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计、尊严、认知症:与认知症相关的设计和建筑环境(上)

2021-05-26编译夏霖

至爱 2021年5期
关键词:环境患者设计

编译|夏霖

国际阿尔兹海默病协会(ADI)发布的《2020 世界阿尔兹海默病报告——设计、尊严、认知症:与认知症相关的设计和建筑环境》收录了来自17个国家58位专家关于认知症友好环境设计理念的最新观点,以及全球84个关于家庭环境、日间照料和居住护理、医院和公共建筑等各类型环境中的设计实践和探索。本期带您走进与认知症相关的友好设计理念,了解空间环境设计与认知障碍症改善的关系,让认知症患者更有尊严地生活。

在国际阿尔兹海默病协会首席执行官宝拉·巴巴里诺(Paola Barbarino)的印象中,他对认知症友好设计理念的认识源自三次不同的个人体验。第一次意识到认知症患者所面对的建筑环境问题时,是在一次为会议寻址的场地视察过程中。接待人员指着彩色地毯上的黑色花纹说,它们看上去就像地板上的洞,如果是认知症患者可能得绕着走,因为他们害怕自己会掉下去。第二次是在韩国展出的为认知症患者打造的样板房内,宝拉发现了设计师犯下的一个致命错误——墙上的镜子,因为认知症患者会在自己的镜像前迷失方向,尤其是晚上。第三次,在印度,宝拉参观了一个简单装修的样板间。房间内用一个简单的大钟面设计清晰地指出卫生间的位置,那使宝拉意识到,好设计不一定需要花大代 价。

在随后的讲座学习中,宝拉开始意识到,认知症患者需要更适合他们的环境设计,但现实中却有两大阻碍。首先是社会偏见,社会普遍把认知症患者看作边缘群体。其次是缺少相关知识普及,大部分的环境干预花费不大,也可以大规模推广,但在环境设计早期却没有被考虑在内。校内课程也没有相关内容,建筑师和设计师对此一无所知。因此在2020年的《世界阿尔兹海默病报告》中,协会致力于解决知识普及层面的问题,让更多人了解到,为认知症患者设计更符合他们需求的环境和建筑,从现实、经济、社会等各层面来看都是合理可行的。协会更期盼有更多人加入进来,为认知症患者和他们的家人创造更便利的生活环境。

2020年,根据北京宣武医院贾建平教授团队在《柳叶刀·公共卫生》杂志在线发表的迄今为止全世界较大的痴呆患病率调查研究的推算结果,中国60岁及以上人群有1507万痴呆患者,其中阿尔兹海默病患者983万,血管性痴呆392万,其他痴呆患者132万。轻度认知障碍患病率为15.54%,患者数为3877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预测,若各国不采取妥善措施,全球认知症患者到2050年恐将达到1.52亿人。随着全球认知症患者人数的增多和年轻化趋势,我们需要构建一个能让认知症患者和家属生活便利的世界。为此,好的设计可以支持认知症患者的充分发展,使他们像正常人一样有尊严地生活,也能减轻病患家属和照料人员的照护负担。正如来自巴西的莫妮卡说的那样,改造前像一个“牢笼”般的医院如今运用了色彩、玻璃和自然光,看上去美极了,这些色彩使病人身心愉悦。这就是设计的力量,而这个力量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实现。

认知症友好设计的首要原则就是为患者打造一个行动方便、安全的内外环境。所有安全部件都必须谨慎处理,潜在的风险需要被移除,比如栅栏、带锁的门和阶梯,这些都容易导致患者产生挫败感、焦虑、生气、抑郁、冷漠等情绪。建筑的规模会影响患者的行为和感受,必须考虑三个重要因素:患者社会交往的人数,建筑面积和单间的尺寸(门、房间和过道)。空间不宜过大或有太多岔路。适宜的面积能促进患者的生活便利性。对认知症患者来说,要能让他们一眼就看到几个关键房间,诸如客厅、餐厅、厨房、卧室等。这就是我们说的视觉可达性。好的视觉可达性有助于患者自如地生活,增加探索空间的自信,也方便照护人员及时注意到患者的异样。

此外,在设计时要减少无用刺激源的暴露,比如不必要的噪音,一些符号、海报、杂乱的东西等,太多视觉刺激或听觉刺激都会造成压力。相反,可以适当使患者看见、听见或者闻到一些帮助他们回忆起人、事、物的正向刺激,减少不适和不确定性,比如通过家具的陈列摆设、床单图案、墙纸颜色、光线等帮助患者认出自己的卧室。认知症患者在面对熟悉的物品和场所时会觉得更自在,所以无论是房间布局、家具、软装还是色彩,都可以帮助他们恢复记忆。空间变化的多样性也是友好设计的原则之一,有独处的空间也要有能社交的空间,因为和朋友家人的经常性接触可以帮助患者建立身份感。

报告同时还收录了关于医院护理、居家看护、日常看护和公共建筑设计理念的各类专家文献。其中,汤姆·格雷(Tom Grey)指出,许多医院的设计没有考虑到认知症患者。所谓的认知友好设计应该是一个包容方案,除了认知障碍以外,也要考虑到老年带来的生理变化,比如体力下降、行走能力衰退、视觉障碍、听力丧失、似昼夜节律困难等。住院护理总不是适合认知症患者的最优选择。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了家庭环境设计或改造的有效性。艾什·奥斯本(Ash Osborne)指出这其中的要点就是尽可能让家维持原来的样子,让认知症患者可以继续以往的生活习惯。居家改造能让患者享有安全、舒适和独立,也可以提升照护质量,减轻照护者的压力。如果同时结合家庭看护和社区照料,可以有效延迟患者入院治疗的时间。

杰森·伯顿(Jason Burton)就指出日间照料中心可以起到社区活动中心的作用,提供代际间的互动机会以及加强社区团结。但日间照料中心可能会比较吵闹,在空间设计时要注意小心处理各种刺激,保留空间里良好的视觉线,方便人员进出。艾莉森·道森(Alison Dawson)等作者提醒,新冠肺炎疫情在限制人员流动的同时,也加速了认知症患者的身体和认知损伤,因为缺乏刺激和有益活动触发的孤独抑郁间接导致了患者的死亡。他们呼吁加快对新冠肺炎疫情如何影响认知友好设计的研究,以减少疫情造成的损伤。

报告呼吁提升对于认知症友好设计重要性的认识,提升看护者家属对环境在认知症患者治疗中作用的认识,并给设计师们和建筑使用者提供相关培训,用创新推动设计发展,让更多的研究结果早日造福认知症患者。下一期让我们走进报告中84个关于认知症友好设计的实践案例,进一步了解全球设计领域在认知症友好设计方面的尝试与探 索。

注释

1 认知症是指脑局部组织病变或受损而产生的对知觉、记忆、思维等认知功能的损害。通常,多被用以描述机体正常老化和阿尔兹海默病之间的过渡状态的症状表现。

2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作为阿尔兹海默病的前期表现,程度较轻,尚未达到痴呆严重程度,症状也常有波动,主要临床表现为认知功能轻度下降。

猜你喜欢

环境患者设计
怎样和老年痴呆患者相处
痛风患者怎么吃才健康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环境清洁工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恐高患者
漫观环境
设计之味
论环境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