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PSS的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研究
——以苏州某高职院校为例

2021-06-04刘洋洋

科技经济导刊 2021年14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程度因子

吴 怡,刘洋洋

(苏州市职业大学 教育与人文学院,江苏 苏州 215104)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增加。据教育部数据显示,2021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909万人,首次突破900万人大关。就业季对于毕业生、高校、教育部门来说,都是一场大考。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就会显得尤为重要。2007 年12 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2019年,教育部又印发《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指导意见提出加强对学生职业规划的指导,要求将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等课程列为必修课或限定选修课[1]。

著名管理学家诺斯威尔(Rothwell)最早提出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职业生涯规划(Career planning)又称为职业生涯设计,是个人结合自身情况以及眼前制约因素,为自己实现职业目标而确定行动方向、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2]。周纯江等认为职业生涯本质上是一个人的职业战略规划问题,即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和选取职业范围,解决的是“我将来要干什么”[3]。职业生涯规划不是静止的,不是统一的,也不是永恒不变的。正如金兹伯格认为职业意识和职业追求是变化发展的[4]。苏柯尼卡等认为,职业的选择是一个终生发展的过程[5]。“职业辅导之父”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帕森斯( parsons) 提出的职业——人匹配理论指出个体心理与行为存在普遍的个别差异现象,每个个体都具有的独特的能力模式和人格特质,会影响职业的选择[6]。肖强提出职业生涯规划受到社会因素、家庭因素、高校因素、个人因素等影响[7]。

目前大多数学校已经按照教育部要求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是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并没达到帮助高职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8],课程开展过程中缺乏对可能会影响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清晰程度的显性特征的挖掘,课程缺乏一定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本研究以苏州某高校高职生为研究对象,选取人口学变量、自控力、抗压能力、自信心、参与社团的情况、参加校园活动的频率、对专业的满意度、专业成绩排名、父亲学历、母亲学历等因素探究对高职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清晰程度的影响因素,为课程的后续开展提供参考。

1. 问卷设计

本研究量表采用Likert五级量表,问卷包含三个部分,一是人口统计特征,二是可能影响学生职业生涯的因素(自控力、抗压能力、自信心、参与社团的情况、参加校园活动的频率、对专业的满意度、专业成绩排名、父亲学历、母亲学历),三是职业生涯规划清楚程度的问项。调查问卷通过线上方式发放,回收问卷530份,有效问卷524份。男生248人,占比47.3%。女生276人,占比52.7%。大一208人、大二205人、大三111人;理工类259人,占比49.4%,人文类265人,占比50.6%。

2. 实证分析

2.1 效度分析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进行效度检验,通过SpSS运算得出检验结果见表1:KMO为0.701高于0.7(KMO>0.7可放心进行因子分析、0.6<KMO<0.7勉强可进行因子分析,0.5<KMO<0.6不太适合进行因子,KMO<0.5完全不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同时,Bartlett球度检验结果表明(见表1),近似卡方数值比较大,为1092.042,显著性概率为0.000(p<0.01),因此认为调查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表1 -KMO 和巴特利特检验

2.2 提取公共因子

因子分析也称为因素分析,是将描述某一事物(或概念)的多个观测量简化为少数几个潜在变量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在进行公共因子提取时,以最大方差法进行因子旋转,抽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如表2所示3个因子的总方差解释率为62.598%,大于60%,所以可以认为该3个因子涵盖了大部分变量信息。因此,可以将这3个因子选取为公共因子。

表2 总方差解释

表3 旋转后的成分矩阵a

从表-3中可以看出成分1主要包括本人自控能力评价、本人抗压能力评价和本人自信心评价3项,可以命名为心理资本因子;成分2对应参与学校社团情况和参加校园活动频率2项,可以命名为第二课堂活跃度因子;成分3对应父亲的学历和母亲的学历,可以命名为父母受教育程度因子。

表4 成分得分系数矩阵

依据表-4成分得分系数矩阵,可以得出3个因子对于9个变量的表达式。为下一步建立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提供依据。

2.3 回归模型建立

根据因子提取的结果,建立多元回归的模型:

其中,y表示因变量(职业生涯规划清晰程度),x1、x2、x3分别表示心理资本因子、第二课堂活跃度因子 、父母受教育程度因子。α0为常数项,ε 为残差项。

表5 -系数a

由系数表格可以看出,置信水平为0.05时,3个因子的显著性均低于0.05,系数符合统计学检验需求。从表中可以看出心理资本、第二课堂活跃度以及父母受教育程度因子标准化系数分别为0.54、0.146以及0.107(均大于0)说明该三个因子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清晰程度都存在正向影响,且影响程度心理资本>第二课堂活跃度>父母受教育程度。

3. 建议及不足

针对上述的研究结果提出如下的建议:

压实课堂责任,提升课程考核的有效性。对于职业生涯规划这类公共课程,可能存在部分教师授课不认真、部分学校课堂效果考核不严格、学生主体也不重视等问题。作为学校要提升该类课程的考核的标准,压实教师群体的课堂责任,提升学生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多举并推,有利于提升教学水平,摆正课程位置,让学生真的能够从课程中有所收获。

贯彻三全育人思想,注重丰富第二课堂活动。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要求,注重第二课堂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补充和延续,可以让学生开阔视野,提升能力。本研究表明学生第二课堂的活跃程度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清晰程度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学校要注重丰富第二课堂形式及内容,关注热点,寻找学生感兴趣的切入口,多渠道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到以第二课堂反哺第一课堂。

注重融会贯通,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本次调查研究表明,学生的心理资本可以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清晰程度产生正向影响,所以教师要多方面关注学生、围绕学生、服务学生,始终以学生中心,培养学生乐观的心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要让学生正确看待挫折与失败,注重挫折教育,提升学生的抗压能力和抗挫能力。注意挖掘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课程效果之间的关系。

大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并非易事,是一项系统工程,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职业生涯规划不仅对学生有重要影响,对家庭、学校、社会都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在问卷调查中对专业的满意度变量上设置的问题较少,可能导致该因素未能够在公共因子中被提取,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可以改进,将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概括得更加全面,为学生自我发展以及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课程的开展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程度因子
我刊2021年影响因子年报
精致和严谨程度让人惊叹 Sonus Faber(意大利势霸)PALLADIO(帕拉迪奥)PW-562/PC-562
01—02合刊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第二课堂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山药被称“长寿因子”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成长课堂
扮靓爱车拒绝潜伏危险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