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媒体如何兼顾速度与准确性

2021-06-22李劼

媒体融合新观察 2021年2期
关键词:准确速度新媒体

李劼

摘要:新媒体在迅猛发展的同时屡屡遭遇准确性和公信力的质疑,本文从实践出发,借鉴传统媒体的“把关人”制度,对新媒体如何既能保持机动快速的优势,又能专业地去伪存真进行了阐述说明。

关键词:新媒体 速度 准确 审校制度 专业

一、引言

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以新闻客户端、微博、微信、短视频为代表的新媒体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信息传播成本越来越低,效率越来越高,信息蔓延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但是随之而来的却是“萝卜快了不洗泥”,甚至出现了“假新闻”等问题。作为新媒体的从业人员,如何在保证速度的同时为用户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显得越来越重要。

二、新媒体也需要“把关人”

(一)传统媒体在兼顾速度与准确性时的经验

对于速度与准确的平衡,不只是新媒体碰到的问题,我们首先来看看传统媒体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在新媒体技术出现之前,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大多是传统媒体。传统媒体在信息发布之前,都要经过严格把关,对于传统媒体的信息收集、过滤、利用和发布都有相关的规章制度严格要求,媒体从业者必须按照相关规定操作,一定程度上确保了信息的有效性及真实性。[1]

以传统报纸为例,在版面编辑进行稿件处理后,还将接受校检人员以及值班主任和总值班的多次校对、审查后才会签样付印。传统媒体人团队作战,对于报道的内容有一套明确的标准和流程,一直被称作为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把关人”,也将差错降到了力所能及的最低。

(二)新媒体在追求速度的同时频频“翻车”

与传统媒體相比,新媒体的优势就是“快”。但快的同时,一是事件往往仍然在发展中,掌握的事实具有片面性,真相还没有全面展露,二是编采人员在快速作业中无法保证对新闻事实反复求真去伪。

尤其是许多根本没有专业新闻从业人员的自媒体,追求的就是新闻的耸动和故事性,语不惊人死不休。他们生产的内容,与其说是新闻,不如说是街边的传言,甚至是谣言。

更遗憾的是,就算是一些由职业媒体人主导的新媒体传播者,也把“真实”放到了“传播”的后面。

随着传统媒体为了适应新时代的潮流,纷纷进行媒体融合,对时效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些人忽视了对新闻内容的把关。以下这些“假新闻”的传播,正是因为“把关人”的缺失所导致。

1,2017年9月7日,“重庆晨报上游新闻”等媒体转载“楚天金报微信公众号”的报道《老人独自养孙子14年考上复旦发现去世儿子“复活”》,信息源竟是自媒体,而该自媒体声称,这根本不是新闻,其实是一篇文学作品。

2,2018年10月28日重庆公交车坠江事故中,大量主流媒体报道称事故是由迎面而来的小轿车所致,驾车的女司机被当作罪魁祸首遭到攻击甚至谩骂。真相却是,女司机也是事故的无辜受害者……

反转新闻频繁出现,公众情绪不断被消费,仿佛形成了无反转则无真相的怪圈,失去的却是媒体(尤其是新媒体)的公信力。所以,对于新媒体来说,“把关人制度”依然至关重要,过度追求时效性,随意对待事实容易刺激公众情绪,易使舆论走向极端。

三、新媒体≠“假新闻”

(一)情绪主宰信息传播

为什么新媒体平台会屡次出现文不符实的“假新闻”?

首先,移动互联网发展得越来越快。碎片化、传播速度化成为特性。经常是事情的来龙去脉还没搞清楚,媒体便开始捕风捉影,利用网络的传播效应和网民情绪化的特点,将舆论扩大并获得关注,而完全无视了真实性。当情感战胜理智,真相就显得无关紧要,支配舆论的往往是虚假信息的引导和网民努力代入角色后的共鸣,最终用情绪而不是理性主宰了信息的传播。

(二)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

不得不说的是,虚假事实现象的发生也有来自于行业竞争的压力。作为媒体从业者,笔下应明是非,辨真假。但媒体需要生存,行业竞争激烈。“有没有10万+?”“涨粉了多少?”等等,是每天摆在新媒体人面前的实际问题。

阅读量、粉丝关注量度、评论数等成为衡量新媒体平台是否具备影响力的标准。为了抢夺信息发布的先机,为了和同行争夺最先话语权,为了吸引“眼球”盲目追求阅读量 、点击率,部分从业人员往往会忽视文章的真实性和自身立场的客观性,撰写不符事实的内容,造成错误的舆论导向。

四、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专业素养培养专业能力

(一)规范流程,杜绝忙中生乱

鱼龙混杂的网络环境,不实信息的大量充斥给媒体的工作带来了阻碍,这就要求媒体要进一步提高从业者的专业素养,多加培养专业能力。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而作为一个专业的媒体人来说,这也是能够做到的。

“假新闻”,有时候是子虚乌有的不存在的事情,有时候是新闻要素不准确或者“张冠李戴”。举一个亲身经历的实例,2019年5月20日上午7:00至7:30,凤凰新闻客户端、天天快报客户端、网易新闻客户端、今日头条客户端等连续推送了标题为《据最新消息,中美贸易战停火!止战!》稿件,来源署名为新华国际头条。在当时中美贸易陷入僵局的情况下,这条新闻标题及内容足够震撼。作为天眼新闻客户端的值班编辑,看着手机上不断出现的弹窗横幅,内心很是激动,迅速打开链接地址开始复制标题和文字,准备马上推送。

但在后台操作完毕即将弹窗推送时,编辑突然闪过一个念头:既然这条重要消息的来源是新华国际,为何不见新华社客户端的弹窗?赶紧打开新华社客户端查找。但搜索和刷新了好几道,依然没有找到这条稿件,编辑又打开新华社电稿机、新华网等继续搜索,依然没有发现。

百思不得其解,编辑又求助百度。这一次,搜索出来了。迅速瞟了一眼搜索快照:没错,5月20日。但当目光扫至年份上时,吓了一跳:怎么是2018年?

编辑立刻点开链接,显示来源为新华网。看上去,标题文字和当天收到的其他新闻APP的弹窗内容一模一样,但时间确实是整整一年前的5月20日。看到这里,编辑坚信这条稿件不能跟风了。

果然,过了一会儿,手机收到了一条最新弹窗,来自新华社客户端,内容是——新华社:“中美贸易战停火!止战!”系旧稿,【@新华视点5月20日发表声明,称今早,一些网站发布《据新华社最新消息,中美贸易战停火!止战!》。经查,此消息为新华社2018年5月20日所发旧稿,非新华社今日所发。对盗用新华社名义发布虚假新闻的行为,我们予以谴责,并保留依法追究其责任的权利。】此稿把当天早上这波乌龙弹窗推送完全解释清楚了。

这条虚假新闻是如何出炉的?“集体乌龙”暴露出了哪些问题?

中国记协书记处原书记顾勇华认为,此次众多APP集体推发假新闻主要有三点原因:

1、把关人专业水准不够,误把旧闻当新闻;

2、迷信权威,没有找到消息的原始出处进行验证;

3、蹭中美贸易战的热点,蹭出假新闻。

“一方面是这些平台没有严格按照三审流程操作,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了这些平台贪功心切的心理。”资深媒体人吴晨光表示,“编辑初审,主编复审,分管内容的副总编、总编辑终审再加上校对,严格的三审三校没有落实到位就会产生这样的问题。”[2]

(二)反复求证 去伪存真

还有些“假新闻”不是子虚有,而是由于新闻当事人信息不对称有重大误解或者常识性错误。比如我们有时候会转载一些外地媒体甚至境外媒体对贵州的报道,里面会出现地名人名错误(如贵阳省贵州市等)、历史性错误(对贵州的刻板印象等),都需要编辑通过自己的自身素养反复求证,去伪存真。

2018年11月,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三次峰会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前夕,阿根廷最大的新闻门户网站及南美最大APP平台Infobae用西班牙语刊登了《一个生长巨型天眼与千年古树秘密的地方:中国贵州》(Telescopios gigantes, árboles milenarios y otros secretos de Guizhou: la región más misteriosa de China),该报道是一篇对贵州非常友好的报道,说中国贵州结合了千年传统和梦幻般的自然宝藏,是一个有传说、有神话和创造不平凡的地方,重点介绍了中国天眼、双河溶洞、马岭河、苗族文化等自然和人文景观。我们作为贵州的媒体也欣然决定转载。

但是在编辑过程中我们发现,里面认为,贵州的一个世居民族在中国古代泛指“来自亚洲其他地区的非中国原住民民族”。这种提法与我们的信史是有出入的,有可能是一家之言,并不适合出现在我们的媒体上,于是果断进行了处理。果然在随后,学者和相关部门的判断也支持了编辑的删稿。这样的处理,并不会影响原文的“原汁原味”,只会减少对文章的质疑和误解。

这样的判断,在专业编辑的日常中也是比较常见的。在去年疫情爆发初期,曾有某地卫生系统的官员自信满满地声称,当地抗疫可以打85分,当时一些主流媒体都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可是编辑拿到这条新闻,却觉得话实在说得太满,容易让读者产生不好的观感,在问题还没解决的时候也不适宜高唱赞歌,于是压下了这条稿件没有发布。果然,这条稿件在其他媒体发布后引发了读者和网友的群嘲,对媒体的公信力造成了一定伤害。

就算是追求速度的新媒体,也要有“让子弹飞一会儿”的勇气。

五、用靠谱的人、靠谱的制度,生产靠谱的新闻产品

作为曾在传统媒体供职,如今又工作在新媒体第一线的编辑,反思下来,我觉得就是要用靠谱的人、靠谱的制度,来生产靠谱的新闻产品。

(一)保证新闻从业人员的基本门槛和基本训练

尤其是作为党报党刊的新媒体,要想兼顾新媒体的速度与准确性,从业人员必须不断增强自身的政治意识、学习意识、责任意识、把关意识。发布稿件字斟句酌、反复咀嚼、精益求精,这样的态度是信息化时代所欠缺的;要学习了解各种新信息、新知识、新观点,不断更新自身储备,以适应新媒体大潮。[3]

(二)做到来源可靠,内容准确客观真实

在新媒體时代,公众对新闻报道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寻找最优解,考验新闻人的责任、担当和技术水平。我认为,作为一个合格的新媒体编辑,转载或者刊发一篇稿件要关注三个方面的内容:

1、信源:转载稿件尽量以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等权威媒体及政府发布平台为主。对自采稿件中消息来源有疑问的,一定要和记者沟通核实,确保信息来源真实可靠。

2、标题:不能为了吸引受众眼球而夸大事实!一定要慎用具有煽动性意味的词语话语。可以力争做到生动形象,形式新颖,耐人寻味,不落俗套,但前提一定是准确。

3、内容:作为党报党刊的新媒体,时政类新闻少不了,从常规会议报道到重要人事信息发布,稿件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人名及其职务、重要人物的排序,一个都不能错,更要杜绝政治性差错。常规新闻报道中,对于关注度较高的重大政策及重要经济数据发布,要做好舆论评估,提炼要素但不炒作,精准判断对百姓最广泛利益的“平衡点”,开展解读,及时解疑释惑;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在保障时效性、真实性、全面性的同时一定要做到权威、客观,不炒作、不猜测、不评论、不渲染。

(三)做好制度性保障,做好三审三校

以贵州日报天眼新闻客户端为例,三审三校的程序中必须至少有一次唱校过程,重要稿件还会预览到工作群中,所有值班编辑一起校对。实践证明,保持团队足够的专业性和专注力,这样的过程并不会耽搁太长的时间。而只有这样的制度才能确保不留死角、不打折扣、不走形式,降低差错率,为建立移动优先制度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六、结语

新媒体≠“假新闻”,不能让情绪主宰信息传播,也不能盲目追求阅读量,即使行业竞争激烈,也不能放弃新闻从业人员的基本门槛和基本训练。归根结底,还是要用靠谱的人、靠谱的制度,来生产靠谱的新闻产品。

注 释:

[1]崔志涛.浅谈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J]. 新闻传播,2013(7):222.

[2]资讯平台”战国时代“拿什么拯救你,新闻乌龙?[OL]人民网,传媒视线:2019-5-20.

[3]王新明,林筱.保证媒体质量,这“三种意识”你具备了吗?[OL]老记说事微信号(laojiss2017),2017-12-15.

(作者单位: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猜你喜欢

准确速度新媒体
速度
信息化视角的出版编辑创新研究
报纸新闻采编技巧分析
准确切入,激活小学语文课堂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图侃天下
速度的较量
秒速5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