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济南的“东强”城市发展新格局

2021-06-30王志

商周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济南市科创济南

王志

“东强”作为济南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战略的责任担当,是打造全国重要的区域经济中心、科创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文化中心的主要载体。

济南拥有中国重汽、浪潮集团两个千亿级龙头企业;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山东高等技术研究院、济南高新生命科学城、中国算谷、中国氢谷、山东重工绿色智造产业城等重大创新载体和产业园区汇集;“东强”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工业营业收入分别占济南市的64%和76%……

为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适应济南城市发展由空间拓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内在需求,推进全域统筹协调发展,2020年济南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体会议明确提出构建“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的城市发展新格局,其中明确“东强”作为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战略的责任担当,是打造全国重要的区域经济中心、科创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文化中心的主要载体。通过创新驱动、产业引领,如今济南东部正焕发勃勃生机,成为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建设的龙头引领。

高端前沿产业加快成长

沿山东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西边界,车出济南城往东驰骋15公里,在齐鲁科创大走廊腹地核心区域,“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一排石刻大字赫然在目。

早在2019年5月,创造过“济南速度”的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科技园建设项目,就以“世界首家超算主题的科技园”成为省会济南科技领域的崭新名片。建成近两年,超算科技园已吸引生态环境部超算云平台、山东高等技术研究院、济南网络空间安全山东省实验室、济南超级计算技术研究院、海康威视山东总部等一批前沿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入驻,展示出蓬勃发展的生命力。

同样,于2019年7月揭牌成立的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致力于打造全省创新驱动发展核心引擎和制度创新的示范样板,为加快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创新支撑。截至目前,共设立各类研发机构66家,孵化高技术企业124家,凝聚高水平创新团队86个,组织实施各类科技项目220个,带动社会总投资超过480亿元。

“东部强则省会强,济南东部发展高度决定了济南市的发展高度。”济南市发展改革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李冠伟介绍,济南“东强”区域包括章丘、莱芜、钢城、济南高新区和历下东部、历城大部地区,集聚了大量资源要素,既有良好发展基础,又有广阔发展空间,是整个“十字方针”的关键,是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建设的龙头引领。

“东强”区域作为科创济南、智造济南主阵地,是济南市整体实力最强、高端要素最多、发展活力最足的区域,这些优势条件都为重大战略落实提供了重要条件,将使“东强”区域成为引领济南发展、服务重大战略的主要承载地。

“‘东强战略推进,做大做强产业是基础。”李冠伟说,作为济南市“东强”城市发展格局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市“东强”战略推进指挥部办公室所在单位,济南市发展改革委积极加强产业发展谋划。聚焦新技术、紧随新消费、支持大融合、催生新模式,推动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精品钢与先进材料、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等优势产业发展壮大,支持人工智能、超级计算、量子科技、空天信息等高端前沿产业加快成长,提高金融、物流、商务、人力资本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显著增强区域产业实力。

目前,济南“东强”区域土地面积和常住人口均占全市的一半左右,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到全市的六成以上,有济南高新区、明水经济开发区、莱芜高新区三大国家级开发区,有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国家超算济南中心等高层次创新平台,有CBD、汉峪金谷等高端产业载体。随着“东强”战略推进实施,这些平台载体的创新引领作用将会充分释放,为济南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强大动能。

坚持创新驱动科技产业发展

“科技创新是实施‘东强战略的关键环节。”济南市科技局副局长刘德志说,自2015年,济南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以来,济南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打造“科创济南”,全市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尤其是东部区域,集聚了一大批高能级创新平台,拥有丰富的创新资源,创新优势显著,为济南市打造“东强”城市发展新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著。济南市积极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加快建设齐鲁科创大走廊,中科院济南科创城强势崛起,实现了“中科系”科研院所“全链条”“整建制”落地濟南的合作新模式,引进“中科系”院所达15家,大科学装置实现零的突破。山东高等技术研究院揭牌成立,建成第一个国际大科学平台——AMS数据中心。山东工业技术研究院组建了27个协同创新与转化应用平台,孵化企业近70家。获批筹建三家省实验室,其中网络空间安全、粒子科学与应用技术等2家省实验室落户齐鲁科创大走廊。

科技产业新功能快速发展。量子通信与量子雷达、量子芯片实现产业化,全球首个可移动量子卫星地面站在济南与“墨子号”卫星对接成功。浪潮服务器市场占有率稳居全球前三;伊莱特重工轧制成功世界上直径最长、单体最重的奥氏体不锈钢整体锻环;齐鲁制药位居2020中国药品研发综合实力前四强。

刘德志介绍,济南人工智能产业异军突起,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一批“AI国家队”、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和项目、园区先后落地。2020年底,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55.29%,较2019年底增长4个百分点。

强化重大项目支撑

中国算谷、山东重工绿色智造产业城、齐鲁制药生物医药产业园……目前,“东强”区域已成为济南市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精品钢与先进材料等四大主导支柱产业的核心集聚区。

“在工业强市发展战略的引领和带动下,济南‘东强区域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东强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工业营业收入分别占全市的64%和76%,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发展质量显著提升,已成为济南市科技创新策源地和智造济南主阵地。”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福涛说。

据介绍,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大力实施工业投资倍增三年行动计划,聚焦推进“东强”战略,加大项目谋划、储备和建设力度,坚持好钢用在刀刃上,推动重大产业项目向东部集聚,创新要素资源向东部倾斜,努力形成重大项目顶天立地、中小项目铺天盖地的生动局面,以项目大建设带动产业大发展,为东部率先崛起提供强有力支撑。以中国算谷为依托,进一步培育壮大信息技术装备、高端软件、信息技术创新等优势数字产业,着力打造全球算力产业新高地、数据汇聚共享新典范、未来智慧产业新航标。

同时,济南全力推进山东重工绿色智造产业城建设,加快重卡二期、智能叉车、智能网联试车场等项目建设进度,积极发挥头部集聚带动作用,持续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吸引集聚上下游配套企业,完善产业生态体系,壮大产业规模,着力打造以山东重工绿色智造产业城为核心,辐射整个东部,链条完整、配套完善、产能领先的高端装备产业集群。

此外,济南正加快推进中医药国际科技园、齐鲁制药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进一步壮大生物医药产业规模,提高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加快实施莱钢、泰钢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推进钢铁“特精高”产品开发和产业链延伸,打造精品钢产业集群,培育不锈钢产业生态圈。通过持续释放政策红利,不断激发东部产业发展活力和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据新华社)

猜你喜欢

济南市科创济南
科创引领,抢跑新赛道
济南市大秦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保护人类健康的科创产品
济南市大秦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Paving Memory Lane
济南
基于GIS的济南市大气污染时空分析
济南市工程咨询院
Hi济南
Hi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