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江经济带农垦农业现代化水平时空格局及制约因素研究

2021-06-29黄敏刘润孙佑宇吴姣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21年7期
关键词:农垦制约经济带

黄敏,刘润,2,孙佑宇,吴姣

(1.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北武汉430062;2.区域开发与环境响应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62)

农垦是20 世纪50 年代我国依据计划经济创办的特殊经济社会系统,也是我国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1,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垦一直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担当排头兵的作用。2016 年,原国家农业部印发了《全国农垦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提出新时期农垦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是将现代的生产要素如物质装备、科学技术、管理应用于农业,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将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以达到先进水平[3,4]。农垦的农业现代化应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这既是现代农业的特征,也是建设现代农业的目标,需要从科技、环境、经济等方面去把握其内涵[5]。

国内学者对农业现代化发展进行过众多研究:①在研究内容上,主要包括农业现代化时空演变格局[6-9]、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设计[10,11]、农业现代化道路(路径)探究[12-14]、“五化”协调发展[15-17]、农业与区域经济[18]、国外现代化发展借鉴[19,20]等;②在指标体系上,主要从农业投入水平、产出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水平等角度构建指标体系[21,22];③在研究方法上,主要运用层次分析法[2,8]、熵权法[21,23]、因子分析[24]、灰色优势分析[22]等方法测算农业现代化水平,运用变异系数[8,23]、核密度估计[21]、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3,6]等方法揭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空间分异,利用制约度[2,25]、面板数据回归模型[8]等方法探究影响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因素;④在研究区域上,含括了全国、区域、省域等多个空间尺度[21,23,24]。近年来,学者对农垦农业的研究主要涉及农垦经营体制[26,27]、“四化”协调[28]、农业现代化水平测算[2]、农业生产效率[29]、农业产业化[30,31]等,关于农垦农业现代化的研究主要基于省域视角对其发展水平及演变格局进行测算、分析。

长江经济带包括11 个省(市),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域,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国家相继颁布了多项长江经济带保护和发展政策,全面推动长江大保护。面对农业发展的资源环境压力,长江经济带要实现农业跨越发展,就必须抓住乡村振兴战略这个机遇,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农垦作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排头兵、国家队,在“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等方面具有示范引领作用,更应该发挥好优势,为促进长江经济带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2017 年,长江经济带农垦系统共有514 家农场,占全国农场总数的29. 2%,实现生产总值2131.91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9.9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5 个百分点,重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和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研究农垦农业现代化水平有助于为长江经济带农垦发展提供指导,更好发挥带头作用,推动乡村振兴顺利展开,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基于2008—2017 年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统计数据资料,本文构建了长江经济带农垦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变异系数、制约度等方法评价了农垦农业现代化综合发展水平,选取2008 年、2013 年、2017 年3 个年份,分析了长江经济带农垦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时空格局,探讨影响农垦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以期为长江经济带农垦发展规划及相关战略决策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

1.1 分析方法

多指标综合评价法: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其优点是能够客观、公正、合理地全面评价[3]。

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式中,Zij为各指标的标准化值;xij为各指标的数值;xi,max为该指标的最大值;xi,min为该指标的最小值。

计算变量Zij的均值E(Ai):

式中,m为样本数。

计算变量Zij的均方差值δ(Ai):

计算各指标权重系数W(Ai):

计算3 个分维度指标的现代化水平Dk:

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D:

参考国内外农业现代化发展阶段划分标准,结合长江经济带农垦农业发展现状,将长江经济带农垦农业现代化发展阶段划分为4 个阶段,即起步发展阶段(D≤0.50),初步实现阶段(0.50 <D≤0.70)、基本实现阶段(0.70 <D ≤0.90)、完全实现阶段(D >0.90)。

变异系数:变异系数用于衡量数值间的离散程度,值越大,区域之间相对差异越大;反之,相对差异越小[23]。本文通过变异系数来刻画长江经济带农垦农业现代化的差异变动趋势,计算公式为:

式中,CV 为农业现代化的变异系数;S 为农业现代化的标准差;X 为某省(市)农业现代化水平;X为各省(市)农业现代化的平均值;m为样本数。

农业现代化制约因素诊断:本文采用因子贡献度、指标偏离度、制约度对长江经济带农垦现代化发展的制约因子进行诊断[2]。

计算因子贡献度:

式中,Uij为因子贡献度,表示第i 个二级指标对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影响程度;W(Ai)为第i个二级指标的权重;W(Ak)为该二级指标从属的一级指标的权重。

计算指标偏离度:

式中,Dij为指标偏离度,表示第i 个二级指标与农业现代化目标之间的差距;Zij为第i 个二级指标的标准化值。

计算二级指标制约度:

式中,Mi为二级指标制约度,表示第i个二级指标对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制约度。

计算一级指标制约度:

式中,Rk为一级指标制约度,表示第k 个一级指标对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制约度。

1.2 指标体系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改革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由地方政府统一管理农场的社会和公共服务职能。本文依据指标体系构建的系统性、综合性、科学性、代表性、可操作性等原则,基于现有指标体系,按照上述要求,构建农垦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农业投入水平、产出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水平3 个分维指标来反映农垦农业现代化水平,并将分维指标细化为14 个二级指标(表1)。

表1 农业现代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1.3 数据来源

本文以长江经济带11 个省(市)为研究单元,研究数据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空间数据即行政界限来源于国家动态地图网最新公布的1 ∶100 万的电子地图,在此基础上利用ArcGIS10.5 软件进行跟踪矢量化得到;属性数据来源于2009—2018 年《中国农垦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2 长江经济带农垦农业现代化水平时空分异

2.1 农业现代化整体发展态势

本文根据表1 的指标体系,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测算了2008—2017 年长江经济带农垦农业现代化水平(图1)。

从图1 可见:①2008 年以来,长江经济带农垦农业现代化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综合得分年均增长3.7%。②通过计算变异系数可看出,2008—2017年农业现代化的CV 值均在0.2 以下,呈下降的态势,说明长江经济带农垦农业发展水平区域差异较小。③从农业现代化的农业投入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3 个维度看,2008—2017 年3个维度的现代化水平均以上升为主,其中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总体上要高于其他2 个维度,农业投入水平的波动幅度较大,农业产出水平的提升速度最快,到2017 年,农业产出水平超过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④从各省(市)看,湖南省农垦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最高;江苏省农垦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速度最快,年均增长6.93%;四川省农垦农业投入水平上升速度最快,年均增长32.12%;贵州省农垦农业产出水平上升速度最快,年均增长12.96%;浙江省农垦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上升速度最快,年均增长12.16%(表2)。

图1 2008—2017 年长江经济带农垦农业现代化水平及其变异系数

表2 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综合评价结果

2.2 农业现代化水平空间分异

总体空间分异特征:本文根据表2 评价结果,以ArcGIS10.2为支撑平台,采用自然断点法对长江经济带农垦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分等定级和空间可视化(图2)。2008 年,长江经济带农垦农业现代化整体上处于基本实现阶段,但大多省(市)农垦农业现代化处于初步实现阶段,发展水平较低,属于低水平的省(市)有4 个,主要位于上游地区。湖南省的农业现代化水平最高(0.762),属于较高发展水平,基本实现了现代化发展;其次是上海市,属于较低发展水平,初步完成了现代化发展;云南省、湖北省、安徽省等省份均属于较低发展水平,处于初步实现阶段。2013 年,长江经济带农垦农业现代化水平有所提升,整体上仍处于基本实现阶段。从各省(市)看,超过80%的省(市)农垦农业基本实现了现代化,主要位于中下游地区,多数省份农垦农业属于较高、高发展水平。其中,湖南省由基本实现阶段进入完全实现阶段;江苏省农垦农业现代化也提升至高发展水平,处于基本实现阶段;四川省、重庆市农垦农业仍处于初步实现现代化阶段。2017 年,长江经济带农垦农业整体上进入完全实现阶段,除重庆市农垦农业处于初步实现阶段外,其他省(市)的农垦农业均基本实现了现代化,其中江苏省、湖北省、湖南省农垦农业进入完全实现阶段。

图2 长江经济带2008—2017 年农垦农业现代化水平空间分异

综上,2008—2017 年,长江经济带大多省(市)农垦农业现代化水平得到较大提升,其中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等地作为长江经济带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对农垦进行改革、发展龙头企业、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垦对外开放水平等举措使农垦农业得到较快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部分省(市)农垦农业发展滞后,尤其是重庆市农垦农业现代化水平一直处于初步实现阶段,主要由于近年来重庆市垦区人均耕地资源锐减、化肥施用增加等导致农业资源和环境受到威胁,农业可持续水平降低。

分维度空间分异特征:①农业投入水平。从图3可见,长江经济带农垦农业投入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空间差异逐渐缩小。2008 年除云南省、上海市、湖南省、安徽省外,其他省(市)农垦农业投入均处于中等及以下的水平,中等水平分布在湖北省、江西省和浙江省,四川省、贵州省、重庆市和江苏省投入水平最低。2013 年长江经济带农垦农业投入水平有所提升,除四川省、贵州省外的其他地区均处于较高水平或高水平,其中较高投入水平分布在云南省、重庆市、湖北省、江西省、浙江省、上海市,云南省与上海市两地农垦农业投入水平有所下降,而江苏省农垦农业投入提升速度最快,从低投入水平跃升至高投入水平。2017 年,大多省(市)如云南省、贵州省、重庆市、湖南省、安徽省等农垦农业投入水平均有所下降,其中云南省降至中等投入水平,贵州省、上海市降至较低投入水平,浙江降至低投入水平,江苏省、江西省、湖北省、四川省则呈上升的态势。在这些农业投入水平上升或下降的省(市)中,大部分地区农业投入水平的变化与其垦区农业资金投入和科技投入有较大的关系,某些省(市)如上海市、浙江省等受农业水利灌溉的影响也较大。

图3 长江经济带2008—2017 年农业投入水平空间分异

农业产出水平:从图4 可见,长江经济带农垦农业产出水平整体上呈上升趋势,空间分异地域差异较小。2008 年,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农垦农业产出水平较低,除浙江农垦农业属于较低产出水平外,其他各省(市)农垦农业均处于低水平状态。2013 年,各省(市)农业产出水平均有所提升,其中云南省、重庆市、贵州省、湖北省、上海市农垦农业属于较低产出水平,中等及以上产出水平主要分布在中下游地区,上游地区的四川省也提升至中等水平。2017年,长江经济带农垦农业产出整体水平得分提升至1.0,达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各省(市)农垦农业产出均属于高水平或较高水平。

图4 长江经济带2008—2017 年农业产出水平空间分异

图5 长江经济带2008—2017 年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空间分异

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从图5 可见,长江经济带农垦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的趋势。2008年,农垦农业可持续高发展水平、较高发展水平主要集中在重庆市、湖北省、湖南省、四川省、贵州省等中上游地区,江苏省、江西省农垦农业属于中等可持续发展水平,云南省、浙江省分别属于较低和低可持续发展水平。2013 年除上海市、重庆市、四川省、湖北省外,长江经济带其他各省(市)农垦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均有所提升。四川省、重庆市下降幅度较大,从较高水平降至低水平,云南省、江西省、江苏省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分别提升至较高、高水平。2017 年,长江经济带农垦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整体处于完全实现阶段,四川省、重庆市的农垦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最低,处于低发展水平状态,其他各省(市)均属于较高、高发展水平。总体来看,中下游地区农垦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上游地区农垦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则整体下降,这是由于近年来中下游各省垦区致力于打造绿色生态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同时,土地确权工作顺利进行以及土地使用方式不断创新,中下游垦区土地资源得到保障,人均耕地面积也有所增加。而上游垦区由于农垦企业改革和土地确权工作面临改革遇阻、发展经费不足等,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面积大量减少,同时,上游垦区单位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也有所提升,大大超过了国际公认的化肥施用安全上限,对垦区水土资源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土壤污染加重、耕地质量下降。

3 农垦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3.1 整体层面的制约因素分析

本文选取2008 年、2013 年、2017 年3 个年份,对长江经济带各准则层和指标层指标的制约度进行了计算,指标层制约度计算结果如图6 所示。整体来看,长江经济带2008 年、2013 年、2017 年制约度均大于0.1 的指标为劳均农业投资,说明经过10 年的发展,尽管长江经济带农垦农业现代化发展较快,但对农业的投资力度仍有待提高。

图6 长江经济带指标层制约度

2008年,长江经济带农垦农业现代化主要的制约因素为农业产出水平,制约度为0.561。从指标层看,制约度大于0.1 的因子包括人均纯收入、劳均农业增加值、劳均农业投资、土地生产率、单位耕地面积农药施用量。其中,人均纯收入(0.176)和劳均农业增加值(0.171)的制约度远高于其他指标,表明农垦产出能力的提升空间较大,农垦土地生产能力有待提高,应强化农垦农业投资力度,同时加快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2013 年,主要制约因素依旧为农业产出水平(0.605),制约度相对提高。从指标层看,劳均农业增加值、劳均农业投资、土地生产率的制约度有所下降,而人均纯收入、单位耕地面积农药施用量的制约度相对上升,尤其是人均纯收入的制约度上升幅度最大,说明要致力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重视对农垦农业的投入,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2017 年,农业投入水平的制约度大大提高,远远超过了产出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水平。从指标层看,科技投入比重、劳均用电量、劳均农业投资、有效灌溉面积、单位面积化肥施用等指标制约度相对提高,是制约农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子,尤其是科技投入比重成为制约度最高的因子,其制约度为0.264,表明长江经济带农垦应重视对农业的投入,加大对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科技队伍的建设,增加农业科技供给;提高资源利用率,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同时,农垦农业产出水平的制约度为0,表明2017 年长江经济带农垦的农业产出能力基本达到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这离不开长江经济带各垦区多年改革的成果,如农业产业化、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立、经营模式创新、农业品牌建设等。

3.2 基于上中下游的制约因素分析

由于各地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影响农垦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因素也有差异,为进一步探究各区域农垦农业发展的制约因子,本文分别对2017 年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各指标的制约度进行了计算(图7)。

图7 2017 年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指标层制约度

由图7 可知,上游地区农垦农业现代化的制约因子主要是劳均农业投资、单位耕地面积农药施用量、单位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劳均耕地面积等。这主要是因为国有农垦作为相对独立的农业经济生产组织,常处于政策“边缘化”地带,许多地区农垦处于多年亏损的状态,资金来源渠道较少,筹措困难。自2013年,上游地区农业投资呈下降的趋势。农垦土地是农场经济发展的基本生产资料,也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游地区多山区、高原、盆地地形,耕地质量欠佳。2008 年以来,上游地区的耕地面积持续减少,人均耕地资源不足,很多农场面临土地流失的困境。

中游地区农垦农业现代化的制约因子主要是有效灌溉面积比重、科技投入比重、劳均农业投资、单位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等。主要原因是: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农场用于其他方面建设的资金越来越大,而用于农业的财政资金比重减小,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动力不足,单位有效灌溉面积减少。与下游相比,中游农垦科技创新和研发的资金投入不足,领军型、经营型、专业型人才短缺,现代农业科技含量有待提高。

下游地区农垦农业现代化的制约因子主要是:科技投入比重、劳均农业投资、劳均用电量、单位面积农药施用量、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等。究其原因,下游多数垦区偏向于发展第二产业,农业投资比重偏低,尤其是近年来浙江省农垦在农业资金、机械、水利设施等方面的投入有所下降,其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与长江经济带其他省(市)相比稍低,土地生产率也有所下滑。2017 年浙江省农垦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为8.8 ∶89.3 ∶1.9,一、二、三产业投资分别占总投资的1.2%、98.7%、0.1%,与下游其他省(市)相比,轻一产、重二产、三产发展不足的现象较为明显。总体来看,上、中、下游地区农垦农业的产出能力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影响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因子主要是农业投入和农业可持续。劳均农业投资、单位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是共同制约因子,表明长江经济带农垦农业现代化发展要着力推进农业政策和财政政策向农场倾斜,加大对农垦建设的扶持;创新农业投入方式,增强融资能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走绿色循环、优质高效的发展道路。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主要结论:①时间演变上,2008—2017 年长江经济带农垦农业现代化水平总体呈上升的趋势,地区间的差异不大。分维度看,农业产出水平的上升幅度最大,逐渐赶超其他两个维度的发展水平;从各省份看,湖南农垦农业现代化综合发展水平最高,江苏农垦农业现代化发展速度最快。②空间分异上,长江经济带农垦农业现代化综合得分高值区向中下游集聚的趋势明显。2017 年除重庆市以外的其他省(市)农垦农业基本实现了现代化发展,其中江苏省、湖北省、湖南省农垦农业进入完全实现阶段。③长江经济带农垦农业投入水平、产出水平的空间差异逐渐缩小,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区域差异较明显,表现为高水平向中下游地区集聚。2017 年中下游地区3 个维度指标基本处于较高水平和高水平,而上游地区在农业投入和可持续发展方面较欠缺。④劳均农业投资、单位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是各省(市)共同的制约因子,农业资金投入和农业资源环境对长江经济带农垦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

4.2 建议

基于以上结论,长江经济带农垦农业现代化发展可从以下方面进行优化:①推进农业、财政政策向农场倾斜,加大财政对农垦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有效引导金融资金、社会资本投入到农垦;加大对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科技含量。②发展资源循环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创新农业种养模式,提高资源利用率,依据国际公认亩均化肥农药施用量,加快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培育高端绿色有机生态产品,提升农产品质量。③上游垦区数量少、规模偏小,要加强农垦土地管理,借鉴优秀垦区的改革经验,将土地资源资产化、资本化,落实用地补偿政策,加快实现农场国有土地确权;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整合农垦资源合力,稳定垦区优势特色产业的同时积极培育发展农业新增长点,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④中下游地区农垦规模较大、农业现代化水平高,主要以保供给、调结构、转方式为主,发展精品农业、生态农业、智慧农业,积极培育发展农业新功能、新产业和新技术,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推进农垦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提高农垦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发展,积极参与国际农业合作竞争。

猜你喜欢

农垦制约经济带
体验休闲采摘 感受农垦文化
一条江的嬗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之路
陕西呼应长江经济带
点“土”成金 农垦改革
临安市五措并举破解土地要素制约
我国会计电算化实施的制约因素分析
长江经济带与汉江生态经济带如何协调融合
村民自治的制约因素分析
海南省农垦设计院
健康卡推进受多方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