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与式GIS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2021-06-04王洪新柳拥军郭荣彬田敏敏王培山

科技经济导刊 2021年14期
关键词:空间规划国土资源科学性

王洪新,柳拥军,郭荣彬,田敏敏,王培山

(1.济南润信地理信息工程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14;2.济南轨道交通集团置业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14)

上世纪90年代末,数字地球的概念不断地普及和推广,而在数字地球概念的普及推广过程中,其主要的核心技术就是“GIS”,并且这项技术能够对相关的空间信息进行及时的收集、储存、分析、管理,所以GIS逐步成为空间规划工作的重要辅助性工具。GIS功能的应用促进了我国国土资源工作的科学开展,实现了我国空间规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公众参与的GIS工作项目分析,是以GIS信息系统的运行作为基础。在GIS系统运行过程中,能够实现对公众的相关意见建议进行有效的收集分析,并且能够进行相关的数据模拟,从而建立数据模型,为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笔者认为,在空间规划工作开展过程中, GIS系统为基础的公众参与,能够保障公众对于国土资源规划开展的知情权,加深公众对国土资源工作开展的印象,重视我国城市空间规划发展以及国土资源利用,实现我国相关国土资源工作开展的重要价值。

1. GIS的相关概念

所谓的GIS,其实就是数字地球中的地理信息系统。 GIS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需要计算机和相关的科学仪器的软硬件支持,从而实现相关空间数据的采集、储存、分析和管理。并且GIS系统整合了多种学科门类的相关知识,实现功能发展的综合性和稳定性。 GIS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实现空间信息数据的合理化收集,为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数据决策支持。GIS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其相关的空间数据呈现是多种形式的,大幅度简化了传统的空间信息数据收集工作,提高了空间规划工作的工作效率[1]。

2. 公众参与 GIS的相关概念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国家的各项重大经济活动都有着非常多的公众参与,GIS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也不例外。所谓的公众参与就是,GIS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实现数据收集的跨领域跨行业,实现GIS数据发展的大众化。GIS系统在进行数据收集和处理过程中,能够实现社会发展的科学规划,促进设施建设的合理铺设。并且公众参与式的GIS系统,能够实现人、地、社会发展的多方面结合,通过公众是参与的集思广益,最终实现相关工作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并且在一定的区域和范围内,能够实现GIS相关数据的信息共享,使得各阶层的公众有权知道相关的 GIS信息数据,让更多的社会群体参与相关的工作决策,促进社会发展的和谐稳定[2]。

3. GIS在国土规划工作中的应用剖析

3.1 基础研究应用

在我国的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开展过程中,对于国土资源发展的具体现状进行清楚的调查是非常有必要的。GIS系统会对社会国土资源的空间数据进行及时的收集,然后通过中央信息系统的处理和分析之后,再通过图表或者趋势图等方式进行呈现,这样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效率。例如,GIS系统可以通过分析城市的交通、地形、人口变化、人员分布等,来体现出城市人口变化趋势。并且在城市的工业园区建设过程中,GIS系统可以通过对相关土地的价格估值,实现工业园区建设的科学选址,促进工业园区的发展建设[3]。

3.2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应用

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国土空间资源规划工作一直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生态文明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过程中,使用GIS技术能够对城市水源涵养、雨水收集以及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进行数据收集分析,为城市的生态格局规划提出重要的数据决策支持。并且通过数据收集分析,还能够为城市中各处生态安全发展局面进行评估,对危险级别或是濒危级别的生态保护基地进行动态化监测,从而帮助相关的工作人员更好地制定相关的补救措施。在城市的发展建设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名片,美好的城市生活,

干净的城市环境,都离不开GIS技术的运作。在GpRS技术的发展建设过程中,能够及时地促进城市发展的绿色空间建设,逐步打造适合人民群众生活生存的绿色空间,逐步缓解和消除人与自然的矛盾,人与土地的矛盾,促进生态发展理念践行与发展[4]。

3.3 空间规划中的应用

GIS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空间分析技术是其核心,经过多年的累积成果发展,GIS的空间分析技术有了比较成熟的模型分析方法。空间分析技术不仅仅只局限于资源的利用分配方面,还能够通过相关的分析和研究,对城市发展和规划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城市空间规划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GIS技术的应用能够对城市的中心区域进行空间分布规律分析,其中所使用的方法就包括有:空间高度分析、空间等值线分析、类聚分析、空间波动分析等一系列方法,从而会是说城市的未来发展模型,指导相关的结构用地调整。将GIS技术和拓扑关系或pOI数据进行联合使用,能够实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科学合理规划,提高城市发展建设布局的合理性与科学性[5]。

3.4 统一的公众参与体系

公众参与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决策是一项难度非常大的事,因为公众参与过程中,需要了解到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发展情况,在工作意见的提出过程中需要考虑意见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但是我国公众群体一般都不能够真正参与到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整个过程,并且受到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就导致了公众参与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难题。而GIS技术的使用,能够实现对国土空间资源的科学收集、分析和处理,并且通过互联为基础建立相关的信息数据库,实现空间信息数据的共享。社会公众群体能够通过互联网及时地读取国土空间工作的相关工作成果,了解到相关的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并且公众能够通过自身的知识水平,在互联网上提出有效的决策意见和建议,实现GIS技术的公众参与以及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开展的公众参与。当收集到相关的国土空间规划工作意见之后, GIS技术能够实现对相关意见建议数据的收集分析,对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之后,实现意见数据的可视化,并最终成为决策的支持数据。 GIS技术造就了一个综合性的信息数据库,不仅及时地发布相关的国土空间规划数据,还能够对社会公众的决策意见进行收集整理,实现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开展的科学性与合理性[6]。

3.5 GIS技术在参与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笔者认为,公众参与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讨论,主要分为以下4个阶段:工作目标制定、工作方案筛选、工作方案审批、项目计划实施这4个阶段最终都会由GIS系统进行收入和整理,从而形成最终的数据决策结果。在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时,要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公众发布相关的信息数据,相关的空间规划工作图展示在网页上,通过热线电话或相关社交软件进行意见收集,然后再使用GIS技术对有效意见进行收录,对无效意见进行删除,实现工作目标制定的科学合理。第二,在进行工作方案和计划的筛选过程中,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对相关的工作方案进行模拟开展,实现数据建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而进行工作方案的审批过程中,GIS技术会及时拿出已经收集分析整理好的科学数据提供决策支持,实现科学工作方案的合理筛选。最后,国土资源工作的规划开展过程中,要坚持把国土空间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工作计划相结合,实现工作开展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按照空间发展的规律进行空间规划工作,并且将最新及时的规划工作数据发布到相关的网络平台,保障公众的知情权[7]。

4. 结语

我国社会科学技术的突破性发展,为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提供了技术支持。笔者介绍了GIS系统的基本概念,以及 GIS系统在具体的空间环境中是如何运行的,突出了GIS系统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并且当前公众式参与的GpS系统建设不断完善,社会各阶层能够更好地参与到国土资源规划工作中,对工作的发展和进度提出有效的意见和建议,实现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科学有效推进。并且不难看出,当前公众参与GIS系统发展过程中,都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空间规划工作内容的可视化和公开化,实现国土资源数据的共享化,并且大幅降低了公众参与的难度,突出了空间规划工作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猜你喜欢

空间规划国土资源科学性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城市规划路径思考
基于国土资源大数据应用的土地资源管理模式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简介
岩土工程勘察土工试验数据科学性及准确性的提升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乡村振兴实施路径
国土空间规划的法理和机理
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分析
论《中华通韵》15韵部的科学性
说话写句要注意科学性
从陕县成功救援谈应急决策的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