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疫情”时代工艺美术行业的瓶颈与发展刍议

2021-05-18朱煜宇

上海工艺美术 2021年1期
关键词:后疫情顶层规划

朱煜宇

In 2020, the sudden outbreak of COVID-19 has put all walks of life under severe test. In recent years, arts and crafts industry has also been influenced by financial environment. Despite the formation and orderly progress of overall industrial scale, both arts and crafts industry and practitioners are confronted with development bottlenecks and difficulties at various aspects. The outbreak of this epidemic triggers the arts and crafts practitioners reflection over creation itself and market demand to some extent. As for the entire industry, the key to surviving and improving competitiveness in “post-epidemic” era primarily lies in the insights into the problems and root causes.

2020年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各行各业都接受了严峻的考验。在国内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疫情总体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后疫情”时代的讨论也成为热门议题。暂且不论“后疫情”时代这一论述是否准确,疫情对各产业的冲击以及由此引发的发展思考却是实在与迫切的。对于工艺美术行业而言,近年来也受到金融大环境的影响,在整体产业规模形成并有序进行的背后,个体和产业本身都出现了不同面向的发展瓶颈和困境。疫情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工艺美术从业者对创作本身及市场需求的思考。对整个行业而言,如何在“后疫情”时代中生存、提升竞争力,首要是认识问题所在以及背后的成因。

“后疫情”时代的瓶颈

疫情对电子业、网络等适应新消费需求的行业大幅推动之外,对其他行业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因而以旅游业的终端销售受到影响而解释工艺美术品的滞销,很难真正对应到工艺美术行业的困境。同样,实体店铺的关闭、出口贸易受限、展会无法举办、礼品业的萎缩确实是工艺美术行业发展中遇到的现状,但究其根本,回到社会体系和文化需求上来看,从业者与当下的生活方式、消费群体若未能形成有效的联结,则更容易出现此类产出和销售的困境。从国家政策层面上可以看到大环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保护和支持,但本质上,文化传承的方式已经发生变化。许多传统工艺在现代化的生活中实际需求大幅减少,又未必契合大众精神层面的文化需求,因而难以引起普遍的消费欲望。

“全球化”以及快速发展的网络让信息交流、传递都在本世纪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消费习惯也逐渐改变。在疫情影响下,直播带货的网红经济成为时下最为流行的销售方式,工艺美术从业者们也不乏参与其中。“短平快”式的销售方式历来受欢迎,但从文化传播的路径来看,尽管当下信息传播的渠道众多,但大量无效的资讯夹杂其中,即使是优质的内容也很容易湮没在浩瀚的数据中。当一时的带货风潮热度退散之后,这些产品背后的文化内容还能再次实现市场化吗?网红经济是当下“后疫情”时代带动作品销售的有效途径,但成功的背后除了产品本身更要求团队分工、营销手段的规划、粉丝转化的数据分析等一系列运作,并非易事。

顶层规划与观念转变

工艺美术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地方在政策上的扶持。对地方政府而言,工艺美术行业的产业模式通过产业集聚的培育和发展,能够形成一定的竞争优势,从而扩大就业,带动本地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基于旅游业的城市,在这种模式中更易获得集群优势。景德镇的“瓷都”定位、苏州镇湖的刺绣品牌打造,都是产业集聚的典型案例。集聚产业的背后,是由上而下的对城市文化的顶层规划的实现。顶层规划与从业者之间又是何种联系呢?

一个城市的顶层规划与城市发展的方向和城市品牌相关,各地的“十四五”规划在总纲领下有着各自的解读和思路。对于二线、三线城市而言,由于文化产业规模相对于一线城市不具备成熟机制,需要借助外部力量提升竞争力。近年来,以片区、城市为单位与高校进行产、学、研的合作与开发较普遍,如福建省南安市除了对本地石材产业的支持和集聚规划外,与华侨大学、厦门大学、上海大学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合作,并集中地为本地工艺美术从业者提供专业知识的培训,从各个层面推动本地经济主业的发展。回到工艺美术从业者本身,如何利用顶层规划所带来的资源和互动,就需要同业的合作以及个人思维的转变以实现。“单打独斗”式的个人创作在今天集聚产业模式下很难发挥最大功效,从业者的个人创作观念更需要转换。观念的转变一方面体现在,就个体创作而言,审美、工艺、技术和创作思维,是作品、设计产品的基础,系统的知识体系相比过去师徒制的手口相传更实用。另一方面,城市的顶层规划就是一个城市文化品牌的具体表现,城市文化的内容和定位,在个人创作中就是最本质的艺术特色的挖掘,因而在对城市文化、技艺本身所对应的视觉形象的挖掘与利用后,新材料的运用和创意的开发才有实现的可能。

工艺美术的创意价值系统

文化产业具有其创意价值系统,加上产业集聚的特性,以及体验式消费的介入,文化产业中包含的各产业内容都具有一定的价值链和组织模式。这个系统最重要的体现便在于创意环的形成。以文化创意產品开发而言,从生产者的原始创意出发,到设计上的创意孵化,落地到企业化生产模式的产业创意环,实现了文化到技术再到经济的价值转化。因此,就工艺美术而言,在整个创意价值系统中,打造文化艺术的品牌,或是进行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都建立在其创作本身。只有具有创意价值的工艺美术作品,才具有后续IP开发和市场化拓展的基础。

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需要建立品牌的观念和具有可持续拓展的内容规划,因而不是任何作品或工艺都可以作为被开发的对象。所谓的艺术IP,并非简单等同于商标名称、品牌名称或是某个艺术家个体,而是基于最初IP对应的版权概念,衍生到具有一定市场流量的可被快速识别的某一艺术形象或内容。像毕加索这类艺术IP在经过其作品的艺术市场行销以及社会化定位之后,成为具有高辨识度的品牌。在尤伦斯艺术中心新近的毕加索展览中,相关的衍生商品中就有结合蜡染工艺和毕加索作品形象的产品。对应到创意价值系统,创意主体是毕加索画作中的和平鸽、变形牛形象,透过蜡染的技艺手段实现设计上的创新,最终市场化为笔记本产品量化生产。工艺美术作品或是传统技艺本身是否也能够挖掘出相应的创意元素呢?

文创品的基础依然是文化内容本身,故事的讲述是文化艺术行销中较易实现其价值的一个途径。但在开发的过程中,大到一个产品的形式,小到一个纹饰图案,都是需要审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云锦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金文就曾提到,以龙纹为例,龙的形象都具有可考证的文化指征,而当下一些文创产品、电影动画中使用的龙的形象并不准确,除误用之外也难以刻画出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视觉形象。在产品推广、行销的过程中,这种误用也间接影响了对其“故事”的挖掘和讲述,更不用说创造出新的IP。对应到前述城市顶层规划的内容,故事内容、品牌的内涵是否能够对应到在地文化的特征和规范,也与创意开发紧密联系。

工艺美术行业的发展在个体创作层面难以以一个具体的标准来做参照,每个门类及个体都具有其相应的特征。从产业的角度而言,方法和手段则是相通与可借鉴的。当下行业面对的困境也绝非疫情这一突发的公共卫生状况所造成,而是在行业发展过程中未真正有效实现资源整合,工艺美术的创作和产业间可形成的创意闭环也还在磨合中。因此在当下的困境与发展的讨论中,回归到创作本身、如何真正创造艺术IP以及建立个人品牌是最切实的方式。

猜你喜欢

后疫情顶层规划
从顶层设计到落地实施
人民币国际化面临“后疫情”机遇(经济茶座)
特朗普强势开启“后疫情”竞选集会
“后疫情”时期,关于教育问题的几点思考
“后疫情”时代,中国自行车产业的蓝图与现实
顶层住户的无奈——渗漏篇
Chin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olution
国企改革顶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