以选择直径与髓腔相符的髓内钉,从而提升髓内钉穿过髓腔的困难程度,加上其直径较小,无法妥善固定,增加术后畸形、骨折不愈合的发生率。而外固定架的操作虽然简便,但部分患者的依从性较差,难以配合固定,同时增加固定钉松动、感染、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导致预后较差。传统钢板内固定术的效果较好,但部分患者骨质对螺钉的把持力较差,极易造成内固定失效,加上手术创面较大,可能增加桡神经损伤、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直接影响手术结果[8]。锁定钢板术是当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手术方式,认可度也很高,比较适用于肱骨近端二部分、三部分、四部分的骨折,一般的入路是经胸大肌和三角肌的间隙,视野比较广,有助于安放钢板。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显著较高(P<0.05),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愈合时间上显著比对照组短(P<0.05),在手术出血量上显著比对照组少(P<0.05),治疗前研究对象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上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2、6个月后的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近年来随着微创理念的推广及医疗技术的发展,在对疾病的治疗上推广使用锁定钢板固定的治疗方式,锁定钢板是基于生物力学特征所设计的一种内固定装置,该治疗方式有很大的优势,在应用过程中并不过分追求解剖复位,不会对正常组织及解剖结构造成影响,可确保骨骼、钢板间存在相应的空隙,保护骨折部位的生物完整性,保证骨折部位的骨血、骨膜血液供应正常,不会对患者自身骨面造成较大压力。锁定钢板具备带锁螺钉,固定更加牢固,使得治疗效果满意,有效避免术后出现螺钉脱位及骨折移位问题,恢复和提高肩关节原有生理功能,促进患者康复及改善预后。

综上所述,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采取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后,可显著提升疗效,缩短临床相关指标,改善肩关节功能,此方法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猜你喜欢

三角肌肱骨肩关节
双钢板与锁定钢板在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改良肩前下入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解剖学研究*
劈开三角肌入路治疗肩胛颈骨折
肩关节习惯性脱位怎么办?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
经三角肌入路与经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治疗老年移位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比较
如何预防习惯性肩关节脱位?
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选择:保守治疗,切开复位还是肱骨头置换?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青壮年患者肱骨近端严重骨折脱位的内固定治疗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