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结核348例耐药情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1-05-18莉,李晋,马云,吴婷,董娜,崔倍,张

陕西医学杂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耐多药喹诺酮抗结核

刘 莉,李 晋,马 云,吴 婷,董 娜,崔 倍,张 宁

(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陕西 西安 710100)

2018年WHO的调查显示,全球每年约有1000万结核病新发病例,150万人死于结核病,近年来,虽然我国结核病的发生率有所降低,但每年新发结核病例约91.8万,其中男性62.2万人,女性29.6万人,仍属于世界上主要的结核病高负担国[1]。通过规范治疗,敏感菌肺结核治愈率较高,可达94%,但近年来,随着抗结核药物的广泛应用,全球耐药肺结核的发生率逐渐上升,耐多药率高达82%,明显增加了治疗难度。研究显示,我国耐多药治疗成功率仅为41%[2]。本研究对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耐药肺结核(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DRT)患者的耐药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以了解陕西地区耐药结核病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临床中DRT的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 年1-12月我院收治的结核病患者1132例,其中男738例,女394例,男女比例为1.9∶1,年龄11~88岁,中位年龄49岁,初治955例,复治177例,结核病接触史34例,吸烟史282例,饮酒史184例;糖尿病87例。患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本研究经审查符合赫尔辛基宣言。所有患者痰液及肺泡灌洗液分枝杆菌培养均为阳性,符合肺结核的诊治标准[3],且资料完整。排除无药敏结果和非结核分枝杆菌阳性患者。

1.2 耐药情况调查 对结核分枝杆菌阳性者进行药敏试验[4],所选药物分为一线抗结核药物,包括链霉素(SM)、异烟肼(INH)、利福平(RFP)、乙胺丁醇(EMB)和二线抗结核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LVFX)、卷曲霉素(CPM)、阿米卡星(AMK)、丙硫异烟胺(PTH)、莫西沙星(MFX)、对氨基水杨酸钠(PAS)。对肺结核患者的耐药情况和不同治疗史患者耐药类型进行调查。

1.3 耐药性结果判读方法[5]敏感:对以上所有药物均敏感;耐药:对一种以上药物耐药;单耐药(MR):对一种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多耐药(PDR):对一种以上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不包括对INH和RFP同时表现为耐药);耐多药(MDR):至少对INH和RFP同时表现为耐药;准广泛耐药(Pre-XDR):在MDR基础上,同时表现为对一种喹诺酮类或一种二线注射类抗结核药物耐药;广泛耐药(XDR):在MDR基础上,对一种喹诺酮类和一种二线注射类抗结核药物耐药。

1.4 DRT和MDR肺结核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收集患者资料,包括性别、抗结核治疗史、年龄、饮酒、婚姻状况、职业、结核病接触史、吸烟及糖尿病[6]等情况。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DRT发生的影响因素。其中吸烟是指有规律吸烟史或正在吸烟,饮酒是指每天饮酒大于20 g,抗结核治疗史是指抗痨治疗疗程≥1个月。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整理、统计及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R×C卡方检验,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肺结核患者耐药情况 见表1。1132例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的患者,774例对9种抗结核药物全部敏感,348例(30.74%)表现为耐药,喹诺酮耐药率为4.59%(52/1132),其中10例单耐喹诺酮。MR率8.48%(96/1132),PDR率4.77%(54/1132),MDR率为13.16%(149/1132),Pre-XDR和XDR率为4.33%(49/1132)。其中MR患者中耐SM最多,耐药率为3.71%(42/1132);PDR患者中耐INH+SM占比最高,耐药率为3.53%(40/1132);MDR患者中耐INH+RFP+SM的最多,耐药率为5.74%(65/1132);Pre-XDR和XDR患者中耐INH+RFP+喹诺酮最多,耐药率为2.56%(29/1132)。

表1 348例肺结核患者耐药情况[例(%)]

2.2 不同治疗史患者耐药类型分布 见表2。1132例结核病患者中,初治病例耐药率为23.98%(229/955),复治病例耐药率为67.23%(119/177),复治患者耐药率明显高于初治患者(χ2=131.205,P<0.05)。

表2 不同治疗史患者耐药类型分布[例(%)]

2.3 DRT和MDR肺结核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见表3~5。1132例肺结核患者中,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吸烟史、饮酒史和糖尿病史患者的DRT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均P>0.05);有结核病接触史和复治的患者DRT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无接触史和初治的患者(P<0.01);结核病接触史和复治是DRT发生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4.342(95%CI:2.123~8.877)和6.505(95%CI:4.596~9.205)。将性别、婚姻状况、职业、吸烟史、饮酒史、结核病人接触史、结核病史情况作为自变量(其中职业以哑变量形式进行分析),以是否发生MDR肺结核为因变量(0=否,1=是),进行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结核病接触史和复治为结核病患者耐多药的危险因素,结核病接触史使耐多药发生风险提升3.882倍,复治使耐多药发生风险提升5.618倍。

表3 DRT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例(%)]

表4 影响因素赋值

3 讨 论

肺结核仍然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尤其是耐多药肺结核和广泛耐药肺结核,因传染性强、致死率高,以及可选择药物种类少,安全性差,疗效差等特点,已经逐步成为肺结核防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7]。结核病及DRT临床诊断和治疗的依据是结核菌培养阳性的药敏结果,分子生物学检测快速药敏结果[8],能够为治疗药物选择和治疗疗程的制定提供可靠的依据。

表5 MDR肺结核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研究对1132例培养阳性患者进行药敏试验,348例患者至少对一种抗结核药物耐药,其中10例仅单耐喹诺酮,喹诺酮耐药患者52例,喹诺酮耐药率为4.59%,明显高于二线注射类药物。喹诺酮类的代表药物为LFX和MFX,为MDR肺结核和XDR肺结核治疗中的WHO推荐核心用药[9-10]。但是,喹诺酮类药物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中的广泛及反复使用,可能加重耐药的产生及导致结核病诊断的延误[11]。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无指证的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治疗药物敏感性结核病,也可以引起喹诺酮药物耐药的产生,导致产生更多的广泛耐药[12-14]。因此,建议临床医生在未排除肺结核的普通肺炎患者治疗过程中,尽量避免或减少使用喹诺酮药物,对于一线抗结核药均敏感的肺结核患者,尽量避免或减少启用二线药物,规范使用喹诺酮抗结核治疗,以降低XDR的发生风险。

本研究显示,1132例培养阳性标本总耐药率30.74%(348/1132),单耐药率8.48%(96/1132);多耐药率4.77%(54/1132),耐 多 药 率 为 13.16%(149/1132),准广泛耐药和广泛耐药率为4.33%(49/1132)。本研究中肺结核患者的总耐药率低于我国2007年和2010年肺结核调查报告中的37.7%和36.8%[15-16],但MDR发生率高于报道中的6.8%和8.32%,调查显示,我国MDR和XDR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增加了耐药肺结核治疗成功的难度,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本研究中MR、PDR、MDR、Pre-XDR和XDR在初治的耐药患者中的占比低于复治患者,且复治患者的总耐药率明显高于初治患者,与刘桑等[17]研究结果一致。将耐多药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结核病接触史和结核病的治疗史是结核病患者耐多药的危险因素,结核病接触史使耐多药发生风险提升3.882倍,复治患者的耐多药发生风险提升5.618倍。Stosic等[18]对31例耐多药患者和93例非耐多药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患者中断治疗是耐多药肺结核发生的危险因素(OR=3.33,95%CI:1.14~9.09)。复治患者产生的原因为:患者依从性差,症状好转停药,出现症状再服抗结核药物,导致不规律使用抗结核药物;由于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产生,导致患者不能长期坚持服用抗结核药物;由于经济原因被迫间断治疗甚至中断治疗;结核病知识宣传不到位,我们结核病治疗监管不到位,患者不清楚结核病需要持续服药,定期复查。以上因素均可导致结核病治疗失败,在反复抗结核治疗过程中,未及时分析治疗失败及复发的原因,未能够及时排查耐药以及制定合理的个体化化疗方案,可导致肺结核患者病情的延误,使其体内耐药突变菌占据主导地位,造成了耐药菌株的形成及保留[19]。耐药结核病患者在社会上自由流动,可使耐药菌株的传播风险增加,增高与其接触的人感染耐药结核菌的风险,使初治耐药结核病的比例明显增加,尤其是与耐药结核病患者共同生活的人群,更易发生耐药结核病。 因此,加强结核病相关知识的宣传和肺结核患者服药管理,促进敏感肺结核患者治疗的成功率,减少其复发及耐药性,是防治耐多药肺结核的有效方法,也是预防初治耐药结核病患者产生的重要方法。

本研究中,婚姻、职业、吸烟史、饮酒史、是否合并糖尿病等均不是耐多药肺结核的影响因素,与文献报道不一致[15-16,20]。这可能与样本不同有关,本研究中纳入的病例为本院检查与诊断的患者,多为重症结核或合并并发症的结核,患者在基层医院治疗未能获得良好效果而入院,因此可使数据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总之,耐药结核病传播时间长,治疗方案复杂,疗程长、费用高、治疗依从性欠佳,治愈低,因此成为全球结核病控制面临的极大挑战。虽然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患者总耐药率低于全国水平,但耐多药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加大结核病知识宣传,规范医务人员诊疗行为,提高初治敏感结核病的治愈率,减少不合理用药导致耐多药结核病的产生。提倡菌阳肺结核患者提早进行药敏检测,以提高耐药结核病的检出率和治愈率。

猜你喜欢

耐多药喹诺酮抗结核
Ibalizumab治疗耐多药HIV-1感染的研究进展
免疫功能和SAA、MMP-9、MMP-14在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中的临床评估
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分析
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评价
新型铁碳微电解材料去除喹诺酮类抗生素研究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376例分析
关注氟喹诺酮类药品的严重不良反应
初治肺结核患者发生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及经济学评价
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结核采用早期规则抗结核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