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研究

2021-06-29北京市顺义区河南村中心小学校朱秀芹

青年心理 2021年31期
关键词: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素养

北京市顺义区河南村中心小学校 朱秀芹

青年教师是学校长远发展的希望和重要力量,是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青年教师已成为我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我校青年教师现状很不乐观,导致学校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一、学校教育管理面临的挑战

(一)教师年龄结构两极分化

学校现有在岗教师62 人,平均年龄43.7 岁,年龄结构如表1 所示。

表1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教师年龄两级分化现象比较严重,30~40 岁之间的中坚力量明显不足,尤其是2000年至2008年这8年间没有新教师加入,严重断层。

(二)教师发展不均衡,后备力量严重不足

学校有北京市骨干教师4 人,区学科带头人5 人(含北京市骨干教师),区骨干教师8 人,骨干系列以上教师人数占教师总数的20.97%,远远高于全区平均水平,但是区园丁新星和教坛新秀教师人数是0,后备力量严重不足。

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提升青年教师专业素养是我校近几年管理方面所面临的挑战。我校青年教师的优势是:知识水准起点较高,思想观念较新,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创新意识强。但近几年新入职的教师,基本是教非所学,缺少必要的专业知识,进取心和奉献精神亟须加强,虽然他们都参加了上级主管部门的培训,但在学生管理、教材的理解与把握、课堂驾驭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要在实践中磨炼提升。

二、迎接挑战的价值

(一)提升教师素质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现代教育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首先必须有一支忠诚于教育事业、有献身精神、知识广博、治学严谨、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师资队伍。

(二)提升教师素质是学校发展的需要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实施者,也是学校创建特色、推进素质教育及促进发展的关键。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和无形资产,是学校最丰富、最有潜力、最有生命力的资源。一所学校唯有拥有了最好的教师,才能办成最好的学校。

(三)提升教师素质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要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关键在教师,教师要努力改进教学方法。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地方,也是学生品格形成、生命成长的地方,是学生由自然人向社会人发展的重要场所,落实核心素养的基本载体是课程,主渠道是课堂,最根本的是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的转变。教师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发挥引导作用,努力培养学生的独立应用、说明和解释,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尝试应用多种措施提升青年教师素养

(一)学习理论、解读规范,明确师德是教师立身之本

1.邀请高校专家、学者讲解教育和教学理论。从教育理论和教学管理生动的教学事例中,教师们深深体会到良好的师德是立身之本、为师之魂、育人之需,同时也感到教学是一门伟大的学问,需要自己不断地认真钻研和日积月累。

2.全面解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学校教师的“五大禁令”。教师们在明白教师职业分量沉重的同时,增强对依法执教、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等内容内涵的理解。

3.全新视角诠释幸福的内涵。让教师们更深刻地领会到在生活上关爱学生、在学习上帮助学生的重要性。教师把平时的工作做精做细做实,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利用多种评价机制,激励每一个学生上进,赏识每一个学生的才华,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期待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以平等的心灵善待学生,用爱的情怀关注学生,这是一股巨大的教育力量,它比任何高深理论的说教都有效。把这种情怀融入平实的生活,把学生的进步当作自己的成功,用坦诚相待诠释幸福的内涵。

(二)在目标引领中激发青年教师内驱力

我校尤其重视青年教师的目标引领,每一位青年教师都要制订自己的发展规划,使自己有攀登目标、有发展行动、有翔实要求。我们引领青年教师从自身现状分析入手,制定近期发展目标、三年发展目标,结合具体情况制定具体措施。同时配套有个人成长档案袋,把自己的获奖证书、精品教学设计、论文、案例、继续教育等资料收集起来,每学期进行总结交流,给予优秀、良好、合格等级评定,并评选出若干名优秀青年教师,授予“校级优秀青年教师”称号,以三年为周期进行一次综合性考核评估,学校根据评估结果给予相应奖励。

(三)在团队合作中助力青年教师成长

1.“骨干引领”带发展

为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修,学校确定每周五上午为骨干教师引领课时间。骨干教师认真备课、上课,课后与大家一起交流研讨,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参加,并鼓励跨学科教师参与。课后,我们将相关教案、课件、反思材料等及时上传至资源平台,供大家学习借鉴。

2.“青蓝结对”助成长

学校30 岁以下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27.42%。为了给青年教师搭建成长的平台,我们开展了“青年教师成长助力”活动:一是“青蓝结对”,为每位青年教师指派一名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优秀教师做师傅;二是开展“推门诊断”活动,年级负责人及师傅可随时听青年教师的课,及时给予指导;三是在教龄五年以下的青年教师中开展“学科评优”活动。我们注意将活动中的典型案例、优秀设计、课件等学科资源整理后及时上传至学校平台,供教师分享交流。

3.在区级教研活动中深度共研

学校借组织区级教研活动的契机,给青年教师搭建成长的平台,让青年教师成为教研活动的设计者、参与者和管理者。以“课时目标的制定与落实”区级研讨会为例,无论是设计部门的独具匠心,做课青年教师的精彩表现,还是后勤服务的精心部署,都体现出学校作为一个团队的整体实力。12 名做课教师后面的12 个教师研修团队一起备课、听课、评课,在一轮又一轮的磨课中,每一位参与研究的教师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设计部门和服务部门同样在一次又一次的思维碰撞中不断创新、成长。

(四)在岗位实践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岗位实践是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的关键。我们着力抓好四方面。第一,抓管理。认真抓好青年教师的“六认真”工作,做好对青年教师教学工作的阶段评价和反馈工作。第二,抓载体。通过开展组织青年教师说课、上课、评课的竞赛,评选优秀教案、优秀论文等活动推动青年教师的成长。第三,抓示范。通过优秀教师的示范课和教案展览,使青年教师学有榜样,在模仿和体悟中提升教学能力。第四,抓指导。一是要抓好“青蓝结对”工程,二是要抓好集体备课的研讨,三是要抓好青年教师的公开课及评课活动。

(五)在教学反思中不断强化教学效果

1.课前说课自我反思。课前说课,要不断地反问自己:教学设计是否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如何更好地突破难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问题的设计和活动的组织是否有效,是否注意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是否有效地运用评价手段激励学生参与学习;等等。这样会不断地发现问题,完善教学设计,从而使教学设计达到最优化。

2.课后回放自我反思。课后及时回顾上课的过程,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原理和教材教法分析、解剖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从而不断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进行自我教学行为的重塑。

3.观摩课后自我反思。通过组织青年教师观摩或观看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探讨优秀教师上课的教学流程、言行所反映的教学思想、目的,吸取他们的教学长处和优秀品质,不断调整、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

总之,青年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是促进学校发展、确保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关键所在。学校要通过理念、目标、团队协作和实践路径等,改善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之路,切实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猜你喜欢

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素养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重视“关键事件” 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结合能动专业地方高校提升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青年教师“赴考”
多措并举,助力青年教师实现教育梦想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华容将评选100名骨干教师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