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课“视频+打卡”在线教学模式探索与构建
——以山东大学健美操课为例

2021-05-23郭晨宇陈德云江冬冬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学习者班级体育

郭晨宇,陈德云,江冬冬

前言

2020年2月开始,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肆意蔓延,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疫情防控成为全世界“一致”的重点工作。在党中央科学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统筹部署下,教育部发布《疫情期间做好高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指导意见》,要求各高校开展居家教育活动,借助网络平台开展线上教学。学校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场域由学校体育场所转移至家庭,体育教学借助家庭环境开展[1],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被广泛开发和应用,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慧”时代俨然成为当下主流。随着智能手机的更新换代和5G网络的快速部署,线上教学已成为大众普遍接受的学习方式,形式多样的网络直播课、教育教学类App层出不穷,各高校也逐渐加大对线上授课的重视和投入,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慕课、微课的录制,为学生提供内容更优质、形式更丰富的精品课程。然而,基于运动技能特殊的授课方式,体育的线上教学并未普及,仅仅作为课堂的辅助教学手段。如今,面对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和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2]”的双重压力,线上教学“被迫”转为体育课的主要授课手段。该背景下,无论是对教学平台的软硬件要求,还是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和师生的适应能力都带来了相应的挑战[3]。为此,本研究从探讨线上教学的逻辑基础和问题治因入手,以山东大学健美操课为例,依据活动理论,探索线上体育教学新模式,旨在为体育在线教学提供多样的模式选择和参考借鉴。

1 体育线上教学的逻辑基础与现实羁绊

1.1 线上教学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逻辑基础

1.1.1 在线教学的发展与特点

200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启“开放课件计划”,优质的学习资源向全世界学者开放,开启了在线开放教育资源的先河[4]。2012年,在美国兴起的xMOOC将“大规模”和“开放性”理念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5],使MOOC成为没有围墙的大学,有力地推动了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2018年,中国大学慕课实现“弯道超车”,将慕课融入混合式课堂,推出系列跨校国家精品课程,形成中国最大的覆盖学科最完整、课程资源数量最大、运营服务最优的综合网络教学平台[6]。在此大环境下,体育教学也深受影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7]等院校陆续加盟到体育慕课的教学实践中,力争为学习者提供更具个性化的教育资源服务。线上教学的出现,彻底解决了因时间不合适、空间不允许带来的不便,让学习者在自由的时空范围内,通过使用电子设备观看教学视频、课件等学习资源,与教师和同伴讨论问题、分享经验、内化知识。

1.1.2 “视频+打卡”的优势分析

学校体育旨在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习者的全身运动协调能力,掌握动作技术,提高身体素质,形成良好的运动技能、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质[8]。为更直观地对动作技术、身体结构和生态机理进行概念讲解和分解示范,教师常借助图片、视频、模型等手段进行演示教学。近年,以“快手”、“抖音” App为代表的短视频媒介已渗透大众生活,其中,教育教学类短视频涉及领域甚广。短视频是指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高频推送的视频内容[9],其具有三大特点:时长短、内容短小精悍、受众口味定位准确。在体育运动方面,优秀运动员的比赛录像和教练员的示范教学视频应有尽有,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选择相应的视频,使教学更直观、更权威,节省了大量物力财力资源。随着线上学习用户的剧增,教学平台的服务器难以承受多人同时访问,出现了网络瘫痪、教材无法加载等问题,严重阻碍授课进程。短视频可以无时无刻重复播放,学习者可以错开用网高峰,在合适的时间段观看视频进行学习,增加了练习时间。

网络打卡是近年新兴的社交方式,以微信小程序和App为载体,参与者可以进行生活作息、读书学习和运动健身等方面的打卡,通过赢取同伴关注和认同以养成良好习惯,约束自身行为[10]。将“打卡”运用到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在班级圈中建立签到日程表,学习者每日上传学习成果视频或图片与大家进行交流分享,教师根据每个人出现的问题和错误动作进行纠正指导,不仅提高了练习效率,更促进了经验交流,融洽了班级氛围。打卡虽存在于网络,但实际活动来源于线下学习和运动,将虚拟与现实充分结合,成为网络时代全新的生活方式。当前,互联网和智能软件皆已普及,高校所具备的软硬件条件与学生学习的适应能力均相契合,因此,基于视频学习和打卡反馈进行教学传播的在线教学模式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是可行的。

1.2 慕课为主的线上体育教学发展桎梏

1.2.1 上课状态难以监督,课堂管理无力

首先,电子设备长时间运行会出现闪屏、卡退、发热等问题,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学生和教师长时间面对蓝光荧屏也会造成视觉疲劳,产生眩晕、眼睛发涩、肿胀疼痛、愣神等症状,注意力难以集中,上课状态难以维持在较高的激昂水平[11]。其次,教师与学生分处在不同地方,很多自制力较差的学生出现穿着睡衣听课、躺在床上听课、吃东西听课或看着电视听课等不良行为,不仅缺少了课堂的庄重感和参与度,也是对教师和知识的不尊重。即使要求打开视频,但学生总会以网络卡顿、设备故障、环境不方便等理由堂而皇之,课堂纪律管理倍感无力,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1.2.2 课后追踪反馈不足,学习情况难以把握

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眼神和动作适时了解知识掌握情况,并以此调整课堂节奏,对重难点问题进行现场解惑。然而,线上教学教师面对的是屏幕,不易与学生互动,若逐一打开视频检查学习情况则会耗费大量时间,影响教学进度。一旦下课,很多学生会如释重负地关掉电子设备,如无硬性要求,便不再进行复习和巩固,造成了教学本质和实际应用的脱节。课后缺乏追踪反馈,不利于安排后期课程的速度进程,更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1.2.3 没有同伴对比,缺乏学习热情和竞争力

青少年属于社交型群体,需要在集体中寻求关注和认同,然而,线上学习多在各自家中进行,缺少了传统课堂的班级学习氛围,学生之间面对面地交流和互动大大减少,缺乏归属感和同伴横向对比,看不到他人的学习状态和进度,来自外界的鼓励和竞争不足,学生找不到学习所追求的目标,感受不到成功带来的刺激和喜悦,学习热情逐渐泯灭。

2 “视频+打卡”在线体育教学模式初构

线上教学模式的设计要遵循教学逻辑和教学规律,在确保实现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既要充分发挥电子设备和互联网平台的优势,又要符合学习者的实际需求。活动理论最早起源于Vygotsky的中介思想,该理论认为人类在以目标为导向的社会实践中会借助一系列中介工具来协调自身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从而获得认知和心理的发展[12]。该理论的核心元素是主体、客体和共同体,中介元素是工具、规则和劳动分工。本研究结合上述“视频”和“打卡”在线上教学中的优势特点和“慕课”为主的线上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以“活动理论”为基础,设计了基于“视频+打卡”的在线体育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该模式由任务分析、任务实施和交流评价三部分组成。

图1 “视频+打卡”在线体育教学模式设计

2.1 任务分析

任务分析是进行任何教学活动的第一步,根据教学大纲做好全面地分析准备,才能顺利高效的开展学习活动。从活动理论的三个核心要素考虑,主体即进行学习活动的学习者,共同体即在学习环境内一同进行学习的其他学习者,客体即构成任务的各要素。本文的任务分析主要涉及四个方面:课程目标分析,课程内容分析,学习者个性分析,学习环境分析。

2.1.1 课程目标分析

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可以帮助教师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制定合理的教学顺序、组织形式等,保证课程的方向性和稳定性,有利于课程的规范和学生的学习。要充分发挥视频媒体的优势,提供丰富的感官刺激,激发学习动机。

2.1.2 课程内容分析

深入理解和钻研教学大纲,充分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才能知道哪里详,哪里弱,做到有的放矢。教师要遵循“三位一体[13]”原则,在自身教学素养的基础上,对课程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促进课程目标的达成。

2.1.3 学习者个性分析

教学设计是否与学习者的个性特征相匹配是决定教学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学习者个性分析包括学习者的起点能力分析、学习动机分析、学习风格分析、性格特点分析等,由此决定教学速度,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2.1.4 学习环境分析

教学设计必须考虑学习者的学习环境,包括物理、资源、技术和情感环境等,城镇跟乡村学生、单亲跟多口家庭的学生所处环境必有差异,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因地制宜地营造学习氛围,调整教学方案,以最大限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2.2 任务实施

任务实施过程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部分。课前,教师根据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者特征和学习环境的分析,在网上搜寻契合教学内容的视频,或自行制作系列短视频,发布到班级群中,学习者进行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者根据视频内容进行自主在线学习,期间可以将视频分享到社交圈进行交流探讨,教师可参与其中进行辅助指导,并对班级学习情况进行监督管理;课后,学习者将自学成果以视频或图片的形式上传到班级圈中进行展示,完成每日打卡,教师根据打卡情况进行答疑解惑和相关知识的拓展。

2.3 交流评价

交流评价阶段包括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师生互评,在期中、期末以讨论区和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阶段性和总结性评价,为优化课程内容设计和把握课程实施进度提供了实践性的依据。学生自评主要是针对线上视频自主学习情况进行回顾、总结,剖析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及对知识掌握程度的自我反省。学生互评是在观看他人学习成果分享后,学习者之间互提建议、取长补短的过程,交流学习技巧,提升自我能力。师生互评是评价与反馈阶段最重要的环节,教师根据学习者的整体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鼓励,学习者对课程设计和教师师德提出实践性的意见和建议,作为后期优化教学设计和课程进度的参考。

3 “视频+打卡”在线体育教学模式应用

将“视频+打卡”在线教学模式应用于技术动作的教学中,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法,观察具体的实践效果,检验该教学模式是否能有效监督学生进行课后运动参与和复习巩固、是否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兴趣、是否能提高线上体育教学质量和效果。在进行教学实践前,我们了解了实践班级学习者的电子产品使用情况。班级内智能手机的使用率为100%,所有学生对通过视频进行线上学习健美操均持支持态度,满足教学条件。

3.1 教学对象

山东大学2018级健美操公体课本科学生,共72人。

3.2 教学内容

全民有氧健身操二级。

3.3 教学设计

实验组36人,接受“视频+打卡”线上教学模式,对照组36人,通过慕课进行在线学习。实验周期为1个学期,共18个教学周,每周2课时,共36课时。在学期末对实验组的学生发放自拟问卷进行调查,了解实验对象对全民有氧健身操的掌握情况、身体素质的提高情况及对新型教学模式效果的评价等方面,检验新型线上体育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共发放问卷72份,收回72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70份,有效率为97.22%。

本研究采用SPSS16.0软件对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Cronbach’s Alpha值为0.926,而基于标准化项的Cronbach’s Alpha值为0.929,二者都大于90%,说明量表内部一致性良好,可靠性较强;因子分析提取了12个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kmo值大于0.8,能够合理地解释量表的结构,因此本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3.4 结果与分析

3.4.1 “视频+打卡”在线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能力,有效团结班级凝聚力,提高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对新型线上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学习能力方面的调查发现,72.22%的学生能够跟着教学视频将动作完整学会;76.39%的学生喜欢在班级圈中互动,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72.22%的学生愿意分享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趣事和练习技巧、学习资源等,观看彼此学习成果展示视频,互相纠错、互相鼓励,合作学习能力明显提升。

3.4.2 “视频+打卡”在线教学模式课后跟踪反馈效果好,能有效督促学生进行技能复习和运动锻炼,使体育课的意义落到了实处。通过对新型线上教学模式是否起到了课后监督的调查中发现,90.28%的学生认为通过打卡能督促自己课后进行技能复习和运动锻炼,有效破除了因犯懒而不想运动的惰性心理;80.55%的学生认为通过打卡能激发自己每日运动的竞争心理,通过访谈了解到,很多学生都有“今日我要第一个运动打卡”、“别人打卡,我也要打卡”的心理,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增强了对运动的热爱;84.72%的学生表示即使没有体育课,也会跟着视频复习动作,养成了健身锻炼的好习惯,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3.4.3 “视频+打卡”在线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创编能力和自信心,深化了学生对音乐、肢体和自我情绪的感知,教学意义得到延伸。期末考核的任务之一是“根据本学期所学的动作技能,编排一段能体现自己风格的健身操”,调查发现,75%的学生认为通过舞蹈学习,自信心得到很大提升,形态仪表也得到改善;60%的学生能在保证动作规范的基础上,编排具有自己风格的舞蹈;90%的学生在表情管理、服装搭配和音乐选择上均有创新,勇于展现自我情感,做到学以致用。

3.4.4 “视频+打卡”在线教学模式不仅保证了课堂出勤率和打卡率,也缓解了学生面对众人时的紧张感和不自在,能够自己把控学习节奏。调查发现,80.55%的学生认为面对视频比面对老师和同学更轻松自在,可以更好地展示自我,尤其是性格内向、容易害羞的学生。根据教学计划和内容,对实验组和对照组为期18周的动作技能(40%)、理论知识(30%)、舞蹈创编(30%)和综合评定进行比较,分别对两组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见表1。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教学实验后动作技能、理论知识及舞蹈创编t检验分析表

由表1可以看出,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动作技能、理论知识、舞蹈创编及综合评定四个方面进行成对样本t检验,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由此说明,“视频+打卡”在线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显著优于慕课教学模式。通过线上视频学习、课后打卡反馈进行体育教学,有效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反馈、监督指导,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鉴赏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得到提升,有助于提高学习实效和教学质量。

4 结语

“视频+打卡”在线教学模式的构建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和慕课为主的线上教学模式存在的难以追踪学习效果、缺乏课堂管理、课后反馈不及时等问题。该模式充分利用了移动终端信息技术,加强了线上班级管理和监督指导,即使面对屏幕相隔千里,也能感受到浓厚的班级学习氛围,通过同伴效应能有效激发学习兴趣和进取心,增加了线上课堂参与度。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在运动技术教学实践中,在动作技能、理论知识、舞蹈创编和综合评定方面均具有显著性提高,有效提高了线上体育课教学质量和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运用网络资源,最大化发挥各平台的效用,使线上学习与体育教学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融合。未来的研究需将该模式应用于各年龄、各技能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验证其有效性、实用性。

猜你喜欢

学习者班级体育
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画像构建研究
班级“无课日”
班级英雄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情感过滤假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者模型研究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我们的“体育梦”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