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区域活动创设的思考与调整
——以大班各班级区域活动为例

2021-06-15毛年花

好家长 2021年3期
关键词:桌子教室创设

文 毛年花

区域活动主要是指教师结合不同阶段的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进行一系列区域的合理划分,并有计划、有目的地投放各种材料,创设轻松愉快的活动环境,使幼儿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活动搭档,以获得发展。区域活动能够为幼儿提供更多自主探究的机会,使其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为此,教师应采用新颖、多样的策略来创设环境,以培养幼儿良好的活动意识和行为习惯。

一、教师创设区域活动时的困惑

创设区域活动时,不少教师存在着很多困惑,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客观因素

场地小,人员多。教室里有六七张桌子、大大小小的玩具柜、三十几名幼儿、三十几张椅子,还有其他杂物。人和物几乎将空间有限的教室塞得满满当当,幼儿在剩下的狭小空间里无法开展区域活动。

(二)主观因素

每个班都设有活动区域,表面上看,这些区域的活动都开展得红红火火,实际上,很多区域活动并没有真正发挥出自己的价值。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我园的教师都比较年轻,对区域活动的认识还不太清晰,有的教师认为开展区域活动就是在柜子、桌子上摆放一些材料,让幼儿围坐在桌子边,或站在柜子旁操作材料。已创设的活动区对幼儿的吸引力不够,导致有些幼儿在玩过两次后就对其失去了兴趣。教师不懂得如何在活动中观察幼儿,如何在适当的时机为幼儿提供适当的指导,以支持幼儿更好地开展活动。

随着我园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在课题组的引领下,我们共同探讨了这些问题:幼儿是如何学习的?他们的学习方式是怎样的?教师应该提供怎样的支持?随着班本主题活动的开展,教师对幼儿的理解越来越透彻,也越来越清晰地发现之前区域游戏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二、教师对创设区域活动的新认识

经过不断学习,我园教师对区域活动有了全新的认识。

首先,区域活动是教师利用游戏特征创设环境,让幼儿以个别或小组的方式,自由选择、自主操作、探索和学习,从而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积累经验,获得身体、情感、认知及社会行为等各方面发展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

其次,区域活动对幼儿来说应该是一种开放的、低结构的活动。在活动中,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需求、能力为导向进行自主活动;区域互动也是一种可以让幼儿自由操作、探索、分享,并追求过程的活动;区域互动还是一种个别化的活动。

最后,区域活动应是实施差异性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是一种教师追随幼儿的活动。

三、区域活动调整策略

更新了对区域活动的认识之后,我园教师开始尝试进行以下改变。

(一)有效利用空间

教师对教室进行合理的分割,有效利用墙面、地面、柜面,充分发挥地垫、桌子、纸箱的作用,将有限的教室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如一个墙面可以是一个区域,一个角落可以是一个区域,甚至一张地毯也可以是一个区域。在创设区域时,教师主要采用了以下两种方法。

1.大区域、小角落

场地大的地方即为区域。在大区域中,可以开展需要大空间的活动、需要多种材料支持的活动及幼儿交往频率较高的游戏。大区域可以是教室中空出来的地方,不摆放桌子、柜子等物品,让幼儿可以直接在地板上操作材料;也可以将不同的建构材料集中放置在教室的一侧,用地垫、桌子、柜子等物品对空间进行分割,使剩余的空间成为一个大的活动区域。

创设小区角时可以充分利用教室的边角空间。在小区角中,可以开展使用游戏材料少且参与人数少的活动,可以开展相对安静的学习与探索活动。

2.室内外相结合

创设活动区域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教室内的空间,还可以有效利用教室外的空间,如阳台、盥洗室、门厅、教室外走廊等。例如,将美工活动集中在室外的一个大区域中,并利用桌子对空间进行分割,使幼儿既有自己的创作空间,又可以共享美工材料和工具。

(二)制定活动规则

在创设好场地、准备好材料之后,为了保证幼儿能高质量地开展活动,教师可与幼儿一起制定游戏规则。教师要注意的是,每种游戏的玩法、参与人数和规则不是教师提前制定好的,而应该根据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发生的实际情况,与幼儿商量后一起确定。这样的游戏规则才是幼儿愿意遵守的。与幼儿制定游戏规则时,教师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由于班级空间较小,在游戏前和游戏后,我们要根据游戏需要,布置并还原班级环境。这些工作可以适当请幼儿参与,如搬桌子、搬椅子、拿玩具等。在幼儿布置环境时,教师还可以指导他们带着“今天玩什么?”和“今天怎么玩?”的问题进行活动前的准备。

在幼儿游戏时,教师要注意观察,根据场地和材料安排游戏人数,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在大区域中开展游戏,参与人数可以相对多一些;在小角落里开展活动,参与人数要控制为2名幼儿以内。若提供的是可持续探究的材料,一般要安排一人一份;若提供的是需要合作操作的材料,一般安排两人一份。

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幼儿的游戏情况,一旦发现人数的多寡会影响游戏的开展,教师就要及时介入,引导幼儿进行调整。

(三)注重作品的展示

幼儿在活动中创作的作品是幼儿活动的成果,教师对这些作品给予肯定和赞赏会增强幼儿的自信,对幼儿产生激励和促进作用。教师应将幼儿的作品保留下来并通过适当的方式将其展现出来,引导幼儿相互欣赏、相互学习。教师可以和幼儿共同利用天花板、柜面、窗台、作品架等空间展示幼儿的作品,使幼儿的作品成为班级环境的一部分。

四、我们的发现

(一)幼儿的成长

经过调整后,再次开展的区域活动对幼儿专注力、交往能力、合作能力的提升,以及对特殊儿童的发展都产生了一定的正面影响。例如,幼儿皓天曾经对任何活动都不感兴趣,在每次开展活动时只会选择一种游戏,且玩了一会儿就对游戏失去了兴趣。尽管教师采用了一些教育策略,但收效甚微。但在调整了区域活动后,皓天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中,开始愿意尝试不同的游戏材料,并能集中注意力直到游戏结束。

(二)教师的成长

在区域活动更好地促进幼儿发展的同时,教师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在活动中,教师需要观察幼儿的行为、幼儿对游戏材料的使用情况、幼儿在不同区域活动中的表现,并根据观察到的结果对活动情况进行分析和调整。现阶段,教师更多的是考虑哪些材料适合幼儿进行探究,下一步教师会结合主题活动,在区域中开展与主题活动相结合的探索活动,使区域活动内容和材料更好地定位于每个幼儿的“最近发展区”,进而更加有效地支持幼儿开展自主学习和深度学习。

猜你喜欢

桌子教室创设
不要在教室打闹
“313”教室
创设未来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酝酿睡意
拼桌子
打桌子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你用对“数字”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