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积累的探究

2021-06-03安丰庆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吟诵鉴赏积累

安丰庆

摘 要:诗人多感物,诗人也最多情。诗人们通过凝练、生动、优美的语言抒情言志,既是表达诗人的个人情怀,更是表现诗人的修为、素养和志向抱负。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贴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展开课堂互动与沟通,为学生创造诗词学习方面的契机,对古诗词鉴赏、吟诵与记忆的方式进行不断地研究和探索,强化学生的古诗词积累能力,使他们开阔眼界,深刻感受到古诗词文化的魅力,促进语文素养的形成。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词 鉴赏 吟诵 积累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2.018

《中国诗词大会》上董卿的魅力主持和参赛选手博学多才的即兴表现,让中国古代诗词中深刻的意境和动感的美景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呈现在大众的视野当中。古人将古诗词的精髓刻入了自己的身体,写进了自己的血脉,把中国文化以咬文嚼字的精准对仗让千百年后的人们都感受得到其中的唯美与深刻。古代文人的情怀与智慧的光辉应该让当代的学生记忆并传承,让学生在想象中生出翅膀,在古人的情怀中感悟,在诗词的积累中升华。

一、有效鉴赏促进古诗词积累

古诗词中大量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学生的发展极为重要,而鉴赏是促进小学生古诗词积累的前提,也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教师可以根据古诗词的特点,创新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体验作者的艺术手法,分析其思想与精髓,让古诗词的整体形象刻画在学生脑海中。

1.初识古诗词,了解构造美

孟浩然的《春晓》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给学生一种直观的画面感,真正走入诗人当时的心境,感悟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利用PPT或多媒体展示这样一种场景:春宵梦酣,天已大亮,春光明媚,鸟儿欢鸣。将充满活力的春晓景象彻底烘托在这样一种辽阔的画面开头,然后自然地转入诗的第三、四句的联想:夜里的风雨把清晨清洗得更加明丽,却不知将春花摇落了多少。贴近生活的晓畅语言和琅琅的音韵隐含着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和无限遐想,给读者的心中也画出了一幅画。同时《春晓》虽然篇幅短小,但是其中的音韵美却可以转化成一首歌曲让学生感受其语言文字的深厚内涵,并让学生在对古诗词音律和节拍的学习中感知诗意,把握诗词情感,促进其对古诗词的赏析和积累。

2.赏析古诗词,体会内在美

以李白的《静夜思》为例,教师可以将古诗词的内容以文字、图片、声音,以及视频等形式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制作动态古诗词鉴赏的视频课件:以“床前明月光”的清静之景来衬出诗人的寂寞孤单;然后是以古筝配乐为背景音乐的古诗朗读,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诗人思乡之切,内心深处似醒非醒的错觉;再给学生播放提前制作好的幻灯片课件,内容为古诗中陋室、月光的画面,让学生处在一个孤冷、寂寥的教学氛围中,更加直观形象的感受古诗中“举头”想要的“慰藉”和“低头”呈现的“无奈”,让学生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力,逐句去理解古诗词的内容,仔细品味其中的含义,和作者产生共鸣,真正深层次地体会到古诗词的意境美,提升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二、有效吟诵,促进古诗词积累

所谓“诵诗三百,歌诗三百”。古诗是可以通过吟诵出来的,这又被人们称为中国特色的读书方法。不管何种表现形式都是要有节奏地朗读,而且“吟诵”有时听起来更像是在唱歌。在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号召下,现代教学也逐渐引入吟诵,提倡通过建构诗词情景交融的画面来吟诵品味诗词之美,感受生动逼真、如诗如画的情境,促进诗词积累。

吟诵的初级要求,首先要平长仄短,入短韵长;其次,诗词律句的节奏要以每两个字作为一个节奏单位,依字行腔,依情而定。如“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最后是情通古人,自成曲调。即结合古诗的音乐性与韵律,把情感融入诗中,尝试自主吟诵,自成曲调。如“春夜喜雨” “长歌行”等包含的句读、音律、结构等知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言语智能和音乐智能等多元智能。

吟诵的高级要求应具有情境性,即让学生从具体的语境、情境中学习吟诵,并且诵出形象,诵出情感,诵出韵味与个性,从而能够举一反三,自觉运用吟诵传承经典。通过吟诵教学让学生反复吟诵优秀古诗,养成吟诵氛围,让学生浸润在经典诗文的唯美幻境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的古诗词积累。

三、有效记忆促进古诗词积累

小学生的古诗词背诵记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教师在小学古诗词教学时,可以大胆尝试新方法,以直观形象的思维导图将古诗词蕴含的深意显性化,由中心主干和分支来帮助学生更快的理解、记忆和积累古诗词。

1.尝试用思维导图展示感知效果

在《山行》教学中,诗人杜牧通过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描绘一幅和谐、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要画出这首诗的思维导图,要先明确诗歌的诗题、作者介绍、时代背景、注释等,再展开绘制。首先,中心主图写上题目《山行》·杜牧,同时体现出山路、人家、枫树林的主题,展开鉴赏;其次,从主干上分出四个次分支,按照连接古诗各个相关联的重点词语,比如山路、人家、枫林、枫叶等四个关键词直观形象地绘制内容,让整幅图画充满童趣;最后,在第三分支的关键部位添加小图标,将作者的所见所感都呈现出来,帮助学生感知诗词内容,并在轻松有趣的课堂中掌握诗句的妙处,如炼字、语言风格、形象特点、表现技巧等。

2.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快速背诵诗歌

在《长歌行》中,文中的园圃、春天、秋叶、河流、年少等意象繁多,情感表达含蓄委婉,这时可通过画思维导图来记忆。

题目《长歌行》作为主干。“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用树叶的形状作为一级分支来体现“苗圃”,把“菜园、葵、露珠、晒干”作为二级、三级分支关键词;“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中,以“春”作为一级主题,“春天、恩泽” 和“生物、繁荣”作为二级分支关键词;“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以“秋”作為一级主题,“担心、秋天”和 “树叶、枯黄”作为二级分支关键词;“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以“川”作为一级主题,“百川、大海” 和“何时、西流”作为二级分支关键词;“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以“年少”作为一级主题,“少年、懒惰”和“年老、悔恨”作为二级分支关键词。

3.应用思维导图,完成古诗拓展

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把注意力专注在古诗词的一个主题上,这个主题可以多样化、多元化,然后围绕主题思考与它相关的所有因素,全面、系统地思考所研究的问题,在充分体现个体思维的多样性的同时,完成对古诗的拓展和积累。

比如以“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为中心,第二分支可以是“汉、唐、元、明、清”等,也可以是“李白、杜甫、孟浩然、贾岛、范成大”等,还可以是“抒情诗、感怀诗、言志诗、咏史诗、征战诗”或者“月亮、桃花、杨柳、白雪”等。把这些诗归类,并收集一些课外的诗句来具体绘制第三分支。通过这种绘制思路,学生的思绪就能通过枝干和关键词把整首诗联系起来,进而运用思维导图快速背诵古诗。教师还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发挥群体的力量,让他们相互讨论,并及时补充添加各自的理解,并通过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在组内共同完成一幅第一眼就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更理想、更完美的思维导图。这样一来,形象的图画,激烈的讨论拓宽了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空间,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了古诗词。

参考文献:

[1] 祁鸣《传承经典徜徉诗词海洋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几点思考》,《科学咨询》2019年第30期。

[2] 谢培渝《基于情境创设的小学低年级古诗词教学研究》,《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年第10期。

[3] 朱晓芳《小学古诗词的教育价值和教学策略探析》,《生活教育》2018年第6期。

[4] 于素贤《小学语文经典古诗文诵读教学研究——以青岛浮山路小学为例》,山东师范大学,2017年。

[5] 谢新航《小学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以Q市A小学为例》,曲阜师范大学,2018年。

猜你喜欢

吟诵鉴赏积累
吟诵国学经典,提升语文素养
靖江吟诵的采录以及初步研究
吟诵,拥抱经典
紫砂陶艺鉴赏研究
紫砂陶艺鉴赏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试论普通高等学校高中学生的专业音乐审美的培养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的积累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镉在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植株各器官中的积累及对其它营养元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