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仕女·簪花》看综合探索课的实践

2021-05-23韩芳梅花

参花(下) 2021年5期
关键词:簪花仕女

韩芳 梅花

摘要:本文综合探索《仕女·簪花》一课不同的教学切入点,以《仕女·簪花》的教学实践入手,以微课《从〈簪花·仕女图〉看中国古代的服饰纹样》设计与应用为切入点,探究初中美术教学中综合探索课的应用。

关键词:《仕女·簪花》 教学切入点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 团花纹样

一、在《仕女·簪花》中寻找突破点

《仕女·簪花》属于初中美术“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一节课。教材给予教师美术各门类之间的连接点,从服饰与生活、服饰与审美、服饰与社会等多角度赏析中国传统的服、妆、饰文化,从而了解古人的生活,读懂经典作品。

教材上的实例选择的是探究古代饰品。那么可不可以选择其他的教学切入点呢?古人有“不唯书”之说。在新的课程理念里,教材不再是“学校教学事实上的唯一依据”,而是一种主要材料,是“学生和老师进行教学的材料”。这样,我们就可以接受与此有关的一些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变化:顺序可变、时间可调、实例可换、内容可选。

在分析了教材编写的递进及知识点的分解后,笔者的教学切入点最终选择了古代服饰纹样。

《仕女·簪花》一课把重点放在通过感受古代服饰上的图案美,了解古人的生活,体会吉祥纹饰表达的美好寓意。选择什么样的古代纹样作为教学切入点呢?笔者将目光定在了唐朝服饰上经常出现的团花纹样上。

以圆形为基本构图的吉祥图案,寓意着圆满、吉祥、仁爱、和平、美好。中国的团花纹样在唐代开始兴盛并流行起来。团花纹样首先是圆形的适合纹样,纹样的构图格局以旋转和对称为主。旋转和放射结构也是唐代团花盛行时期的主要结构形式。学生初一时已经接触过适合纹样,此时要做的是如何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体会团花纹样的装饰特点以及吉祥的含义,感受古代图案之美,从而达到了解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目的。

学生在了解團花纹样的设计特点后,可以尝试将自己设计的团花纹样应用到服饰设计上。所以,本课我们设计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从《簪花·仕女图》看中国古代的服饰纹样,重点是了解并进行团花的设计;第二课时,团花纹样在服饰设计上的应用,重点是如何通过四方连续将团花纹样装饰在服饰上。这两个课时的关键之处就是让学生了解、欣赏并能够设计古朴的团花纹样。为了便于团花设计的学习,我们设计了“微课”。利用现代先进的媒体网络技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由学生灵活掌握学习的时间,以便于学生按自己的接受能力完成学习任务。

二、微课《从〈簪花·仕女图〉看中国古代的服饰纹样》

教学重难点:团花纹样的寓意和装饰特点;如何进行团花纹样的设计。

从《簪花·仕女图》导入中国古代贵族妇女的服装纹样。用《杨贵妃》中唐高宗与杨玉环的结婚礼服引出团花纹样。从学生耳熟能详的龙凤图案引申出团花纹样圆满、美好、仁爱、和平、吉祥的寓意(如图1)。让学生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迅速进入赏析古代团花图案的学习状态。

在团花纹样的赏析中,选择了放射型的“宝相花”、散点式的“小团花”、组合式的“联珠纹”,以浓浓的古朴气息为后期学生自己设计团花纹样定下基调。

首先介绍的是唐朝最具代表性的“宝相花”,宝相花是圣洁、端庄、美好的理想花形,集中了莲花、牡丹、菊花的特征,是经过艺术处理而组合的图案。宝相花的特点是端庄、对称。此时重点是点出其“对称、放射”的圆形适合纹样的排列规律。

宝相花又因为规格较大,称为“大团花”。相应的还有散点式“小团花”,这种小簇花式的衣料装饰,现代的纺织业仍然广泛采用。唐服的古典之美不仅体现在纹样设计上,还有其整体的款式。为第二课时“将团花纹样应用到古代服饰上”打下伏笔。

学生完成团花纹样设计后,面临如何进行团花色彩搭配的问题。此时再回到《簪花·仕女图》,通过赏析唐朝服饰的特点,让学生感受唐装的“高贵华丽,色彩浓艳”的特点。中国的古代服饰用色,以中和色居多。原色、高纯度色彩很少用到。配色要做到华丽而不妖艳、素净透出淡雅。雅致的中间色则是主流。在配色问题上,让学生准确掌握古代服饰配色,难度较高,只能是点到为止,引导学生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加以深刻理解。

激发了学生对团花的好奇后,接下来引导他们动手设计团花。此时,要提取学生对图案构成样式现有的知识与经验。在七年级上《花的变化》一课中,学生已经接触到了适合纹样的骨式概念,比如均衡式、对称式等。但是现代图案无论骨式还是纹样都不能完全等同于古代图案,所以在展示均衡式、对称式、辐射式、旋转式四种骨式时,我们找来了相应的古代团花纹样,展示其装饰特点(如图2)。让学生知道,用已掌握的图案骨式知识,同样可以设计团花纹样。

该课的教学难点在于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古朴的团花纹样设计。突破点之一是让学生知道图案骨式的重要性,并能举一反三地运用。突破点之二就是现场演示团花是如何从图案骨式中脱胎换骨而来的。一段微视频“团花设计与绘制过程”成功地抓住了学生的眼球。

在视频中教师作出演示:如何利用简单的放射线组织对称的曲线型为主的团花造型;如何在主要造型成形后添加丰富图案;尝试用中国传统的云纹组织团花造型;如何灵活运用同一单位纹样,改变设计思路进行不同的整体纹样设计(如图3);如何组合添加成为“联珠纹”;如何利用旋转式的骨式进行填充,进而形成具有灵动感的团花纹样。

制作成微课的优势在于:放在互联网上学习者可随时点击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在课后打开视频进行预习、学习、复习。微课可以在课外供学生自主学习,举一反三,这是传统课堂所不能达到的。

三、学生设计的团花纹样

就骨式而言,比较容易掌握的是对称式骨式。在课堂上有的学生八等分圆形后利用感受到的图案元素设计出了对称式的团花。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图案单薄,缺乏细节。教师在黑板上用粉笔现场演示“宝相花”的设计,强调在团花的骨式确定后,重要的是选择古典纹样进行填充,使之丰富完整,并给出参考案例,引导学生添加创作。

课后学生陆陆续续交上了作品,有很多超出了笔者的预料。部分学生的作品比较符合古典团花的风格。在后续课程中,教师找出学生在《花的变化》一课的适合纹样作业与团花纹样做对比:比如同样是两张放射式骨式的图案,让学生找出现代图案与古代图案在风格上有何区别。学生能够辨识出:古代植物团花纹样以曲线为主,图案形态更加接近于花草的自然形。同样是旋转式,现代适合纹样更加注重整体意象,而古代团花纹样则重视具象,讲究细节的饱满。

四、后续课程设计

学生设计出的团花纹样在古代服饰上直接装饰会比较直观地展现出魅力。第二课时的活动设计:

(1)小组合作:将第一课时完成团花纹样装饰古代贵族妇女服装。10个人为一组,4个人负责装饰上衣,4个人负责装饰裙子,2个人负责绘制唐代服装。负责装饰的小组成员讨论修改定稿团花图案之后,再复制多份加以涂色。负责绘制小组将纹样粘贴到绘制的唐代服装上。(2)举办一个服装展:将完成的作业在校园橱窗以及网络展示。

后继课程还涉及二方连续纹样、四方连续纹样、历代服装发展、古代服饰的色彩研究等。这些都是可以继续研究的课题。

五、课程反思

对于本节课,最让我们欣慰的是学生愿意动手,看着他们不厌其烦地变换骨式、填充圖案、斟酌配色,不仅学生,连教师都感受到了审美的愉悦(如图4)。

目标达成情况:

情感目标:学生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服饰之美,提升了民族自豪感;认知目标:了解了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感受古典服饰纹样的精彩,体会到了吉祥纹样表达的美好寓意;技能目标:学生能在新旧知识衔接的基础上,设计出符合古典审美观的服饰纹样,培养了学生的设计、审美能力。

作为系列课程之一,该微课主要是为了解决团花设计的知识点而设计。解决了团花的知识点后,“团花在服饰中的合理应用”才应该是该系列综合探索课的终极目标。如何能加强古典服饰纹样的美感,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审美与生活中,是我们要坚持不懈进行的探索,要努力将美术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动态系统”和完整文化。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美术教师教学用书七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周成平.新课程名师教学100条建议[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3]宋晓丽.唐代团花及其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1.

(作者简介:韩芳,女,硕士研究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初级中学,中学高级,研究方向:初中美术;梅花,女,本科,南京市第三高级中学文昌初中,中学一级,研究方向:初中美术)

(责任编辑 葛星星)

猜你喜欢

簪花仕女
浅析古代男性簪花风俗
簪花犹且强年少
浅论宋朝簪花之风尚
论《簪花仕女图》的艺术美
天长地久的寂寞
浅谈木雕中的仕女创作
宋代走俏“花美男”
从唐代仕女人物画看中国传统色彩之美
脑洞大开的国画,这么high!
仕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