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变革时代下幼儿园课程发展新思考

2021-05-20武晓菲卢碧露王垚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幼儿园儿童课程

武晓菲 卢碧露 王垚

为发展中国特色优质基础教育,促进育人方式变革,2020年12月5~6日,首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三次学术年会在南京开幕。本次论坛设有15场分论坛和11场微论坛。其中,为推动幼儿园课程质量的提升,由中国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承办的以“质量视野下的幼儿园课程发展”为主题的学前教育学术分论坛于12月6日在南京市第一幼儿园隆重召开。本次分论坛通过主题报告和园长沙龙两种形式,从质量视野重新审视与梳理了幼儿园课程在理论、政策、实践层面的发展。

一、提升幼儿园课程质量的新思考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把加快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变革作为未来教育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今年,一场全球性公共疫情的爆发,更凸显了这一任务的紧迫性。中国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黄瑾教授《变革时代背景下的儿童学习》主题报告对此作出回应。报告基于疫情背景下我国家庭学习资源和方式展开大规模调研,发现疫情期间儿童家庭学习资源以传统类为主,电子信息类资源有所增长;两类学习资源的学习方式被动型居多,互动型较少;学习资源与学习方式存在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异。黄瑾从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和学习资源等方面提出三点思考。第一,儿童的学习环境建设仍有改善空间,应当关注教育场域向家庭的延伸,构建协调一致的教育环境。第二,儿童的学习方式仍有优化空间,应当关注自主、合作、探究式、创造性学习,构建家庭“学习共同体”。第三,当前儿童学习资源大多停留在被动状态,应当关注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构建新型的儿童学习生态。

不同于以往对教师专业发展过程的关注,中国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东北师范大学缴润凯教授从“学”“思”“情”“行”四个方面阐述了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学”即终身学习、及时学习、合作学习,幼儿园教师应当学习教育理论及政策、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心理学知识等内容。“思”是善于思考、深度思考、静心思考,探寻每一个表象问题下的本质内容。“情”需有情感、有情怀、有情操,教师应当认识到自身职业的神圣价值和使命,对内修习为人师的品德与素养,对外善于与周围人交往。“行”包含对工作、儿童、自身发展的思考,全方面培养儿童是教师教育工作的核心,尊重儿童的天性是教学工作的基础。除此之外,每一位教师都应当制订符合自身的教师职业发展规划。缴润凯还将“学”“思”“情”“行”依次比喻为“鱼”“网”“渔”“烹”。“学”相当于抓鱼,“思”是渔网,“情”是捕鱼的技能,“行”则是把捕到的“鱼”进行烹饪,真正将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转化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营养剂,从而提升课程质量。

中国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华中师范大学蔡迎旗教授介绍了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历程与趋势、当前存在的问题、相关国家法规和地方规章等内容。蔡迎旗认为,要保障我国幼儿园课程质量,应当从立法、执法和守法三个维度来推动。她以《湖北省幼儿园保教工作实施指导意见(试行)》为例,强调在立法、执法、守法的过程中,应当把握直面问题、了解需求、因地制宜、弹性开放等要点。针对目前我国幼儿园课程标准尚未统一的现状,蔡迎旗提出两点建议。第一,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应当加快制定相关标准或指南,建立幼儿教育资源的评估标准或准入制度,加强对幼儿园课程的专项指导、管理、督导与评估等。第二,幼儿园应当关注各领域核心经验,设置相关领域课程,加强课程资源建设,拓展和共享线下、线上课程资源,加强课程各环节的过程管理、指导与评价,补足配齐多样化高质量师资,落实教师各项待遇等。

二、提升幼儿园课程质量的实践行动

上海市静安区安庆幼儿园温剑青园长基于发现、理解、支持儿童的教育理念,分享了四条园本化课程经验。第一,围绕儿童发展评价这一实践抓手,将过程性评价中收集到的观察证据作为调整、优化课程的依据,而课程的优化是为了反哺儿童的发展。第二,为了设计满足儿童需求的课程,应当强调“一日生活皆课程,一日课程皆有评价”。教师应当在对儿童的日常观察中思考如何从碎片化信息中梳理出结构要素,生成满足儿童需求的课程。第三,建立课程-评价循证机制,使评价结果与课程互证互进,更好地为儿童个性化发展提供教育支持。第四,遵循尊重差异 、支持发展的行动理念,强调教师应当重视对评价方法的研究和对课程推进的整体思考。温剑青还表示,应当让评价成为课程动态优化机制的重要构成部分,让反思成为催生优化课程、支持儿童发展的教育行为。

北京市西城区三义里第一幼儿园刘晓颖园长立足于以儿童发展为本的课程观,分享了“基于儿童”与“重视关系”两条课程构建路径。刘晓颖认为,质量提升的核心是儿童需要,质量提升的结果是儿童发展,质量提升的要点是系统内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基于儿童”强调课程构建应当尊重儿童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创设支持儿童主动学习的环境。同时,教师应当不断回到儿童视角、儿童立场,反思教与学的过程。“重视关系”强调课程构建应当重视儿童与周围人、事、物的关系,重视儿童的权利,放权赋权,让儿童成为生活的主人。同时,课程构建应当重视师幼间的倾听、对话,联结多元主体。此外,课程构建还应当重视课程管理,不断连接、拓展与编织儿童的生活和经验,促进有意義的学习不断发生。

成都市第十一幼儿园王霞园长在发言中分享了以“和而不同,美美与共”为理念的244课程管理机制。“2”是指实施两级管理,即集团基础课程旨在促进儿童五大领域均衡发展,园区拓展课程旨在促进儿童个性化发展。第一个“4”是指创设四个机制,分别是“一办三部”的集团管理,统筹课程规划;“1+6+N”的管理组织,引领课程建设;“6个1”的运行机制,保障课程实施;“三层三网”的研修体系,助推课程质量。第二个“4”是指共建四种途径,即通过办流动幼儿园、创建家长资源站、建立社区资源网和云端资源库丰富儿童的学习资源。王霞表示,244课程管理机制有效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性和课程管理实效。

南京市鹤琴幼儿园张俊园长强调,创办鹤琴幼儿园的初心是为了解决学前教育实践中关于课程、教师发展的普遍难题,期望提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幼儿园课程实践方案。张俊从幼儿园课程开展依赖教材、新教师难以坚定专业信念两大问题引出对“活”教育的思考。他表示,“活”一是指“生活”,即教育应当回归生活,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二是指“活力”,即教育应当激发活力,培养活的儿童、活的教师和活的家长。基于此,张俊分享了三点实践经验。一是以班本化课程决策为基础,赋权教师,让课程贴近儿童、贴近生活。二是以反思性教学实践为关键,基于评估,让教师看见儿童、回应儿童。三是以活教育文化建设为灵魂,平等互助,一家人共享生活、共同成长。张俊总结道,鹤琴幼儿园的发展愿景是希望创建一所会生长的、“活”的幼儿园,让每个儿童都看见自己的未来,发现自己的力量。

浙江省安吉县昌硕中心幼儿园盛奕园长分享了安吉幼儿园的游戏课程。安吉幼儿园在不断解构传统课程的反思性实践中,形成了儿童、教师、课程发展相统一的课程理念。同时,安吉幼儿园形成了三条实践路径。一是从游戏切入,由户外游戏走向室内游戏。二是从游戏走向渗透游戏精神的一日生活。三是基于生活和游戏经验生成教学活动。盛奕强调,游戏是儿童的天性,自主自由的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习得经验、展现自我的方式。她以天气观察记录和表达活动为例,强调生活就是儿童的学习,应当遵循儿童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开展多种与儿童生活密切相关的惯例性活动,潜移默化地帮助儿童积累经验。此外,安吉幼儿园还主动反思传统的自上而下式教学,重新定义教学目标、内容及方式,将观察、倾听、对话作为教师的主要工作。盛奕表示,高质量的幼儿园课程应当支持儿童的无限可能,教师和儿童也应当是有目标、有反思意识的主体。

面对信息化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挑战,本次分论坛全面详实地分析了幼儿园课程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路向,提出了拓宽教育场域、立法保障质量、打造学习共同体等发展思路。上述研究报告、政策梳理和实践经验等引发了与会者的深入思考与热切讨论。

猜你喜欢

幼儿园儿童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爱“上”幼儿园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