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养为本的线上虚拟化学实验教学
——以《探究补铁剂的变质情况》为例

2021-06-01郭志强张晓明王冬明

关键词:铁剂变质试管

郭志强,张晓明,王冬明

(1.湖北师范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0;2.湖北省黄石二中,湖北 黄石 435002)

1 问题的提出

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1月27日,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大中小学校推迟春季开学时间[1],并于1月29日发出倡议: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停课不停学”[2]。线上教学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环境、教学的管理方式及信息技术的地位,教师必须适当调整教学的方式、方法,以应对这些转变,才能确保学生居家学习的质量[3]。

2017 年版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突出强调教学要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4],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具有教育教学功能, 而且具有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功能[5]。但受制于线上教学的客观条件,多数教师都只能采取视频形式或图片形式进行实验教学内容的讲解,这样的实验教学,缺乏了实验探究的过程,不能最大化地发挥实验教学的优势。本文重现了高一上学期“以探究补铁剂的变质情况”的虚拟实验教学,从而向教师介绍如何基于NOBOOK虚拟实验室平台开展虚拟实验教学,以期线上教学能够有效发挥实验教学功能,力争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得到最大化提升。

2 虚拟实验室简介

虚拟实验室 (Virtual Laboratory) 概念,是由美国弗吉尼亚大学 (University of Virginia) 威廉·沃尔夫 (William Wolf) 教授于1989年首次提出,其初衷是为了方便科学研究工作[6],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虚拟实验室也逐渐被应用到日常教学中。本文所用的NOBOOK虚拟化学实验室可以提供初高中课程所需实验,由于使用了公式算法引擎,可根据实验所需更改实验参数,从而使得实验更为灵活,更贴近真实实验,是虚拟实验室商业化的代表作[7],基于自身运用,通过计算机绘图将NOBOOK虚拟化学实验室所含元素及功能进行了绘制(如图1)。

图1 NOBOOK虚拟实验室界面图

3 教学设计

3.1 教学内容分析

“铁及其化合物”是人教版必修①“金属及其化合物”的重要章节,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较之于“铝及其化合物”的知识,该章节可以更好地强化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学好本节内容,对后面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学习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该章节在教材中的内容可分为三个板块(见表1)。

表1 铁及其化合物在教材中的内容编排

本文将“铁的氢氧化物”及“铁盐和亚铁盐”两部分教学内容进行组合,借鉴苏教版教材中的内容[8],以“探究补铁剂的变质情况”为主题,基于NOBOOK虚拟实验室平台将学生置于实验、问题情境中进行教学。

3.2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切目标的基础,它对每一学段、每一课时、每一知识、每一项活动都具有导向功能和评价功能[9]。要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首先,教师要学会从基于“三维目标”的教学设计转向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10]。化学五大核心素养各有侧重,本节课拟重点提升学生三大核心素养。图2是本文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所制定的教学目标。

图2 核心素养的课时教学目标

3.3 教学思路

1)教师利用NOBOOK软件新建空白试验,“配置”4种稀释为无色的不同溶液,每种溶液均“配置”两份,并对它们进行编号,充当“补铁剂的溶液”。

①——溶质全为Fe2(SO4)3(完全变质的补铁剂)

②——溶质全为FeSO4(未变质的补铁剂)

③——溶质为FeSO4和Fe2(SO4)3(部分变质的补铁剂)

④——溶质不含FeSO4和Fe2(SO4)3(伪劣补铁剂,不含铁元素)

2)通过化学实验检验“补铁剂溶液”中的铁元素,从而证明“补铁剂”的变质或假冒伪劣情况。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教授本章节与铁的氢氧化物、铁盐和亚铁盐有关化学知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具体教学思路如图3.

图3 探究“补铁剂”中的铁元素教学思路

4 课堂教学

4.1 教授三法检验Fe2+和Fe3+

【视频】播放白纸显红字的魔术视频。

【教师】这个神奇的魔术,就是利用我们今天所学的化学知识进行的,那么让我们一起来揭秘魔术的本质吧!

【讲解】字呈现为红色是因为Fe3+与无色KSCN溶液会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后的溶液是血红色的。

【教师】经过刚才的讲解,同学们是否能够揭开这个魔术的谜底呢?

【学生】在白纸上提前用无色的KSCN溶液书写,再准备含Fe3+的溶液,将溶液进行稀释,使得溶液变得近乎无色,用喷壶盛装该溶液对白纸喷洒,即可使得白纸上出现红字。

【教师】非常好,同学的回答中有一个关键点,是极为重要的。那就是将含Fe3+的溶液稀释至近乎无色,依旧也可以产生现象。该反应的灵敏性很高,所以这个反应经常用来检验无色溶液中是否含有Fe3+.

【教师】我们在之前的学习中,还学习到有关于Fe3+的检验方法,请同学们举手回答。

【学生】可以直接观看溶液的颜色,含有Fe3+的溶液是棕黄色。

【学生】还可以向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如果产生红褐色沉淀,可以证明溶液中含有Fe3+.

【教师】请同学们书写NaOH溶液与含有Fe3+溶液反应,产生红褐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PPT】展示缺铁性贫血症的症状。

【教师】在生活中,如果被医生诊断为“缺铁性贫血症”,一般是需要服用补铁剂来进行治疗的。

【PPT】展示补铁剂说明书

【教师】请大家阅读说明书,告诉老师该补铁剂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学生】主要成分是硫酸亚铁,每片补铁剂中含有硫酸亚铁0.3g.

【教师】现在小明同学得了缺铁性贫血症,购买了上述补铁剂,但是服用一周后,病情依旧没有改善,请大家根据所学知识,猜想一下原因。提示大家,补铁剂中的主要成分是硫酸亚铁。

【学生】该补铁剂的主要成分是硫酸亚铁,二价铁才可治疗贫血。但是二价铁并不稳定,可能是由于保存不当,在空气中被氧化成三价铁而失去了效用。

【教师】非常好,那么为了帮助小明同学检测所服用补铁剂的变质情况,我们不仅要掌握Fe3+的检验方法,同时还需要学习Fe2+应当如何检验,那么请大家回答常见Fe2+的检验方法。

【学生】可以直接观看溶液的颜色,含有Fe2+的溶液是浅绿色。

【教师】与Fe3+相同,Fe2+也有其特征颜色。Fe3+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红褐色沉淀,用以检验Fe3+.那么Fe2+是否也可以和NaOH溶液反应产生沉淀呢?如果产生沉淀,沉淀的颜色是否还是红褐色呢?

【NOBOOK虚拟实验平台】FeSO4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如图4)。

图4 FeSO4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现象

【教师】观察到实验现象为先产生白色沉淀,紧接着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沉淀,最后变为红褐色沉淀。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和之前同学们所说的一样,因为二价铁的不稳定,所以白色的Fe(OH)2沉淀不能在空气中稳定存在,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红褐色的Fe(OH)3沉淀。请大家书写出Fe(OH)2在空气中被氧化为Fe(OH)3的化学方程式。

【教师】大家氧化还原配平的实际运用能力很棒,那么请问大家如果想要较长时间观察到白色的Fe(OH)2沉淀,实验的关键在哪里?

【学生】由于白色的Fe(OH)2沉淀不能在空气中稳定存在,所以实验成功的关键应该是隔绝Fe(OH)2沉淀与空气的接触。

【教师】大家回答得很正确,那么由于Fe2+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特殊现象,所以也可以用该方法检验溶液中的Fe2+.

【PPT】总结检验Fe2+和Fe3+的三种方法、展示本节课类价二维图,如图5、图6所示。

图5 检验Fe2+和Fe3+的三种方法

图6 本节课类价二维图

4.2 讲解三种方法的适用情况

【教师】观察法与氢氧化物沉淀法均可用于检验Fe2+和Fe3+,但是这两种检验方法适用于常量下两种离子的检验。而显色法中Fe3+与无色KSCN溶液反应灵敏度高,故而该反应经常用来检验微量下的Fe3+,但却不能检验Fe2+.(提出疑问:难道真的不能吗?这么灵敏的反应试剂不就无法继续发挥价值了嘛,请大家仔细看一下本节课的类价二维图,创造性的利用KSCN溶液。)

【学生】可以将Fe2+转化为Fe3+从而检验Fe2+.

【教师】思路是非常正确的,Fe2+转换为Fe3+化合价会升高,我们可以通过添加氧化剂的方法实现这样的转换,应该添加什么氧化剂呢?在这里又有什么限制呢?请大家举例。

【学生】该反应最后会变为红色,所以加入的氧化剂必须是无色的,不能有其他颜色干扰。可以加入双氧水。

【教师】大家分析的很透彻,方法我们都已经掌握了,那么我们现在一起来探究如何检验补铁剂的变质情况吧!

4.3 虚拟实验探究“补铁剂”的变质情况

【NOBOOK虚拟实验平台】检验四种“补铁剂”的变质情况

【PPT】展示8支利用NOBOOK虚拟实验室配制的四种未知溶液(如图7)。

图7 自配补铁剂

【教师】向盛有4支不同溶液的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观察实验现象(如图8)。

图8 滴加KSCN溶液后实验现象

【教师】向每支试管滴入KSCN溶液后,发现1号和3号试管溶液变成了红色,可以证明什么?

【学生】1号和3号试管中都含有Fe3+.

【教师】那能否得出结论1号与3号“补铁剂”完全变质了吗?有没有可能有其他的情况?

【学生】如果“补铁剂”部分变质,也可以产生Fe3+,虽然还含有Fe2+,也会出现上述现象。

【教师】大家的推测是完全正确的,那怎样证明,哪一支试管中的“补铁剂”是部分变质呢?如何证明还存在Fe2+?观察法和沉淀法显然不能有效地验证Fe2+的存在。(给予提示:请大家再观察一下本节课的类价二维图,思考Fe2+具备什么性质。)

【学生】部分变质的“补铁剂”中还存在Fe2+,Fe2+有还原性,如果把酸性KMnO4溶液滴入溶液中,酸性KMnO4溶液的紫红色褪去了,就可以证明原溶液含有Fe2+.

【教师】请问大家是不是向已经变红的溶液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

【学生】不对,已经变红的溶液中存在颜色干扰,应该向编号相同的未滴加KSCN溶液的试管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

【教师】大家防干扰的实验意识很强,将酸性KMnO4溶液分别滴入备用的1号和3号试管中。请大家观察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如图9)。

图9 滴加酸性KMnO4溶液后实验现象

【学生】观察到1号试管溶液变成了浅紫红色,而3号试管依旧是无色的,证明1号试管全都为Fe3+,不含Fe2+;3号试管既有Fe3+又有Fe2+.所以1号试管“补铁剂”完全变质,3号试管“补铁剂”部分变质。

【教师】大家的分析很正确,该实验现象利用了Fe2+与酸性KMnO4溶液的氧化还原反应,那么我们一起来书写一样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缺项配平法讲解方程式)

【教师】我们已经通过实验验证了,1号和3号“补铁剂”的变质情况。2号和4号试管与KSCN溶液反应无现象发生,难道可以直接得出结论2号和4号试管中未变质,都只含有Fe2+吗?有没有其他可能?

【学生】应该只有这种可能了。

【教师】那么我们按照同学们所推论出的知识,向未变色的2号和4号试管中滴加H2O2溶液,请大家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图10 滴加H2O2溶液后实验现象

【学生】观察到2号试管溶液变成了红色,而4号试管依旧是无色的,证明2号试管确实全都为Fe2+,所以2号试管“补铁剂”未变质;但是并不知道4号试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教师】大家犯了先入为主的错误,认为老师所配制的“补铁剂”就一定含有铁元素,有没有可能是老师买到了假药呢?

【学生】(恍然大悟)4号试管不含有Fe3+和Fe2+,4号试管的“补铁剂”是伪劣产品,该“补铁剂”未含铁元素。

【教师】我们将每支试管的“补铁剂”变质情况都进行了检验,“补铁剂”保存不得当会失去药用。在生活中医生经常嘱咐患者在服用“补铁剂”时可同时服用抗氧化剂“维生素C”,不仅可以有效的防止“补铁剂”中的亚铁元素被氧化,还能将已经被氧化的亚铁元素还原。

【教师】在实验室中,为了防止含有Fe2+的溶液被氧化,会在试剂瓶中加入铁粉。这样的措施也正是利用了Fe3+能在还原剂的作用下还原成Fe2+的氧化还原反应原理。

4.4 课堂知识总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到了的Fe3+和Fe2+常见的三种检验方法与相互转化。本节课课堂知识总结如图11所示。

图11 本节课课堂知识总结

5 结语

落实新化学课程标准,对于化学教师来说是一个新的、富有挑战性的任务。王后雄教授强调:“每位教师都应当积极开展‘素养为本’的化学教学[11]”。利用虚拟实验室开展化学实验教学,并非疫情期间的无奈之举。在课堂实验教学中,也会经常出现有害、有危险的实验(例如浓硫酸与蔗糖反应),教师可以将虚拟化学实验融入日常的实验探究教学中,真正地实现每节课都以学生核心素养提升为最终目标的教学。

猜你喜欢

铁剂变质试管
孩子贫血能食补吗
铝硅合金变质处理研究现状
术后静脉补充铁剂并不能改善分期双侧膝关节置换血红蛋白水平和输血率
无土栽培在试管苗移栽中的应用探讨
变质
铁剂
——忌食
口服铁剂有禁忌吗?
试管难题
氢氧化钠变质知多少
异型试管在微型化学实验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