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供给侧视域下细胞生物学课程的说课设计
——以线粒体的基本特征为例

2021-06-30

科技视界 2021年16期
关键词:线粒体供给教学法

乔 萍

(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细胞生物学系,吉林 长春130021)

0 引言

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理念。高校课程结构的构建与实施需要“供给侧”和“需求侧”的交叉对话,课堂教学亦需要打破教与学“各自为战”的局面,建立“供给侧”教与“需求侧”学和谐统一的良好关系。在“需求侧”学的基础上,提升“供给侧”的综合能力,提供趣味性、条理性、前沿性、学术性、临床性的有效课程供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内在动力[1]。

1 细胞生物学课程分析

课程选用左伋等主编的人卫出版社第三版《细胞生物学》,涵盖细胞生物学概论与方法、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的重要生命活动和细胞与环境的相互作用4篇,课堂教学时数设置为26个学时。根据细胞生物学课程在临床医学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中国本科临床医学认证的要求,制定如下课程目标:使学生系统掌握细胞生物学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从细胞和分子水平为学生学习其他专业基础课程和临床专业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注重学生辩证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并融入思政元素,将价值引领与能力培养相结合[2]。

2 教学目标

线粒体基本特征的授课时数为2个学时,“供给侧”从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制定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线粒体的基本特征的学习,学生能描述线粒体的超微结构特点;明确线粒体遗传体系和核遗传体系的异同,分析核编码蛋白向线粒体转运的过程,深刻理解核质互作关系;能够理解线粒体是一个动态的细胞器,说出参与线粒体动态变化的关键结构和分子。

能力目标:学生能进行相关知识体系重构,利用生物膜化学组分及特性的知识点分析线粒体膜内外膜的屏障作用;预测细胞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线粒体如何被劫持,线粒体又有哪些结构和功能会被病毒利用;用动态的观点解读线粒体,能举例说明线粒体动态性变化与肿瘤及心血管疾病的联系;并读懂与线粒体动力学相关的简单文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融入家国情怀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如线粒体膜的超微结构知识点可以引出外膜和内膜通透性的差异维持了H+梯度,利于ATP形成,体现线粒体膜的重要性,类比国界的完整性和进出口战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命运;核质互作知识点可引出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性;线粒体动力学包括线粒体的分裂与融合的动态变化,可以引入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3 教学内容

线粒体的基本特征包含如下内容:线粒体的超微结构,线粒体的半自主性,核编码蛋白质的线粒体转运过程和线粒体的动态性。课程教学内容选取,紧密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目标,并结合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取舍。根据学生未来专业学习需要,岗位能力需要及毕业后的继续学习需要,设定教学重点及难点,并对教学重难点进行详细分析。

4 学情分析

临床“5+3”学生在第二学年开设细胞生物学课程。在此之前,学生已经系统学习了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相关课程,对本次课程所需的三羧酸循环、氧化磷酸化及核遗传体系等知识点已经有了扎实的基础。结合本学科知识特点及学生未来专业及岗位需求,建议教师通过增加学生参与度,建立评价体系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5 教学方法

为提高教学效果,创建和谐的、活跃的、良好师生互动的生态教学环境,“供给侧”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同学的主动性,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主要的教学法如下:

5.1 思维导图导法

思维导图是英国人陀尼巴赞开发出的一种思维工具,通过梳理事物相关性,以图文形式,将各级主题之间的内容相关联。鉴于本次课程知识点抽象、琐碎、不易于理解记忆,教师授课思维导图可以呈现教师授课思路及授课重点,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复杂的、多节点、稳定的知识体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3]。

5.2 对分教学法

对分教学法包括个人学习,小组讨论和课堂汇报三部分。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较,同学们展开交流、小组讨论和课堂汇报都增加了学生参与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线粒体的超微结构知识点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对分教学法贯穿其中,课前学习通发布线粒体超微结构知识点的微课,学生线上以个人学习方式自学、小组讨论方式总结出考考你、帮帮我等问题,教师亦参与其中,引导学生将已经学过的膜结构与功能的知识结合到线粒体内外膜组成成分与内外膜通透性相关,进行知识整合,同时引出思政内容,线粒体膜类比国界、膜通透性类比进出口战略,将思政元素融入知识点中[4]。

5.3 课堂讲授法

课堂讲授法是传统教学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其优点是教师讲授知识点,易于把握课堂教学进度,利于按照教学计划完成教学内容。缺点是知识被动输入,学生容易产生疲劳,“供给侧”教与“需求侧”学容易发生脱节。我们采用课堂讲授法进行线粒体动力学知识点教学时,使用线粒体结合内质网膜的三维模型图片和内质网与线粒体相互作用的视频,增加授课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使教学内容更易于学生理解。

5.4 角色扮演教学法

角色扮演法是美国心理学家雅各布·莫雷诺首先提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教学内容中的人物要求扮演相应角色,通过获得感性认识,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5]。学习核编码蛋白向线粒体转运知识点时,学生以线粒体的外膜、内膜、膜转位接触点、分子伴侣和核编码蛋白等为角色,编写情景剧,让枯燥的教学内容趣味化。教师设计引导性问题,将核质互作关系喻为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引入情景剧。角色扮演教学法是一种群体参与模式的教学方法,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5.5 问题导入法

问题导入法以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主动解决问题。问题导入法与上述五种教学法相结合,将教师授课思路融入问题中,问题的设计不但要注意知识点的整合,还要将思政元素融入其中,专业知识和思政同行,全方位育人。

6 教学过程

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将上述六种教学方法融入课前、课中和课后整个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基于“需求侧”学生的学情,不断调整“供给侧”的教学方式,构建一个发展的、动态的、不断追求完善的生态课堂,具体的生态教学过程构建见图1[6]。

图1 供给侧视域下“线粒体基本特征”的生态教学过程构建

7 教学反思

在充分解析“需求侧”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和前修基础的前提下,提升“供给侧”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素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我们基于供给侧视域下构建了线粒体基本特征的生态教学过程,与传统讲授教学相比,我们的教学设计增加了对分教学和角色扮演教学法,增加学生参与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但教师对课堂的掌控难度有所增加,学生对线粒体超微结构的课堂汇报和核编码蛋白向线粒体基质转运的角色扮演兴趣浓厚,受课堂教学时间限制,只能采用学习通App选人方式选取1~2组,我们会不断地探索和完善教学过程,以适应临床医学生培养计划。

猜你喜欢

线粒体供给教学法
棘皮动物线粒体基因组研究进展
线粒体自噬与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NF-κB介导线粒体依赖的神经细胞凋亡途径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
线粒体研究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