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彝族民歌的美学特征及其可持续发展战略

2021-06-06田昊

锦绣·中旬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美学特征发展战略

田昊

摘要:四川彝族民歌是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千百年来四川彝族人民的日常生产劳动真实地记录下来,孕育了浓浓的民族情感,有利于传播彝族文化。本文首先阐述了四川彝族民歌的美学特征,其次,深入探讨了推动四川彝族民歌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彝族民歌;美学特征;发展战略

1.前言

民歌是一种由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即兴编作,以口头传唱等多种方式来逐渐形成的艺术形式,也是民间传统音乐的主要组成部分。很多民歌的发展历史都较为久远,体现出了某一区域、某一族群的音乐思想,凝聚了许多的音乐思想意识,特别是少数民族民歌体现得更为突出。这些少数民族民歌主要是少数民族人民为了能够表达情感意识、抒发所思所想而创作出来的,无论是有文字记载的民歌,还是无文字记述的民歌,都将本民族特色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四川彝族民歌是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千百年来四川彝族人民的日常生产劳动真实地记录下来,孕育了浓浓的民族情感,有利于传播彝族文化。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在当前这个社会大变革时期,四川彝族民歌在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之下,逐渐出现了“断代化”、“边缘化”的发展危机,严重制约了其稳定、有序地发展。本文就四川彝族民歌的美学特征及其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探讨。

2. 四川彝族民歌的美学特征

四川彝族民歌通常都具有吟诵性强、主题鲜明、朴实简明、灵活婉约等显著特点,歌词内容主要包括彝族人民对自然现象的认知与感受,以及古代神话、图腾崇拜等,或通过动作方式相传,或通过口头方式相传,被誉为了解彝族先民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是四川彝族民歌的最大特点,它是依托于千万彝族人民而生,依托于千万彝族人民而活,综合形象、声音、文字等诸多要素,既是传承发展彝族文化,又是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由此可见,四川彝族民歌正由于有“民”,富有浓浓的地方色彩,才能够展现出“民族性”与“群众性”。

若基于歌词内容来进行划分,可将四川彝族民歌划分为历史叙事歌、情歌、儿歌、山歌等多个类型,其中,彝族情歌所占比例较大,大多都是采用即兴创作的方式来完成,由正处于青春年少时期的男女青年来进行对唱或者合唱,歌词朴实无华、音乐旋律很是动人;彝族山歌则是音域宽广、旋律自定,既可重唱,又可独唱,还可对唱等等;彝族历史叙事歌过去主要是由族长或巫师来带头主唱,其余人员轻声应和即可,演唱时全场气氛肃穆,其歌词也主要是包括彝族先民开荒创业、创世造物之类的,不会有较大的旋律变化与音域变化。彝族儿歌的数量也较多,但由于彝族聚集区为地理位置较为偏僻的区域,有相当数量的彝族儿童在过去并未接收到系统性的音乐教育,再加上儿童家长的文化程度也不高,所以,主要题材还是简单的生活常识,但彝族儿歌也很有特色,主要体现在曲调简练、歌词幽默,还有较强的故事情节。

3.推动四川彝族民歌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路径

3.1 加强音乐教育和交流

第一,当地政府应该要建立起彝族民歌文化的档案室、音像资料室,树立起一批“彝族民歌艺术之乡”与“彝族民歌文化生态保护区”。与此同时,要重点保护四川彝族民歌传承者,对这些音乐传承者进行歌师等级判定,务必要对其专业性进行最大程度地尊重,出台优惠政策或给予一定经济补助的方式来帮助他们,适当地给音乐传承者一定的经费资助,时间可持续3-5年,待其学有所成之后,就可授予州级、省级、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称号,以此来有效引导这些音乐传承者热爱彝族民歌艺术、做好彝族民歌艺术,让四川彝族民歌艺术能够有序运行起来。

第二,重视学校教育,邀请民间的彝族歌师走入校园,对学生进行彝族民歌讲座,开设与彝族民歌相关的课程,以此来更好地引导教育学生,将学校作为传承彝族民歌的重要基地,避免出现彝族民歌资源流失的情况,当然,也可有意识地吸引音乐文化工作者加入到其中,联合多方力量来发展四川彝族民歌艺术。

3.2 传承与创新相结合

四川彝族人民所处的人文环境与地理环境较为独特,也让四川彝族民歌独具魅力,但若只是局限于对原生性音乐进行保留,那么必然会局限四川彝族民歌的传播范围。若以原生性音乐为基础来将进一步丰富四川彝族民歌,必将能够持续发扬四川彝族民歌的艺术魅力,让更多的民众来到凉山彝族自治州等地进行观光、休闲、旅游,但也需要把握创新性的尺度,若只是一味创新,不考虑传承,四川彝族民歌也会丧失民族性。

笔者认为当前还需要有序开展四川彝族民歌创作,让一大批优秀的四川彝族民歌能够脱颖而出。通过四川彝族民歌创作,既能够让四川彝族民歌的音乐性得到继承与发展,又能够吻合广大人民群众的音乐审美。

3.3 运用现代传播媒介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让信息化进程日益加快,对四川彝族民歌通过数据库存档技术进行保存就显得尤为重要。以数字化技术为载体来有效管理四川彝族民歌,能够为其后续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特别是有相当数量已经处于濒临失传边缘的四川彝族民歌更是需要运用现代传播媒介来进行记录与整理,这些在未来都将成为珍贵的历史文物。首先,要将四川彝族民歌用视频的方式来进行记录,并且将其作为具有四川彝族民歌特色的文化元素来加入到舞台剧、电影电视作品中,让更多的人能够通过现代传播媒介来感悟到四川彝族民歌之美。其次,要采用抖音、QQ直播等平台或者电脑编辑软件来对四川彝族民歌予以宣传与改编,让更多的人爱上四川彝族民歌,也让四川彝族民歌能够以互联网为载体来与外界文化进行交流,让四川彝族民歌能够传播更广、走得越远。

4.结语

总之,为了能够满足当前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务必需要全面做好四川彝族民歌艺术的推广与传播,不断挖掘四川彝族民歌的美學特征,以此来形成较佳的社会氛围,进而能够不断挖掘人民群众新文化,最终达到大力传播社会正能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曾明,罗曲,阿牛史日,吉郎伍野.大凉山美姑彝族民间艺术研究[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4.

[2]亚雄.四川彝族民歌音乐风格及传承价值探索[J].贵州民族研究,2014,35(11):145-148..

[3]王瑞.凉山彝族民歌的表现形式及调式特征[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3,18(02):109-114.

四川彝族民歌的继承与创新研究,西华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资助专项(项目编号19D023)

(西华师范大学 四川 南充 637000)

猜你喜欢

美学特征发展战略
论微电影的美学和传播价值
阆中手工打结丝毯技艺的传承人保护探议
第六代导演的美学追求
摄影艺术的美学特征与现代审美变迁浅论
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美学规划探析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需处理好三大关系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民航运输企业的发展探究
高端饭店业产学研发展战略研究
从财务角度分析公司发展战略问题探讨
基于SWOT分析的某公司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