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震科技期刊科学研究专辑的出版与地震科技服务
——以“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科学研究专辑的出版为例

2021-06-29龙海云

山西地震 2021年2期
关键词:减灾科技期刊专辑

龙海云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北京 100045)

0 引言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这为我们地震科技期刊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2021年年初的全国地震局会议上,提出要“准确把握‘十四五’防震减灾发展形势和发展思路,夯实监测基础,加强预报预警,摸清风险底数,强化抗震设防,保障应急响应,增强公共服务,创新地震科技,推进现代化建设,到2025年初步形成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体系,不断提高‘防大震、减大灾、抗大震、救大灾’高质量服务能力,更加有力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1]

地震科技期刊应该牢牢把握防灾减灾发展新形势和发展新思路,抓住重大前沿工程项目和科研项目的进展和成果,成为反映防灾减灾事业发展和科研成果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目前,在学术水平和竞争力,学术引领力和对高水平作者的吸引力方面还有待提高,和《科技期刊改革意见》要求的一流科技期刊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要迎接挑战,把握机遇,争创一流科技期刊,提高为防震减灾事业服务的能力。

1 地震科技期刊是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震科技期刊是中国地震科研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宣传我国的地震科技方针政策、报道科研成果、开展学术交流, 传播、积累、提供地震科技信息以及培养、发现人才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它也是把科技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传媒, 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2];是地震科技成果的主要文献载体,是积聚和反映地震科研前沿与尖端科技信息的主要平台,在学科发展和行业进步中发挥积极的作用。目前,地震系统有31种正式出版的科技期刊,构成了一个较完整的覆盖地震学科各个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展示体系。

《中国地震》是中国地震局主办的学术刊物,建刊36年来,把握防灾减灾的发展形势和发展思路,抓住重大前沿工程项目和科研项目的进展和成果,成为反映防灾减灾事业发展和科研成果的重要平台。多年来,为了提高刊物的学术水平、竞争力,提高为地震科技服务的水平,主管主办单位不断变革办刊理念,创新运行机制,把握地震科技前沿和发展规律,拓展选题策划的视野,紧紧抓住防灾减灾的重大科研项目和课题,密切关注其进展和取得的成果,并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及时予以发布。其中,出版学术专辑被认为是提高学术期刊影响力和传播力的有效手段[3]。集中相关的编辑力量,围绕防灾减灾重大科研项目,多次组织出版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专辑,取得较好的效果,提升了国内外学术同行对本刊刊发学术论文的关注度。下面以《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研究专辑的出版为例,介绍专辑的选题策划、组织策略和质量控制,更好地发挥地震科技期刊为地震科研服务的作用。

2 “陆态网络”科学研究专辑策划的背景

“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以下简称“陆态网络”)是在“九五”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中国地壳运动监测网络”基础上建设实施的一项科研攻关项目,其科学目标是建成覆盖中国大陆及近海的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的地壳构造运动监测网络,研究中国大陆构造环境变化规律,探求其对资源、环境和自然灾害的影响,推进自然灾害预测和地球环境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促进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创新性成果的产生。从项目开始实施,编辑部就密切关注和跟踪其实时的进展和阶段性成果,并及时予以报道。

从“九五”开始建设的“网络工程”项目到“十一五”建设完成,至目前的“陆态网络”项目,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已在地震监测预报、活动构造研究、大地测量基准、军事测绘保障、灾害天气预报、天文地球动力等方面获得了一大批有重大意义的研究成果[4]。为及时总结、梳理相关研究成果,结合当前新技术发展趋势,指导未来发展方向。《中国地震》编辑部紧紧抓住这一契机,着手和该项目的一线科研人员一起,联合启动了“陆态网络”科学研究专辑的策划与论文编辑及出版工作。

3 “陆态网络”科学研究专辑出版及其学术价值

3.1 研究专辑的策划、组稿

专辑的前期策划工作除由编辑部1名责编专门负责外,还聘请与“陆态网络”项目有关的领域研究专家,主要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的邹蓉副教授及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台网部的李瑜高级工程师,共同参与研究专辑的策划与编辑工作。首先制定专辑策划方案(见图1),并据此发布相关的论文征稿启事,拟定专辑策划实施里程碑事件(见图2),为研究专辑的出版做准备工作。

图1 “陆态网络”研究专辑策划方案Fig.1 “Land state network” research album planning program

图2 “陆态网络”研究专辑策划实施里程碑事件Fig.2 “Land state network” research album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 milestone

“陆态网络”研究专辑为吸引与组织到优质稿源,采取多渠道的全新方式。首先,以研究专辑科学专家编委会为主,充分发挥专家们的学术影响力,采取直接或者专家推荐的邀约方式;同时,通过期刊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纸质媒体及相关网站等发布征稿启事[5],特别是通过科学专家副主编有针对性地邀约稿件等多渠道多方式来组稿;拟定约稿专家名单、拟投稿的题目与摘要,约定投稿的截止时间,确保本次专辑组稿的时间进度,其间与投稿专家定期沟通,建立专辑微信群,为投稿专家及其他论文作者服务。“陆态网络”研究专辑在层层把关和精心筛选下,选定26篇具有代表性和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其第一作者大多是研究员和教授,其中特邀2级教授3位,论文12篇。

3.2 地震科学专家参与策划,提高研究专辑的学术价值

为实现高质量完成研究专辑的学术出版工作任务,特聘请相关领域具有较强学术影响力的专家或是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的首席科学家为专辑副主编,组成专家团队来协助专辑的组稿、审稿和定稿,保证专辑约稿的学术性和目的性,使专辑稿件内容更加系统、全面,研究方向布局更加合理、集中。实践证明,通过专辑科学副主编约稿的成功率,要远高于一般专职编辑通过平常途径征稿的成功率,稿件质量也普遍较高。

《中国地震》特邀王琪、孙付平、伍吉仓、李陶等教授,王敏、江在森、乔学军、祝意青、申重阳和曹云昌等研究员,组织此专辑。科学专家参与策划、审稿,对专辑内容的科学性、方向性有适当的研判,能较全面地反映“陆态网络”项目产出的科研成果,利于学术交流,促进陆态网络在我国地球科学领域的应用,提高研究专辑的学术价值。

3.3 “陆态网络”科学研究专辑的学术研究方向

2012年3月2日,“陆态网络”项目通过国家验收,正式投入运行。作为面向21 世纪的国家级地球科学与信息技术综合网络系统,陆态网络旨在建成中国地球科学知识创新和空间信息技术进步的基础平台,对中国大陆及周边大陆构造环境变化进行监测,认知现今地壳运动和动力学的总体态势,揭示其驱动机制,探求对人类资源、环境和灾害的影响;配合我国大地测量基准体系的建立和维持,形成连续运行的高精度动态坐标参考框架,为实现我国大地测量基准的现代化和自主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建立奠定基础;监测我国上空高分辨率的电离层浓度的时空演变图像,促进空间物理学等学科发展。

结合“陆态网络”项目的研究方向,“陆态网络”科学研究专辑收录的论文涉及以下主要领域:现今地壳形变监测与活动构造演化模式、大震机理、强震预测、同震形变场及联合反演、震后变形监测及岩石圈流变性质研究、重力场时变监测、断裂带滑动速率、地球参考框架、GNSS气象学、GNSS电离层效应等(见表1)。其中,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王敏研究员发表的综述性文章《中国大陆现今构造变形:三十年的GPS观测与研究》,介绍了GPS技术在我国地壳变形监测领域的观测实践及取得的重要成果,并对未来研究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进行讨论;地震预测应用研究方面的论文,综合阐述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已在地震监测预报、活动构造研究等方面取得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在地震预测应用中,“陆态网络”显著增强了我国地震预测的地壳形变观测基础支撑,丰富了对大陆地震孕育发生物理过程的科学认识,推动了大陆地震预测科学思路和预测方法的发展。

表1 “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科学研究专辑全文下载量统计表Table 1 Full text download statistics of "land state network" research album

研究专辑刊发的系列文章展现了陆态网络近20年来取得成果的一个侧面,同时也表明研究还在不断深入。随着我国北斗导航卫星定位系统的全球发布并提供服务,将会促进陆态网络的发展。研究专辑的出版,为今后相关地震科技人员开展此方面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与服务。通过对研究专辑全文下载量的统计表1看出,专辑论文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关注,在短期内的下载量较高。

4 “陆态网络”科学研究专辑的出版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作

我国是自然灾害大国,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地震与灾害性天气等自然灾害,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九五”期间,借助GNSS等技术建成的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在减轻灾害、地学研究、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在此基础上,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应运而生。主要由基准网、区域网和数据系统三部分组成的“陆态网络”的成功建设,开创了我国地壳运动观测史上新的篇章,它在工程规模、技术水平以及综合应用等方面,都使我国的地球科学研究跻身到世界的先进行列。随着相关应用的不断拓展,“陆态网络”的成果将在更广泛的领域发挥积极的作用[6]。“陆态网络”科学研究专辑抓住了这一重大项目,通过专辑团队专家等的工作,将该项目的成果完整、系统地展现出来。专辑中收录的论文涉及地壳形变监测与活动构造演化模式、强震预测、大震机理、同震形变场及联合反演、震后变形监测及岩石圈流变性质研究、重力场时变监测、断裂带滑动速率、地球参考框架、GNSS气象学、GNSS电离层效应等领域内不同研究方向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的整理发表,将会推动相关科研领域的进展。

5 结语

地震科技期刊不是一种简单的被动的中介,自身有很强的主动性。优秀的科技期刊应该长期打造自己的特色,打造自己的优势品牌。《中国地震》应该形成自己独特的、比较成熟的编辑思想 ,如没有整体的专题策划思路 ,仍固守于被动地等待作者的投稿,只能被作者牵着鼻子走,久而久之便失去了刊物的学术影响力,失去了地震科技期刊为国家地震科技创新服务的初心和使命。

《中国地震》2020年“陆态网络”科学研究专辑的成功策划与编辑出版,是《中国地震》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作的新尝试;是为打造自身品牌,不断提升《中国地震》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新举措。科学研究专辑发挥了“陆态网络”项目的科技优势,也让《中国地震》展示了自身良好的地震科技交流平台特性,是一项双赢的合作模式。

猜你喜欢

减灾科技期刊专辑
山东玉米主要逆境及抗逆减灾技术
中日海洋防灾减灾体系对比研究
扬州市全力做好防汛减灾准备工作
陶瓷文化传承创新专辑
《计算机应用》获评“川渝一流科技期刊”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科技期刊的分类
两张专辑,你更喜欢哪张? 区瑞强《致敬 Beyond》/张玮伽《你最珍贵》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