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孩”政策来了,你会要“三孩”吗?

2021-06-26

人人健康 2021年12期
关键词:三孩生育人口

■本刊记者 乔 禹

今天在上班的时候看到了一条新闻,瞬间大家聊起来了:你会要三胎吗?

@乡村微纪录:这个建议非常好。

@江山:多生孩子的前提是经济基础,保证就业、提高收入是基本条件。

@三山夜话:送房子。

@宿迁帅气小伙:国家应该出台支持生“二孩”政策,现在钱不好挣,各种开支又大,多数老百姓手里没余钱,老百姓都不敢生小孩,更别提放开生“三孩”了。

@Hazy:这个建议很好,想生就生,不想生就算了。

@SCSTC宋Sir:第一步结婚就拦住了很多人,第二步生孩子的生养成本又拦住很多人。

@如风:城市光棍多,大龄男青年不找老婆,不结婚。

看到这个消息后,作为年轻人的我同样根据实际思考起来,如果是我,我会不会要“三孩”?99%的答案是不会。网络上近期“躺平”一词突然爆火,这些“躺平”一族,不结婚,不买房,不消费,根本原因就是对自己的未来失去希望,因为这些年轻人的观念认为,我再如何努力,都永远买不起房,结不成婚(日益走高的彩礼),养活自己都非常累了,何况要孩子呢?别提“三孩”“二孩”,可能连“一孩”他们都不想要。

大咖说

最近,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在节目中说道:“即便彻底放开生育政策,三胎四胎随便生,但总是要从一胎二胎开始生起吧。现在相当大的问题不是缺三胎四胎,而是在晚婚不婚的背景下,一胎都有好多人不想生,怎么去谈三胎四胎。”

金灿荣同样在一次演讲中说道:“可以通过教育、高考加分的方式来鼓励生育,现在主要问题是教育与医疗还有住房问题,把这些问题解决了,生孩子就不是问题了。”

在郑州的一次街头采访中,也有多位市民表达对“三孩”生育政策的支持。有人表示:“跟着政策走,孩子多了就有人干活了。”还有市民认为:“孩子多了以后,对养老是有好处的,如果老人生病了,就有三四个孩子来照顾,现在都是独生子女,照顾老人很不方便。”

由此可见,大部分国人对于开放生育政策还是持积极态度,但是也有不少人表示担忧。

比如说,生育政策放开,会伴随产科床位需求增加、高龄产妇增多等问题;对于普通家庭来说,生育“三孩”就意味着要投入更多时间与精力照料孩子,那么相应的产假、育儿假能否落实;除了保障产假、育儿假等权益,生育津贴的发放更关系到家庭的切身利益;更何况,孩子是否有人看护;生育政策的调整也带来社会对女性就业问题的担忧;更有青年对于高房价、高工作压力带来的生产焦虑等等等等。

北京科技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邢朝国曾通过互联网调查平台对4030名未育青年的生育意愿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约五分之一的未育青年对生育持有矛盾心态,“生育是自然规律”“满足情感需求”“增强婚姻稳定性”“外部压力”是他们想要生孩子的主要原因,而“工作挤压”“生育能力焦虑”“对孩子成长环境担忧”则是他们不想生孩子的主要原因。

权威说

6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5月份中国经济数据,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回应了一系列民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其中,付凌晖称,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长期看有利于缓解生育水平走低,改善人口的年龄结构,促进人口的长期均衡发展。

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周海旺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三孩”政策的受益对象主要是“80后”“90后”,这其中既包括已经生育了一到两个孩子的夫妻,还包括至今未生育的夫妻。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家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沈奕斐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三孩”政策开放,首先是权利的给予。至于愿不愿意生育,则要看个人的选择。如果政策上要鼓励生育,就有必要推出一系列的配套措施。这次国家在放开“三孩”的同时,还提出将同步实施配套支持措施,这展现了政策非常有诚意的一面。

“三孩”政策在国外同样引起了讨论。《纽约时报》讨论了生育孩子要考虑的教育成本、赡养父母、日托服务不足和工作等方面压力。路透社援引社会学家称,“阻碍人们生育的不是两孩限制,而是抚养孩子的高昂成本,如住房、课外活动、饮食、旅行等。”

一名经济学家认为,“政策带来的直接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但在宏观层面上影响不大。(政策)长远影响取决于政府能否成功降低抚养孩子的成本,尤其是教育和住房成本。”

国家说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31日召开会议,听取“十四五”时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大政策举措汇报,审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

其中表示,要加强统筹规划、政策协调和工作落实,依法组织实施“三孩”生育政策,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健全重大经济社会政策人口影响评估机制。

要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加强适婚青年婚恋观、家庭观教育引导,对婚嫁陋习、天价彩礼等不良社会风气进行治理,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推进教育公平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降低家庭教育开支。

要完善生育休假与生育保险制度,加强税收、住房等支持政策,保障女性就业合法权益。对全面两孩政策调整前的独生子女家庭和农村计划生育双女家庭,要继续实行现行各项奖励扶助制度和优惠政策。

要建立健全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全方位帮扶保障制度,完善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参与的扶助关怀工作机制,维护好计划生育家庭合法权益。

要深化国家人口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区域人口发展规划研究,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本刊观点

国家出台“三孩”政策,并不是强制生育,大家完全可以量力而行。我们已经过了享受“人口红利”的时代,新时代中国人,也有权利享受更优质的生活。“三孩”政策后续讨论,我们将持续关注。

猜你喜欢

三孩生育人口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放开“三孩”,能刺激生育吗?
“三孩”帮不了“七座车”
“三孩”时代,还需哪些政策配套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决不允许虐待不能生育的妇女
应对生育潮需早做准备
不能生育导致家庭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