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和完善人民政协化解矛盾 凝聚共识制度研究

2021-06-28于家琦

理论与现代化 2021年2期
关键词:人民政协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是人民政协履职工作中心环节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人民政协理论的重大创新,为各级政协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经过70多年实践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人民政协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独特优势,围绕化解矛盾、凝聚共识的中心环节,逐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座谈会制度”“以自我教育为主旨的党外委员专题视察制度”“寓思想政治引领于团结民主之中的谈心谈话制度”“重点关切问题情况通报会制度”“政协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委员讲堂和重大专项工作委员宣讲制度”等制度模式,彰显了政协制度体系的整体效能。

关键词:人民政协;凝聚共识;化解矛盾;政协制度

中图分类号:D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21)02-0042-11

为实现中国共产党新时代的历史任务凝心聚力,是人民政协的光荣使命和职责。为此,思想引领、凝聚共识就必不可少。在政协工作实践中,应把化解矛盾、凝聚共识作为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的中心环节,推动凝聚共识的制度、机制、形式在坚持中巩固,在深化中完善。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人民政协化解矛盾、凝聚共识的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人民政协化解矛盾、凝聚共识的新要求,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是人民政协履职工作中心环节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人民政协理论的重大创新,为各级政协充分发挥大团结大联合优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明确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凝聚共识是人民政协发挥好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双向发力的重要方面

2018年12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回顾2018年人民政协工作时,提出“人民政协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这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人民政协要围绕“建言资政”“凝聚共识”两个方向开展工作,特别突出了“凝聚共識”这一主题。

在此之前,2018年9月30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全国政协主席汪洋指出,政协委员建言资政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引导社会凝聚共识同样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而且是更重要的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这是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发挥作用的必然要求[1]。 2018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政协党组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与政协组织依照法律和政协章程履行职责相统一,把党的主张通过民主程序转化为政协组织的决定,更加广泛地凝聚共识、凝聚力量”,这深刻揭示了凝聚共识对于人民政协党的建设和事业发展的重大意义。2018年10月修订的《全国政协加强和改进调研工作实施办法》,在政协调研工作的总体要求中明确提出:坚持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既注重建言献策的成果,又注重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打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2019年2月制定的《全国政协关于进一步提高协商议政质量的意见(试行)》,把坚持双向发力,在建言资政的同时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提高新时代人民政协协商议政质量的一个基本原则。围绕党和国家重要决策部署,立足经济社会长远发展,提出的意见建议既有助于党和政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改进工作、完善政策,又有助于在协商议政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引领,促进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委员之间的思想沟通,凝聚共识,并面向社会广泛联系群众,做好统一思想、宣传政策、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广泛凝聚智慧和力量。

2019年3月13日,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闭幕会上,汪洋强调,要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国家治理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作用,在解决人心向背和力量对比上下功夫,提高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的质量,多做宣传政策、解疑释惑的工作,多谋防范风险、化解挑战的良策,多鼓提振信心、团结奋斗的干劲,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中央对重大形势的科学判断和对重大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汇聚到共筑中国梦上来,努力画出最大同心圆。

2019年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上,再次对人民政协“双向发力”提出要求,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对人民政协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其中之一是“发挥好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把协商民主贯穿履行职能全过程,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积极围绕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重要决策部署情况开展民主监督”。

2019年10月7日,《中共中央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首次将“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上双向发力”上升为人民政协工作的一个主要原则,以制度化的形式将凝聚共识的要求明确固定下来。10月31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发挥人民政协作为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的效能,提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水平,更好凝聚共识”;“完善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制度,丰富协商形式,健全协商规则,优化界别设置,健全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的程序机制”。

(二)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是人民政协履职工作的中心环节

2018年12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对人民政协2019年工作提出要求:人民政协“要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履职工作的中心环节,加强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大团结大联合,担负起把中共中央对人民政协工作的要求落实下去、把海内外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的政治责任”。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提出要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人民政协履职工作的中心环节,进一步凸显了凝聚共识作为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意义。

在此之前,2018年11月在全国政协京内新任委员学习研讨班上,汪洋对委员们提出了五方面具体要求,其中之一是“强化思想引领”。他指出,“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履职工作的中心环节,不仅要在政协内部加强团结,还要面向各界别群众做好凝心聚力的工作”,这强调了思想引领、凝聚共识是新时代政协委员履职工作的中心和方向。

2019年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上再次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民政协尤其要抓好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工作。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取得成功靠的就是这个。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继续前进,就必须增进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这为今后人民政协的工作重点指明了方向,思想引领和凝聚共识是人民政协发挥作用的重要目的。

2019年12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对2020年的政协工作提出新要求:人民政协要把服务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为工作主线,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中心环节,把人民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实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凝心聚力。

(三)人民政协努力成为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识的重要渠道

2019年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上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民政协的工作重点提出要求,在“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中,首次概括了人民政协实现凝聚共识目标的三个重要定位:人民政协要通过有效工作,努力成为坚持和加强党对各项工作领导的重要阵地、用党的创新理论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台、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识的重要渠道。人民政协要广泛联系和动员各界群众,协助党和政府做好协调关系、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政协委员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界别群众中多做春风化雨、解疑释惑的工作,多做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

2020年12月政协全国委员会《关于加强和促进人民政协凝聚共识工作的意见》提出,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是政协组织的重大政治责任,并把人民政协的“三个重要定位”作为凝聚共识工作的目标任务。政协组织要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通过人民政协制度运行、民主程序和有效工作,把党的主张转化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关于加强和促进人民政协凝聚共识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凝聚共识的平台载体、工作机制、目标对象等内容,对通过政协民主协商程序和有效工作把党的主张转化为社会各界共识作出制度性安排。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政协化解矛盾、凝聚共识的重要论述以及中共中央的相关新部署,为人民政协科学把握履职的中心环节,为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指明了方向,也是人民政协化解矛盾、凝聚共识制度建设的总原则和总方向。从汪洋的讲话和全国政协出台的系列制度性文件中可以看出,自十三届全国政协以来,推进凝聚共识的工作力度前所未有,凝聚共识的目标任务,实现路径越来越科学。

二、人民政协化解矛盾、凝聚共识的含义和基本原则

(一)人民政协化解矛盾、凝聚共识的含义

凝聚共识是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项职能的方向和目的,各方面人士参加政治协商活动,最终是为了促进团结,增进最大共识度,形成最大向心力。

从凝聚共识的对象上看,人民政协主要凝聚两个方面的共识。一是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内部各民主党派团体各界人士以及各级政协委员。广大政协委员在人民政协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用党的创新理论,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各界代表人士,围绕一个共同奋斗目标,推动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思想认识的共同进步。二是界别群众,扩大共识面。各党派、各界别、各团体的代表人士和政协委员通过广泛联系界别群众,帮助界别群众反映诉求、化解矛盾,积极推动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这种凝聚共识是有内在逻辑和关联的、一圈比一圈大的同心圆,是更大范围的共识和使命[2]。

从凝聚共识的表现形式上看,人民政协要从两个方向上凝聚共识。统一战线和政协组织各方面人士认识理解接受党的主张是凝聚共识;中国共产党采纳并集中委员以及党外人士智慧、意见建议,体现在国家大政方针中,也是凝聚共识。政协委员在履职过程中政协研究宣传解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重要决策,把党的方针政策宣传解读好,把党的主张转化成社会各界的共识,是凝聚共识;通过有效的说理说服,增信释疑,解开界别群众的“思想疙瘩”,在不同场合运用不同方式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克服极端,也是凝聚共识。

(二)人民政协化解矛盾、凝聚共识需遵循的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把牢正确政治方向。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团结教育引导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代表人士,夯实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要通过有效工作和民主程序,推动把党的主张转化为社会各界共识,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对人民政协工作的要求转化为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的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推动人民政协更好成为坚持和加强党对各项工作领导的重要阵地。

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同是相对的,异是绝对的,求同必须化异。但化异不是不要包容,凝聚共识的过程就是在包容中不断消弭差异的过程,差异化解之前始终需要尊重和包容。要把握好尊重包容和坚守政治底线的关系,对背离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异,要旗帜鲜明进行批评教育,决不能使其在尊重包容多样性名的名义下自行其道、贻害根本,这是政治底线,不能动摇。而对其他各种多样性,要尽可能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找到最大公约数。

坚持强化委员责任担当。政协委员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教育引领广大政协委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厚植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情怀,坚定政治原則,站稳政治立场。提高政治把握、调查研究、联系群众、合作共事的能力,自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及时反映群众意见和建议,深入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多做雪中送炭、扶贫济困的工作,多做春风化雨、解疑释惑的工作,多做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

三、人民政协化解矛盾、凝聚共识制度的六种模式

经过70多年实践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做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推动人民政协基础性制度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人民政协制度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成熟定型。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协把化解矛盾、凝聚共识作为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的中心环节,已形成若干制度、机制、形式,彰显了政协制度体系的整体效能。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座谈会制度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座谈会制度是加强政协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制度安排。全国政协自2018年底启动相关工作,2019年第一季度开始实施。根据全国政协党组成员和副主席所联系的专门委员会和界别分工,共组建了11个学习座谈小组,覆盖全部34个界别。

按照每个学习座谈小组每季度组织一次学习座谈的要求,各小组结合工作实际,按计划、分专题开展学习座谈研讨。2019年,11个小组共组织学习座谈会45次,参加委员1226人次,发言484人次,其中党外委员参会270人,发言198人次,34个界别均有委员发言[3]。各小组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基础课程和根本任务,不断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夯实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在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座谈会制度过程中,汪洋亲自审定11个小组的年度学习座谈计划,先后5次在情况报告或简报上批示,对组织好学习座谈活动给予有力指导。各位副主席积极参加学习座谈会,认真准备发言,11位全国政协党组成员和12位副主席全年共出席学习座谈会69次,发言60次,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各小组组长严格落实制度要求,抓实抓细各个环节工作,主持好每一次学习座谈会。同时,各小组高度重视学习成果的转化和运用,及时汇总整理有关情况,共形成专门委员会简报33期、情況报告15篇、有关专题报告3篇、年度总结11篇、推荐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多篇。

天津市政协建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座谈会制度,由市政协党组统一部署,纳入市政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党组成员根据分工牵头负责,各专门委员会分党组组织落实,以党员委员履职党支部为依托,建立学习座谈小组。主席会议成员参加学习座谈小组活动,党外委员根据各专门委员会实际情况编入学习座谈小组,实现委员全覆盖。组长由党员委员履职党支部书记担任。各学习座谈会小组负责安排召开学习座谈会,原则上每季度安排一次,定期向委员推送学习资料,引导和推动委员自觉学习。学习座谈会采取重点发言、交流研讨等形式进行,并建立考勤制度。各专门委员会分党组将委员参加学习座谈会情况纳入委员履职管理,录入委员履职档案[4]。

(二)以自我教育为主旨的党外委员专题视察制度

党外委员专题视察把学习教育同履职实践结合起来,组织委员深入一线,加深对国情社情的了解、认识,加深对党和国家决策部署的理解、认同,有助于自我提高、增进共识。2019年全国政协共计开展学习塞罕坝精神、三峡工程建设成就等11次党外委员专题视察(如图1所示),137人次参加。

专题视察形式灵活,既注重点上的走访参观,又开展充分的内部交流,通过感受新成就广泛凝聚共识。参与视察的委员认为,通过这种体验式、沉浸式的现场教学,切身感受辉煌成就的来之不易,深化了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包括各民主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级、各界人士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了落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新兴政党制度的坚定性和自觉性。

(三)寓思想政治引领于团结民主之中的谈心谈话制度

与党外委员谈心谈话,是实现党对政治协商和多党合作领导的重要方式。建立寓思想政治引领于团结民主之中的谈心谈话制度,是把科学理论更好转化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做好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举措。全国政协党组成员带头开展谈心谈话,不断总结规范,2019年共邀请党外委员谈心交流316人次,2020年全国政协党组成员邀请党外委员谈心300人次,面对面沟通思想、反映情况、交换意见,实现思想上的共同进步。各专门委员会分党组高度重视联系党外委员的工作,按照全国政协工作总体安排认真听取党外委员意见。76位专门委员会分党组成员2019年全年与党外委员开展谈心501人次。

天津市制定《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与委员谈心谈话工作的规定(试行)》,从谈心谈话内容、谈心谈话方式以及工作要求等方面做出详细规定。主席会议成员与政协常委、政协委员之间要经常开展谈心谈话,一般每年不少于2次。把谈心谈话工作纳入市政协党组年度工作要点和各专门委员会年度工作计划,明确进度、落实责任,确保工作落地落实。

(四)重点关切问题情况通报会制度

紧扣年度协商议题,邀请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通报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有关情况。2019年全国政协召开10场重点关切问题情况通报会(如图2所示),为委员知情明政、深化认识搭建有效平台。共邀请24个部委的24位相关负责同志到会通报情况并与委员互动交流,参会委员共计1338人次。

上海市委、市政府领导每人每年至少出席一次政协协商活动,就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向委员通报各领域工作推进情况,着重就完善政策决策和化解难点堵点听取委员意见建议,同委员协商议政,回应委员关切。重大政策决策出台前,有的分管领导会专门提出到政协协商,听听各方面声音,更有助于完善决策。2019年,上海市政协共举办市委、市政府领导出席的重要协商活动37场次[5]。

天津市政协完善协商会议组织,邀请市政府负责同志出席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通报相关工作情况,听取委员意见建议。围绕监督议题,利用全体会议、常委会议、专题协商会议和提案协商办理、调研视察等各种时机,邀请市委、市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通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有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困难,帮助委员知情明政[6]。 扩大专题协商会参加范围,增加委员与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面对面协商环节,增强了互动交流效果。

(五)政协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

政协委员积极主动联系服务界别群众,了解界别群众思想状况,反映群众意见呼声,在一些敏感点、风险点、关切点问题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协助党和政府做好协调关系、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团结界别群众跟党走。

全国政协创设《政协专报》《每日社情》《信访信息》等载体,及时反映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的愿望诉求和意见建议。2019年全国政协举办两次全国政协机关公众开放日活动,探索政协引导委员、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的有效方式。两次活动共邀请高校师生、街道工作人员、退休干部、居民代表等近500人参加。参加活动人员观看了《新时代新使命新担当——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以来工作巡礼》宣传片、中国政协文史馆“人民政协光辉历程”展览、“中共八大会址”图片展、双周协商座谈会会场、新年茶话会会场等,进一步增进了对人民政协的了解,加深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认识。

浙江省政协协同市县政协创建“委员会客厅”,立足“学习交流新载体、联系群众新纽带、协商民主新路径、团结联谊新平台”的功能定位,搭建平台畅通诉求反映渠道,通过牵头委员定期组织主题活动,探索委员讲堂、界别协商等进会客厅,面向委员所联系的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谈谈知心话、聊聊烦心事”,和风细雨、春风化雨做理顺情绪、解疑释惑、提振信心的工作,形成在民主协商中广泛凝聚共识的政治整合机制[7]。贵州省政协建立省政协班子成员联系界别“3个1”工作机制,即组织每个界别每年进行1次界别委员视察活动、开展1次界别委员调研活动、提出1次界别提案,发挥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的纽带作用。

天津市政协鼓励委员加强与界别群众的联系,探索建立“界别活动站”,深入宣讲政策、解疑释惑,最大限度凝聚民心民气。2009年以来,天津市政协与天津广播电视台合作推出《政协民心桥》专栏节目,围绕提案的选题、调研、答复、办理、落实全过程,以广播为载体搭建起连接广大市民、政协委员和承办部门的沟通桥梁。十年间累计播出节目900余期,1800余名委员走进直播间,直接与群众对话交流,倾听百姓呼声,反映社情民意,集纳群众建议、化解民众疑虑,凝聚发展共识;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真言、献良策、出实招。

(六)委员讲堂和重大专项工作委员宣讲制度

全国政协举办委员讲堂,聚焦经济社会热点问题、社会各界关注问题,阐释对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的认识和理解,是十三届全国政协的一项履职创新探索,为政协委员联系团结界别群众、面向社会正面发声、凝聚和传播共识搭建了一个新的机制化平台。2019年共举办“委员讲堂”16期(如表1所示),网络点击量合计超千万人次,收到良好效果。

全国政协开展委员宣讲工作,以委员为主体,紧扣党和国家中心任务,面向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广泛凝聚共识,具有主题鲜明、形势新颖、宣讲透彻等特点。2019年,全国政协围绕“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的生动实践”“70年来新中国、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取得的历史功勋和宝贵经验”“学习贯彻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等主题,共组织重大专项工作委员宣讲26场(如表2所示),进而实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协全覆盖。

2020年全国政协播出12期“委员讲堂”节目,举行14场重大专项工作委员宣讲活动,面向界别群众和社会公众做好阐释政策、解疑释惑、引导预期的工作,相关节目和新闻报道浏览量超过2亿人次。

四、进一步完善人民政协化解矛盾、凝聚共识制度的若干思考

汪洋指出,当前,政协工作中存在把履行职责等同于对政策的制定提出意见建议的现象,而忽视了政策宣传、社会引导等方面的工作。重建言资政、轻思想政治引领,在结合视察调研、协商议政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发扬“团结—批评—团结”的政协工作优良传统,帮助教育党外人士解决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缺乏研究和相應的制度机制保障。而引导社会凝聚共识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必然要求,是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发挥作用的必然要求。要把凝聚共识融入视察考察、调查研究、协商议政、民主监督等各环节,引导委员在履职实践中感受新成就、领悟新思想,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一)强化政协党组的政治领导

人民政协化解矛盾、凝聚共识的关键是各级政协党组织的坚强领导和积极引领,要发挥好各级政协党组在政协工作中的领导作用、政协组织中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政协党组要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善于将中共党员委员的力量组织起来、发挥出来,把党的主张和重大决策部署转化为政协决定、决议和委员共识,确保广大政协委员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政协党组要将凝聚共识工作纳入政协党的建设,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落实。探索建立凝聚共识工作评价机制,将其纳入政协协商议政质量评价体系,同建言资政工作一并考核。

(二)健全学习教育培训制度体系

凝聚共识本质上是思想政治工作,要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通过加强教育培训明共识。要以政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为引领,综合运用主席会议和常委会会议集体学习、主席会议成员务虚会、委员教育培训、专题研讨班等形式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并形成相配套的学习教育培训制度体系。以实现届内培训全覆盖为目标,开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和人民政协理论培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等。健全学习统筹制度,不断创新学习载体,学习时事政策,学习“六史”(中国共产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统一战线历史、人民政协历史),引导委员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大局观,夯实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三)将凝聚共识融入政协委员各项履职活动中

为更好凝聚政协委员的共识,就要把凝聚共识贯穿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各项职能之中。在各种协商会议中、在视察考察调研中、在提案办理中、在反映社情民意中凝聚共识。完善专门委员会联系界别委员制度,各专门委员会要将界别活动纳入协商议政年度工作计划,以界别为依托开展具有界别特色的协商议政活动。主席会议成员牵头组织开展的调研,邀请委员参加,在调研中促进委员提高认识、增进共识。把视察考察、调查研究、协商履职与学习教育、宣传引导结合起来,使广大委员通过履职实践,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成就,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境界。

(四)拓展面向社会传播共识渠道

鼓励、支持政协委员利用自身特长、专业知识、自身影响力以及制度机制赋予的话语权主动发声,以一言一行去影响和团结身边的群众,宣传解读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利用委员活动中心等场所和平台,组织政协委员、基层群众和有关方面开展面对面小型协商,从群众关心的小事小情入手,主动回应群众关切,做好化解矛盾、凝聚人心的工作。对政协报刊、杂志、电视专栏、政协网站等社会传播平台进行创新升级,提升传统宣传阵地传播共识功效;整合政协云、委员移动履职APP、微信、抖音等平台资源,吸引各界群众和广大网友关注,畅通向社会传播共识的“最后一公里”,从而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融合,促进叠加传播,形成传播共识的工作合力。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做好新时代人民政协提案工作[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20.89.

[2]郑新仁.深刻认识人民政协凝聚共识的重要职能[N].人民政协报,2019-11-15.

[3]政协全国委员会办公厅.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建设(2019)[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20.37-38.

[4]中共政协天津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关于建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座谈会制度的实施办法(试行)[Z].2019-10-31.

[5]谢婧.上海市政协率先推动凝聚共识工作制度化[J].中国政协,2020,(3).

[6]中共政协天津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关于完善民主监督组织领导、权益保障、知情反馈、沟通协调机制的实施意见[Z].2019-10-11.

[7]于家琦.人民政协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优势的重要体现[J].中国政协理论研究,2020,(1).

The Study of Adhering to and Improving the CPPCC's System for Resolving Contradictions and Building Consensus

YU Jiaqi

Abstract: The important principle  of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work of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strengthening the leadership of political ideology and concentrating on the extensively-developed consensus-by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is a great innovation for the theory of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in the new era, and provides the fundamental regulation for all of the levels in the system of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to improve and reform its work. With the practical development of the past seventy years, especially after The 10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adheres to the basic principle of reconciling contradictions and concentrating on consensus on all the levels, represents the distinctive advantages of socialist deliberative democracy, establishes progressively a series of political institutions, such as the institution of Xi Jinping's Forum on China's socialist ideology and learning in the new era, the institution of the special inspection system of non-party members with the theme of self-education, the institution of heart-to-heart-talks wit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guidance in unity and democracy, the briefing system of key concerns, the system of CPPCC members contacting the masses of different sectors, the system of members' lecture hall and important special members' lecture, all of which manifest the comprehensive function of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Key words: CPPCC; concentrating on consensus; reconciling contradictions; the CPPCC system

責任编辑:翟   祎

猜你喜欢

人民政协
新时代推进人民政协协商制度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根本遵循
人民政协70年的“变”与“不变”
人民政协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
努力开创新时代人民政协理论研究工作新局面
人民政协:谱写协商民主新篇章
习近平同志关于人民政协的新思想
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解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提高政协协商民主实效性 大力促进社会共同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