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世界历史视域下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1-06-30黄徐平胡萍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14期
关键词:马克思

黄徐平 胡萍

摘 要: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在唯物史观中占据重要地位,是马克思批判现实与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基础,我们要清楚世界历史的最终走向是共产主义,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做到:大力发展生产力;了解当前全球化的国际局势以达到对全球化的科学认识并积极融入世界交往。

关键词: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14.005

世界历史理论的核心是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迈进,世界历史并不是与人类出现同时存在的,世界历史有其生成逻辑,世界历史是以资本的扩张性推动下,生产力和普遍交往的相互影响而形成的。马克思指出此时形成的世界历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的,世界历史的发展走向是共产主义,在目前生产力没有高度发达和世界普遍交往没有建立的背景下,需要马克思历史理论来指导中国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

1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主要内容

1.1 世界历史的驱动力

马克思认为世界历史不是和人类出现同时存在的,世界历史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生成的,在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历史都是民族历史,只有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历史才生成为世界历史。民族历史能向世界历史发展主要是资本主义社会中出现了一个独特的资本即工业资本,最早的资本形式出现在欧洲中世纪的行会中,此时的资本是自然形成的,受到行业规则和世代世袭传统的影响,资本处于大大受限且很不发达的状态;资本形式得到进一步发展是在商人这一阶层出现之后,这时资本形式由自然形成的资本演变成商人资本,商人资本的出现促进了临近城市的商品交换,打破了地域局限,加强了地域之间人类的交往和联系,但此时的商品交换纯粹是以使用价值为主的,并不具有将商品交换扩大化规模化的动力。

工业资本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资本,工业资本的本性就是无限复制和无限增殖,无限度地追求剩余价值。工业资本采用的是资本主义社会大生产的方式,生产规模大,因此要求越来越多的劳动力、生产资料的投入,而国内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是有限的,同时因为工业资本采用机器化大生产,生产出来的产品也越来越多,资本主义产品的生产已经超过了国内产品的购买力,此时国内资源和国内购买力的有限性已经制约了工业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脚步,国内的市场环境已经不能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了,为了解决国内资源和购买力同资本主义本性的矛盾,资产阶级选择:“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随着资本不断向全世界扩张,资本主义也在世界上奠定了它的主导地位。可以说正是资本主义无限追求剩余价值的本性进而让资本主义产生了扩张性,在资本扩张性的运作下,加强了各民族和国家之间的联系,将世界上所有国家都拉进世界经济链条中。历史也正是在资本无限追求剩余价值的驱动下,改变了各民族和国家的历史路径,世界历史就此形成。

1.2 世界历史的形成逻辑

此时形成的历史是资本主义的世界历史,真正意义上世界历史是以资本的扩张性推动下,生产力和普遍交往的相互影响而形成的。

资本的扩张性建立起世界市场,“以致每一国家的人民都受到另一国家发生的事情的影响”,马克思这段话语描述了在资本逻辑的驱动下,为了促进生产力发展,世界形成了世界市场,人们之间建立了以生产为基础的联系,扩大了人们之间的交往。可以说生产决定了交往的产生和形式。

马克思说过“只有当交往成为世界交往并且以大工业为基础的时候,只有当一切民族都卷入竞争斗争的时候,保持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才有了保障”,当世界普遍性交往建立起来后,普遍竞争出现,各民族和国家为了在世界市场中保持比较优势,会大力发展科技,提高劳动生产率,最终促进世界生产力的保存;同时世界交往会让各民族和各个国家之间相互交流和借鉴彼此的文明成果,更好地提高生产力。可以说交往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条件。

在世界市场中,生产力提高与世界普遍交往相互影响,不仅产生了人们的经济交往、也产生了政治交往和文化交往,各民族国家也就在这普遍的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一个共同体。

1.3 世界历史的最终走向

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历史也拉开了序幕,在资本的驱动下,生产力的提高与世界普遍交往的相互影响,世界历史已经形成,但这个已形成的世界历史并没有代表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所以,历史会在全世界人民的期盼下走向共产主义。

在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历史中给落后的民族国家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其主要表现有三点:第一,破坏了古老民族的工业基础。资本主义国家采用机器大生产的生产方式创造出了国内无法消费的商品,资本主义国家将这些国内剩余产品通过商品贸易销售给落后国家,因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价格低廉,所以人们都争先购买资本主义国家性价比高的商品,古老民族的商品就无人问津,长此以往,古老民族的工业基础就被破壞了。第二,造成古老民族文化的独特性被消灭,让世界文化同质化。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在资本推动世界历史形成的过程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资本主义文化伴随着资本主义的扩张推广到世界,世界文明本应是多样的,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文化扩张消灭了民族文化的独特性,让世界文化逐渐同质化。第三,加大了国家之间的贫富分化。资本主义凭借着先行进入工业时代,在世界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而落后国家只能充当原料产地、劳动力和商品倾销市场,在世界组织的每一次生产虽然都集聚了全球的物资和人力,但资本主义国家却占据了大多数的利润,于是资本主义国家和落后国家的差距逐渐拉大。

马克思将社会形态划分为以人为依赖基础的社会形态、以物为依赖基础的社会形态和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当前历史已经发展到以物为依赖基础的社会形态,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会出现很多种不公平、不道德的现象,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资本逐利的驱动。

在共产主义社会任何人的交往都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共产主义的含义不仅仅是未来社会应当区里的状态,同时也有消灭现状状况活动之意。首先,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状态是异化的、交往也是异化的,资本主义世界历史并不是世界历史的尽头。其次,让无产阶级明白我们要建立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并号召无产阶级有组织有规划地消灭资产阶级及资产阶级中不道德的现象,最终建立共产主义社会。

2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启示

在资本主义世界历史中存在着大量不公平、不道德的现象,但要建成共产主义社会必须要满足生产力高度发达和世界普遍发展的条件,而这两个条件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实现,所以在如今实现共产主义是不现实的。与此同时世界出现了许多全球问题,于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中国的国情结合的基础上被提出来的-。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把握到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同时又回答了现实的全球问题,是马克思历史理论的当代运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出了建设和平发展美好世界的目标,其实这个目标是建设世界历史理论中共产主义社会目标在当下的反映,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不过是想将揭示当前虚假共同体的真相,最终为建设共产主义社会创造条件,建成人自由联合的共同体。因此需要马克思历史理论来指导中国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

2.1 大力发展生产力

首先,对于中国而言,要想在世界交往中拥有话语权与强硬底气,保护中国的核心利益,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以增强综合国力。对于世界历史发展而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是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演变最根本的动力。早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最终目标,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其次,马克思认为社会形态的演进主要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所决定的,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后,新的生产力要求新的生产关系来适应,而世界交往普遍将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基本矛盾由国家内部矛盾扩展到国际性的矛盾,此时共产主义革命才会爆发,个人自由交往才能实现。习近平正是看到了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在2019年6月28日发表讲话,指明中国将继续扩大市场等举措,促进高质量世界经济的发展。

大力发展生产力我们必须做到,第一,大力发展高科技,促进高科技与实体产业的结合。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将高科技与实体产业结合能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大力发展。第二,要深化国内制度改革,改革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部分。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利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来促进经济发展。第三,发展生产力的同时,要创造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市场环境,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调动市场中各经济要素的活力,促进生产力快速发展。

2.2 了解当前全球化的国际局势以达到对全球化的科学认识并积极融入世界交往

当前的国际局势比较复杂,全球联系也日益紧密,但由于全球的文化背景不同,各国的交往遇到了障碍,并掀起了一股逆全球化思潮与逆全球化行为,其中英国脱欧和美国的总统大选是逆全球化现象的标志性事件,而逆全球化浪潮演变到今天,最典型的事件是美国对中国的加征关税和美国单方面退出国际组织的事件。与此同时,人类也面临层出不穷的风险和挑战,地区冲突频发、难民潮等全球性挑战接连不断,贫困、收入差距拉大、失业、气候变化、重大传染性疾病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增加了世界的不确定性。总之,世界面临全球发展问题、全球治理问题、全球安全问题。

虽然目前的全球化进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但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全盘否定全球化,应该科学地认识全球化。首先,由于世界迈入全球化时代,资本能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优化配置,能促进生产力在世界范围内的高度发展。其次,我们应该认识到全球问题的实质。西方国家把全球问题归结为全球化是推卸责任的做法,全球问题的实质是西方国家无力解决本国的矛盾而将国内矛盾转移到世界产生的,而“全球化有罪论”是西方意识形态输出的结果,因此,我们不仅要形成对全球化的科学认识,也要防止把好外国文化输出的大门,抵制外国文化的入侵。

在達到了对全球化的科学认识之后,在当前的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积极融入世界交往。习近平指出:“世界经济的大海,你要还是不要,都在那儿,是回避不了的”。我国历史上闭关锁国的经验也告诉我们必须积极融入世界交往的大流中,积极吸收各国的优秀文明成果及文化,为实现真正的共同体——共产主义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习近平.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N].人民日报,2017-01-18(02).

猜你喜欢

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论马克思哲学的“形式指引”
论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三大层次
一个半世纪后的卡尔·马克思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习近平:马克思是“千年第一思想家”
广元有条马克思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