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肘横纹小切口复位治疗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

2021-05-27周保军胡杰亮魏孔星王晶磊吕利军李文涛

临床骨科杂志 2021年2期
关键词:横纹克氏线片

周保军,胡杰亮,魏孔星,王晶磊,吕利军,李文涛

2018年1月~2019年6月,我科采用横纹小切口复位治疗30例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本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1.5~9岁;左侧13例,右侧17例。均为新鲜闭合骨折,骨折分型Gartland Ⅲ型(伸直型)。合并症:正中神经损伤2例,桡神经损伤1例,尺神经损伤1例,骨筋膜室综合征1例。伤后至手术时间2 h~4 d。

1.2 手术方法全身麻醉或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儿仰卧位,患肢外展。取肘横纹处做长约3 cm的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筋膜层。将肱二头肌腱牵向内侧,由肱桡肌和肱二头肌间隙钝性分离显露骨折断端。清除骨折断端间的软组织及血凝块,观察骨折移位情况,用中弯钳提起撕裂的骨膜远端,对抗牵引下纠正重叠移位。术者单手拇指按住骨折近端,其余各指自肘后方顶住骨折远端,另一只手牵引屈曲肘关节复位,若骨折尖端阻挡复位,可用血管钳从前方插入骨折断端撬拨复位,保持肘关节屈曲90°。复位后,术者示指在切口内触摸骨折前方及内外侧对位是否平整,达解剖复位后,自肱骨外髁经肱骨髁上至肱骨下1/3内侧处置入2枚ø 1.6 mm克氏针,自肱骨内髁经肱骨髁上至肱骨下1/3外侧交叉处置入1枚ø 1.6 mm克氏针。内髁置入克氏针时注意保护尺神经,先在尺神经沟处扪及尺神经滑动,由助手用拇指用力压紧肱骨内髁,将尺神经限制于尺神经沟内,然后将克氏针贴助手拇指尖由肱骨内髁置入;如内髁处肿胀明显,无法扪及尺神经,建议克氏针自肱骨下1/3内侧经肱骨髁上至肱骨外髁逆行置入。复位固定后检查肘关节活动度以及骨折的稳定性,C臂机透视检查骨折对位、对线及内固定情况。

1.3 术后处理肘关节屈曲90°功能位石膏固定3周,待骨折愈合后拆除石膏。术后4~6周根据骨折愈合情况拔除克氏针,指导患儿行肘关节的屈曲、伸直及前臂旋转功能锻炼。术后定期摄X线片复查,了解肘内翻或外翻畸形情况。

2 结果

患儿均获得随访,时间3~18个月。手术时间20~40 min。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时间3~6周。无Volkmann缺血性肌挛缩、骨化性肌炎、神经损伤、肘内翻或外翻畸形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屈曲140°~150°、伸直0°~8°,前臂旋前80°~90°、旋后75°~80°;根据Flynn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疗效:优28例,良2例。

典型病例见图1、2。

3 讨论

3.1 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

图1 患儿,女,6岁,右肱骨髁上骨折,Gartland Ⅲ 型,行肘横纹小切口复位内外髁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 A.术前X线片,显示骨折远端向外、向后侧移位;B.术后X线片,显示骨折对位对线良好,内固定可靠,前倾角恢复正常;C.术后3周X线片,显示骨折已愈合,可拆除石膏;D.术后6周X线片,显示骨折已达骨性愈合,克氏针已拔除

手法复位Gartland Ⅲ 型肱骨髁上骨折若处理不当常可导致神经血管损伤、Volkmann缺血性肌挛缩、骨化性肌炎、肘内翻畸形及肘关节屈伸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因此常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切开复位能将肱骨内、外侧柱稳固对合,保持鹰嘴窝的完整性,实现骨折解剖复位,最大程度保证复位后骨折断端的稳定性,有利于骨折愈合后肘关节屈曲、伸直及旋转功能的恢复[1]。本研究采用肘横纹小切口复位内髁1枚、外髁2枚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 Ⅲ 型肱骨髁上骨折,术后无Volkmann缺血性肌挛缩、骨化性肌炎、神经损伤、肘内翻或外翻畸形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屈曲140°~150°、伸直0°~8°,前臂旋前80°~90°、旋后75°~80°;根据Flynn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疗效:优28例,良2例。

3.2肘横纹小切口复位的优点① 入路较直接,解剖层次少,不增加其它组织损伤,为微创手术[2],同时借助后方完整骨膜的合页作用复位多无困难,骨折愈合后瘢痕小,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② 便于清除肘前方血肿块,降低血肿机化、骨化性肌炎的发生率;③ 可直视骨折部位,解除软组织嵌顿和可能的血管神经卡压,避免术中血管神经的二次损伤;④ 方便检查肱骨前方及内、外髁部对位情况,有效避免旋转、尺偏及肘内翻的发生[3];⑤ 便于术中复位和置入克氏针。

3.3术中注意事项① 在皮肤软组织条件许可情况下可行急诊手术,利于软组织肿胀迅速消退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4];② 手法复位动作应轻柔,在患儿肌肉完全放松状态下,摸准骨折错位方向,缓慢轻揉复位骨折断面;③ 骨折复位后在C臂机透视下应达到解剖复位,完全纠正骨折远端尺偏及旋转移位,保持正常的前倾角,避免术后发生肘内翻畸形及肘关节屈曲、伸直功能障碍;④ 术中可同时修复肱肌、肱二头肌断裂肌束,如合并正中神经、桡神经、肱动脉损伤,应适当延长切口,并同时行血管神经探查修复术;⑤ 内髁置入克氏针时注意保护尺神经[5],如内髁处肿胀明显,建议克氏针自肱骨下1/3内侧经肱骨髁上至肱骨外髁逆行置入克氏针;⑥ 术后3周待骨折愈合后可拆除石膏,并应早期行患肢的功能练习,可快速恢复肘关节功能。

综上所述,采用肘横纹小切口复位治疗儿童Gartland Ⅲ 型肱骨髁上骨折,具有创伤小、复位效果好、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

猜你喜欢

横纹克氏线片
体检要不要拍胸部X 线片
微创克氏针经皮固定治疗第5掌骨骨折
微型锁定钢板螺钉与克氏针治疗闭合性掌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除草剂敌草快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毒性研究
X线片联合MRI诊断脊柱骨折的临床价值
比较分析切开复位克氏针、螺钉固定治疗小儿肱骨内上髁骨折价值
毛白杨静态压缩力学性能研究及吸能分析
口腔X线片辐射对人体有害吗
人工智能在人工膝关节翻修术前根据影像学资料识别假体的应用
横纹树蛙墨脱雨林湖畔的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