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脾益胃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胃蛋白酶原的影响▲

2021-06-22刘伟锋黄菊芳蒋玉萍

广西医学 2021年7期
关键词:西医健脾胃镜

刘伟锋 黄菊芳 蒋玉萍

(1 广西国际壮医医院脾胃肝病科,南宁市 530200,电子邮箱:lwf19810520@163.com;2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消化内科,南宁市 530011)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改变的结果,是一种癌前病变的表现[1-2],其发生主要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自身免疫反应、胃黏膜营养因子缺乏等多种因素相关[3]。本病病程漫长,迁延不愈,容易复发,目前西医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中医认为本病病位在脾胃,病机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本虚以脾胃虚弱为主,以痰湿、热毒、血瘀为标。故本研究以益气健脾、化湿和胃为治疗原则,选择健脾益胃方作为治疗药物。健脾益胃方为广西国际壮医医院脾胃肝病科自拟方,具有益气健脾、化湿通络和胃的作用。前期研究表明,健脾益胃方可降低Hp感染的复发率和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水平,具有修复胃黏膜组织损伤的作用[4-6]。本研究观察健脾益胃方治疗脾胃虚弱型CAG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广西国际壮医医院脾胃肝病科治疗的60例脾胃虚弱型CAG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CAG西医及中医证候的诊断标准;(2)年龄20~65岁;(3)自愿参与本研究并接受受试药物治疗。排除标准:(1)合并胃、十二指肠溃疡或肿瘤者;(2)妊娠或哺乳期妇女;(3)对受试药物过敏者;(4)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及肝肾损伤者。其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25~65(48.72±11.80)岁,病程8个月至9年,平均(4.54±2.31)年。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7]中的诊断标准,并经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明确诊断为CAG。

1.2.2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慢性胃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8]中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属脾胃虚弱型,主证:胃脘部隐痛,喜温喜按,胀满不适,进食后尤甚,四肢乏力;次证:纳呆,少气懒言,四肢不温,肠鸣便溏。舌脉:舌质淡或有齿痕,苔薄白,脉虚弱或沉细。

1.3 治疗方法 (1)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济川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61220)20 mg/次,1次/d;阿莫西林胶囊(福州海王福药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5020305)0.5 g/次,2次/d;克拉霉素分散片(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9990375)0.25 g/次,2次/d。(2)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健脾益胃方治疗:健脾益胃方由党参12 g、茯苓10 g、白术10 g、绞股蓝10 g、制半夏8 g、丹参8 g、木香10 g、白芍10 g、甘草6 g组成,随证加减,口干口苦加栀子、丹皮;胃脘部疼痛加川楝子、延胡索、郁金;嗳气反酸加瓦楞子、佛手;寐差加合欢皮、首乌藤;大便溏烂加芡实。以上方药水煎取汁200 mL,1剂/d,分早晚2次服用。两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均连续治疗4个疗程。

1.4 疗效评价 参照《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7]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9]制定疗效评价标准。(1)临床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胃镜复查显示黏膜慢性炎症明显好转达轻度。(2)显效:临床主要症状、体征消失,胃镜复查显示黏膜慢性炎症好转。(3)有效:主要症状、体征明显减轻,胃镜复查显示黏膜病变范围缩小1/2以上。(4)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或恶化者。

1.5 观察指标 (1)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前、治疗8周后对两组患者的胃脘隐痛、嗳气反酸、纳少乏力、口干口苦等症状进行评分,按无(0分)、轻(2分)、中(4分)、重(6分)进行计分,症状越严重评分越高。(2)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指标:采集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空腹肘静脉血3 mL,离心分离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德国西门子ADVIA[R]1800)检测PGⅠ、PGⅡ水平,计算PGⅠ/PGⅡ比值。(3)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主要包括眩晕、恶心、腹泻以及皮疹等情况。

1.6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设计两样本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四格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u=2.276,P=0.023)。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胃脘隐痛、嗳气反酸、纳少乏力、口干口苦症状的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x±s,分)

2.3 两组治疗前后PG水平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PGⅠ水平、PGⅡ水平及 PGⅠ/PGⅡ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PGⅠ水平、PGⅠ/PGⅡ比值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血清PG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PG水平的比较(x±s,ng/mL)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低于对照组的43.3%(χ2=6.648,P=0.010),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n(%)]

3 讨 论

CAG与胃息肉、胃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而胃黏膜萎缩是胃癌发生的一个关键环节[10]。CAG的病因尚不明确,与饮食、遗传、环境因素密切相关,Hp感染是其发病的重要因素[11]。西医以根除Hp、增强胃黏膜防御、促进胃肠动力、抑酸等对症治疗,短期内可暂时减轻临床症状,但达不到根治的目的,且易产生耐药性、反复发作。研究表明,长期使用抗生素会使Hp产生耐药性[12-13]。故寻找一种长久有效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CAG属于中医学的“胃痞”“胃脘痛”“嘈杂”等范畴。中医认为,CAG多属本虚标实之证,以脾胃虚弱,邪气居之,脾胃升降失调为主要发病机制。本研究中的CAG患者中医辨证为脾胃虚弱型,缘由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迁延不愈发展而来,脾胃之络受损,气血生化受阻,正气不足,邪气居之。本研究应用的健脾益胃方主要以四君子汤和二陈汤加减化裁而成。方中党参甘温益气,健脾养胃;茯苓、白术相配,则健脾祛湿之功益著;绞股蓝益气健脾,制半夏降逆消痞和胃;丹参、木香行气滞而化血瘀,白芍、甘草酸甘化阴以生津液,柔肝敛阴止痛,甘草亦能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全方以益气健脾为主、化湿通络和胃为辅,健脾胃之气,祛痰湿之邪,则诸证自除。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四君子汤中含有7种均质多糖,具有抗补体活性,抑制炎症浸润的作用[14]。研究报告,中医药健脾益气法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可提高CAG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治疗效果[15-16],这与本研究具有相合之处。有荟萃分析结果显示,益气健脾法联合西药治疗CAG能改善患者的中医症状及胃镜和病理组织检查结果,提高Hp根除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17]。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胃脘隐痛、嗳气反酸、纳少乏力、口干口苦)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这提示加用健脾益胃方有助于改善脾胃虚弱型CAG患者的中医症状;此外,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GⅠ水平、PGⅡ水平、PGⅠ/PGⅡ比值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表明健脾益胃方联合西医常规疗法可改善脾胃虚弱型CAG患者的胃黏膜萎缩情况,促进胃黏膜的修复与生长,更好发挥治疗作用。目前胃镜及病理检查是判断CAG病变情况的主要方法,但胃镜检查具有侵入性,且费用较高,不便于广泛普查和筛查。血清PG水平反映不同部位胃黏膜的形态和功能,其中PGⅠ是反应胃泌酸腺细胞功能的指标,PGⅡ与胃底黏膜病变(胃底腺管萎缩、胃上皮化生或假幽门腺化生、异型增值)密切相关,而PGⅠ/PGⅡ比值降低与胃黏膜萎缩进展相关[18-19]。研究表明,CAG患者PGⅠ和PGⅠ/PGⅡ比值逐渐降低,PGⅡ水平逐渐升高,提示血清PG水平是胃体萎缩的重要指标[20-21]。由此可见,可通过检测血清PG水平评估CAG患者的预后及疾病进展情况。

综上所述,健脾益胃方治疗能改善脾胃虚弱型CAG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胃黏膜状态,改善血清PG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西医健脾胃镜
老年健脾操(一)
老年健脾操(二)
老年健脾操(四)
老年健脾操(三)
解开胃镜报告上的纠结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
展望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