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干预临床路径在心脏射频消融围手术期的护理应用

2021-06-17陈晓燕廖旭怡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消融术房颤射频

陈晓燕 廖旭怡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温州 325000)

心房颤动属于临床比较常见且发病率较高的持续性心律失常。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发生房颤的几率逐步升高[1]。随着我国老龄化现象的加重,房颤的发病率连年升高。有调查研究显示,多数房颤患者的发病和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等疾病具有显著相关性[2]。心脏射频消融术是近年来在临床广泛应用的一种手术方案,具有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手术创伤小、消融迅速以及连续性理想等优点。但因其他因素的影响,心脏射频消融术的治疗效果往往会受到影响[3]。为提高心脏射频消融术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多在治疗过程中辅以理想的干预临床路径,降低不良因素造成的影响,提高手术有效性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20年6月收治的120例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中男29例,女31例;年龄43~83岁,平均年龄(63.35±4.65)岁;病程3~10年,平均病程(6.61±3.17)岁。研究组中男30例,女30例;年龄44~85岁,平均年龄(65.21±4.52)岁;病程2~11年,平均病程(6.85±3.14)岁。两组一般资料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常规健康教育,生命体征检测,遵医嘱指导用药、饮食,心理护理等。研究组应用干预临床路径进行围手术期护理。

1.2.1全面评估病情

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需及时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基础信息、既往病史、既往手术史,还需辅助患者完成全身检查,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健康水平,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分析手术中可能发生的各项问题,针对各项问题,积极进行处理。

1.2.2心理护理

护士还需动态评估患者的情绪变化与心理状态,需积极主动的与患者沟通交流,分析患者可能存在的不良情绪。鼓励患者提出自己的问题,阐述不良情绪存在的原因。若患者因不了解疾病、不了解手术产生不安、紧张、恐惧等情绪,则及时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手术相关知识以及手术的优越性,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若患者在了解疾病、手术相关知识后,依然存在紧张、焦虑、不安等情绪,则可指导患者配合音乐进行深呼吸训练或是瑜伽放松训练,全身心放松,并向患者列举手术成功病例;若情况允许,可邀请在医院复查的房颤患者现身说法,提高患者的手术信心[4]。

1.2.3术前准备

术前1d需提前准备心脏射频消融术治疗涉及的仪器设备、抢救药物,同时还需做好备皮工作,在患者的两侧腹股沟以及大腿1/3处进行备皮。此外,指导患者提前进行床上大小便训练,告知患者术后需要持续制动6~8h,绝对卧床休息24h,获得患者的理解。

1.2.4术后康复评估

术后护理人员需积极评估患者的病情,在确定手术成功后,及时将好消息告知患者与家属,彻底消除患者的恐慌、不安等情绪,促使患者放松身心。手术成功后,还需积极评估患者的疾病康复情况,及时将康复情况、预计出院时间告知患者,督促患者积极配合临床,预防并发症,加速康复步伐。

1.2.5并发症预防护理

术后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按时服用抗感染药物,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一旦出现异常,需及时上报主治医师,进行检查,并采用针对性方法解决,预防并发症对术后康复造成影响。护理人员还需严格管理患者气道,及时清除患者气道中的分泌物,指导患者正确、有效咳嗽,排出痰液;若患者排痰无力,还需及时给予吸痰操作,吸痰期间护理人员需动作轻柔,严格遵循无菌标准,有效清除患者气道中的痰液,预防肺部感染。

1.3 观察指标

1.3.1观察比对两组患者的左心室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其中包含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

1.3.2观察比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通过GQOL-74(生活质量综合评估问卷表)进行评估,其中包含4个方面,即:物质生活、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采用百分制,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左心室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对比

研究组LVEDV、LVESV比对照组低,LVEF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1。

表1 左心室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对比

2.2 GQOL-74评分对比

研究组GQOL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2。

表2 GQOL-74评分对比(分,

3 讨论

心房颤动的发病率比较高,多数患者在疾病发作时,心房激动频率达到600次/min,心跳频率明显加快,会对心房收缩功能造成明显影响,继而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现今我院多通过心脏射频消融术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多数患者可取得相对理想的效果,但部分患者本身体质不佳,更容易被外界因素影响,影响手术效果。因此,在实施心脏射频消融术治疗的基础上,积极实施高质量的干预临床路径,可在满足患者护理需求的基础上,最大程度上的提高手术安全性,促使手术成功,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5]。本次结果显示,研究组LVEDV、LVESV比对照组低,LVEF比对照组高(P<0.05),表明通过干预临床路径可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其活动耐力,降低再复发率。研究组GQOL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表明干预临床路径在心脏射频消融围手术期的应用可以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干预临床路径在心脏射频消融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消融术房颤射频
心脏磁共振对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预测价值
脊柱内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效果
5G OTA射频测试系统
脂肪酸与心房颤动相关性研究进展
关于射频前端芯片研发与管理模式的思考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会厌囊肿的效果
心脏康复护理对阵发性室上速消融术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
房颤别不当回事儿
预防房颤有九“招”
ALLESS转动天线射频旋转维护与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