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纳米炭对甲状旁腺负显影技术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1-05-24叶洁姗黄强钦梁志敏

医药前沿 2021年5期
关键词:血钙注射液纳米

叶洁姗,黄强钦,梁志敏

(新兴县人民医院 广东 云浮 527300)

甲状腺结节是常见甲状腺疾病,多见于女性患者,是男性发病率的4 倍左右,气候因素、饮食习惯、碘含量等与此病发生、发展关系较为密切[1]。甲状腺结节多数需通过手术切除治疗,多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手术后易并发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影响患者术后恢复[2]。研究表明,行双侧甲状腺手术患者,出现暂时性低钙血症发生率为23.6%,出现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PHOP)发生率为7.2%[3]。患者术后发生PHOP 后,可通过服用维生素D、钙剂补充等方式进行治疗,但是仍有部分患者治疗后也会出现低钙症状反复情况,导致脑基底节钙化、肾功能损害等情况,降低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增大了死亡风险,所以术中避免甲状旁腺的功能受损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将纳米炭混悬液应用于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使甲状旁腺负显影,研究其对甲状旁腺保护的临床价值。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2020 年6 月在我院进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50 例患者作为观察样本,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病例数为25 例。对照组男5例,女20 例,年龄21 ~68 岁;观察组男4 例,女21 例,年龄21 ~74 岁。两组患者中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均为21 例,行单侧手术的均为4 例;两组患者均为首次行甲状腺手术,且术前血钙和PTH水平正常。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术前血钙和术前P T H 水平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s)

性别(n 男/女)组别 例数年龄/岁术前血钙/(mmol·L-1)术前PTH/(pg·mL-1)观察组 25 4/21 50.1±12.3 2.27±0.02 47.46±2.80对照组 25 5/20 51.2±10.9 2.28±0.03 48.59±2.81 t[χ²] [0.136] 0.329 0.862 1.427 P>0.05 >0.05 >0.05 >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施气管插管全麻,麻醉完成后,帮助患者取仰卧位,将肩背部用软枕垫高,使患者头部后仰,颈部充分暴露,作一弧形切口,位置选择胸骨切迹上约2 cm 处,将皮肤及皮下组织切开后,取皮瓣结构进行游离处理,打开颈白线,将甲状腺外科被膜小心游离,暴露甲状腺。给予观察组患者纳米炭混悬注射液,用1 mL的注射器抽取刺入甲状腺,注射期间避开肿瘤及周围血管,刺入甲状腺后回吸无回血后缓慢注入0.1 ~0.2 mL,负压拔出注射器,用无菌纱布轻按压注射点,至纳米炭将甲状腺染黑后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中对喉返神经、甲状旁腺给予有效保护,术中冰冻病理检查证实为甲状腺良性结节,无需进一步手术。充分止血,观察无活动性出血后,将引流管置入,缝合切口。对照组患者术中均未给予纳米炭混悬注射液。

1.3 观察指标

于术前、术后第1 d,对两组患者的血钙、PTH 两项指标水平进行测定,根据病理检查结果,统计甲状腺旁腺误切率。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两组术后第1 天血钙和PTH 比较

对照组术后第1 天血钙、PTH 水平与观察组两项指标水平相比较低,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第1 天血钙和PTH 比较(± s)

表2 两组术后第1 天血钙和PTH 比较(± s)

组别 例数 术后血钙/(mmol·L-1) 术后PTH/(pg·mL-1)观察组 25 2.18±0.06 37.08±7.14对照组 25 2.11±0.13 30.04±10.61 t 2.361 2.753 P 0.024 0.008

2.2 两组误切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甲状旁腺误切发生率12%(3/25),观察组无甲状旁腺误切情况发生,发生率为0%,对照组甲状旁腺误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92,P=0.074)。

3.讨论

甲状旁腺作为机体内分泌腺,与甲状腺关系密切。约80%左右的患者有4 个甲状旁腺,其中双侧上甲状旁腺的位置较固定,位于腺叶背侧中上1/3 交界处,约平行于环状软骨下缘,但下甲状旁腺的位置不固定,甲状旁腺健康状态下,颜色呈黄褐色或红褐色,与脂肪组织相似,术中较难辨认[4]。此外,解剖结构显示,甲状旁腺紧贴于甲状腺背膜,吻合甲状腺上、下动脉的细小分支形成的血管网是甲状旁腺主要供应血管,一旦手术治疗失误,极易对腺体组织、供应血管造成损伤[5]。甲状旁腺激素可调节机体内钙、磷的代谢,而甲状旁腺作为主要分泌器官,一旦功能不足,会造成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减少,使血钙下降,可导致四肢及口周麻木、面部肌肉痉挛及手脚抽搐等低钙血症的症状,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甲状旁腺激素的半衰期较短,仅为5 min,因此,术后第1 天检测患者血液的甲状旁腺激素水平诊断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敏感性超过97.00%。

尽管医疗技术和器械的不断进步提高了手术操作的精度,可保护甲状旁腺,但术后甲状旁腺结构及血供受损仍无法避免,有研究指出,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术后发生率约1.6%~50%,通过补充钙剂及对症处理可使甲状旁腺的功能恢复正常,但仍有1.5%~4%的患者可发展为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此时患者需要终身接受药物治疗[6]。鉴于此,甲状腺手术中加强对甲状旁腺保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是现今临床研究的热点课题。纳米碳混悬液在甲状腺手术中应用,可使甲状腺、引流淋巴结发生黑染改变,而甲状旁腺则不会出现黑染,保持原有色泽,此时医师可根据“负染色”情况,直观判断甲状腺与甲状旁腺,提升甲状旁腺的分辨率,可在术中更好给予甲状旁腺有效保护[7],从而有效解决甲状旁腺损伤造成的相关并发症,更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黑染原理是根据淋巴引流途径差异,由于直接注射入甲状腺内,所以甲状腺出现黑染,而血-甲状旁腺屏障作用下纳米碳无法进入甲状旁腺内,导致甲状腺无染色,可使医师在直观下更好分辨甲状腺组织。鉴于此,甲状腺手术治疗中应用纳米碳混悬液,可减少医师因术中分辨不清造成的甲状旁腺损伤或误切,使手术精准度大幅提升[8-9]。

本研究将纳米炭混悬注射液用于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结果显示术中注射纳米炭组患者的术后1 天血钙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纳米炭组甲状旁腺误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可见应用纳米炭注射液在手术中可发挥甲状旁腺保护作用,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血钙注射液纳米
纳米潜艇
碘帕醇注射液
血钙正常 可能也需补钙
血必净注射液与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UPLC-MS/MS法同时测定血必净注射液中8 种成分
炎琥宁注射液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
氟斑牙患儿ERα启动子区甲基化率与血钙和尿氟的相关性
纳米SiO2的制备与表征
术前血钙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比对肾透明细胞癌预后的价值分析
超细YF3与GdF3纳米晶的合成及其上转换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