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耳和听力保健常识知晓率的调查研究

2021-05-22徐霞刘丞王宇锋卜行宽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21年3期
关键词:宿迁市知晓率常识

徐霞 刘丞 王宇锋 卜行宽

听力损失不仅影响个人和家庭,而且严重累及社会,现已成为全球迫切需要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1]。由于听力损失是不易外显的残疾,社会对此普遍忽视,缺乏关注,因此,如何提高公众对耳和听力健康的认知是强化其防治工作的关键。我国自2000年开始的3月3日“全国爱耳日”活动在唤醒公众关注耳和听力保健方面起了很大作用,世界卫生组织借鉴我国经验,于2015年正式将3月3日定为“世界听力日(World Hearing Day, WHD)”,并且专门成立了工作组,筹划每年的活动并评估效果[2]。在全球加强行动的新形势下,为了解人群对耳和听力保健的认知程度,本研究面向南京市和宿迁市部分居民进行了耳和听力保健常识的问卷调查,以期为制订更有针对的健康教育计划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调查问卷的设计 设立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如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依据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听力保健问答、《耳和听力保健基础教材》和“世界听力日”的宣传材料[2],结合我国国情设计了20个有关耳和听力保健常识的问题,涉及耳部、听力和综合常识三个方面内容(表1);问卷设计完成后进行了预实验,完成全部问题回答时间约5分钟。

表1 耳和听力保健20条常识的知晓率

1.2调查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2020年10月至11月在南京市和宿迁市的不同医疗机构工作、就诊、陪诊、体检和其它活动的15岁及以上的6 765例自愿答卷人员进行调查。这些机构包括: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市幕府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宿迁市豫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宿迁市宿城区王官集镇医院。

1.3调查方法

1.3.1征集调查志愿者和制作宣传招贴,调查前对志愿者进行培训。

1.3.2纸质问卷 由志愿者对调查对象发放、收集调查问卷和答疑(交卷前不予答疑),集中输入数据库。

1.3.3扫描二维码回答问卷 由志愿者指导调查对象通过手机扫码答卷,答完后可即时查阅答案及相关保健知识。

耳和听力保健常识的总知晓率=所有调查对象正确回答条目总数/(问卷总数×20)×100%;单一知识知晓率=某一问题的正确回答人数/问卷总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全部资料导入计算机数据库,采用SPSS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知晓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 本次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6 765份(纸质问卷1 002份,扫描二维码答卷5 763份,来自三级医院3 114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医院3 651份),调查对象中男2 494人(36.9%),女4 271人(63.1%),年龄以20~29岁及30~39岁组居多,占66.1%。调查对象本科及以上学历占多数(41.6%),职业以工人、医务工作者、商业和服务人员居多(表2)。

2.2总知晓率及单一知识知晓率 耳和听力保健常识20个问题的总知晓率为77.7%,答对20题(100%)的人占6.5%(442/6 765人),答对16题(80%)及以上的人占59.1%(3 995/6 765人),答对12题(60%)的占 88.6 %(5 995/6 765人)。单一知识中,第9条“一耳突然听力减退应尽快就医”和14条“常规体检项目中应做听力筛查”的知晓率比较高,分别为93.7%和92.6%;而18条“正确验配的助听器不会加重听力损失”和20条“全国爱耳日日期”的知晓率则比较低,分别为55.2%和50.5%(表1)。在不能正确回答问题的人次中,答错的占59.0%(17 825/30 218人次),不知道的占41%(12 393/30 218人次)。

2.3不同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及地区人群的知晓率 男性耳和听力保健常识总知晓率为76.5%,女性为78.4%,后者多于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073,P<0.001)。不同年龄组中40~49岁组知晓率最高,为79.8%,随着年龄增长知晓率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3.504,P<0.001)。在职业方面,医务工作者知晓率最高为86.3%,农民最低,为65.7%,职业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74.314,P<0.001);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者知晓率最高,为82.2%,小学学历者最低,为6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84.417,P<0.001)。不同地区人群的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84,P=0.445)(表2)。

表2 耳和听力保健常识调查人群基本情况和知晓率

3 讨论

3.1耳和听力保健常识知晓率调研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意义 听力损失的高度流行、高度危害和低认知度是对“防聋治聋”这一公共卫生项目的严峻挑战,应对该挑战的首要措施是提高全社会对听力问题的认知度。在贯彻执行世界卫生组织《预防聋和听力损失决议》[1]和《世界听力报告》[2]的过程中,调查现阶段人群对耳和听力保健的认知情况是一项十分必要的基础工程。虽然新冠病毒肆虐,给工作带来困难,但实践证明,在较好的设计、组织和动员下,调研还是可以顺利进行的。通过调查研究,可以摸清人群对耳和听力保健常识的认知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计划和防治方案提供依据。

3.2知晓率分析 本调查结果显示,本组人群中耳和听力保健常识的总知晓率为77.7%,20题全部答对者占6.5%,答对80%及以上题目者占59.1%,答对60%及以上题目者占88.6%;高于相对于一些传染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如:蒋艳等[3]报道北京地区居民5条肺结核防治知识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仅为40.87%。对于耳和听力保健常识知晓率较高的原因首先要归功于我国20年来开展的“爱耳日”宣传,另外也可能与此次调查人群以中青年为主且高学历及医务工作者所占比例较高有关。然而,即使得分较低的农民、80岁及以上人群及小学文化群体的知晓率也分别达到了65.7%、64.7%和61.8%。除上述因素外,因调研限在江苏省,虽然南京市和宿迁市两地在地域和经济发展方面上有很大不同,两地人群对于耳和听力保健常识的知晓率却无显著差异,但这仅代表江苏省或长三角区域的情况,应鼓励做更大范围的调研。

从文中结果看,“常规体检项目中应做听力筛查”(92.6%)和“突然听力消退应尽快就医(93.7%)”得到普遍认可,说明早发现、早诊断和早干预的“三早”原则已较深入人心,也符合“世界听力日”的主题要求“保持听力,终生受益(2020)”“人人获得听力保健:筛查、康复、沟通(2021)”[2]。本调查显示女性的知晓率高于男性,可能与女性调查人数偏多及女性比较关注健康问题有关。

不容忽视的是,在不能正确回答问题的人次中,41%是对问题完全不知晓,说明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弥补。医务人员的知晓率最高(86.3%),但媒体工作者的知晓率(76.8%)低于总知晓率(77.7%),可能与该职业人群样本小(89人)有关。另一个要引起关注的是只有50.5%的人知道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世界听力日”,这可能与现在各种各样的“健康日”太多,群众在意的是宣传内容而非日期有关。不过3月3日象形于两耳,是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政府的官方正式活动,有必要加大宣传力度。本调查还显示对听力康复方面的问题知晓率相对较低,如55.2%的人错误地认为“助听器会加重听力损失,不要常戴”。这与张中华等[4]报道的深圳社区老年耳聋患者听力保健知识认知情况基本一致,其报道老年人对早期发现听力下降的重要性的知晓率最高,而对听力下降的原因、预防和康复方法的知晓率较低。这也是助听器等听力辅具在我国普及率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3.3本调查结果对下阶段健康教育的建议

3.3.1任务分担,扎根基层 我国地广人多,城乡、地区、人群间差别大;听力减退患者总量已过2亿,其中近7 000万人为听力残疾,城乡居民各半[5]。要完成如此巨大的防治任务,仅靠医院难以实现,必须将任务分担,扎根基层,重点放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为耳和听力健康教育的基本盘,向村卫生室和诊所扩展。在本次调研中,3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过培训,发挥了很大作用,这也完全符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关于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要持之以恒、着力提高项目知晓度和群众感受度的要求。

3.3.2抓住重点人群和关键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 本调查显示40~49岁年龄组知晓率最高,之后随年龄增长知晓率逐渐下降,而听力损失的发生率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的,提示在老年人群中加强耳和听力保健教育意义重大,尤其是要普及助听器等听力辅具的知识。鉴于全世界有超过10亿12~35岁的人群中因不良聆听习惯而处于听力损失的危险中[2],所以对青年人而言,防止娱乐噪声伤害、安全聆听是重点。农民的知晓率最低,这与其生活环境和文化程度有关,提示要加强农村和基层的文化教育宣传工作。

3.3.3线上线下结合,多种媒体的常态化宣传 新冠病毒大流行改变了很多行为,线上线下结合,利用多种媒体宣传已常态化。本次调查同时使用纸质和电子两种问卷,收回的有效问卷数分别是1 002份和5 763份,证明这种调查方式是可行的。为了提高公众认知度,除了每年的爱耳日活动外,将耳和听力保健纳入初级卫生保健框架[6],整合进社区常态化的健康教育计划,是必要的和可行的。

3.3.4调研与宣教相融合 调研的目的在于提高认知,本研究将调研与宣教相融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调查对象完成纸质问卷后,调查者会向他们解答问卷,发放有关宣传册页和防噪耳塞等小礼品;电子问卷递交后会自动跳出查看答案按键,点击后会显示答题对错并可查阅相关保健知识;这些做法可明显提高问卷调查的参与度。

(致谢:本次调查研究要特别感谢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陈家应教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李晓璐研究员、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程颐清主任医师、南京市幕府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王凤主任、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石帅主任、宿迁市豫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杨爱玲主任、宿迁市宿城区王官集镇医院陈运柏院长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猜你喜欢

宿迁市知晓率常识
宿迁市聚焦“四个全覆盖”织密燃气安全管理一张网
宿迁市打造立体化应急救援队伍体系
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强化健康认知护理应用于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患者护理中对知识知晓率的改善评价
靠不住的常识
健康常识我知道
常识:哪杯更冰凉
上海市某区交通警察健康知识及相关行为调查
张晓芳作品
流动人口母婴保健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调查分析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