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急性脊柱创伤的效果观察

2021-06-02汪根和涂斌

当代医学 2021年15期
关键词:根钉椎弓节段

汪根和,涂斌

(乐平市人民医院脊柱疼痛康复科,江西 景德镇333300)

脊柱损伤是一种较常见的损伤类型,多采用外科手术进行治疗,而此术式的核心在于重新构建脊柱的力学稳定性,且采取有效措施,始终保持其稳定性;此外,还需对脊柱正常序列予以恢复并加以维持,防止脊髓损伤及迟发性瘫痪、后凸畸形等并发症的发生[1]。有报道[2]指出,只有及时且有效的治疗急性脊柱损伤,才能最大程度降低致残率,而这些治疗的操作基础是利用相关仪器进行严格、全面检查,对创伤的具体位置及类型等信息加以明确。本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急性脊柱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术施治,观察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脊柱损伤患者20例。其中男14例,女6例;年龄18~69岁;平均年龄(45.6±3.12)岁;致伤原因:重物压砸伤2例,高空坠落伤8例,道路交通伤8例,其他类型伤2例。纳入标准: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急性脊柱创伤;患者意识清晰,认知能力正常;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其他部位严重创伤者;恶性肿瘤者;脏器功能异常者。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行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术,操作流程:对患者实施全麻操作,辅助行舒适体位,预防腹部受压。将中心部位设定为上椎棘突,皮肤纵向切开,显露双侧椎板,同时,显露小关节突。然后对进针点实施定位,在定位操作时,遵照十字法;于C型臂X线机的辅助下,实施椎体定位,当椎弓根探子把椎弓根四壁均测出后,便可将螺钉拧入,实施椎体复位,且详细检查复位情况。在明确是否复位过程中,需合理化、高效化利用仪器的透视工作。将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置入,根据患者病情实况,有针对性、目的性与计划性的实施减压,且对神经根、硬脊膜进行详细探查,把脊髓压迫给解除掉。重新构建脊柱排列,并将椎体高度予以恢复。于透视辅助下,对伤椎实际复位情况进行观察,满意后,将创口缝合。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术前、术中及术后1个月,对患者开展MRI、CT、X线片等影像学检查,测定伤椎椎体前后缘的压缩高度,并测量Cobb's角,记录最终结果;根据Frankel分级(A~E级),对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实际恢复情况进行判断。疗效判定标准[3]:完成手术后,如果患者椎管容积、椎体高度、临床症状及后凸畸形均消失或恢复正常为优;若椎体容积的侵占比<5%,椎体高度压缩程度<5%,Cobb's角<5°,腰背痛轻微,神经损害症状消失,可基本胜任一些轻微的工作为良;若椎管容积侵占比为6%~10%,椎体高度压缩程度为6%~10%,Cobb's角为5~10°,无腰背痛症状,但仍存在有脊髓神经损伤症状为中;若椎管容积侵占比>10%,椎体高度压缩程度>10%,Cobb's角>10°,存在脊髓神经损伤、腰背症状为差。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F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分析20例患者中,优15例,良3例,中2例,差为0例,优良率为90%(18/20)。

2.2 患者手术前后Cobb's角及缘压缩高度比较 术中和术后1个月,患者椎体后缘压缩高度、椎体前缘压缩高度、Cobb's角、椎管占位率均低于术前(P<0.05),但术中和术后1个月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患者手术前后Cobb's角及缘压缩高度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Cobb's angle and edge compression height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s)

表1 患者手术前后Cobb's角及缘压缩高度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Cobb's angle and edge compression height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s)

时间术前(n=20)术中(n=20)术后1个月(n=20)F值P值椎体后缘压缩高度(%)29.05±9.24 3.36±1.58 3.97±2.56 18.14<0.05椎体前缘压缩高度(%)45.21±9.03 5.28±2.04 5.17±2.16 16.08<0.05椎管占位率(%)34.11±10.24 4.57±3.52 4.57±3.46 18.50<0.05 Cobb's角(°)27.17±5.77 4.03±2.52 5.54±3.22 13.61<0.05

2.3 患者手术前后脊髓神经功能恢复程度比较 术后1个月A~D级占比低于术前(P<0.05),而E级占高于术前(P<0.05),见表2。

表2 患者手术前后的脊髓神经功能恢复程度比较[n(%)]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degree of recovery of spinal cord nerve function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n(%)]

3 讨论

脊柱损伤为较常见且严重的多发创伤性疾病,创伤后,若未能得到及时、有效救治,会带来许多严重后果,如脊髓损伤,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4-5]。在整个脊柱中,活动度最大的为胸腰段,因躯干活动的应力较集中,且脊柱还存在不同程度的生理性弯曲移行,因此,脊柱为骨折的易发、多发部位。其中,马尾损伤、脊髓损伤为最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若治疗不及时,会引发功能性损伤,不仅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造成较大的影响,而且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6-7]。

在治疗急性脊柱损伤时,需根据患者病情实况及主要临床表现等,选择与其相适应的治疗方法[8];针对椎弓根固定术,其与减压相配合是对此创伤进行治疗的首选术式,但在实际选择此术式时,需注重如下方面:①手术开始前,采用多种影像学技术对患者伤椎进行严格检查,从中深入了解患者受伤椎体的损伤程度以及当前的上、下椎状态[9-10];另外,还需要对受伤椎体进行测量,同时,对上下椎椎弓根倾斜角度、横径进行测量,为准确定位提供条件与依据。②钉棒复位时,于C型臂X线机的辅助下来开展,不能单凭既往经验进行操作,并且还需密切关注椎间隙、椎体高度,详细观察椎体后方的平复位平整状况等。③严格掌握手术的禁忌证、适应证,后者主要包括患者在前中柱或者三柱比较缺乏,椎管狭窄、胸腰椎骨折、椎间盘突出等[11]。采用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术对急性脊柱损伤进行治疗,可对伤椎进行详细且准确的解剖复位,且还能对脊髓神经功能加以改善,因此,可获得较理想的效果[12-13]。

本研究结果表明,术中及术后1个月,患者Cobb's角、椎管占位率上、椎体后缘压缩高度、椎体前缘压缩高度均较术前降低,但术中和术后1个月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采用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术对急性脊柱损伤进行治疗,可降低椎椎体前后缘压缩高度,缩小Cobb's角,改善临床症状[14-15]。有报道[16]指出,对急性脊柱损伤的神经系统情况进行准确评估尤为重要,其除了与手术指征相关外,还与预后密切相关。若进行脊柱损伤患者合并其他损伤,则整个神经系统更加复杂,且也不利于开展治疗。此外,本研究中,术后1个月,患者Frankel分级中,A~D级占比较术前均显著降低,而E级显著升高。提示,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急性脊柱损伤时,可较好的恢复脊髓神经损伤。本研究结果表明,20例患者的优良率为90%,表明其治疗效果理想。

综上所述,急性脊柱创伤患者开展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施治,效果显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根钉椎弓节段
顶进节段法最终接头底部滑行系统综合研究
后路微创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效果观察
探讨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脊椎骨折的临床疗效
经皮椎弓根钉固定术治疗椎体骨折置钉准确度分析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浅议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护理
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联合活血祛瘀汤治疗胸腰椎骨折134例
桥梁预制节段拼装施工技术发展概述
预制节段拼装桥墩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