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扬州民间乐舞文化探究

2021-06-15张惠郝雅琦

大观 2021年4期
关键词:古运河扬州

张惠 郝雅琦

摘 要:随着地方传统文化研究的持续开展以及相关考古工作的重大发现,一些反映地方独特人文资源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在人们眼前。研究、保护地方文化多样性,发展地方区域经济成为新时代背景下地方政府、文化部门、高校研究的工作重点。文章立足于大运河城市文化研究视野,从历史文献、考古文物与活态遗存中梳理、挖掘扬州地区的传统乐舞文化资源,通过较为深入的研究使得这些形象、生动的文化符号成为扬州地方城市历史文化中的独特风景。

关键词:扬州;古运河;乐舞文化

注:本文系2019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扬州民间乐舞文化研究”(2019SJA1819)研究成果。

一、扬州地区乐舞文化资源概述

(一)地理与人文

扬州古称“维扬”“广陵”“江都”等,地处江苏中部,长江下游北岸,江淮平原南端。扬州是我国大运河流域最重要的城市之一,有着“中国运河第一城”的美誉。由于地理位置的优越与地域文化资源的独特,扬州成为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历史名城。两千五百多年的发展造就了扬州文化深厚、群星璀璨的城市魅力,传统文化中的园林、工艺、美食、书画、戏曲、歌舞等闪烁着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与灵感,吸引着全国乃至世界文化研究者的眼光。

(二)地域民间乐舞资源的调查

1983年4月初,江苏省文化厅、中国舞蹈家协会江苏分会在扬州召开江苏省民族舞蹈编写工作现场会议,经过挖掘与整理,在1988年出版发行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江苏卷)中,扬州入选的民间舞蹈计13个,文字记载约有25万。

二、扬州地区乐舞的历史遗存

(一)文物呈現

扬州在中国历史上有过三次鼎盛的时期,分别是汉代、隋唐及明清时期。富庶的经济促进了文化的交汇与发展,扬州地区丰富多彩、别具风采的民间舞蹈就是在这样的环境和条件下传承、创造、成长、发展起来的。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开展,在针对地下遗存展开的研究中发现,不少陶、瓷、漆质器皿上都绘有栩栩如生的舞蹈形象。1977年10月甘泉乡“妾莫书”两汉墓出土的玉舞人造型配饰,其长袖细腰的姿态与楚舞风格是一脉相承,展现了一种江南地域特有的美感。1977年,扬州城东乡林庄唐墓中出土的数件舞俑和乐俑,其中一具彩绘乐舞女陶俑头梳丫髻,身穿金黄色软质上衣,丝锦绕前胸后披至腰下,下着曳地翠绿色高腰长裙,翘头锦鞋露出裙边。女舞俑舞姿婀娜轻盈,人物造型既有盛唐的丰满,又体现了“楚腰纤细”的江南灵秀气质。1979年,扬州邗江胡场1号西汉墓葬中,出土乐舞俑十余件和一件展现汉代“百戏”场面的木板彩画“墓主人生活图”。舞俑有蹲跪状和立状两种姿态,髻高耸,面丰腴,腰部细小,衣长裙,大臂下垂,身体弯前弓腰,手臂或作上扬势态,或作垂手状。乐俑两手臂下垂,肘部略上弯,似作抚琴姿态,面露笑容。说唱俑雕刻精细,五官清晰,均喜形于色,展现了汉代歌、舞、乐相融合的兴盛向上的气息。

(二)史籍记载

文人李纯在《广陵行》中曾描绘:广陵城中十万户,金屋鸾屏教歌舞;王汝玉在《商贾行》中描述:小妇长干市中女,能舞柘枝歌白苧;汪坤在《扬州新乐府·跳神巫》中云:可攘灾,可致财,鼓声锣声何喧豗。而《仪征岁时记》中记录了清末民初的民间歌舞艺术活动,再现了扬州昔日民俗文化的繁荣景象:元宵前后,龙灯之外,俗尚花鼓灯。其前八人涂面扎抹额,两手持棒者,曰大头和尚,戴方巾、穿红绿亵衣曰呆公子者,互相跳舞,即昔所谓社火也。《扬州画舫录》是清人李斗所著的笔记集,在卷六、卷九、卷十六中详细记载了扬州民间的民俗活动和民间舞蹈。

三、扬州民间舞蹈的分类与艺术特色

(一)民间舞蹈的分类

目前,扬州民间舞蹈主要由花鼓灯舞、兽鸟鱼虫舞、宗教祭祀舞等三大类组成,其中,“花鼓灯舞”类主要包括有邗江花鼓、四人花鼓、荡湖船、跑马灯、花担舞等;“兽鸟鱼虫舞”类主要包括有龙舞、狮舞、河蚌舞、鱼灯舞等;“宗教祭祀舞”主要包括有花香鼓、踩五花云、波斯龙骧祭舞等。

(二)艺术特色

1.歌舞乐相融,抒情达意

载歌载舞是扬州民间舞蹈常见的表现形式。扬州的民间舞蹈在表演中大都利用歌舞乐相结合的形式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情感。通过歌词的传唱可以表达祝贺、叙述历史、展现思想,通过舞蹈动作来传情达意,抒发内心的感受。比如邗江花鼓,演出时以击锣开场,接着是歌舞表演。旦角舞唱时,双手各拿两块“卡子”,靠手腕抖动撞击出“单点子”和“花点子”两种节奏。伴奏主要运用二胡、笛子等丝弦乐器,其音乐曲牌具有扬州独特的风格,如跌怀调、磨盘调、撞肩调等。唱词多表现劳动人民的生活、爱情等。“跳娘娘”是流传于扬州西北乡古运河湖沿岸的祭祀礼仪歌舞,该舞表演前唱些“诀术歌”,舞后唱些祝福的“鼓儿词”。舞蹈在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只用鼓、锣、铙、钹四件打击乐器的传统,演奏方法灵活简单,均根据表演者的动作节奏和表演者手中花香鼓的鼓点变化而紧密配合。舞蹈前后一些咏唱的鼓词、行腔,后来都被艺人发展成“香火戏”中的七字唱、十字唱、大开口等曲调,这些曲调部分被扬剧所吸收。民间这种充满乡土情趣的音乐,被评价为“远听锣鼓,近听声”,是非常贴切的。

2.技艺高超,神形合一

扬州民间舞蹈艺术常见于该地区祈年、祭祖、庙会、迎神赛会中,在民俗活动、民间舞蹈中不断得到发展和提升。如流传于扬州江都张纲乡里的民间杂耍舞蹈“万民伞”,该舞蹈借助舞者超凡的舞蹈技艺娱人娱神,表达人们祈祥纳福、消灾求安的愿望。这种舞蹈的道具万民伞的重量达六七十斤,总高约一丈五尺,舞者一招一式都必须做到“动中求稳,舞中显神”,靠掌、肘、肩、项、颌、嘴、额、头、脚、膝等部位来完成“支、吸、架、扛、顶、踢、抛、挪、转、擎”的舞耍动作。由此可见,没有精湛的技艺是很难完成这样高难度的表演的。“板凳龙”是流传在扬州农村的杂耍性民间舞蹈,这种舞蹈有一套规定的技法,要使一条四脚的长板凳在两三个人手中绕、翻,手法必须虚握拧换,使人身自如地“钻、退、让、穿”;在板凳抡转飞舞起来时,手又要握实带住惯力,加快抡转的速度。而一些高超的技巧如“翻身龙”“鲤鱼过龙门”“驾云龙”等,需要舞者经过长时间的艰苦训练和相互之间的默契配合才能完成。

四、扬州民间舞蹈的文化特征

(一)农耕文化特色

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根本的国家,农耕文化是我国多元文化中最为主要的文化。农耕文化孕育下的民间舞蹈具有和谐、安详的基本动律,舞蹈姿态优美,表演的形式丰富多样。扬州民间舞蹈具有典型的农耕文化特征,它的内容、形式、表现的意义与农耕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不少文献中都有对扬州地区举办的香会、赛会的描述。香会或赛会大多是在庙会里举办的祭祀活动,活动中除了一般的祭祀仪式以外,还有各类歌舞表演和娱乐活动,如荡湖船、河蚌舞、龙舞、狮舞等。群众在活动中既能祭祀以寄托心愿,也能够玩赏娱乐,客观上促进了民间舞蹈的发展。

(二)地域文化特色

地域文化,通常泛指一定地域里的地理特征与人文系统特征。在江苏的版图上,扬州位于江苏中部、长江北岸,京杭大运河与长江在这里交汇,既受到北方汉文化、江南吴文化的影响,又保留了不少楚文化的特征。因此,扬州民间舞蹈既有北国艺术的雄浑刚健,又有江南文化的秀丽轻巧。如花香鼓舞,该舞鼓技独特、灵活流畅、动作规范、刚柔相济,而锣鼓伴奏又增加了欢腾的气氛,使得整个舞蹈节奏鲜明欢快,引人入胜。这种舞源自祭祀跳神,除却巫舞的一般特点之外,女舞动作优雅娇柔,步子小而悠颤,击鼓技法细巧,垂肘齐眉;男舞则动作古朴矫健,步伐跳动性强,击鼓时臂部、肘部抖动张合频繁。

扬州民间舞蹈的形成、传承与发展历经了漫长的岁月与坎坷的历程,它忠实、生动地反映了历代民众的生活情趣、思想情感与审美特征。扬州民间舞蹈是江苏文化艺术宝库中不可或缺的瑰宝,是江苏文化艺术长廊中一座闪闪发光的丰碑,其美学价值、历史价值、社会价值都不可估量,值得我们珍惜与继承,更值得我们进一步挖掘、研究与发展,使其绽放出格外夺目的光彩。

参考文献:

[1]徐尔充,王克芬,冯双白,等.中国舞蹈大辞典[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2]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3]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音乐学院

猜你喜欢

古运河扬州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蹉跎至暮年的初见
基于生态理念的古运河景观设计
扬州市古运河滨水景观的设计研究
大运河镇江段文化旅游建设研究
历史脉络视角的扬州古运河遗产特征及文化识别
一曲《扬州慢》,尽道《黍离》之悲
城市滨水空间环境设施设计研究
古运河旁的江北水城
“扬州绒花”
遣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