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Rip cone在高校篮球训练中的应用研究

2021-05-23符史强卢鹏飞杜林阳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运球器材训练方法

符史强,卢鹏飞,杜林阳

现代篮球运动是一项由专门人才以主动控制空间为目标、以主动控制球为争夺焦点、以主动掌握时间与速度为保证,在空间地面交叉开展意识、智慧、计谋、技术、战略、战术、体能、作风和科技为一体的攻守对抗的体育竞技运动和娱乐、健身活动[1]。为了在篮球比赛中取得优势,篮球训练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各个国家对于篮球训练手段方法的研究和探索也从未停止过。1891年,美国体育教师詹姆斯·奈史密斯在他执教的学校发明了篮球,几年后,美国传教士把它带到了中国,南开大学创始人张伯苓最早在中国推广篮球,篮球在中国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然而受制于历史条件和社会发展的原因,长期以来中国篮球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单个技术动作重复练习,各种技战术练习方法无对抗无训练激情,训练内容不符合实战需要,训练方法缺乏针对性和科学性,一代又一代体育人长期循环运用老旧的训练方法和理念,造成了球员各项技术进步缓慢,也阻碍了中国篮球的发展。随着1995年中国男子篮球步入职业化道路,国内专业篮球俱乐部和机构开始引进高水平外援和外教,加之媒体网络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国内篮球训练机构认识到训练方法的落后,开始接受和学习欧美先进的训练方法。

篮球辅助器材作为先进训练方法必要的物质保障,成为球员训练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当前国内训练机构根据篮球辅助器材的功能和目的把篮球辅助训练器材分为四大类,分别是体能器材,技术固定器材,战术动画器材,心理智能器材,体能器材大概包括有弹力带,运动阻力伞,侧步带,双柄药球等,技术固定器材分为投篮姿势定型带,手指定型指印篮球,移动式篮球传接球反弹装置,防低头训练眼镜等,战术动画器材主要是以多媒体组合设备为主的各类训练器材,心理智能器材是由心智电脑测试仪为主的辅助训练器材,可以说现代篮球专项训练已经离不开篮球辅助型器材了[2]。在篮球运动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中国篮球的发展离不开对篮球辅助性器材的开发研究。

1 Rip cone训练的特点和内容

1.1 Rip cone训练的基本特点

Rip cone是由美国著名的暴走训练师Micah Lancaster自主开发的控球训练器材,Micah Lancaster是美国前职业篮球运动员,退役后进入美国baker训练营成为一名篮球职业训练师,后又创立了闻名全美的I’m possible训练营,多名美职篮球员长期在此训练,凭借着多年的训练经验和职业篮球经历Micah Lancaster开发出了Rip cone篮球训练方法。在美国的篮球训练中Rip cone训练是非常普遍的训练方式,也得到了美国篮球各界人士的认同,然而rip cone训练在国内的篮球训练中却不是十分普遍,人们的认知度较低,运用的较少。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到Rip cone的外形与篮球标志锥桶相似,但是Rip cone不仅仅具备了篮球标志锥桶的做障碍功能,更是具备了篮球标志锥桶没有的抗摔性,耐摩擦性,可传接性等,Rip cone在各种地面的篮球场地上可以做到摩擦,摔打,传接,高抛,属于一项多功能的篮球训练辅助性器材。

图1 Rip cone示意图

1.2 Rip cone训练的基本内容

1.2.1 原地运球练习:运球手压低重心运球,辅助手自抛自接Rip cone,依次循环练习。

1.2.2 变向运球练习:运球过程中辅助手将Rip cone抛起,然后运球手迅速做一个变向运球同时接Rip cone,依次循环练习。

1.2.3 胯下运球练习:运球过程中辅助手将Rip cone抛起,然后运球手迅速做一个胯下运球的同时接Rip cone,依次循环练习。

1.2.4 背后运球练习:运球过程中辅助手将Rip cone抛起,然后运球手迅速做一个背后运球的同时接Rip cone,依次循环练习。

1.2.5 两人配合运球练习:两人面对面运球,一人手持Rip cone,将Rip cone传给对方后迅速做一个变向运球(胯下运球,背后运球),另一人运球过程中接到Rip cone后同样做一个变向运球(胯下运球,背后运球)传给对方,依次循环练习。

1.2.6 运球降重心练习:将Rip cone放至身前,运球手做一个变向运球(胯下运球,背后运球)后迅速触摸Rip cone,依次循环练习。

1.2.7 突破降重心练习:运球手运球,辅助手俯身推Rip cone,从三分线外45度运至三秒区附近放下Rip cone,迅速起身上篮。

1.2.8 突破左右手协调练习:一人从三分线外45度运球突破,运球过程中另一人将Rip cone传至运球人,运球人接到Rip cone后,运球手手持篮球,辅助手手持Rip cone上篮。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针对Rip cone在高校篮球训练中达到的效果进行研究。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为了获得关于篮球辅助器材和Rip cone训练更翔实的资料和信息,查阅了近二十年来国内外关于篮球辅助器材和Rip cone相关的论文、杂志、报刊等,收集其中的信息资料并进行分析研究。

2.2.2 实验法

2.2.2.1 实验课题

Rip cone训练在训练中对学生技术提升的分析研究

2.2.2.2 实验时间

18周每周2学时,共计36学时

2.2.2.3 实验目的

检验Rip cone训练对学生突破技术和运球技术的提升效果。

2.2.2.4 实验对象

选取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14级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选班的学生30名。

2.2.2.5 实验变量

自变量:引入Rip cone的篮球训练方法;因变量:学生的个人技术水平。操作定义:学生在18周的时间内个人技术提高的幅度,通过对学生问卷调查收集学生对Rip cone训练的反馈信息和比赛测试观察学生相关技术的提升幅度。

2.2.3 专家访谈法

为了解Rip cone训练在高校篮球训练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在训练中能够达到的效果,对国内职业篮球俱乐部相关职业训练师和高校篮球教练进行了访谈。

2.2.4 问卷调查法

对本次测试的30名学生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在Rip cone训练中的体验和Rip cone训练对其个人技术的影响。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当今世界篮球运动日益发展,对篮球技、战术要求越来越高,各种技、战术的完成都是在高速度、强对抗的情况下进行的,运球技术作为篮球的基本技术之一,不论任何阶层的篮球运动员想要取得好的成绩,运球技术都是必须要掌握的技能。运球技术的关键是对篮球的控制能力和手脚的协调配合,[3]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篮球训练理念较为落后,训练方法不够科学,训练内容与实战脱轨,导致了运球出现了以下集中性的问题:一是运球不抬头,二是运球重心过高,三是左右手运球不协调,四是运球脚步凌乱,五是运球时弱侧手缺乏保护等。

通过对相关职业训练师的访谈了解到Rip cone训练对练习者的运球能力和突破能力会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Rip cone的训练内容能够和实战紧密结合,对实战中的运球能力和突破过人能力有提高。对基层篮球教练的访谈中了解到Rip cone训练简单易行,在各个阶段的篮球训练中有极大的可操作性和利用价值。通过对18周Rip cone训练的30名高校学生的比赛测试观察中发现30名学生的运球能力都得到了普遍的提升,具体表现在运球更加熟练,重心明显降低,各种组合运球更加娴熟,运球的脚步更加规范,对篮球的控制力得到了提升,通过运球把握比赛机会的能力得到了加强。下面是对30名学生通过Rip cone训练后的问卷反馈内容。

表1 通过Rip cone训练对运球能力和突破能力的提高幅度调查

表2 通过Rip cone训练后对30名学生收集的反馈内容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通过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得到了专家老师和训练者对Rip cone训练的直观体验,发现Rip cone训练在篮球运球与突破训练中都具有一定的效果和价值。Rip cone训练在高校篮球训练中的应用推广,能够改善我国传统的运球训练和突破训练的模式,帮助篮球练习者有效改进运球技术和突破技术,也提高了练习者的训练积极性,对于丰富现阶段我国篮球训练体系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4.2 建议

4.2.1 加强高校篮球教练员对Rip cone训练的学习,鼓励教练员合理的将Rip cone在运球和突破训练中投入应用。

4.2.2 开展与Rip cone训练相关的专题讲座等宣传活动,制作Rip cone训练相关的视频教材等,从而帮助社会各界篮球人士和高校教练员对Rip cone训练的认识和了解。

4.2.3 学习其他篮球强国的Rip cone训练方式和内容,努力完善我国的Rip cone训练的训练内容,提高Rip cone训练的专业性。

猜你喜欢

运球器材训练方法
基于“板块训练理论”对高校乒乓球队教学训练方法的再思考*
篮球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方法的实效性探究
高校健美操教学中核心力量训练方法研究
冰球运动员身体训练方法多元化的研究
AV TOP 100!2020-2021年度优秀影音器材推荐榜简评
完形填空一则
生灵月赛优秀作品
幼儿园大班篮球运球活动的实践探索研究
“双人运球”乐翻天
视听器材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