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淮洲:“北上抗日!北上抗日!”“消灭敌人!消灭敌人!”

2021-06-23

今古传奇·人物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谭家军团抗日

中弹牺牲,时年22岁

17岁,“孤胆英雄”寻淮洲的名字传遍井冈山

21岁,寻淮洲成为红军最年轻军团长

22岁,将星陨落,方志敏曾在囚室这样评价

寻淮洲(1912-1934),湖南浏阳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紅七军团军团长。1934年12月牺牲,时年22岁。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寻淮洲,曾是红军最年轻的军团长,他骁勇善战,战功卓著,毛泽东多次称赞其仗打得漂亮。1934年12月,在安徽太平(今黄山)谭家桥战斗中,寻淮洲指挥部队同数倍于己之敌展开激战,不幸腹部中弹。在弥留之际,他口中还在反复地念着:“北上抗日!北上抗日!”“消灭敌人!消灭敌人!”因流血过多,壮烈牺牲。

毛泽东高兴地拍着他的肩膀说:“干得漂亮!干得漂亮!”

提起寻淮洲这个名字,很多人会感到陌生。但在红军时期,他是我军一名赫赫有名的高级将领。目前,能看到的寻淮洲照片,唯有一张标准照。清秀而略显消瘦的脸庞,在红军军装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精神。

《杨得志回忆录》中,记载了杨得志第一次见到寻淮洲时的情景。那是1932年初,杨得志被调到红45师担任管理科长。他不满意这个安排,想留到连里打仗。于是,他找到了师政委。在政委跟他谈话的时候,杨得志注意到,屋里还有一个人。这人个头不高,年纪不大,看上去顶多20岁出头,背却稍有点儿驼。他坐在桌前,手里握着支红蓝铅笔,小学生作画似地在一张纸上画着。杨得志想:他大概是文书吧,机关和连队就是不一样,这人要到我那个连当兵,我大半不会收留他——太瘦小了。当从政委口中得知,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寻淮洲师长时,杨得志大吃一惊。在此之前,寻淮洲孤胆夺枪的故事,在红军将士中广为流传。

1929年春节刚过,红军部队在遂川休整。当时,红军的武器装备比较紧缺,有情报说,距遂川城约15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姓卢的土豪,家里有10条枪,但他家丁众多,附近还驻有国民党正规军。

团长张子清经请示毛泽东,决定派已担任排长的寻淮洲带20人去把卢土豪家的10条枪搞过来。

寻淮洲高兴地接受了任务,并说:“去20个人,行动不便于隐蔽。我建议只派我一个人去即可,保证把枪一条不少地搞回来!”

当天下午,寻淮洲化装成放牛娃出发了。第二天清晨,他就满头大汗地扛着10条枪回到了营地。

原来,寻淮洲深夜进入卢土豪的宅院,家丁都已进入了梦乡,只有卢土豪和他的小老婆在吃夜宵。寻淮洲摸进屋,一把抓住卢土豪的衣领,用手枪顶住他的脑袋。寻淮洲说明来意,并告诉他自己带来了3个排的人,只要一有枪声,就会冲进来。卢土豪只好乖乖地让家丁把枪送到寻淮洲面前。寻淮洲扛着缴获的10条枪,命令卢土豪把自己送出村子,临走时,他还故意像下命令似地大声说:“一、二、三排,跟我撤!”就这样,寻淮洲不费一枪一弹,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听完寻淮洲的汇报,毛泽东高兴地拍着他的肩膀说:“干得漂亮!干得漂亮!”毛泽东号召全体战士向寻淮洲学习。从此,“孤胆英雄”寻淮洲的名字传遍井冈山。

21岁的寻淮洲成为红军最年轻军团长,转战闽浙赣皖

在杨得志与寻淮洲第一次见面后,正是寻淮洲的推荐,杨得志从管理科长直接被任命为团长。

1936年,杨得志调任红1师副师长,师长是陈赓。几仗下来,陈赓对寻淮洲的独具慧眼,十分佩服。他拿杨得志开玩笑:“你文质彬彬的,看起来像个教书先生,当年寻淮洲那小子从哪看出来你会打仗?”熟悉他们的彭雪枫则说:“个中缘由,其实也很简单。打起仗来,寻淮洲是大鬼精,杨得志则是小鬼精,两个人都‘鬼得很呢!”

粟裕曾在寻淮洲领导下作战。他比寻淮洲年长5岁。粟裕回忆说,寻淮洲是在革命战争锻炼中成长起来的优秀军事指挥员。他艰苦朴素,联系群众,作战勇敢,机智灵活。

1933年10月,21岁的寻淮洲被任命为新组建的红七军团军团长,成为当时红军序列中最年轻的军团长。当时,博古、李德控制了中革军委的领导权。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节节败退,中央苏区形势十分险恶。

1934年7月初,中央决定以红七军团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向闽、浙、赣、皖诸省国民党后方挺进。寻淮洲为军团长,乐少华为军团政委,曾洪易为随军的中央代表,共同组成红七军团军政委员会;刘英、粟裕分别担任军团的政治部主任和参谋长。

1934年7月6日,红七军团从瑞金誓师出征。当时由于“左”倾领导者的控制,寻淮洲虽为军团长,却没有实权。红七军团的领导权,实际上由积极推行“左”倾错误政策的曾洪易掌握。

红七军团离开瑞金后,开始时是比较顺利的,先后打下大田县,攻克樟湖板、水口,抵达福州西北近郊,并一度攻入福州市区。

8月14日,寻淮洲率红七军团突袭罗源县城。战前,当时活动在此地区的闽东红军独立13团到军团指挥部接受任务,时任该团参谋长的杨采衡第一次见到了寻淮洲。他后来回忆:“我们算是头一次听到了最精彩、最生动的军事课,增长了打游击的本领,学到了不少宝贵的经验,心里真有说不出的高兴,也在我们的脑海中,深深地留下了他闪耀着光辉的形象!”

当红七军团奉命与新红10军会合时,他们已经在4个月内行程3200多里,转战了闽、浙、赣、皖四省的几十个县镇,一度震惊福州、杭州、衢州、芜湖和蒋介石的老巢南京。

在此期间,由于无法实现“促敌人进行战略与作战部署上的变更”等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目的,“左”倾错误的领导者指责这支部队没有完成任务,还把曾洪易个人的退却动摇,同寻淮洲和广大指战员的光辉战绩混淆起来,给这支部队扣上“染上了机会主义”“执行了退却逃跑路线”等荒诞的大帽子。

最终,1934年11月,当红十军团组建时,红七军团改编为红十军团第19师,寻淮洲任师长。

因为摆脱了曾洪易的干扰,寻淮洲率领第19师机动作战,痛痛快快地打了多个漂亮仗。不久,上级命令红19师回师与军团部及红20、红21师会合,创建浙皖赣边新苏区。同时,为了统一领导红十军团与创造新苏区的行动,中央军区决定以方志敏、刘畴西、乐少华、聂洪钧和刘英五人组成军政委员会,以方志敏为主席,随红十军团行动,粟裕任军团参谋长,刘英任军团政治部主任。

在他停止呼吸前,还反复地念着:“北上抗日!北上抗日!”“消灭敌人!消灭敌人!”

红十军团在皖南打的第一仗,就是谭家桥战役,对手是以王耀武为旅长的国民党补充第1旅。

当时,敌人调集重兵分成多路对红十军团实施围追堵截,企图围歼我军。我军经乌泥关进到谭家桥地区时,获悉其他敌军距离尚远,只有这个补充第1旅尾随我军,显得孤立突出。红十军团首长于是决心利用乌泥关至谭家桥段公路两侧有利地形,以伏击手段,争取歼灭该敌大部。

对于这个补充第1旅,红十军团并不陌生。就在一个多月前,这个旅还是寻淮洲率领的第19师的手下败将。

谭家桥地区位于黄山东麓。乌泥关是进入谭家桥地区的一个山隘口,东侧有一个制高点,向北有一路小山坡。

据粟裕回忆,12月14日上午9时许,敌补充第1旅进入设伏地区后,红军突然发起攻击。敌顿时惊慌失措,陷入一片混乱,担任前卫之敌第2团,在红军猛力冲击下呈现动摇,敌团长被打伤。开始时,战场形势是很好的。但我军第19师除以1个连控制乌泥关制高点外,未能将主力配置于乌泥关以北,而是摆到乌泥关以南去了。乌泥关以南是悬崖陡壁,兵力展不开。敌人调整部署后,集中力量进攻我军战斗力较弱之第20、第21师,两师指战员奋勇反击,但因不长于正规作战,而第19师又增援不及,以致阵地被敌人冲垮。接着,乌泥关制高点也被敌人夺去了。

为了扭转战局,寻淮洲率部向敌人发起反攻。敌人居高临下,处在有利地位,我军多次冲锋,均被敌火力压回来。从上午到黄昏,激战了8个钟头,仍无进展。在此严峻时刻,寻淮洲亲自带1个排争夺制高点。他冒着弹雨,手执盒子枪,站在距敌几百米的坡地上指挥战斗。战士们见师长亲临火线,顿时增添了巨大的勇气和力量,一个猛攻,把乌泥关的制高点重新夺了回来!

可是,寻淮洲却腹部中弹,他忍着剧痛,手指前方,命令部队:“抓住时机,向北突围!”战士们见寻淮洲的伤势很重,就做了一个临时担架,抬着他闯出枪林弹雨,迅速向北转移。

王耀武后来回忆:“据第2团团长周志道报称,在敌人第四次冲锋中,发现红军有十几个人冒着炮火的危险去抢救一个人,抬着向后方走去,看样子,被抬走的这个人可能是敌人的高级军官。”

此时,敌军也伤亡很大,无力对我军追击。12月16日,当转移到皖南泾县的茂林地区福官墩时,寻淮洲因流血过多,不幸牺牲。在他停止呼吸前,还反复地念着:“北上抗日!北上抗日!”“消灭敌人!消灭敌人!”万分悲痛的战友含泪把他安葬在潘村蚂蚁山脚下。

一代名将,就此陨落。

第二天,王耀武派出一个步兵连寻找寻淮洲的遗体。这个步兵连找到了蚂蚁山,把寻淮洲的遗体挖出来照相,以作为寻淮洲确实被打死的证据。丧心病狂的国民党军残忍地割下寻淮洲头颅,用布和石灰包裹着去向上级邀功请赏。红军游击队和人民群众怀着无比悲愤的心情,暗中将烈士遗骸移葬于蚂蚁山的隐蔽处。

一个多月后,红十军团主力进入怀玉山地区,被敵人以14个团的兵力团团包围。至1935年1月29日,红十军团指战员弹尽粮绝,大部分壮烈牺牲。刘畴西、方志敏等被俘。粟裕与负伤的乐少华、刘英带领先头部队先行转移。方志敏后来在囚室中写的《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这样评价寻淮洲:“19师师长寻淮洲同志,因伤重牺牲了!他是红军中一个很好的指挥员,他指挥红七军团,在两年之间,打了许多有名的胜仗,缴获敌枪6000余支,轻重机枪300余架,并缴到大炮几十门。他还只有22岁,很细心学习军事学,指挥灵活,作战勇敢,曾负伤5次。这次打伤了小肚,又因担架颠簸牺牲了!当然是红军中一个很大的损失!”

1938年5月,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陈毅率部途经茂林,亲自带领部队为寻淮洲扫墓。离开前的晚上,陈毅为寻淮洲起草碑文,并请石匠连夜将碑文刻在石碑上。碑文写道:“……寻同志为红军青年将校,以游击战斗著称,毕生为革命利益、民族利益牺牲到底,实在足为抗日战士之楷模……”

今天,在湖南省浏阳市社港镇,少年寻淮洲生活的那处小村庄,已经更名为淮洲村。村口,寻淮洲雕像巍然挺立。

(责编/黄梦怡 责校/陈小婷 来源/《红军最年轻军团长寻淮洲》,栗振宇/文,《解放军报》2020年4月5日;《传奇骁将寻淮洲》,冯晓蔚/文,《铁军·纪实》2013年第10期;《寻淮洲将军孤胆夺枪》,马宏骄/文,《人民政协报》2008年4月21日;《血洒皖南的红军战将寻淮洲》,良驹/文,人民网2018年1月3日)

猜你喜欢

谭家军团抗日
抗日小英雄杨杨
抗日胜地 多彩阳湾
中国军团东京奥运38金全记录
陈道明不拍“抗日神剧”
“绿豆军团”成长记
遗传的细胞基础
银发独行侠
候鸟越过深白色冬季
榕树军团来了
《同仇敌忾:黄埔将帅浴血抗日记》等56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