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读写结合”的有效性

2021-05-24李竹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教师评价读写结合

李竹

摘要:新课标提出:小学阅读教学中要实现“读写结合、从读到写”的目标。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语文教学应当读写并重。在感知、理解、积累、运用语言过程中,利用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在语文教学中的如何提高读和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课题。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历从:读写结合点是否恰当?读写结合之后的成果是否作为一个资源进行运用?学生之间的读写有没有交流?老师有没有恰当评价?四大方面来阐述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读写的有效性。

关键词:读写结合 结合点恰当 成果运用 学生交流 教师评价

一、找准“结合点”是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提高学生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激发学生创作灵感的有效途径

读写的结合点是从读到说再到迁移运用。教学中,只要我们善于找准读写结合的“点”,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指导,让读与写紧密结合起来,其效果才会相得益彰。在我教《井》一课时,文章描写井水的特点,都是围绕首句具体说明,再通过一件小事具体描述这个特点,这种写作手法是向学生渗透写作方法,进行仿写的好例子。所以在学习作者写——井水清澈这特点时,我先让学生理解该段内容,然后紧接着让学生读整段,思考作者是怎么写井水清澈的?学生们经过阅读了解本段的第一句话先总结概括,然后再具体写。于是我顺藤摸瓜追问学生:作者是怎样把井水清澈这个特点写具体的?学生们再次读课文,知道了原来作者是通过看星星、数星星这样一件小事把井水清澈这个特点写具体的。到此,学生对作者的写作手法的了解又上了一个台阶。但我还认为不够,又接着问学生:“作者又是怎样写看星星、数星星这件小事的?” 接着我们一起学习了作者对看星星数星星这件“小事”的细节描写。我想学生们已经掌握了这种写作手法。于是,布置学生仿写。通过这样有步骤地从读到写的训练,有效地形成了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能力结构,使得学生写作文“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于是学生写起作文来“落笔如有神”,平时不会写作文的学生也根据生活经验写出了精彩的文章,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效率。

二、将读写结合之后的成果作为一个资源进行运用,有利于提高写的品质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乡下人家》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整个乡下人家景色的描绘看似无序,实则有序,这序不但体现为描写的景物是从静到动。课前我就要求孩子们按照“三读一查”的方法作了预习,在课堂上又反复诵读、感受、体验,并且请孩子上台来当小导游,用自己的语言介绍“乡下人家”……

我让孩子趴在桌上,静静地幻想自己去乡下人家旅游。三分钟后我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自己的“梦中之旅”,最后把它写下来。

出乎我的意料,孩子们交来的作品非常精彩,甚至平时不爱写作的孩子,也写了近二百字,想象力丰富,犹如身临其境。我把其中一篇优秀作品作为范读,他根据课文的仿写,对冬天的竹子进行了细节描写,我表扬这位同学。同学们也给予了赞许的目光。看着同学们面上绽开的笑容我布置了另一篇作文“××季游乡下人家”,同学们有了前一同学《冬季游乡下人家》的例文,写起来一点都不费劲,加上丰富的想象力,同学的文章篇篇精彩。

就像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孩子也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着只属于自己的内心天地,课的结束不意味学习的终结。孩子是金子,本就闪烁着光芒。我们如果能把读写结合的成果再利用,可以充分开掘他们自身的智慧,引导他们走进文本,用心去感悟,将有限的课堂时空得以扩张,并且无限接近浑圆式的饱满,从而提高写作的品质。

三、学生写了一段话,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学生主体地位的表现

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是学生主体地位的表现,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研究问题的能力、相互配合的能力、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实效方式,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在我教授写景的单元后,我们进行了一次练笔。首先,我拿出一位同学的一段写景的话,让同学们根据我们本单元所学的写景的方法交流一下:该同学这段话怎样写更好。通过同学们的头脑风暴,我把同学们的意见板书在黑板上,要求同学们根据这几点对这段话进行修饰。我让同学根据刚才的意见,再修改一次自己的作文。结果同学们交上来的作文都能按照本单元学习的方法进行写作,还加上大量的恰当的好词好句进行修饰,完美地完成了本單元的写作。

学生写了一段话,学生之间的交流是教师、还给学生“主人”的地位的表现。给他们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让他们去看、感觉触摸,寻找、发现。学生在主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不断地遇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实践运用,读写的有效性就大大提高了。

四、老师的评价对“读写结合的有效性”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说过,他可以“因为人家一句适当赞美而开心两个月。”马克吐温不是爱虚荣的人,他道出了人类共同的心理需要——理解、肯定、赞美和鼓励,这是一束照耀人的心灵的和煦的春光。杰出人物如此,成年人如此,孩子更是如此,赞美学生这是积极的评价,它是激发学生自尊自爱自主自立的意志和奋发努力的上进心的良好催化剂,也可以使孩子明确前进的方向,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成才是完全必要的。

读能导写,读能促写,读与写要有机结合,抓准读写结合点,把读写结合之后的成果是作为一个资源进行运用,在学生写了一段话,让学生之间充分交流,老师要对学生的读和写进行恰当的评价等等有利于提高“读写结合”的有效性。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树本小学 李 竹

猜你喜欢

教师评价读写结合
美国核心课程标准实施后教师评价的困惑及启示
一种基于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模型
论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模式下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促进学生课堂有效思考的几点做法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