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物理作业分层管理策略

2021-06-06郭鹏

中学物理·初中 2021年3期
关键词:作业分层减负增效管理策略

摘 要: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新课程改革至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取得很大进步,但作业的设计和规划并没有像课堂教学一样受到教师的高度重视.本文以初中物理为例,为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和科学思维,提升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与责任,笔者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将作业按目标能力、介入时机、形式、难度和批阅方式等多维度进行分层管理,提高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效率,以达到优化作业分层、减负增效的目的.

关键词:核心素养;作业分层;管理策略;减负增效;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134(2021)06-0022-03

作者简介:郭鹏(1990-),男,重庆秀山人,本科,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物理核心素养的研究、课程改革、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提高物理课堂效率、物理学史、低成本实验仪器的改进与创新、云课堂等.

1 研究背景及现状

国外对学生作业管理策略研究较早的国家有美国、苏联.其中美国学者认为教师所布置的作业不仅仅涉及到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还必须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以及处理社会关系的能力.苏联学者认为作业与课堂教学是同等重要的,教师所布置的作业既要让学生动脑筋思考,又要让学生不会因为感到难以完成而放弃.

国内关于作业的研究主要源于对“学生减负”的探讨,教育界主张教师科学地布置作业,但国内研究多为定性研究,以经验叙述为主,而对核心素养视域下“作业管理”问题的研究零散且数量较少.

2 课题意义

鉴于以上国内外对作业管理研究的现状,本文以“物理核心素养”“因材施教”等理论为指导,并与本校实践探索相结合,以初中物理作业管理为例,提出优化作业分层管理的策略,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3 优化分层作业管理的策略

现有的各种教辅资料对作业进行分层设计与规划的数量并不多,有也只是根据难易程度简单地对作业进行分层,不能够与实际的教学情况相契合.因此,在实际教学中的作业分层必须要靠一线教师自己去设计和规划,教师只有经过真实教学过程的反馈所设计的作业才能更真实、更符合实际、更有效.此举表面看起来会增加教师的负担,但剖析其内层的联系和隐形的作用以及本校的实践结果,却发现作业的分层管理不但可以进一步促进教师对教材知识和学生真实能力的掌握,更能利用作业分层反映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

提高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效率,反而可以为教师、为学生双双“减负增效”.

3.1 作业的目标能力要分层

目标能力是指学生通过完成本节课教师所布置的作业要达到的目标和学生完成作业应具备的能力.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当以物理核心素养要求为指导、四维教学目标为导向,确定作业的目标能力分层标准.

即每部分题分别指向学生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要检测学生哪一方面的能力?教师应提前做好规划和设计.如物理目标能力包括: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物理实验能力、物理思维能力、综合应用能力以及科学探究能力等.要达到强化学生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目的,教师可将此项目再度分层设计,如: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物理公式、计算能力、科学态度与责任等能力的分层,对应以不同的物理作业.这样教师便知道自己该把什么教会、学生知道自己该把什么学会.

比如在“压强”教学中,压力和压强的概念、压强的计算公式、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都属于基础知识,这些知识是学生学完本节课之后必须掌握的知识,无论怎么分层,这些内容必须设计,要求每一层的学生都能够学会.本节的实验部分,涉及到对学生物理实验能力的考查.本实验中的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的使用可以体现物理思维和物理观念.如控制变量法的标准结论格式“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的书写;再如利用“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这一物理观念的形成;还有“多次实验的目的”这一科学态度与责任;实验作业设计都必不可少.还可以对实验进行变式:“将本实验的物块直接切成体积不等的两部分,对比两部分压力的作用效果”,以求快速、直接、直观地观察对比“受力面积不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换一种方式考查学生是否真正地理解“控制变量法”,是对科学探究能力和物理思维能力的考查.在实验作业的提升部分可这样设计:“将两只相同的小凳子,分别置于海绵和硬木板上,讨论两种情况下小凳子对被压物体的压强”,这里很多学生都会以为海绵上受到的压强会大一些,因为海绵形变量大很多,掉入了误区,其实这只是对公式p=F/S最简单的考查,但是却体现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3.2 作业的介入时机要分层

在“减负”的指导方针下,物理作业既要“控量”又要“提质”,什么时候布置什么样的作业以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值得一线教师思考.根据作业介入的时机,教师可以将作业分层设计为“预习作业”“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

3.2.1 预习作业

“预习作业”又可以分层设计为“提问式”预习以及“提炼式”预习.

“提问式”预习,可以是教师提前给学生设置预习的问题,让学生在预习中找到答案.要求教师在设置预习问题时,一定要注意问题的趣味性、可触及性和可探讨性.即让学生有欲望且能够通过预习或讨论解决,让学生能“跳一跳、摘个桃”.“提问式”预习还可以让学生自己给自己设问,课前的自己给课堂中的自己预设问题,即将自己在预习过程中遇到不明白的知識点,作为自己要在课堂中解决的目标,以明白自己要解决什么、如何解决?无形中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和科学思维.

“提炼式”预习,则是学生通过预习,总结提炼出知识目标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使得自己在课堂中的学习更具有针对性,这需要学生自己去独立完成,教师不可以代劳,“提炼式”预习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求较高.

猜你喜欢

作业分层减负增效管理策略
高速公路合同计量变更管理策略
浅论肝胆胰外科护理的风险因素与管理策略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策略
食品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策略
初中数学作业有效分层设计方法研究
初中英语教学中实现“减负增效”的策略
例谈不同类型数学作业的分层
轻摆渡,济江川
初中作文教学分层分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