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朗读训练对于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疗效研究

2021-05-24杨美荣杜海晶石晓娟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总分阴性精神分裂症

杨美荣 杜海晶 石晓娟

华北理工大学心理与精神卫生学院 河北唐山 063210;①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

英国精神病学家Crow首次将慢性精神症状分为两种: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1]。阴性症状是慢性精神分裂症典型特征的首要表现[2],表现为情感迟钝、言语减少、社会退缩、快感缺失和动机缺乏,这些特征会降低患者的主动行为和主观体验,甚至造成一定程度的社会功能缺失。这类患者在医院首次诊断时其阴性症状发病率为50%~90%[3]。患者阴性症状程度越高,发病率越高,其社会功能缺陷越大;阴性症状程度与患者精神残疾相关度高,程度越高,治愈越困难[4]。阴性症状会根据患者主观感受的变化而变化[5],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对于患者的恢复有很大作用。

本研究针对长期住院的精神病患者典型的阴性症状,在医院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新的干预措施——朗读训练,通过让患者大声朗读积极的材料,以增加其言语活动,提升自信,丰富积极情感,激发社会兴趣,改善其阴性症状;并采用阳性与阴性量表(PANSS)和精神科护理观察量表(NOSIE)在干预前后进行问卷测评。旨在探讨朗读训练对改善慢性精神病患者阴性症状的疗效。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20年3~6月,选择河北省某精神病医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入选标准:①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10版(CCM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经主治医生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以阴性症状为主且长期住院;②阴性症状量表(SANS)测评总分>60分,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测评>35分;③具有沟通能力,无语言障碍;④有语言阅读理解能力。排除标准:①对酒依赖及药物滥用;②严重的躯体疾病;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观察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35~56岁。对照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34~58岁。所有患者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上,其中本科以上学历23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文化程度相匹配。

1.2研究工具

1.2.1PANSS量表 Kay,Opler和Fiszbein于1897年在BPRS基础上编制而成,我国在1995年引进并使用此量表的中文版。该量表包含4个分量表,分别是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和附加症状,各分量表信度为0.77~0.80。PANSS评分标准从无症状到极严重,每一症状条目均按1~7级评分。患者PANSS得分越高,病情越严重[6]。

1.2.2NOSIE量表 该量表是由张明园等[7]编制,共有30个项目,分为7个因子,各因子信度在0.70~0.92 。根据患者具体表现或症状的出现频度进行评分,评定结果包括7个因子分(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激惹、精神病表现、迟缓和抑郁)、总积极因素分、总消极因素分和病情总估计(总分)。总积极因素为社会能力、社会兴趣和个人整洁3个因子分之和;总消极因素为激惹、精神病表现、迟缓和抑郁4个因子分之和;病情总估计为(128+总积极因素-总消极因素)。各因子均按5级评分,范围在0~4分。病情总估计、积极因素得分越高,消极因素得分越低,患者病情愈轻[8]。

1.2.3SANS量表 由Andreason于1982年编制,是研究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主要评定工具。SANS由经过训练的精神科医师评定,评分依据是会谈和观察的结果,有些项目需依靠家属或病房工作人员提供资料。SANS共24项,分为5个因子:情感平淡或迟钝、思维贫乏、意志缺乏、兴趣/社交缺乏、注意障碍。所有项目采用0~5分的6级评分,总分在0~120分之间,评分越高表明症状越严重。本量表信度和效度良好,有明确的评分标准,易于操作,入组标准为SANS总分>60分[7]。

1.2.4BPRS量表 由Overall和Gorham于1962年编制的他评量表,评定员是经过训练的精神科专业人员。评定员按BPRS量表对患者进行精神检查后,根据患者的口头表述和观察到的情况,依据症状定义和临床经验对精神病性症状严重程度进行评分。所有项目采用1~7分的7 级评分法,总分在18~126分之间,总分越高,病情越重。BPRS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联合检查一致性r=0.787~0.970。该量表长度适中,症状项目合理,较全面地反映患者的精神状况,入组标准为BPRS总分>35分[7]。

1.3研究方法

1.3.1问卷调查法 干预前后对慢性精神分裂患者进行PANSS量表、NOSIE量表问卷测量,以PANSS阴性症状得分作为干预效果的评定指标。

1.3.2干预方法 选择朗读材料标准:①关于生命、爱情、未来和生活的积极向上的材料;②以散文和诗歌为主;③字数在800字以内;④大众熟悉程度高,白话文,语言不晦涩难懂;④近10年使用频率高的前15篇。最后根据患者投票选择7篇: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海子《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朗费罗《生之礼赞》,汪国真《热爱生命》,食指《相信未来》,汪国真《我微笑着走向生活》,何其芳《生活是多么广阔》。

每周一、三、五上午9:30~10:00进行朗读训练,每次只使用一篇干预材料,由受过培训的医护人员组织实施。由于场地空间所限,干预组45例分两个阅读室,各由2名医护人员引领朗读训练,干预过程同步实施。干预共计51次,历时4个月。

2 结果

2.1两组干预前PANSS得分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前PANSS阳性分(t=0.923,P>0.05)、阴性分(t=-0.272,P>0.05)、一般病理分(t=0.268,P>0.05)和总分(t=0.517,P>0.05)均无显著差异,说明干预前两组患者PANSS得分基本相同,具有可比性。

2.2两组干预前后PANSS得分比较 两组患者在接受4个月的综合治疗后,PANSS阳性分、阴性分、一般病理分和总分均显著降低,说明常规综合治疗以及常规综合治疗加朗读训练均具有较好的疗效。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PANSS各项得分比较分)

2.3两组干预后PANSS得分比较 两组患者在接受4个月的综合治疗后相比,朗读训练干预对于改善患者的阴性症状疗效更为显著,阴性症状得分(t=-3.355,P<0.05) 及总分(t=-2.571,P<0.05)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症状得分、一般病理分差异不显著。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后PANSS得分的差异检验分)

2.4两组干预前NOSIE得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NOSIE的病情总估计(t=1.077,P>0.05)、总积极因素(t=1.632,P>0.05)和总消极因素(t=1.569,P>0.05)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见表3。

2.5两组干预前后NOSIE得分比较 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干预前后NOSIE病情总估计、积极因素、消极因素得分均有显著差异,即积极因素得分、病情总估计得分显著提高,消极因素的得分显著降低,说明常规综合治疗以及常规综合治疗加朗读训练对患者病情改善均具有较好的疗效。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NOSIE得分比较分)

2.6两组干预后NOSIE得分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后病情总估计(t=8.421,P<0.001)和总积极因素得分(t=8.794,P<0.001)有显著差异,观察组朗读训练干预后其积极因素得分和病情总估计得分显著提高,说明朗读训练具有较好的疗效;而总消极因素(t=-1.242,P>0.05)差异不显著,提示朗读训练干预对于总消极因素的降低疗效不佳。见表4。

表4 两组干预后NOSIE得分比较分)

3 讨论

慢性精神疾病具有长期性和病情反复的特征,长期的药物治疗具有明显副作用,对患者身体各方面如四肢的灵活性、动作的准确性、注意的集中性等造成极大伤害,对于认知功能损伤更加明显。因此,综合心理行为干预用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逐渐兴起,也取得了一些成果[9-10]。有研究发现,有效的朗读指导能够感染学生,朗读训练可以提高中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学习积极性[11]。也有研究表明,朗读训练对抑郁症患者有作用,可使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恐怖及精神病性抑郁分数降低[12];中文朗读训练对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的总体认知功能有改善作用,尤其在信息处理速度、执行功能、注意力及听觉记忆方面效果明显[13]。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医院的综合治疗,患者的阳性与阴性症状均有改善。而朗读训练对于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有较好的疗效。在临床治疗期间,随着患者恢复自知力,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患者回归社会的信心,不利于患者的康复,甚至可能自暴自弃,放弃治疗[14]。朗读训练可以有效缓解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中的情感迟钝、情绪退缩、被动淡漠、交谈缺乏自发性和流畅性等问题。患者原有的单调生活方式由于朗读训练开始变化,改善了患者懒散、退缩、无所事事等不良生活习惯,提高了患者对生活的兴趣,增加患者的生活愉悦感,提高了社会交往技能[15]。朗读训练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对于治疗、护理的依从性,从而积极配合康复练习,促进自我意识的恢复,对改善自我认知,提高社会能力均有重要作用[16]。

NOSIE量表的病情总估计、积极因素得分越高,消极因素得分越低,患者病情越轻。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干预后NOSIE得分中,患者的病情总估计和总积极因素得分均显著升高,总消极因素得分无显著变化,这与张莉[17]的结果一致。从医护人员的角度来看,相比较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社会能力、社会兴趣和个人整洁方面较有更加明显的改善,这进一步体现了朗读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疗效。朗读训练中医师与患者交流沟通,为患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社交环境,为促进其全面康复打下了基础。朗读训练过程中医患之间、患者之间的引导、鼓励、分享、交流可以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积极阅读材料可以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建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全面康复需要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的综合运用。在越来越丰富的非药物治疗干预方式中,朗读训练作为一种简单易行、经济实用的有效康复治疗手段,可广泛地应用于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治疗中。

猜你喜欢

总分阴性精神分裂症
玉簪属种质资源收集筛选及耐阴性研究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类型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