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烟台市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1-06-30冯华王文胜

科技风 2021年11期
关键词:衔接中职教育高职教育

冯华 王文胜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目前,中高职衔接已成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从阐述社会需求和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关系入手,通过对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研究意义和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衔接的有效方法,希望对实现中高职教育衔接有所助益。

关键词:高职教育;中职教育;衔接

近年来,烟台经济快速发展带来了人才多元化的市场需求,促进了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职业教育是提高劳动就业率、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烟台的职业教育已构建起较完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教资源配置合理,为烟台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职业技能型人才。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烟台职业教育尤其是中高职教育在衔接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正确处理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为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 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的必要性

1.1 中高职有效衔接是建立与完善现代职教体系的需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行业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高职院校不断扩招,中职院校出现招生生源质量下降、生源严重不足、毕业生分配难的问题。中高职教育如果有效衔接,那么中职院校的学生将会获得更多深造的机会与权力,同时解决中职招生难、分配难等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问题,给中职院校带来发展的生机和活力。相对高职院校来说,中职院校的优秀毕业生通过招生考试进入高职院校学习,也提高了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从而促进整个职业教育的和谐发展。

1.2 中高职教育衔接是全面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需要

中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是初中毕业生,原有的招生考试制度只有中职毕业后参加成人高考一条路径,参加社会招聘时因学历与全日制高校毕业生不同,受到歧视。如果实现中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中职学生就能与普通高中学生一样享有升学深造的机会,通过高职院校的学习,进一步促进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人文素养等综合素质的提升,提高了学生就业竞争力,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

1.3 中高职教育衔接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需要

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有利于克服中职教育是终结性的错误认识,构建更加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把更加凸显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体现人人公平享有高等教育的权利,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服务区域经济、促进劳动就业、改善民生的功能和独特优势,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次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2 烟台市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入学考试制度不灵活

我市高职院校招生范围大多以普通高考学生为主,对口升学指标很少。现有的中职升高职的形式共有三种:单独招生考试、春季高考、夏季高考,这种招生考试制度使中职学生继续深造学习的路比较窄,学生掌握的知识水平有所不同,没有办法突出中职升入高职的优势。招生考试制度的不灵活,限制了中高职衔接的顺利进行,同时也制约了中职学生的继续学习。

2.2 人才培养定位不明确

烟台市中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定位上既有共性又有不同。高职教育是培养既有一定理论知识,同时又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中职教育则是培养服务生产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因而也导致了当前大多数中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都比较模糊,尤其是一些中职院校升格的高职院校,因沿袭一些原中職学校老一套的教育教学理念,缺乏系统设计,所以中高职的培养目标不能有效对接,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

2.3 师资力量薄弱

新形势下,对中高职院校的教师有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具备较强的实操技能。而目前烟台市的中职院校教师大部分是高校毕业生,通过招聘形式直接进入学校担任教育教学工作,他们缺少企业一线的实践经验,不太清楚社会对职业技术人才的专业能力要求,所教授的内容与社会实践要求脱节,教学效果不好。很难满足在校学生对专业知识深入学习和实践的要求。

2.4 专业设置不规范

烟台市中高职教育分属两个管理体系,行业或行政部门主管中职教育,教育部门主管高职教育,因管理体系不同,这就导致在专业设置上各行其是,存在分歧。中职毕业生升入高职后,出现原专业不对口,升入高职后只能重新调换专业,学习新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知识,这种情况严重阻碍了中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

2.5 课程设置脱节

烟台市中高职衔接的学生主要来自于单考、单招,没有开发出适合中高职衔接的课程,在教学标准、课程设计等方面都没有很好的对接。另外,由于学生在高职时期学习的专业课程与中职有重复,出现有的学生对重复学习的知识没有兴趣,造成中高职教育资源与学习时间的浪费。中职的学生普遍基础课如数学、语文、英语等基础课底子差,升入高职院校后普遍感到力不能及,很难适应高职院校学习进度,降低了学习效果。

2.6 实践技能教学不衔接

中职教育强调动手能力,在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方面有着较完备的体系,学习期间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学校实训车间进行实践训练,在学习生涯的最后一年亲自到企业一线进行顶岗实习,通过这一年的企业锻炼,在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方面得到显著提升。而高职教育注重理论学习,丰富了学生的专业知识面。但实践技能培养方面,与中职学校实践技能教学大相径庭,没有形成系统化、递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和相应的管理机制,相比较中职阶段无明显提升。

3 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对策

3.1 开展多样化的中高职衔接招生制度改革

根据经济社会对人才发展需求,加大中高职衔接的专业范围,进一步推进知识+技能评价体系,采取多元化的招生办法:如单独招生、综合评价招生、技能拔尖人才免试等。推进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开展校企联合招生,实行现代学徒制试点,为学生提供更多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机会,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桥梁。同时随着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推进,还要逐步扩大高职院校招收中职院校毕业生的比例,让更多优秀的中职毕业生参加高职院校考试,生源更加优化,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

3.2 推进人才培养目标相衔接

中高职院校应根据当地区域发展规划和产业结构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科学地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各自相同或相近专业在培养目标上的递进、延展和衔接的关系,才能使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在衔接时具有可操作性。所以,中职学生要强化文化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的学习,高职学生需要强化实践技能课的学习。由此可见,中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应该是在知识层面和技能层面的衔接,达到创建完善教学体系、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发展、培养综合性人才的目的。

3.3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中高职院校应通过开展进修与培训的方式,弥补在岗教师在学历、技术等方面的不足,提高专业教师教学能力。要进一步拓宽和企业的合作渠道,通过校企合作,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让更多的教師参与到企业技术服务项目和技术研发攻关,特别是新产品研发和横向课题的研究合作,促进教师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提高。加大外引力度,聘请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到校兼职任教。另外加强国际交流,通过与国外的职业院校合作交流,推进教师培训、学生交流,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

3.4 建立健全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

建立健全中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必须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积极推进校企共同开发、设计和衔接课程,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鉴于此,课程衔接必须要适应行业的人才需求和整体社会发展的需要,紧跟行业新技术、新工艺,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贯彻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强化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以此满足实践岗位对学生的职业能力需求。在人文素养方面,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保证课程衔接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打造出科学全面的中高职课程体系。

3.5 加强专业衔接体系设计

中高等职业教育有效衔接必须规范专业设置,经过广泛的职业调查、职业岗位分析,与相关的行业部门、地方组织共同协商,统一规划、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避免各行其是、各自为政,确保专业设置的递进性和连续性,解决中职学生想报考高职却苦于没有相同专业可报的问题,便于学生制定自己的学业规划目标。进一步解决中高职院校专业划分过细、专业设置滞后和脱节的问题,按照行业类别工作岗位要求重新划分专业类别,拓宽专业范围,按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案》的要求适时调整专业、修订教材,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结构变化相同步。

3.6 明确实践技能培养的有效衔接

中高等职业教育在实践技能培养方面要循序渐进。中职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而高职阶段是在中职技能培养的基础上,提高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培养高级技能和专业职业素养,通过中高职实践技能的有效衔接,进一步明确学生各个阶段的技能培养目标,以实训任务为出发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结语

中高职教育衔接不是简单的学历层次衔接,而是中职和高职阶段教育教学内涵衔接。在中高职教育的衔接工作中,从入学考试制度、人才培养定位、课程设置、专业设置、师资力量建设等方面的进行科学合理的衔接,才能为烟台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以实现烟台经济的腾飞。

参考文献:

[1]杜丽萍,刘卫民,高学金.黑龙江省“2+3”中高职衔接实施现状与对策研究.哈尔滨职业学院学报.

[2]陈俞强,郭剑岚,胡选子,彭勇.中高职教育衔接问题研究及实践探索——以东莞为例.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3]张肇伟,杜全斌,陈立.中高职教育衔接的问题与对策探究.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4]谢刚,苏云峰.中高职一体化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5]许兵,吴旭锦.中高职教育衔接问题研究.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6]王萍.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职校论坛.

作者简介:冯华,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职业技术教育。

猜你喜欢

衔接中职教育高职教育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论刑事技术与刑事侦查的衔接与配合
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物流德育工作研究
浅析师爱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高一英语教学不可忽视的环节
高职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对策分析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