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排球运动参与者心流体验特质研究

2021-05-23罗俊波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心流年限显著性

罗俊波

引言

体育活动能够使他们摆脱日常生活的烦恼、有能力感、掌握运动技能及进行社会交往,能对情绪产生积极的影响。[1]运动参与本身是愉快的,从而引起了对诸如快乐、最佳体验、满意感和流畅等积极心理状态的关注。[2]1975年,美国心理学家Mihaly Csikszentmihalyi最早提出“心流体验”,该理论指出心流是个体对某一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由此推动个体完全投入某项活动的一种情绪体验或状态。[3]气排球运动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一项群众性运动,集健身性、娱乐性、观赏性、竞技性于一体,具有天然的适合群众健身的优势,有利于推广和普及。[4]本文主要从性别、年龄、学历、职业及运动年限等角度,分析气排球运动参与者在运动过程中的心流体验,研究不同组别是否存在差异性,从心理学角度,说明气排球运动的价值与作用。

对应Jackson提出运动员在流畅状态时的9个特征:挑战—技能平衡(Chal)、行动—意识融合(Act)、清晰的目标(Goal)、清晰的反馈(Fdbk)、全神贯注于当前的任务(Conc)、高度控制感(Cont)、自我意识的丧失(Loss)、时间的变换和享受的体验(Enjoy).[5]本文根据课题研究需要,从9个维度对气排球参与者进行调查:(1)我感觉自己的能力足够满足气排球运动的要求;(2)进行气排球运动,是出于本能和自动的,而不必去想;(3)进行气排球运动时,我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想要做什么;(4)进行气排球运动时,我很清楚自己的表现如何;(5)我全神贯注于当前的气排球运动;(6)我对正在进行的气排球运动有完全的控制感;(7)参加气排球运动,我不担心别人可能会怎样看待自己;(8)进行气排球运动时,时间过得和平常不一样;(9)气排球运动的体验是一种最好的奖励。

1 研究对象

对气排球运动参与者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共有361人参与调查,以之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检索与气排球、心流体验、心流体验等有关的文献和硕博论文,对获取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为论文的撰写提供文献来源和依据。

2.2 问卷调查法

通过气排球工作群,比赛领队微信群等收集气排球运动参与者数据。采用刘微娜《简化特质流畅量表》2010中文版修订版[6]对气排球运动参与者随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该量表评价心流体验的九个特征,并根据李克特5点记分法,有5个答案供选择,得分1-5分:从未1分,很少2分,有时3分,经常4分,总是5分,将所有得分加起来就是整个流畅状态的得分,按照选项从低到高进的得分进行计算,分数高说明个体越流畅,分数低则反之。

回收问卷362份,有效问卷361份,有效率99.7%。问卷的信度系数值为0.888,大于0.8,说明问卷有研究的价值。由SPSS17.0软件计算Cron-使用KMO和Bartlett检验进行效度验证,KMO值为0.912,p值=0.000,KMO值大于0.8,研究数据效度非常好。

2.3 数理统计分析法

用spss17.0对调查问卷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筛选、归纳,为论文的撰写提供数据支撑。

3 结果与讨论

3.1 不同性别的气排球参与者在运动中的心流体验分析

男性和女性由于生理因素上的差异,导致了各自在体育运动文化中明显的区分与局限。[7]我们研究不同性别参与者在气排球运动中心流体验是否有差异,从而说明气排球适合的对象。由表1可知:发现不同性别的参与者心流体验没有显著性差异(P=0.81>0.05)。

表1 不同性别参与者的心流体验得分及差异比较

可以看出,男性和女性被试者在心流体验状态各指标上得分基本上持平,说明参与者的性别对气排球运动心流体验没有影响,也就是说气排球运动对性别没有要求,男性和女性参与者在运动中可以获得同样的心流体验。

3.2 不同年龄的气排球参与者在运动中的心流体验分析

随着气排球的推广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人群参与到了该项运动中。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划分标准,本问卷把参与者分为六个年龄段“18岁及以下、19-25岁、26-35岁、36-45岁、46-59岁、60岁及以上”。根据方差分析发现不同年龄段的参与者心流体验具有显著性差异F(5,355)=4.62,p=0.000<0.001,进一步检验具体哪些年龄组别之间存在差异,结果如表2。

表2 不同年龄参与者的心流体验得分及差异比较

由表2可知,划分的六个年龄段中,“60岁及以上”与其他年龄组别之间都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他五个年龄组别,相互之间都没有显著性差异。事后检验发现,按照参与者心流体验得分排序,可以看出:

36岁以上的三个组,年龄越大心流体验得分越高:“60岁及以上”组的心流体验分数最高。这个组的参与者,大都是退休状态,来自工作和学习方面的压力大大减轻,参加体育锻炼时面对的排斥性活动也大为减少,因此其锻炼动机与其他年龄段相比,较少受到抑制。[7]“46-59岁”和“36-45岁”两个组的参与者,年龄上属于壮年、中年,大都家庭事业稳定,且开始重视健康,加强体育锻炼,因此在参加气排球运动时的心流体验较好,符合这个时期的特征。

35岁以下的三个组情况各有不同,心流体验得分没有上述三组高:“19—25岁”组以在校大学生、研究生或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为主,这些参与者身体条件好、运动时间充足、各方面压力较小,因此本组别在参加气排球运动时的心流体验相对较好。“26-35岁”组的参与者正处于成家立业、职业上升阶段,工作和生活压力较大;“18岁及以下”组的参与者,几乎都是在校学生,学习压力较大,因此这两组在参加气排球运动时的心流体验得分较低。

3.3 不同学历的气排球参与者在运动中的心流体验分析

运动项目的选择受主观因素的影响比较大,针对主观因素与参与者的文化程度之间的关系,经过前期调查,本研究对参与者按照文化程度分为四个组别。通过分析发现不同学历的参与者心流体验没有显著性差异F(3,357)=1.9,p=0.13>0.001。进行多重分析检验不同学历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如表3。

表3 不同学历参与者的心流体验得分及差异比较

由表3可知:中小学(在读及毕业)(M=38.57,SE=1.97)、专科及以下(M=36.06,SE=0.65)、本科(M=35.37,SE=0.45)、硕士以上(M=34.33,SE=0.82),学历越高,心流体验得分越低。

“我对正在进行的气排球运动有完全的控制感”就是指:高度控制感,即在流畅状态中,个体自动产生的一种对当前活动或情境的控制意识与行为。这种意识和行动是下意识的,但主体又能精确地感受到并能自我控制。[8]在“控制感”这个维度的数据统计中,中小学和硕士以上学历的气排球运动参与者存在显著性差异,均值差(I-J)=4.24534*,SE=1.97,P=0.031<0.05,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学历越高,整体承受的压力越大,参与气排球锻炼过程中思考的问题越多,心思越难集中,对运动的控制感也更容易受到干扰,锻炼身体带来的愉快心流状态也受到影响。

3.4 不同职业的气排球参与者在运动中的心流体验分析

经过对参与者前期调查,本研究按照气排球运动参与者的单位性质,将参与者分为六类。根据分析,可以看出不同职业的气排球参与者在心流体验上没有显著性差异,F(5,355)=1.43,p=0.214>0.01,进行多重分析检验各职业组别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如表4。

表4 不同职业参与者的心流体验得分及差异比较

进行多重分析,检验不同职业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显示,气排球运动参与者中“自由职业”和“在读学生”有显著性差异,P=0.029<0.05;“自由职业”和“事业单位”有显著性差异,P=0.020<0.05;“自由职业”和“企业单位”有显著性差异,P=0.013<0.05。

“进行气排球运动,是出于本能和自动的,而不必去想”就是指行动—意识融合,指动作与知觉间的相互配合。在特定的情境要求个体运用相关技能完全挑战时,个体注意力完全投入到挑战中去,动作协调、自动地完成而无须知觉到动作。[9]具体分析发现,“自由职业”组与“在读学生、事业单位、企业单位”组在“行动—意识融合”这个维度上有明显差异。对“自由职业”组参与者进一步分析,发现大部分人都有一定的排球基础,工作时间、工作环境相对来说没有太多的压力和限制,参加锻炼的时间和频次都能自己控制,因此他们在气排球运动时,注意力相对集中,心流体验更佳。而其他组别的参与者受工作压力、生活压力、运动水平、锻炼时间和场地等主观、客观因素影响,气排球运动心流体验不流畅,得分较低。

3.5 不同运动年限的参与者在运动中的心流体验分析

经过前期调查,本研究将气排球参与者运动年限分为五类。可以看出不同运动年限的参与者心流体验存在显著性差异F(4,356)=9.617,p=0.000<0.001,进行多重分析检验各组别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如表5。

表5 不同运动年限参与者的心流体验得分及差异比较

由表5可知,气排球运动运动年限“1年以内”与“2-3年”“6-7年”“8年以上”三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2-3年”与“1年以内”“8年以上”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因p<0.05;“4-5年”只是与“8年以上”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因p=0.001<0.05;“6-7年”只是与“1年以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因p=0.002<0.05,“8年以上”与“1年以内”“2-3年”“4-5年”三组之间都存在显著性差异,因p<0.05。

事后检验发现,运动年限“1年以内”的参与者(M=32.94,SE=0.61)在心流体验得分上显著低于其他组的数值,随着运动年限的增加,均值和标准误越高,心流体验越好,“8年以上”的参与者心流体验得分最高(M=39.37,SE=0.88)。

4 结论

4.1 对参与者性别的研究表明:男性和女性气排球运动参与者在心流体验状态各指标上得分基本上持平,也就是说虽然男性和女性在生理因素方面有很大差异,但在气排球运动中心流体验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气排球运动对男性、女性都一样适合。为驳斥气排球运动性别区分论,提供了有力论据。

4.2 对参与者年龄的研究表明:不同年龄段的气排球参与者心流体验具有显著性差异。35岁及以下没有36岁及以上的参与者心流体验得分高;36岁及以上的三个组,年龄越大心流体验得分越高,“60岁及以上”组的心流体验分数最高。据此来看,参与者的心流体验与工作压力、生活压力、学业压力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可以进一步研究论证。

4.3 对参与者学历程度的研究表明:不同学历的气排球运动参与者心流体验没有显著性差异,但仍存在细微差异,数据表明参与者学历越高,心流体验得分越低。在“控制感”维度的统计中,中小学学历和硕士以上学历的运动参与者存在显著性差异,硕士以上的参与者得分较低,一定程度上说明学历与压力有密切关系,并对运动的控制感及心流状态产生了很大影响。

4.4 对参与者职业的研究表明:不同职业的气排球参与者在心流体验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具体分析发现,“自由职业”参与者在“行动—意识融合”这个维度上与其他参与者存在显著差异。“自由职业”组参加锻炼的时间和频次可以自己掌握,自己控制,运动时,注意力相对集中,心流体验更佳。再次说明心流体验与压力之间的密切关系。

4.5 对参与者运动年限的研究表明:不同运动年限的参与者心流体验存在显著性差异,运动年限越长,心流体验得分越高。运动年限“1年以内”的参与者在心流体验得分上显著低于其他组;“8年以上”的参与者心流体验得分最高,运动年限越长,技战术掌握越好,对运动越自信,甚至逐渐变成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心流体验也随之发生变化。

猜你喜欢

心流年限显著性
一种结合多尺度特征融合与像素损失加权的显著性目标检测方法
视频序列中视觉显著性图像区域自动提取仿真
高压锅最多用8年
辽宁朝阳市刘禹佳问:退役士兵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出现欠缴、断缴的,允许补缴吗
问一个研究真正幸福状态的心理学家
欧盟法院判决明确欧盟商标通过使用获得显著性的地域认定标准
契克森米哈赖的幸福课
心流研究概述
商标显著性的司法判断(一)
心流中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