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2021-06-18郑晓磊成毅王光明李满强郑义亮

智慧健康 2021年12期
关键词:医治血肿微创

郑晓磊,成毅,王光明,李满强,郑义亮

(东莞市东部中心医院,广东 东莞 523573)

0 引言

在神经外科的多种病症中,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生概率相对较高,而且它是由高血压病症引起的一种非常严重的并发症状,如果医疗工作者不及时对该病症的患者展开有效的治疗手段,那么患者的生命健康会遭受严重的威胁。目前治疗神经外科病症的方法主要为微创技术,该技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病症的治疗,效果如何?本文主要针对该课题进行探讨,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人员通过选取2014 年8 月至2019 年8月在我院进行高血压脑出血病症医治的患者作为研究的样本,整理筛选他们的基本资料。从基本资料的角度进行分析,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在39~52 岁,以及38~55 岁。从性别比例的角度进行分析,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的性别比例均为1:1。所有入选患者的出血部位主要出现在丘脑,小脑,破入脑室,脑叶以及基底节区。而且所有的患者经过CT 脑部检查之后,均符合高血压脑出血诊断的标准,对于本次研究的内容均知情,并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其中对照组患者的出血量是在33~80mL,实验组患者的出血量是在36~72mL。本次研究是在我院相关领导同意、严格审批后开展的,并且签订《病人及家属知情同意书》。为了保证研究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设定严格的选取和排除标准,选择的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患者的选取标准:本次实验所选取的患者首先要有着完整的病例资料,并且要确保患者的精神状况不存在其他问题。在患者的病症较为严重的情况下,我院还需要与患者家属进行密切接触,时刻与患者家属分享病情。在研究数据患者的选取中,年龄控制与其他生命体征控制中,我院也有着科学的管理,其不存在患者之间存在较大的生命体征上的区别。本次课题研究的内容已经由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的是传统快速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具体的手术操作内容为在手术治疗之前经过CT 检查对血肿的位置进行明确,然后展开全身麻醉以及血肿清除术,医疗工作者需要使用双极电凝对出血点进行处理,最后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2]。

实验组患者所使用的微创穿刺引流术,需要先对患者的头颅进行CT 检查,并且确定血肿的位置形状,在选择好合理的穿刺点之后进行局部麻醉或者全身麻醉,在穿刺的部位将头皮切开2~3cm左右,接着使用电钻在颅骨口,钻出一个1cm 的孔,同时注意避开重要的血管以及重要的功能区。使用引流管,穿刺进入血肿中心,有暗红色液体流出之后,拔出引流管,并且用针管吸出10mL 左右的血液,让其自然流出。最后再次进行CT 检查,在第2 天将生理盐水以及相关的尿激酶共同注入到患者的血肿腔当中,并关闭引流管,在血肿部位得到充分的浸润后进行冲洗,直到冲洗液呈现为淡红色为止。在进行相关的治疗结束后,医疗工作者需要对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并对其临床症状进行严密观察,每天定时复查。在进行复查时,医疗工作者需要按照患者血肿残余的具体情况,选择增加或减少冲洗的次数和引流时间,直到患者颅内没有血肿残留后拔出引流管。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患者,除了使用的手术治疗方法不同之外,术前检查用药以及术后护理等多个治疗环节方面所使用的方式和管理模式均一致,并且由同一个护理小组展开具体的护理操作[3]。需要注意的是,在对两者患者提供治疗和护理操作的过程当中,如果发现患者存在异常的症状,则需要马上告知主治医生,并进行相应的紧急处理。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过程需要对比和分析的指标主要有患者的医治有效率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其中医治效果可以分成显效、有效以及无效这三种类型,需要通过观察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是否有血肿残留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在本次研究当中,医疗工作者将医治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多项指标进行记录之后,将其收录到Excel 表格当中,并使用医院专用的统计学软件SPSS 19.0 展开具体的数据分析操作。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分别从医治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对使用不同方法进行高血压脑出血病症医治产生的效果进行分析[4]。首先,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颅内出血,颅内感染以及肺部感染,而在本次研究当中,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则为5%。其次,从两组患者医治有效率进行分析,对照组患者的医治有效率为83%,实验患者的医治有效率为93%,其具体情况如表1 所示(P <0.05)。最后,从两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选择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的患者及治疗满意度远低于选择微创血肿穿刺治疗术的患者。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n,%)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术后并发数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差异有统计意义(P <0.05),见表2。

3 讨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新的理念和新的技术不断的涌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而在医学方面,近几年出现了各种现代手术治疗方法,在手术疗效以及为患者所带来的经济价值方面,与传统的治疗方式相比都占有较大的优势。微创血肿穿刺技术是在2005 年开始应用于临床疾病治疗的一种新型技术,到目前为止,该技术用于高血压脑出血疾病的临床治疗上已经具有了较为成熟的操作技术[5]。从具体的操作手法进行分析,在手术治疗之前,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了解,并且选择具有穿刺指征的病人,使用CT 检查对血肿的部位进行观察,并使用局部麻醉的方式进行颅骨穿刺及硬脑膜的治疗。在手术操作结束之后,医疗人员需要使用生理盐水对血肿腔进行反复冲洗,直到冲洗液颜色变淡。这种方法与传统的开颅手术相比,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不受设备限制以及手术创伤性少的特点,能够更好地促进患者机体功能的恢复,缩短住院的时间以及降低住院费用,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对于患者而言,选择这种类型的治疗方案不仅可以促进疾病的治疗效果,控制治疗的时间还可以很好的缓解经济上的压力。

因为高血压脑出血病情发展迅速,而且具有比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对于患者自身以及患者家属都会造成较大的压力。而且一直以来高血压脑出血都是在神经科治疗当中的重点和难点,它的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所以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是非常必要的,而大部分医院在对这种类型的患者展开治疗操作时,主要目的是有效地对患者颅内血肿进行清除,进而降低对脑部的损伤程度,从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目前在临床上消除患者颅内血肿的方法,主要有手术医治,清除血肿以及解除高压状态[6]。一直以来大部分医院都是使用传统的开颅血肿清除术来展开治疗,需要将患者的头皮和颅骨切开,这对脑部的组织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而且在切开皮层之后进行的血肿清除,治疗过程比单纯的穿刺进入血肿中进行血肿清除,对脑组织损伤更大。而且医疗工作者在使用吸引器,将患者血肿腔内的血凝块吸出时,会加重脑部的损伤,甚至损伤到血肿腔内的细血管,进而给患者带来较大的消极影响,因此探讨新的治疗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所分析的微创穿刺引流术,从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医治总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多项情况方面,优于使用常规医治方法的对照组。常规治疗方案,虽然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也可以带来积极的影响,但是从整体效果来看,选择微创穿刺引流术具有更高的使用价值。

总而言之,与传统的开颅血肿清除术相比,微创穿刺引流术具有创伤小的优点,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特别是对于一些出血量中等的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来说,使用这种方法能够及时的挽救患者的生命,让他们术后获得更好地生活质量,并且较短的住院时间可以减轻对患者以及患者家庭带来的经济负担。但是在进行实际操作时,医疗工作者必须要对手术的适应证进行严格的掌握,这样才能够更加安全有效的为患者提供治疗,并且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根据术后回访,我院在使用这种方法为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提供治疗之后,获得了众多病人以及病人家属的认可和好评,同时也给我院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促进了医院的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医治血肿微创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分析微创无痛治疗龋齿的效果
中医治疫的历史拾遗和治疗新冠肺炎的理论思考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不翻瓣微创口腔种植的临床研究
分类医治
护理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时需要注意哪些情况
神奇的医生
真假难辨!关于电击治疗精神病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