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髂筋膜间隙阻滞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分析

2021-06-09张栩峥

北方药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罗哌卡因筋膜

张栩峥

[广东省人民医院珠海医院(珠海市金湾中心医院)麻醉科,广东 珠海 519040]

髋关节置换术在患者发生严重的关节疾病,如股骨头坏死、髋臼有明显退变,患者有疼痛明显活动受限等表现时,可进行髋关节置换术。该手术是利用金属材质制备的一种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的类似人体骨关节的假体,来替代人体病损骨关节,达到清除病灶,恢复患者原有活动水平的方式[1]。疼痛剧烈是髋关节置换术常出现的情况,严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状况,延后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时间,增加患者卧床时间[2]。因此本研究选取我院2017.5~2020.5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在术后30min内使用罗哌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啶进行髂筋膜阻滞,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118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9例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结束30min内给予患者超声下髂筋膜阻滞,对照组患者使用罗哌卡因进行髂筋膜阻滞,观察组患者使用罗哌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啶进行髂筋膜阻滞。观察组男女分别为35例、24例,平均年龄(46.9±8.8)岁,对照组男女分别37例、22例,平均年龄(46.5±7.6)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年龄18~65岁;②麻醉[3]分级均为Ⅰ~Ⅲ级患者;③自愿参与研究。排除标准:①罗哌卡因过敏以及右美托咪啶过敏患者;②心、脑、肾功能不全患者;③合并精神疾病患者;④穿刺部位皮肤破损或感染患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术中均为全麻,手术结束30min内进行髂筋膜间隙阻滞。患者平卧位,进行常规消毒后在患者耻骨结节与髂前上棘连线外上1/3处向尾侧2~3cm处进针,在超声引导下感受到针尖穿过阔筋膜和髂筋膜后产生的双重突破感,回抽无血后注入3mL生理盐水进行位置确认,生理盐水沿髂筋膜间隙扩散,可沿穿刺针置入导管,对照组患者注入0.2%罗哌卡因注射液30mL(河北一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463),观察组患者注入0.2%罗哌卡因注射液及1.0ug/kg的盐酸右美托咪啶注射液(江苏华泰晨光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93382)共30ml。髂筋膜间隙阻滞完成后两组患者均连接患者自控镇痛泵(PCIA),药液由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100ug(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4172)、昂丹司琼8mg(宁波市天衡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60149)、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6626)构成,单次剂量2mL,背景输注量2mL/h,锁定时间15min,负荷2.5mL。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运动视觉疼痛评分(VAS),以及两组患者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VAS评分:纸上画10cm的线,一端表示0分无痛,一端表示10分剧痛,患者根据疼痛程度进行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运动VAS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后3h、手术后6h、手术后12h、手术后24h运动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手术后48h两组患者运动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6h、手术后12h、手术后24h与手术后3h比较运动VAS评分显著下降(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运动VAS评分对比分)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对照组59例患者中出现窦性心动过缓3例,嗜睡2例,术后恶心呕吐(PONV)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6.95%;观察组59例患者中出现窦性心动过缓1例,嗜睡1例,PONV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5.08%,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236,P=0.040)。

3 讨论

髋关节置换术适用于髋关节发育不良、原发性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股骨头骨折等疾病,使用髋关节置换术的人群主要以老年患者为主,患者术后需要复健练习。但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较常出现切口的剧烈疼痛,常常导致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推迟,开始复健时间推后,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还会增加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率[4-5]。因此本研究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罗哌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啶髂筋膜阻滞,患者手术切口疼痛神经由股神经及股外侧皮神经支配,将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啶等局麻药物注入髂筋膜间隙内可阻滞腰丛神经分支的痛觉传导,而腰丛神经分支就包括闭孔神经、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等[6-7]。在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阻滞能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还可直观地检查针尖位置以及局麻药扩散情况。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后3h、手术后6h、手术后12h、手术后24h运动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局麻药为罗哌卡因及右美托咪定联合使用,提高了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髂筋膜阻滞镇痛效果[8]。右美托咪定在局部浓度较高,可直接抑制超极化激活阳离子电流,所产生的非受体依赖性镇痛会更显著,对患者的无髓鞘神经C神经阻滞作用尤为明显。右美托咪定还具有减少儿茶酚胺的释放、抑制交感神经兴奋的作用,且局部髂筋膜麻醉患者体内血液浓度相对较低,有效降低了低血压、心动过缓、镇静过度等不良反应的发生[9]。研究结果中,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较低,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的使用,不仅可降低患者术后心动过缓、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还可以保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分析原因可能是与观察组患者使用的麻醉药物剂量较小等原因有关[10]。

综上所述,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髂筋膜阻滞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情况,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进行更多的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罗哌卡因筋膜
颅底筋膜结构的解剖学研究进展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对剖宫产产妇镇静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
筋膜枪,真的那么神奇吗
筋膜枪成“网红”消费品
“网红”筋膜枪有用吗?
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如何
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低位硬膜外麻醉的比较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