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龚嘴水电站机组导叶振动原因分析及处理

2021-06-05

水电与新能源 2021年5期
关键词:轴孔轴套轴颈

李 东

(国电大渡河检修安装有限公司,四川 乐山 614900)

龚嘴水电站位于四川省境内的大渡河下游,为坝后式径流电站,首台机组于1971年底并网发电,1978年12月全部投产运行,电站原装机为7×100 MW,多年平均发电量34.18亿kWh,年利用小时数4 900 h,在系统中承担调峰调频和事故备用等任务。2002年11月至2012年3月,龚嘴水电站圆满完成了7台机组的增容改造工程,总装机容量为7×110 MW,机组水轮机主要参数见表1。

表1 机组水轮机主要参数表

1 运行中出现振动及现象

2019年7月份,龚嘴水电站2号机组满负荷区(105~110 MW)运行时,5号活动导叶开始出现较明显的水平振摆现象,该导叶拐臂与连杆连接处水平方向的摆动幅度为2 mm左右(见图1),垂直方向未出现明显振动现象,调整机组负荷(改变导叶开度)后,振动现象有一定改善。经检查其他活动导叶(总24个),另有5个活动导叶可见轻微的水平振摆现象,且均靠近+Y安装方位。

图1 导水机构结构示意图

2 检修中检查情况

2019年12月,龚嘴水电站2号机组退出运行,按计划进行扩大性A修,重点对该机组活动导叶及其下轴套进行了全面拆卸检查,发现导叶下轴套磨损严重,检查记录如表2。

表2 检查记录表

同时在检查中发现,导叶下轴颈与下轴套密封盒接触并互相磨损(磨损部位见图2)。导叶下轴颈(材质ZG06Cr16Ni5Mo)磨损深度达1.5 mm,磨损严重区域均对应于活动导叶背水面(见图3),下轴套密封盒(材质0Cr18Ni9)内部直径总磨损量也超过2 mm(见图4)。

图2 导叶下轴颈及密封盒结构示意图

图3 导叶下轴颈磨损情况图

图4 导叶下轴套密封盒磨损情况图

3 振动原因分析

根据检查结果分析龚嘴水电站2号机组活动导叶在运行中产生水平方向振摆的原因:龚嘴水电站2号机组活动导叶及其下轴套于2008年4月完成改造安装并投入运行,截至2019年已连续运行11年多,活动导叶下轴颈及其下轴套经长期磨损,破坏日趋严重,特别是部份活动导叶的下轴套已经完全损坏,活动导叶下轴颈部位失去定位、限位作用[1],活动导叶运行中受水力因素影响,导叶下端轴在底环轴孔内晃动,以中轴颈部位为支点,引起上轴颈及其连接的拐臂产生振摆现象,同时导叶下轴颈与下轴套密封盒接触并相互磨损,活动导叶下端轴存在与底环轴孔相磨损的迹象。

4 缺陷处理及运行情况

龚嘴水电站2号机组活动导叶下轴颈、下轴套及密封盒的修复方案,由国电大渡河龚嘴水力发电总厂、国电大渡河检修安装有限公司、东方电机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商讨制定,由于机组检修工期限制和机组发电需要,机组顶盖和底环保留原状不动,对活动导叶、下轴套、密封盒组件、封盖等部件按方案进行处理:将活动导叶返厂,校核下端轴强度,在保证下端轴强度的前提下,按下端轴最大磨损量对下端轴进行车削加工(实际加工直径减小2 mm),由制造厂家提供新的下轴套,并通过增大下轴套壁厚(实际增加1 mm)满足下端轴与下轴套配合间隙。补焊导叶下轴颈磨损部位,加工处理导叶下轴颈与密封盒配合部分,使其满足技术要求(见图5),完成导叶修复[2](见图6)。按原尺寸和材质更换新的密封盒组件及封盖。经处理回装后,设备运行稳定且良好。

图5 导叶下轴端轴修复加工图

图6 导叶下端轴修复后图

5 结构优化建议

1)下轴套更新换型,校核下轴套承载强度后,由耐磨衬板/钢坯复合轴套更换为耐磨衬板/铜坯复合轴套,并加厚2~3 mm,对应安装部位底环轴孔需扩大4~6 mm,钢坯换为铜坯以防止导叶下端轴磨损。

2)密封盒组件结合导叶下端轴和底环轴孔尺寸更新换型,材质由不锈钢更换为663青铜,以防止导叶下轴颈严重磨损。

3)密封盒上方封盖仍采用不锈钢材质,以增强该部位的抗磨蚀性能。

猜你喜欢

轴孔轴套轴颈
风电机组发电机轴颈磨损在线镶套修复工艺*
曲轴轴颈激光熔覆修复技术研究
激光熔敷用于修复6B 燃机轴颈的尝试
城轨车辆轴箱轴承压装轴颈划伤异常分析
水电站水轮机导叶轴套加工工艺简析
打结器支架精铸毛坯误差分析与五轴数控加工方法
基于有限元法汽车控制臂轴套套管强度研究
浅析臂座部件轴套剪短的优缺点
涡轮增压器壳体轴孔加工工艺优化措施研究
一种断路器焊接拐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