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捕捉兴趣、有效引导、适时生成

2021-06-06潘翠兰焦艳赵媛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43期
关键词:木棉花榕树枫树

潘翠兰 焦艳 赵媛

主题的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预设是基础、是支点,是为了更有计划、有目的、有准备地开展活动;生成是基于动态、开放下的主题,依据幼儿兴趣和经验灵活生发的新主题。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融合预设和生成,平衡两者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一、预设的点:《幼儿园的树》

精心预设是衍生高质量探究点的基础。这就意味着,在预设主题时需要综合考量,包括其范围要广、弹性要足,与幼儿的生活经验要紧密相关。

中班主题《幼儿园的树》是在园所自然资源与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为幼儿预设的、富有探究意义的活动。大自然是幼儿园课程的活教材,找一棵树,走进它的生命故事,这是接触自然的一种方式。中班幼儿在与幼儿园自然环境亲密接触过程中,对树充满了好奇与兴趣,他们喜欢抚摸、亲近、研究和探索树,常常为新的发现兴奋不已,有时一个小小的疑问也会引起大家认真地探讨。

二、预设中生成案例:《幼儿园最粗和最高的树》

围绕《幼儿园的树》开展探究的过程中,幼儿之间总是会产生丰富、有趣的对话。在统计幼儿园树的数量过程中,小儒提出了一个问题:“木棉花树是不是幼儿园最粗的树?”其他孩子纷纷加入讨论:“是的,木棉花树就是幼儿园最粗的树。”“不是,木棉花树是最高的树,它不是最粗的。”小儒的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和讨论,他们的关注点从统计树的数量拓展到哪棵树最粗、哪棵树最高。

(一)幼儿园最粗的树

1.锁定探究主题:哪一棵树是幼儿园最粗的树?

通过现场观察,幼儿发现:“木棉花树不是幼儿园最粗的树,那棵(高山榕树)是它的好几倍粗。”小儒用笔对比目测木棉花树,说:“木棉花树不是最粗的树,它能被笔遮住,但榕树用笔挡不住。”一番比对,他们认为幼儿园有很多树都比木棉花树要粗,到底哪一棵树才是幼儿园最粗的树呢?

老师通过观察和倾听发现了幼儿新的关注点,决定追随幼儿兴趣:“怎么样才能知道哪一棵树最粗的树呢?你们有什么办法?”幼儿认为可以分组去找一找,于是他们决定分两组寻找答案。从中可以发现,生成点往往隐藏在偶然对话之中,关注幼儿对话,及时捕捉幼儿的兴趣点是生成有价值活动的前提。

2.反复协商讨论:幼儿园最粗的树是哪棵呢?

幼儿分享了找树过程中的发现。有的认为大型器械那里的高山榕最粗,有的笃定花果山上的大叶榕最粗,因为它有很多根露出来了。小腾反驳道:“有很多根的树不一定是最粗的树,要量过、对比过才能知道哪一棵树最粗。”幼儿在这两棵树中产生了争执,都不愿轻易妥协。

老师问:“要知道哪棵树最粗,你们打算用什么办法去测量?”幼儿纷纷提出“用卷尺把树围成一个圈来测量”“围着棵树走,步数越多树越粗”“用积木把树围住,用越多树就越粗”“用绳子围住树,绳子越长越粗”的测量办法。

无疑,捕捉幼儿对话的关键信息对支持活动深入展开至关重要。通过抓住有用信息,适时提问,不仅给幼儿充分的思考空间,还能引导幼儿更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办法,使他们对下一步的探索方向也更为清晰。

3.合作动手测量:树干的粗细

在实际探究过程,每个测量小组都遇到了问题。卷尺小组用卷尺紧紧围住树干,却不懂读数,最后请老师帮忙读出数据;数步数小組经常会多走步数,后来搬了一个箱子做记号才数得准;积木小组测量的时候发现积木不够,跑回教室又拿了一些才把高山榕围成一圈;绳子小组经常忘记测量长度的位置,后来他们想出在绳子上绑一个结作为长度标记的方法。办法永远比问题多,虽然测量过程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幼儿总是能很巧妙地想办法解决。

4.分享探究结果:哪棵树最粗?

大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分享与比较。

数步数小组:绕着高山榕树走一圈走了20步,大叶榕树走了18步,20比18多,所以高山榕树要粗一点。

积木小组:高山榕树用了47块积木,大叶榕树用了31块,高山榕树用的积木比大叶榕树多,所以高山榕树比较粗。

绳子小组:围住高山榕树的绳子比大叶榕树长,所以高山榕树比大叶榕树粗。

卷尺小组:测量出高山榕树是7.5米,花果山上的大叶榕是6.5米,所以高山榕树是最粗的树。

经过多种测量和比较,幼儿最终确认了幼儿园最粗的树——高山榕树。

显而易见,充分尊重幼儿,放手让幼儿自主探究,可以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此外,在幼儿产生意见分歧的情况下,有效捕捉信息,适时追问,能启发幼儿深入探讨。这样,在唤醒已有幼儿经验的同时,支持幼儿迁移运用,才能不断提升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幼儿园最高的树

1.积极寻找:幼儿园最高的树

在最粗树组去确认木棉花树是不是幼儿园最粗的树的同时,最高树组也出发去寻找幼儿园最高的树。幼儿积极寻找,有的说:“高山榕树穿过树屋的屋顶,是最高的。”有的说:“枇杷树最高,我在树下抬头往上看都看不到树顶。”还有的说:“枫树最高,从下面看好高好高,看不到顶,顶是天空。”

经验的不同,所以每个人提出的观点都不一样。有的认为树干长,树就高;有的则认为看不到树顶,树就高;还有的认为树开杈的地方越高,树就越高等等。幼儿习惯于用自己最直接的经验去判断,并没有考虑到地势高低的问题。老师反问:“你们从不同高度观察,得出的结果不一样,如果站在最高的地方去观察,会有什么发现呢?”由此,引导幼儿寻找幼儿园地势高的地方进行观察与判断。最后,幼儿决定去瞭望塔和综合楼楼顶看一看。

2.确认方法:站在幼儿园最高的地方找最高的树

幼儿爬到瞭望塔三楼,发现枫树比木麻黄要高。在小班综合楼能看到所有树的树顶,同样发现木麻黄比二楼草地的高山榕树高很多。有幼儿反驳:“枫树最高,它被挡住了从小班楼顶看不到,但是从瞭望塔能看见。”幼儿判断木麻黄和枫树是幼儿园最高的两棵树。到底木麻黄树和枫树哪一棵更高?幼儿仍然没有答案,老师提议幼儿回去与爸爸妈妈一起探讨测量高度的方法。

猜你喜欢

木棉花榕树枫树
木棉花
木棉花英雄花
一棵榕树能成林吗
跟踪导练(三)
跟踪导练(五)
枫叶红了
木棉花
榕树
跳舞的枫树叶
榕树军团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