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冰《黄帝内经素问注·序》“蒇谋”意旨探析*

2021-05-19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03

中医文献杂志 2021年2期
关键词:王冰天机智识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03) 周 峨

问题的提出

王冰《黄帝内经素问注》是后人学习《素问》最基本、最重要的参考书籍,而其自序(下文简称《序》),也是后人了解该书在唐代以前流传面貌最重要的一篇文献。此《序》在言及个人天赋与医经学习关系时说:“假若天机迅发,妙识玄通,蒇谋虽属乎生知,标格亦资于诂训,未尝有行不由径,出不由户者也。”[1]由于“蒇谋”一词不见于其他文献,而在此处,似乎也不可能完全借助上下文准确推知其意义,故而在现今的各种注本中,对此词语的注释都不免差强人意,似通非通。

以收录这篇序文的最新两版权威《医古文》教材为例: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三版《医古文》教材注释为“完备的谋划”[2];而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十三五”规划《医古文》教材则注释为“‘臧谋’的讹字。高明的计谋。臧,善”。[3]这两种解释大相径庭,代表了学界对于该词语的两种迥然不同的见解。但这两种解释似乎皆有可商榷之处。

“完备的谋划”,这种解释虽大体可通,但将“蒇”作为一个形容词、“蒇谋”作为一个偏正式名词性词组,放在上下文中似乎并不很确切;且“蒇”与其他表示“完备”意义的词语有什么区别性的意义,此处为何使用这个并不常见的词,这些在情理之中的疑问都难以从这个解释中得到答案。

后一种解释的出现,来自某些学者的考证。崔为《“臧谋”讹为“蒇谋”考辨》一文,认为“蒇谋”一词因顾从德本而误,因而产生了各种郢书燕说的解释,又认为“蒇”字“从唐到清,用法……全都是动词,含义是‘解决’‘完成’。没有一例可以解为‘完备’‘完善’”,故而推论,此处绝不可能是“蒇谋”,而应该是“臧谋”[4]。事实上,这种说法并未能推及“蒇”的确切意义,就草率地据孤证而断为误字,其说不可从。

“蒇”的确切意义,尚需从其在典籍中的使用情形,结合相关训释加以推求,而“蒇谋”在本文中的具体意旨,也需要结合上下文详加辨析。

“蒇,敕也”训释辨正

“蒇”在经籍中的运用最早见于《左传》。《左传》文公十七年(公元前610年)载郑子家与晋国执政赵盾(宣子)通信,云:“十二年,六月,归生佐寡君之嫡夷,以请陈侯于楚而朝诸君。十四年,七月,寡君又朝以蒇陈事。十五年,五月,陈侯自敝邑往朝于君。”

杜预注:“蒇,勑也。勑成前好。”孔颖达疏云:“蒇之为勑,无正训也,先儒相传为然。贾、服皆云:蒇,勑也。”[5](按:“勑”与“敕”通用)杜注简略,而孔疏未予以必要的申说,故而其义后人并不深了。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云:“蒇有完成之义,蒇陈事者,完成陈国从服于晋之工作也……杜注以‘敕成前好’解之,恐不确。”[6]此注也不免粗略,且以杜注为非,恐未深察。

两书参照,可以看出“蒇”主要有两种训释,一是“备”(“敕”),二是“解”。训“备”、训“敕”,意义大致相同,强调一种谨慎、戒备以应对事情的心理状态;训“解”,则为放松、松懈。此两义,正是两种相反的心理状态,故郭璞注曰:“蒇训敕,复言解,错用其义。”[7]408

对“蒇”之训“敕”,钱绎笺疏曰:“蒇、敕,语之转耳。《说文》:‘敕,诫也。’谓告诫之使备也。”[7]441“蒇”与“敕”乃一语之转,故意义相近。“敕”有谨饬之义。《广雅·释言》曰:“敕,谨也。”[8]373《小尔雅·广言》曰:“敕,正也。”[9]《释名·释书契》曰:“敕,饬也,使自警饬,不敢废慢也。”[10]后一条点明,“敕”作为自上命下之词,取义于使人保持内心的警饬,从而避免废慢于事。“谨也”“正也”之训,也皆谓保持内心的自警,以敬慎于事。“蒇”训“敕”,正取义于此。

“蒇”有“完成”之义,但此义因从“警饬、避免废慢于事”等意义引申而来,所以与单纯的“完成”义类词语相比,更强调“敬慎成事”之义。如下例:《新唐书·蔡廷玉传》载“廷玉遂蒇朝事”[11],《宋史·乐志九》载“新庙肃肃,蒇事以时”[12],《啸亭杂录·李壮烈战迹》载“公以文吏,徜徉中外,故宜幸其事,早蒇其功”[13]。显而易见,“蒇事”“蒇功”与单纯的“成事”“成功”相比,更强调对事情的戒惧状态、以及促使事情得以妥帖完成之义。

反观《左传》中此词语的意义,正是敬慎以成事之义。春秋时期,晋楚争霸,陈、蔡多追随楚国,被视为楚之从国;而郑国则以追随晋国为主,为晋国之从国。晋、楚之从国交相见之事,晚至鲁襄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46年)方见于传文,其时晋楚达成弭兵之约,且约定“晋、楚之从交相见”,即晋、楚两大国各自的从国要朝见对方,以维护盟好关系。而从此郑子家书信来看,这种从国“交相见”之事,早已有之。据子家此信,郑国曾朝楚而请许陈国朝晋,隔年之后,郑国又朝楚,以彻底促成陈国朝晋之事,即传所云“十四年……寡君又朝以蒇陈事”;第二年,事终于得成,陈侯途径郑国而往朝于晋。在这个事件中,郑国之“蒇陈事”,即申饬前好,使得楚国同意陈国能够朝见晋国,而最终事情也得以成功,即杜注所谓“敕成前好”。杨伯峻未能详辨事情始末而以杜注为误,乃其疏失。

此词在方言中尚保留有古义。有学者指出,“蒇(chǎn),这也是商洛很有代表性的方言之一,常读作chàn,指事情做得好或办得好……商洛方言,丰富了蒇的含意”[14]。“陕西方言中,‘蒇’除了表示‘完成、完备’,还多了‘妥帖、周详’的意思。如:‘你这事办得蒇’‘沃媳妇活作得蒇’”[15]。事情办得好,完成得“妥帖、周详”,正是从“敬慎于事”而得。可以说,陕西方言所呈现的“蒇”的意义,与古义有所相承。

从上下文看“蒇谋”的意旨

“蒇谋”一词在《序》中的使用,与其在一般典籍中的用法、意义皆有一贯之处。“假若天机迅发,妙识玄通,蒇谋虽属乎生知,标格亦资于诂训”这句话,从天赋资质与后天之学两方面讲学医者必须具备的条件。

“假若天机迅发,妙识玄通”,言学医者必须具有洞识深奥之理的智识。“机”本指弩弓上的发动机关,“天机”则出自《庄子》。《庄子·大宗师》载:“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成玄英疏云:“夫耽耆诸尘而情欲深重者,其天然机神浅钝故也。”[16]可知,“天机”指“天然机神”,即人所具备与天道相合的某种认识能力。“天机迅发”,显然以弩弓之发来比喻人智识之用——弩弓之发,必有所中,智识所向,亦必有得。“妙识玄通”,则其所臻之境。“玄通”一词,来自《老子》。《老子》载:“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17]“玄通”指万物虽别,但在根本的道的层面,自有其相通处——因其深隐,故谓之“玄通”。“妙识玄通”,谓人有见几识微之智而能洞悉深隐的根本之道、万物之理,此种认识境界,虽不专就医理而言,但后者自在其中。

“蒇谋虽属乎生知”,承上而启下,言在对医理有所认知的基础上,还需有审慎以思谋的天赋资质,才能将所理解的医理恰切地施用于实践。上节已论,“蒇”有“谨慎从事”之义,“谋”之表层意义为思谋、谋虑,而隐含有“所思所虑求其切合于事理”之义,故而“蒇谋”谓审慎思谋、以求理与事契,将对医理的理解转化为实践之应用。

而将此词解释为“完备的谋划”,盖由误解古人训诂而致。《方言》中所谓“蒇,备也”的训释,乃表示“事先而具”之“备”,也即“预备”“戒备”之“备”,而非“完备”之“备”。《广雅》中,将“蒇”与“福、晐、具”等明显为“全备”意义的词语同列,很容易使人误解,但若明此类训诂书籍“二义不嫌同条”的体例,则不难辨别,此六字虽然同训“备”,但“蒇、饬、戒”三字取义“戒备”之“备”,而“福、赅、具”三字取义于“全备”之“备”,不可将两者混为一谈。

洞识深奥之理的智识、审慎思谋以切合于事的能力,有赖于天赋资质,但皆当与后天学习相结合,才能在医学一途有所成就。“标格亦资于诂训”,谓任何学医者真正能够具备自身的行医风范、自成一家、垂范后人,都必须借助于对经典的传承和学习。此处“诂训”一词,易被视同于“训诂”,即解释经文之文字。事实不然,详考王冰此文,从始至终,都在强调《素问》的重要性,而非注释之重要性。究其实,此处“诂训”意同“古训”“故训”——即前人故言或遗典,在此处即指《素问》其书。《诗经·大雅·烝民》云:“古训是式,威仪是力。”毛传云:“古,故;训,道。”郑玄笺云:“故训,先王之遗典也。”孔颖达正义云:“古训者,故旧之道,故为先王之遗典也。”[18]此处的“诂训”即同“古训”,谓前人之典。若要树立行医风范且可资他人取法,亦必须借助于对前代典籍的掌握,而不可能完全自发机杼、自我作古。

综上,王冰《序》中“假若天机迅发”等几句,谓学医需要天赋资质与经典传承的结合,言虽有洞识医理之智识、谨慎思谋以成事之才能,也尚需借助经典学习才能真正为医,而后者犹如出门之户、行路之径。

小 结

通过对古籍用例及训诂专书的考察可知,“蒇”有“谨慎从事、勿废慢于事”等意义,而“完成”之义系引申而来。在现代方言中对此词的使用,尚可见其核心意义之存留。

王冰《序》中“蒇谋”一词即指“审慎地思谋”,谓在理解医理的基础上,将之恰切地运用于实践。医学书籍能讲明医理,但如何思谋其理、化裁运用,却与个人资质相关。医学有所谓“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的一面,即在于此。正确理解该词语,有助于我们深化认识医理与其具体运用之间的关系,对其深刻意涵,不可不求。有认为此词系“臧谋”之讹的说法,恰恰是因为不能深考此词意涵所致;而将之解释为“完备的谋划”,亦取义有偏。

猜你喜欢

王冰天机智识
Analyze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aced by financial accounting in the era of big data
Chapter 4 Discovering a great secret 第4章 发现“天机”
天机
智识机械运动易错点
喜爱这世界
错在哪 ?
窥探天机的人
名落孙山
一所大学有40人被确诊为抑郁症
小猴驱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