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的探索*
——以天津大学图书馆为例

2021-06-06汪越男魏丹梅刘宏斌潘海娇刘歆沂

甘肃科技 2021年7期
关键词:天津大学讲座互联网+

汪越男,黄 芳,魏丹梅,刘宏斌,潘海娇,刘歆沂

(天津大学图书馆,天津 300350)

1 概述

《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1](美国大学与研究性图书馆协会2015年初发布,以下简称《框架》)的发布,得到了业界的高度关注。在新的信息生态环境下,数据素养、视觉素养、媒介素养等新定义相继产生。鉴于层出不穷的各种“素养”概念,在2011年Mackey和Jacobson第一次提出了元素养的概念,并将元素养概念定义为:“元素养是支配性的、自我参照的和全面的框架,它集成了新技术,整合了各种素养[2]。”在此基础上,《框架》还对信息素养理论进行了重新定义,认为信息素养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1)利用信息来创造新知识并合理的参与学习团体的能力;(2)对信息如何产生和评价的理解能力;(3)对信息的反思性发现能力。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2015年版)提出,图书馆主要职责有两项:(1)信息服务;(2)教育。对于学校图书馆来说,它主要在四个方面发挥作用:(1)文化传承创新;(2)科学研究;(3)社会服务;(4)人才培养。当前高速成长的开放式教育、远程教育等多种混合式模式的教学方法,都使信息素养教育发生了重大变革。图书馆传统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不仅无法适应现在高等教育和信息生态环境的新变化,也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对信息素养教育的需求。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应该是通过提升民众享有信息以及得到信息的本领,让民众的信息饥渴动转化为采取有力举措,使自己的信息需要得到满足,进一步提高对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当前,新媒体应用正行驶在快车道,传统行业和互联网也在加速融合,这些因素也使得高校图书馆也面临着信息氛围的改变。这样,也就使得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模式,可以在发挥信息素养资源、多媒体技术、网络资源三个方面优势的基础上进行结合,改变老旧的课堂教师教授模式,转换成以学生自我探索学习为特点的如翻转课堂、MOOC等的教学形式,或者利用微课及微视频等网络教学资源进行学习与交流,通过自己的智能移动设备获得微信公众号的资源推送信息,挑选适合自己需求的时间和场地,将碎片化的教育资源进行自我学习。通过这种学习方式逐渐形成自我学习的能力,从而使自己的信息素养能力得到提升[6]。如图1所示。

图1 天津大学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模式框架

2 信息素养教育研究——以天津大学图书馆为例

2.1 以入馆“第一课”开展信息素养教育

入馆培训是学生进入图书馆的第一课,培训中,必须给学生过程进行全面的引导。为此,新生入馆培训不仅要对怎样利用图书馆、图书馆规范及馆藏资源进行介绍和讲解外,也要根据学生的专业来介绍相关教师的课题,不仅要介绍相关的专业数据库,还要介绍一些如小木虫、丁香园、生物谷、科学网等的网络社交媒体平台。此外,除了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图书馆的纸质及电子资源,还要指引学生在学术研究中使用正规的学术出版刊物或学术数据库,并注重知识产权,而不要依赖一般的搜索引擎或是社会化的社区网络来查找资料和信息。天津大学图书馆读者服务部会给新生准备相应的讲座及培训支持。具体内容如下:(1)有专门的馆员带领新生参加建设图书馆和新生活动特殊工作;(2)并对其他馆员展开信息素养知识的相关培训;(3)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课题研究、论文写作等方面的素养,可以举行研究会以及读书会等小组研讨会,图书馆在授课实践中也可以借鉴研讨成果。

2.2 以文献检索课开展信息素养教育

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和学术水平,甚至有的学生已经参与了一些教师的课题研究和实验等等。对于该层次的学生,教师应该不局限于传统的教授模式,应形成开放式教学模式,对课程的教学设计进行创新,持续提升培养学生的检索技能、方式两个方面的能力,使学生获得正确判断网络信息的能力,认识到学术研究是一个开放式的探索过程。

1)翻转课堂模式。目前,通过信息技术和授课的结合,主要出现了三种新的授课形式:(1)慕课;(2)翻转课堂;(3)微课,其中,翻转课堂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学生的“三个主动”即课前主动预习,主动观看授课视频,主动与同学、老师在线交流改变了老师课堂讲课,学生课堂听课的老旧上课方式;教师也可以利用大量课堂和课下的时间,通过学生反馈的信息和问题,与学生进行交流、解答问题,并对学生完成的作业进行指导等[7-8]。传统的文献检索课程在高校中的教学模式一直采用老师上课、学生听课、期终考试进行,授课也是按照教材以数据库应用、信息检索、文献管理软件的使用及检索技能为主。然而,信息素养课程的设计也应该与时代结合,在信息更迭正在加速的大背景下,传统的检索、获取等技能培养已不能满足需要,新时代要求学生对信息的分析、管理、获取、处理、评价和利用的能力[10]。这就需要同时对学生的自学能力、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进行相应的培养。所以,大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课堂授课也应该革新。正是因为这个因素,翻转课堂开始受到文献检索课程教学的重视。

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提升了老师的教学手段;另一方面有利于解决老旧授课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且达到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热情及提高学习效率的目标[11]。

以天津大学图书馆研究支持中心进行的理学院2016-2017级应用物理及英语专业,5个班共108名本科生院系选修科技文献检索与利用作为研究对象,从信息资源检索技能、方式、资源介绍等三个方面论证翻转课堂授课方法,进而开展整合课堂革新尝试。本次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的专业特点及文献检索课的重要知识点,对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案进行了相应的设计,见表1。

表1 文献检索教学设计方案

在课前一周,教师首先在一学期期末考试前的文献检索课堂上发布了要在最后一节文献检索课进行翻转课堂的教学内容,学生可以自愿报名,分组参加的信息。教师讲明了在翻转课堂要求学生进行的内容、任务、目标等,在此基础上,学生在一周时间内要熟悉和回顾本学期关于数据库检索、检索式的编写及多媒体资源的利用、文献管理软件的使用方法等内容,并根据自主学习的情况,按照教师发布的具体要求,根据专业特点进行题目和内容自拟、自己分组、自行分工及最终进行PPT的展示。最终有10个组的同学报名参加,每组5-7人。学生根据自己小组的情况自行进行分工,选出了组长、资料搜集整理人员、PPT的制作人员和最终展示的人员。各小组自拟题目及展示内容见表2。

表2 各小组翻转课堂内容

从参与程度和课堂反应、学生的认真准备情况及课后很多学生通过与教师的积极沟通反馈本次翻转课堂的学习心得来看,翻转课堂的这种教学模式的班级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特别提高了学习兴趣和与小组人员协作配合等方面效果人员极为显著。大部分小组能够得到以下的学习成果:(1)熟练的使用数据库进行数据和文章的检索;(2)可以根据自己编写出的检索式查出所需要的文章,并且根据结果的合理性进行检索式的修改并进行再次检索和修改,直到得到满意的结果;(3)可以使用文献管理软件对下载的文章进行管理并且应用于撰写论文;(4)通过对PPT中内容的展示过程,可以进行对演讲时间的控制;(5)部分同学还制作了相关的视频进行讲解,丰富了展示的内容,并且认真学习了相关软件的使用。大部分同学对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持认可、满意的态度,但是少数同学也存在上机操作不适应、参与度低、低和知识点掌握不全、理论与应用不能紧密联系起来及展示过程中时间分配不良,有超时或者展示时间过短或者紧张等情况。但是十分明显的是,在文献检索课的教学中进行翻转课堂的模式还是存在很大的优势。因此,在高校的文献检索课的教学活动中,如果能够有效地引入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使文献检索教学与学习和信息素养教育深度融合,特别能尝试解决常规教学方法无法实现的一些教学环节,可以有效提高文献检索课知识点的教学,从而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这对于高校教育信息素养教育的推行和创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微课及微视频模式。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在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学中,发挥了超乎想象的作用。微课的实质就是将教学内容、目标、方法这些要素,进行片段化、提炼化处理进行授课,其主要特点是:(1)可共享;(2)可延展;(3)可移动。微课的特点包括:第一,教学内容比较短小精干,每堂微课只针对一个具体问题或者一个教学知识点进行设计,内容直切主题且条理清晰明确;第二,课件时长往往不超过10min,可以保证学生精力最大限度集中,保证授课质量,提高学习的效率;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微课视频的形式多样、生动有趣,可以吸引学生来完成学习任务。

天津大学图书馆读者服务部及研究支持中心制作了一系列微课课程,如图书馆电子资源及多媒体资源的介绍、超星发现系统(中英文两种语言)、还有一些设备的使用方法,如自助借还机,自习室选座的操作方法,如何进行文献传递和馆际互借,对于新生的入馆培训,对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数据库的相关培训,以满足了广大读者的微信息化的需求。微课服务的开展不仅满足了广大师生的个性化服务需求,也为教育资源的利用提供了新的模式。另外,由于制作微课的成本较低,制作空间及方法也比较灵活,需要的相关制作技术也相对简单,而高校图书馆的硬件设施也完全有条件满足微课的制作模式,所以进行微课的相关服务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实现。这种模式,一方面提升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减少了新生培训官员的工作量。

3)以讲座模式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来说,准备撰写学位论文的时候,对于相关文献的检索和分析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培养学生撰写论文的检索技能、文献考察、论文投稿指南及知识产权及专利相关知识讲座,这对于学生进行文献的阅读、筛选和管理以及全方位的了解和掌握课题是大有裨益的。

(1)专题系列培训。天津大学图书馆研究支持中心每年均会选择性开展文献管理、数据库利用和检索等4~5个专题,可解决科研过程中“如何精准找到目标文献”、“如何提升文献利用效率”、“如何实现高效率的写作”等问题的讲座,时间、主题等均会通过图书馆网站、微博、图书馆内信息屏、图书馆纸质海报等多渠道提前进行发布。表3为2019年上半年研究支持中心专题系列讲座的内容。每场讲座的主题和内容事先都进行了调研,有关于新手上路、知识发现、研究指南及知识拓展等多方面的内容,可供有各类需求的老师及学生选择,有针对性的对所需要的内容进行学习。

表3 2019年上半年天津大学图书馆研究支持中心系列讲座

(2)定制讲座。天津大学图书馆研究支持中心在开展专题系列培训的同时,还会应院系或者研究生社团等机构的要求进行个性化定制讲座的培训。在保证年度讲座计划落实的同时,也支持定制讲座,满足条件(人数达到15人以上),就可以举办。表4为2018年下半年研究支持中心定制讲座的内容。这种定制讲座的培训模式有利于:扩展教育视野;使专业特征与信息素养培育结合更加紧密。能够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在实际学习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表4 2018年下半年天津大学图书馆研究支持中心定制讲座

4)以学科服务模式开展信息素养教育。高校图书馆通过安排专业的学科馆员嵌入到课堂进行教学和一些科研活动,通过馆员与专业老师结合授课,达到信息教育与专业知识融合的目标,并引导大学生在专业实践中掌握各类信息技能,通过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创新水平、信息使用能力。通过这种教育形式的开展,图书馆能够深入的了解大学生的学习状况,分析不同专业对信息素养的具体要求,从而制订出合理的教学方案。早在2010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就提出图书馆应该与教师进行合作,将信息素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中[13]。

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要求大学生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如图2所示):(1)能够有目标地收集各种学习资料,熟练掌握访问、阅读、分析和评价信息的方法;(2)能够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归纳总结、提炼概括和清晰的表达;(3)能够善于利用信息解决相关的问题,并通过与外界进行交流协作的方式,使信息价值最大化;(4)在信息相互碰撞交融的情况下,学会利用信息激发创造性思维,生成新的信息,从而进行信息的利用和传播信息;(5)具备正确的价值观,能够辨别并对有害信息产生免疫,完善信息伦理素养;(6)能够熟练的使用各类信息工具,特别是新媒体工具。

图2 信息素养教育的能力要求

针对性强、教学深入是采取嵌入式的方式进行信息素养教学的特点,一方面容易激发学生热情;另一方面能够提升教学效率、质量,从而提高信息素养教育的教学效果。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可以由图书馆员和教师一起设计并且讲授,这样既可以使图书馆员深入到课程之中,也弥补了专业教师在信息素养教育方面的不足。因为可以深入分析学生诉求以及授课内容。使得讲课针对性大为增强。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使用图书馆资源辅助英文写作,并能规范引注参考文献,我校外国语言与文学院外籍教师Dr.Ross特邀天津大学图书馆研究支持中心的老师在2018年下学期为新老校区《大学英语3-英语沟通与写作》的学生开展了嵌入式教学服务。此次教学过程,共计开设16堂课,合计640名学生参与其中。英文写作教学,学生除去需要驾驭语言技巧,使用知识能力,还对学生自由写作的内容和质量有较高的要求。在前期沟通时,图书馆的老师与Dr.Ross就课程的需求、目的、形式等进行了多次的沟通和交流,充分配合教师时间和学生需求做出安排。课程一共由图书馆的5位老师讲授,主要向大家介绍了文献的检索技巧,并以CNKI和SCI数据库为例的展示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最后,简单讲解引注的意义及规范,以及文献管理软件NoteExpress的使用。本次嵌入式教学内容翔实且丰富,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很多同学都表示,之前都不了解图书馆有这么多的资源,听了课程之后很有收获。并且不仅对英语课的写作作业,在日后的学习研究中都会很有帮助。有很多同学在嵌入式教学结束之后,或积极了解固定讲座内容,或为自己的班级或社团预约定制讲座,将这些资源和知识推荐给更多的同学。

5)以微信平台的模式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目前,至少有九成的中国高校图书馆已注册了公众微信号,主要负责图书馆最新消息以及馆藏资源两个方面的推送工作,以及为读者开展的一些服务和进行阅读推广等活动。使用帮助以及新生“第一课”是大多数公众微信号都具有的基本功能,部分图书馆将其微信平台中专门设置了跟信息素养教育相关的模块,使用户可以利用微信来观看图书馆的一些微课程。但是,目前我国还有很多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工作与公众微信号运行结合得还不好。所以,高校图书馆应该思考怎样何将信息素养教育融入本馆的微信服务平台中来更好地进行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15]。

通过菜单导航,使用者可以使用天津大学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实现以下功能:(1)预约、续借以及查询借阅信息;(2)图书推荐;(3)培训、讲座通知;(4)最新消息;(5)馆藏情况等。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可以培养用户的移动信息素养,提高用户的移动信息检索和使用能力。此外,微信公众平台还发送固定讲座、定制讲座、嵌入式教学的时间及内容,里面还包括微视频和本次课程和往期课程的相关链接,方便不能到现场培训的用户进行在线学习。

无论是为了传播内容,还是为了吸引大学生群体的广泛参与和关注,在实践中都证明了利用微信等新媒体传播,是一种有效的手段[16],然而,用户参与转发、迅速传播的关键仍然是优质的、有创意的及与用户需求紧密关联的内容。只有不断的沉淀优秀的教育经验,同时结合新媒体的特征,再进行高质量的研究和创作,才能形成长效的传播影响力[17]。

3 结语

在信息时代,信息素养教育是大学生立足于信息社会的必条件求,也是高校培养人才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面对新的社会环境,天津大学图书馆依靠自身资源的优势,深入思考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举措,对传统的教学培训方式和服务内容进行了创新和改进,有助于提升学生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信息素养以及使用能力,进而更好地发挥高校图书馆在信息素养教育方面的作用。

猜你喜欢

天津大学讲座互联网+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简介
学生写话
他只做有“思享”的讲座,让小小微信装下一个“万人体育场”
书法史讲座(十二)
书法史讲座(五)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总目次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总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