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廉洁教育研究

2021-05-30孙海燕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24期
关键词:廉洁教育新媒体大学生

摘要: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业态的迅速发展,在丰富大学生信息获取渠道的同时,也深深地影响了学生对廉洁教育的认知和实践。为确保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有效性,高校和教师等廉洁教育主体要在深入、准确把握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现状的基础上,积极探寻更加科学的教育方法,强化大学生廉洁教育效果。文章在概括介绍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基础上,就新媒体对廉洁教育的影响,以及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廉洁教育活动开展的科学策略进行探讨研究,旨在丰富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廉洁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24-0089-03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20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题项目“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廉洁教育创新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0SJB0849

一、前言

大学生廉洁教育,是对大学生廉洁思想和廉洁行为进行的系统性、持续性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廉洁素养,能够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保持较强的自律性和廉洁性。对于认知趋于成熟的大学生而言,其对廉洁教育的认识度和认同度较大程度地受到周围生活、学习环境的影响。也正因如此,近年来普遍兴起的新媒体成为影响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典型性因素。当然,新媒体对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影响是双面的,如果廉洁教育主体能够把握新媒体的利好,对大学生进行廉洁方面的正确引导,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如果教育主体忽视新媒体对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影响,不愿主动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的廉洁教育形势,则很难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二、大学生廉洁教育概述

大学生廉洁教育,是指高校依靠各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以党群组织学习、校园文化建设、课堂教学、学生社团活动、网络自媒体宣传等形式,依法依规对大学生廉洁诚信等思想和行为规范进行的教育[1]。对大学生廉洁教育概念的理解应当从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方式、教育原则、教育目的等五个方面入手。在教育主体方面,主要是高校和高校的职能部门与教学单位,这其中包括教师;在教育客体方面,主要是不同年龄段、不同年级层次、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教育方式方面,主要采用诸如党群组织学习、校园文化建设、课堂教学、学生社团活动、网络自媒体宣传等形式开展;在教育原则方面,需要重点坚持的就是依法依规原则,即教育主体在廉洁教育的内容方式选择与实施方面,应当重点遵循法律法规的规定;在教育目的方面,主要在于对大学生的廉洁诚信思想和行为规范进行熏陶和引导,使学生形成廉洁自律的人才。

就目前而言,大学生廉洁教育通常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也凸显了廉洁教育的重点在于思想教育和行为引导。对于高校而言,开展有效的大学生廉洁教育,既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也是细化大学生理论与实践学习,夯实大学生未来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重要举措。

三、新媒体对大学生廉洁教育活动开展产生的影响

作为一种媒体形态,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卫星等渠道,向手机、电脑等媒体终端的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相较于传统的以广播、电视、报纸、期刊等为载体的内容传播方式而言,新媒体重点吸收了网络的超时空性和即时性[2]。近年来,诸如微信、微博、论坛、贴吧、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形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重点使用的信息媒介,而这种情况极大地改变了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环境。基于此,文章分别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分析新媒体对大学生廉洁教育活动开展的影响,以明确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现实状况。

(一)新媒体对大学生廉洁教育活动开展的积极影响

在大学生廉洁教育活动开展中,新媒体主要以内容传播媒介的地位和作用运行,新媒体产生的积极性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新媒体为大学生了解廉洁教育内容提供了多元化的途径。在传统教育模式和环境下,大学生了解廉洁教育内容更多依靠课堂上老师的讲解,以及课外生活和学习中的零散接触,并且所接触的多是一些理论性的内容,过于抽象和概括,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理解透彻。而新媒体的产生和发展,为大学生提供了通过微博、微信、抖音、论坛、贴吧等媒介获取廉洁教育内容的途径。并且,这些廉洁教育内容在形式上突破了单一的文字,成为集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元要素于一体的综合性内容,更容易吸引大学生的关注,也利于大学生的深刻理解和体会。显然,新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加多元的廉洁教育内容获取方式,并且也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增强了学生对廉洁教育的认知与认同。

第二,新媒体为大学生廉洁教育创造了开放交互的环境。大学生廉洁教育,面向的是拥有自主思考能力和自我想法的大学生群体。仅凭教师单纯的理论内容讲解,很难让学生完全理解和认同廉洁教育的相关思想和行为规范。新媒体的出现,使学生可以在开放互动的网络环境下进行廉洁教育话题的讨论和案例的分享,这无疑为学生构建了内容输入与输出的良好环境。一方面,学生通过新媒体平台上推送的相关内容,了解与廉洁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并进行选择性的记忆和掌握;另一方面,学生在遇到与廉洁教育相关的话题时,可以将自己的理解通过文字、语音、视频等方式在留言区、评论区、分享区表达出来。这种输入与输出相结合的廉洁教育环境,为大学生充分、深入地理解廉洁诚信内容创造了良好的机会和条件。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廉洁教育活动开展的消极影响

新媒体虽然为大学生廉洁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新的途径和环境支持,但作为一种开放、自由的内容传播媒介,新媒体也给廉洁教育活动开展增加了干扰性因素,使得廉洁教育的效果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3]。就目前大学生廉洁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而言,新媒体产生的消极影响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第一,新媒体弱化了大学生对廉洁教育内容的正确理解。新媒体为大学生的信息获取提供了多元化的途径,使学生对教育内容的选择拥有充分的自主权。在日常的新媒体应用中,学生会倾向于选择那些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内容,对廉洁教育等具有抽象性、教育性的内容难以保持持续的兴趣。并且,网络的开放性使得新媒体中廉洁教育内容的质量参差不齐,而这其中不乏一些粗制濫造、消极诋毁的内容,这些信息不仅不会对大学生获取正确的廉洁教育内容产生积极作用,甚至会误导和扭曲大学生对廉洁教育的理解与认识。

第二,新媒体淡化了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重点内容。廉洁教育,是以廉洁自律、诚实守信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促使学生保持廉洁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但是,在开放的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更多接触的是那些泛娱乐化的内容,这些内容虽然表面上轻松愉快,但缺乏实质性的思想内涵,长期关注这些内容,会削弱学生的廉洁自律意识,使学生逐渐淡忘自己所要遵循的行为准则,久而久之,就不再能够保持廉洁,做出错误的行为。事实上,近年来普遍发生的大学生通过网贷进行高额消费的现象,就映射了这方面的问题。

四、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廉洁教育活动开展的策略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方面,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这就需要廉洁教育主体尤其是高校和教师要从趋利避害的角度出发,寻求科学开展廉洁教育活动的策略,确保廉洁教育目标的实现[4]。具体来说,应当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做好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廉洁教育工作。

(一)调整廉洁教育活动开展思路

新媒体对大学生廉洁教育活动开展的影响是全面且深入的,这就要求高校和教师调整原有的廉洁教育思路,在廉洁教育活动开展中充分考虑新媒体因素。在廉洁教育活动实践中,宜对活动要求、活动内容、活动方式等基本要素进行全面的调整。

在廉洁教育活动开展要求方面,高校要结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实际情况,以及未来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需要具备的廉洁、诚信、自律等素养,对廉洁教育活动开展的相应要求进行优化调整。同时,考虑到新媒体在廉洁教育活动开展中的重要影响力,高校要结合有关政策性文件的内容,明确以新媒体方式开展廉洁教育的相关要求,督促和指导教师进行廉洁教育活动的新尝试,使教师的“教”真正契合学生“学”的现实情况。

在廉洁教育活动开展内容方面,高校和教师要充分结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观念,以及未来职业生涯中需要具备的政治素养,细化廉洁教育的内容,逐步打造以廉洁为主题的内容体系。例如,教师可以按照“学生”“企事业职工”“党政机关干部”等不同角色的标准,分别开展相应的廉洁内容教学,让有不同职业生涯规划的学生可以充分了解到自己在从事相关工作时应当具备的廉洁素养。

在廉洁教育活动开展方式方面,教师要从被动改变转变为主动创新,即根据新媒体环境下学生内容接受的特点,设定相应的教育活动方式,为学生创造自主、深入学习廉洁教育内容的“场”,使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学习[5]。教师可以尝试将传统文化中的廉洁故事录制成短视频、音频等新媒体形式的学习资料,让学生能够以新媒体内容的方式接受廉洁教育。当然,教师也可以将情景剧表演、故事分享会等新媒体中流行的内容传播形式引入廉洁教育活动中,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相关思想的熏陶。同时,考虑到新媒体环境下,学生活动参与的开放性、自主性和平等性的情况,教师要敢于突破传统以教师为主导的活动模式,让学生转变为活动的主体,充分发挥廉洁教育活动的创造性和创新性。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自己擅长的新媒体内容制作方式,制作一些关于廉洁教育方面的主题内容,在学校或者班级课堂上分享展示。

(二)强化学生廉洁教育内容的输出

受新媒体环境的影响,目前的大学生群体有更强烈的自我表达的欲望,他们渴望有更多的人理解自己、认可自己。显然,这也是大学生廉洁教育活动开展中可以重点挖掘和利用的教育切入点。在平时的教育中,教师要注意为学生创造内容输出的条件,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对廉洁内容的看法和理解,在输出过程中促进正确的廉洁思想的深入和行为转化。

首先,创造多元思想输出途径。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自我表达的方式也更加多元。例如,学生既可以通过微信、微博、论坛等社交平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也可以通过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分享自己制作的音视频内容。简而言之,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或者兴趣爱好选择任何一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在廉洁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关于廉洁教育内容的理解,并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科学的判断。

其次,注重输出内容的评价反馈。新媒体环境下,学生除了关注自己输出的内容以外,还十分关心自己输出的内容被他人理解和认同的情况。同样,在廉洁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对学生输出的思想内容给予相应的评价和反馈,让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自己的输出行为所产生的影响。

(三)深化实践性教育

大学生廉洁教育除了要讲授相关的理論知识以外,还要借助一些实践性的案例分析或者典型行为剖析,深化学生对廉洁重要性的认知,促使行为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平时的廉洁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利用新媒体条件强化实践性教育。

首先,挖掘典型案例素材。新媒体拓宽了大学生廉洁教育素材的获取渠道。教师可以将近期曝光的与廉洁教育主题相关的典型案例作为素材,融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根据掌握的理论,对案例中涉及的人和事进行廉洁分析。这种围绕现实中发生的案例进行的实践性分析,可以深化学生对廉洁素养的理解与认同,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廉洁观念。

其次,运营廉洁教育新媒体平台。考虑到廉洁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重要性,高校可以组织学生成立专门的社团,并帮助其开通相应的微信公众号、论坛等新媒体账号,让学生定期收集、推送与廉洁教育相关的素材,借助新媒体途径强化学生对廉洁教育的理解和认识。当然,在平时的新媒体内容推送中,学生也需要通过采访、编辑加工等方式对廉洁教育的相关素材进行加工处理,确保推送内容思想的正确性。

五、结语

新媒体在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广泛应用,逐渐改变了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环境。新媒体在丰富大学生了解廉洁教育内容途径和创造开放交互环境的同时,也弱化了大学生对廉洁教育内容的正确理解,淡化了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重点内容。面对新媒体这把双刃剑,高校和教师等廉洁教育主体要在调整廉洁教育活动思路的同时,加强对学生廉洁教育内容的输出,强化实践性教育,以确保廉洁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 邓小明,廖永林,卞程秀.我国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21,36(11):83-86.

[2] 王向华.大学生廉洁教育路径研究[J].法制与社会,2020(7):174-175.

[3] 郭静.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廉洁文化的创新教育模式研究[J].中外企业文化,2021(3):103-104.

[4] 何佳雯.新时代中国大学生廉洁教育问题探析[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0,40(12):91-92.

[5] 柏孟仁,孙桢桢.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实施策略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0(4):11-17,98.

作者简介 孙海燕,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廉洁教育新媒体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浅谈高校廉洁教育的对策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共青团开展廉洁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高职院校学生廉洁教育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