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高职高专组织学与胚胎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2021-06-30肖亚利

科技视界 2021年16期
关键词:胚胎学组织学线下

肖亚利

(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郑州450000)

0 引言

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作为地方医学专科院校,教学目标主要是为我国基层医疗培养“应用型人才”,由于生源及教学目标定位不同,完全照搬其他医学高校的教学实践就会脱离实际,达不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目的,因此需要在实践中探索一种适合本校学生的培养方案。高职高专的学生文化基础知识较薄弱,学习兴趣较低,学生理解、接受能力较差,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学生难以接受、消化新知识,有的学生缺乏毅力,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很难坚持认真听完一节课。面对这样的学习群体,传统模式的教学方法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学科教学目标,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充分考虑高职高专学生特点,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接受程度,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完成教学和指导工作。

组织学与胚胎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形态学课程,是各专业医学生首先接触到的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1]。学好组织学与胚胎学是学习病理学、生理学、诊断学及儿科学等后续专业课程的前提条件。组织学与胚胎学这门课程教学内容以显微镜下组织、细胞结构为主,内容抽象、枯燥乏味,知识点众多且复杂,学习难度大,一般开设在医学相关专业的一年级第一学期,学生尚未掌握大学课程的学习方法,对医学知识缺乏必要的理论基础。鉴于此单纯运用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接受知识难度较大,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学习兴趣逐渐降低,甚至对这门课产生抵触情绪。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为了应付期末考试,选择死记硬背,使得组织学与胚胎学这门基础课程不能很好地被学生掌握,进而难以在后期专业课的学习中,发挥基石作用。因此,探索一种提高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质量的教学模式,改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成为每一名授课教师所探求的目标。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AI技术等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中国大学慕课,学堂在线,人卫慕课等优质网络资源迅速发展。教师应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积极将开放资源引入自己的课堂教学之中,加强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推进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创新,提升教学水平,借助互联网的优势解决当前教学所面临的困境,促进线上与线下课堂的融合。本文以组织学与胚胎学这门课为例,探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1 传统线下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线下教学方式,大多数以教师在课堂中授课为主,学生机械地、被动地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这种被动的学习模式学到的知识有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不能被充分调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互动不足,学生的参与感较差,很容易对这门课失去学习的兴趣。组织学与胚胎学这门课程内容抽象、枯燥难懂,理论课时十分有限,难以将该课程的重难点内容讲解透彻,学生也经常因为部分内容不理解进而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节奏,课下也无法进行课堂回放对知识进行重新消化吸收,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被削弱。由此可见,传统线下教学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更无法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2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

混合式教学是指将传统教学的优势有机结合互联网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充分发挥传统和在线网络教学的优势,提高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模式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教学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2-3]。

大部分教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开启了线上教学模式,线上海量的资源,高效的数据统计分析,为教师授课提供了很多素材,实现了学生学习过程和授课效果的可视化,但线上教学教师与学生距离较远,不易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绪反馈,无法实时调整授课计划。随着学生返校,教师尝试借助雨课堂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充分借助优秀的线上资源,根据本校学生生源特点,将众多学习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解决组织学与胚胎学难学的问题。

课前预习课件或视频的上传,打破了时空、资源等限制条件,实现学生随时从不同角度自主学习,增加学生学习的灵活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雨课堂上学生对不懂的问题进行随时提问,教师可以及时的解答,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得以实现;线下上课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雨课堂预习所点的不懂之处,所提的问题进行资料的补充,针对性地进行答疑解惑,使学生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课后上传习题,巩固知识,教师可查阅雨课堂对学生答题情况的统计分析,知晓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从而在今后的备课和教学工作中,根据学生的薄弱环节,调整某些知识点的授课比重,做到有的放矢。借助雨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架起了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桥梁,促进师生在线交流,达到针对性教学,实现教师为主导与学生为主体的和谐统一。

3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3.1 课前推送学习资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课前,学生观看人卫慕课短视频熟悉理论知识,自主发现和构建知识框架;教师通过雨课堂上传预习版本课件及教学大纲,学生根据大纲知晓本章节的重难点,对课件进行针对性预习,通过点击“报告老师”或者“不懂”,对不懂的地方进行提问或标记,随时随地反馈预习情况;对于难点内容,教师通过QQ群上传相关短视频,从多角度剖析知识点,进行难点突破;教师通过雨课堂后台的数据分析,能够精准了解学生的真正弱点和需求,了解学生线上学习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教案和讲稿,重新调整教学设计和教学计划,有理有据的进行教学改革[4]。

3.2 课中采用多方式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课中,在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和探究的基础上,对于线上未解决的教学问题,教师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突破。第一,使用雨课堂进行PPT讲解,对重点内容进行梳理、拓展及归纳总结,依据学生在线上学习平台中的问题反馈,对授课时的侧重点进行及时调整,对学习内容进行有效的答疑,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在有限的时间内,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第二,采用案例分析法,例如学习胃的结构与功能这一章时,通过学习胃黏膜层中表面黏液细胞、主细胞和壁细胞等的功能,了解胃黏液—碳酸氢盐屏障及胃液的成分,引导学生对常见病胃溃疡发生的机制、产生疼痛等临床症状的原因进行剖析,进一步推测出来常用药物例如奥美拉唑等治疗胃溃疡的原理,这样将胃的微观结构与临床疾病紧密地联系起来,使学生对胃的微观结构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第三,发挥线下上课的优势实时观察学生的表情、状态,了解学生的接受情况,实时调整课程进度。第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可发挥线上讨论通道的优越性,打破同学们不愿或不敢站起来回答问题的心里壁垒,有利于进行有效的课堂互动与操练;通过现场小测、线上“摇一摇”随机提问、小组展示等多样化活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活动,获得参与感、认同感及成就感,实现课堂教学效果最大化。第五,采用思维导图法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梳理总结,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内化吸收,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

3.3 课后上传习题,巩固知识,反思教学效果

课后当天,针对本章节重点、难点和考点,教师应在雨课堂上发送章节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巩固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对线上视频、PPT等内容进行回放,及时回顾,查缺补漏。借助线上大数据,统计分析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知晓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有助于教师总结教学经验,改善教学方案,开展针对性教学。

4 对于学生学习效果评价

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对出勤签到、在线学习、课堂表现、线上测试,线下期末成绩及实践操作各个模块的考核比重进行合理分配,建立一套完整的线上线下课程评价体系,具体见表1。

表1 考核内容及组成比例

5 结语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有着独特的优势,将网络资源与线下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打破了上课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随时随地都能学习的无障碍学习模式,达到优质资源共享的目的。结合线上学习情况的大数据统计,线下有针对性的讲授,大大提升教学效果。师生的有效互动及丰富的学习资源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保证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胚胎学组织学线下
新农科背景下《水产动物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武汉大学泰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
COZMINE线下集合店
张帆:肝穿刺活体组织学检查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
组织学与胚胎学无纸化考试的实践与体会
泌尿系统组织学PBL教学模式浅析
项目教学在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密室逃生”线下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