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象服务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应用研究

2021-06-24刘卫锋

理论与创新 2021年2期
关键词:防灾减灾气象服务工作创新

【摘  要】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近些年来在农业发展方面工作取得了长足性进展,但是未来的路依然漫长,立足于现在的农业发展基础进行全面创新,农业气象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农业劳作需要农民看天吃饭,而通过气象服务可以做到防灾减灾、精准预报,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性影响。本文针对农业服务气象特点及内容进行分析,意在为我国农业经济结构转型提供更多的思考路径。

【关键词】气象服务;农业;防灾减灾;工作创新

引言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自古以来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就受到多种外界因素制约,例如环境、交通、天气等,我国一直致力于扶贫工作,但是在气候资源开发以及自然灾害预防等方面还有较大可提升空间,政府在全面推进农业发展过程中应抓住产业扶贫的关键环节,并利立足于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将产业链条作为带动开发致富的扶贫路径。目前农村地区的农业种植是最大的经济来源,需要借助现代化科技手段进行种植水平提升,与此同时也要考虑到劳务协作的经济合作方式,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

1.气象服务对农业发展的意义分析

1.1促进多地区的气象灾害预警高度融合

我国农村地区一般交通比较闭塞、通信不发达,当有恶劣或极端天气出现时,无法让广大农民及时了解预防措施,而采用农业气象科技可以促进多地的气象灾害预警高度融合,不局限于行政区域的气象预。近些年来由于人类社会的工业发展速度较快,造成了较频繁性的恶劣天气出现,为了防止气象灾害对贫困地区更大的影响,促进多地区的气象灾害预警系统建设尤为必要,不仅能够有效的根据天气变化进行灾害预警,而且还能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对于减少经济损失以及节约赈灾资源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1.2有利于我国农业气象服务水平提升

我国近二十年来的经济领域中取得了重要的发展成就,但是也存在着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多项问题,当有灾害天气出现时对于贫困地区的影响更加巨大,贫困地区的人们经济来源较为单一,往往以农业种植为主要生活来源,一旦遇到恶劣天气,则可能切断其一年所有的口粮,造成的巨大影响可想而知。与此同时政府方面在赈灾方面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其成本远远高于气象预防措施。由此可见,农业气象科技对于农村地区精准扶贫具有深远性影响,同时也有利于农业经济结构转型,减少资源以及经济成本的浪费,对于促进贫困地区稳定的经济发展平衡更具作用。

2.目前农业发展模式下遇到的农业气象服务问题

2.1居民文化程度较低

我国随着城市化进程脚步逐渐加快,很多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市,造成了农村地区的人口空心化问题逐渐加剧,而留守在贫困地区的居民文化程度相对较低,面对着自然灾害也没有正确的科学认知,往往采用传统方式或者其他祈福性活动,其不仅不能对气象灾害预防以及减灾造成积极性影响,还可能因此耽误某些预防措施的实行时间。因此在精准扶贫模式下农业气象必须让当地居民提高文化认知,有针对性的进行灾害预防学习。

2.2缺少信息化知识传播途径

随着当前互联网以及信息化产业的高速发展,当前的城市居民在接受信息方面更加多元化,正是由于信息的广泛渠道传播,使得人们在鉴别信息使用信息时,具有更加的便捷性。但是贫困地区农民受到当地的自然环境或交通环境等因素影响、与外界交流较少,同时互联网的信息技术在当地也可能没能全面普及,甚至一些老年人还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这严重阻碍了信息化知识的传播,为当地的农业发展带来了一定隐患,因此即便是有准确及时的信息进行网络发布,很多农户也不知如何接收。

2.3农业气象信息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很多农业贫困地区由于消息较为闭塞,因此往往不能对一些极端天气和恶劣天气有正确的认识,而区域性的气象信息报道以及传递工作通常由村干部进行,但是部分村干部将工作重心放在了经济发展等方面,忽略了气象信息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影响,与此同时村里的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人会保有一些封建迷信思想,面对着恶劣天气,更多的是采用迷信活动,而并非应急措施,这些问题都导致了贫困地区的农业气象信息服务水平停滞不前,阻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2.4缺少有效的气象科技宣传手段

精准扶贫不仅仅是要让更多的科技手段融入到现代的农业生产种植过程当中,还要从某这种层面对人们进行思想教育和思想宣传,贫困地区由于缺少传播媒介,很多时候都是由村干部挨家挨户的通知,不仅效率慢而且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也有可能信息被误传的问题出现。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农村气象服务,需要有针对性地做好宣传手段,让科技信息全面覆盖,并让广大农村居民了解其农业信息接收的重要性。

3.探索农业气象服务的优化模式

3.1深入调研贫困地区的气象服务需求

精准扶贫模式下的工作,必须首先注重贫困地区的气象服务需求,因此建议由政府进行主导展开深入调研工作,以此发挥气象服务的真正效能。相关工作人员应深入到贫困地区,针对灾害多发的气象天气进行数据分析并调查当地的气象预报曲线变化,走入田间地头与农民面对面进行交流,让农民真正了解气象灾害的预防重要性,并认真听取当地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在调研过程中也应该深入了解当地具有知识文化水平人口比例,为了下一步的农业信息推广做好铺垫。与此同时,也要针对当地的气象服务技术手段进行数据分析,探讨其网络覆盖的可能性。

3.2创新和探索完善的气象信息发布渠道

气象预报的目的就是为了根据其预测结果进行提前预防,农业气象则是为了更好地减少农业生产造成的经济损失,因此为了保障气象服务的时效性,相关部门应该积极创新和探索完善的气象信息發布渠道,让当地农户了解灾害预防的积极手段,以及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严重损失。与此同时气象信息发布要采用当地农户可以接受的语言表达方式,尽量减少专业化词语的运用。另外要倡导当地的干部使用智能化手机,并能及时接受天气信息,在必要情况下可以用喇叭进行宣传,或挨家挨户走访,加大基层气象服务宣传水平。如果互联网络不能覆盖,则可以利用手机短信或者电话等方式进行及时预警,及时观察当地的气象活动变化,做好抗灾防灾准备工作。

3.3提高区域内的气象服务效率

传统的气象服务工作认为要在第一时间内进行气象信息发布,并对灾情进行精准调研,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深化改革,气象服务不应仅仅于此两个方面,还要注重抗灾预防、灾后救援以及恢复生产等多个环节,以此提高区域内的气象服务效率,针对各种气象灾害有针对的提前发布预防措施给更多当地农户建议,当气象灾害发生后也要制定科学合理化的救援工作,实现气象服务的完整性。

4.结语

综上所述,气象灾害是阻碍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相关部门应充分注重扶贫工作的精准性,有针对性的研究农业气象科技,对于农村地区精准扶贫的价值与意义,并结合目前精准扶贫模式下遇到的农业气象服务困境进行探索预报的精准性,有针对性的研究农业气象科技对于农村地区精准扶贫的价值与意义,并结合目前精准扶贫模式下遇到的其农业气象服务困境进行探索,建立长效的保障机制,转变村民思想、提高村民抗灾救灾能力,以此实现早日脱贫。

参考文献

[1]刘浩.气象服务主动融入精准扶贫的思考工作背景[J].中国民商,2020(10):18,20.

[2]丁雪丹,廖红玲,代冬梅, 等.气象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龙南为例[J].陕西气象,2020(4):67-69.

[3]陈熹,李诗义.气象服务在开展精准扶贫中的作用分析[J].区域治理,2018(25):126.

[4]孟垚.我国农业气象灾害特征及防灾减灾对策[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3):55,57.

作者简介:刘卫锋(1966.9-),男,汉族,江西九江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大气科学。

江西省庐山市气象局    江西庐山    332800

猜你喜欢

防灾减灾气象服务工作创新
我国校园防灾减灾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的河北方案
关于国有企业工会工作创新的思考
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实践
媒体融合下广播电台编辑工作创新研究
浅析气象服务需进一步融入农业生产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