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板凳精神历久弥新

2021-05-17李溢春杨扬

民生周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高碑店工务段全路

李溢春 杨扬

全国三八红旗手徐海花

伟大来自平凡。国铁集团北京局保定工务段高碑店工区是全路闻名的老字号,其“摇篮”功能和长板凳精神历经半个多世纪的传承历久弥新。

该工区成立于1964年8月,最让人称奇的是,1975年成立了由徐海花任班长,平均年龄只有十七八岁、清一色姑娘组成的全路第一支“女子三八班”。

谈起当年峥嵘岁月,在徐海花记忆深处,“除了艰苦就是艰苦”。寒冬腊月,刺骨的寒风、打锤的震动,与道砟钢轨的亲密接触,多少双娇嫩双手长了老茧、起了冻疮,但姑娘们从不叫苦、更不说累,每天依然拿着50多斤重的起道机往返几公里完成男职工同样的工作量。

现场条件有限,午饭只能用废旧枕木烧开水就冷饭充饥。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姑娘们个个练就一手绝活技巧,抡洋镐、打道钉,起、拔、垫、改、捣样样精通,负责检修维修保养的线路设备次次优异,成绩竞赛遥遥领先。

班组成立仅仅3年时间,就迎来全路工务现场会,班长徐海花更是以突出的表现、优异的成绩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当选全国人大代表,走进人民大会堂,那年她只有19岁。

同样艰苦的除了特殊的职业特点、工作作业环境,还有工区成立时一穷二白的严峻现状。当年,由老工长高坤利用废旧枕木拼装而成的两桌四凳六椅12件家具,依旧是工区的“传家宝”。

1983年,工区被授予全路先进集体荣誉称号。“长板凳已落伍,换與不换”,一石激起千层浪。

时任党支部书记高彩常力排众议:“长板凳,丢了,太可惜,它们是我们工区的一员,不离不弃的老伙计,更是咱工区的魂。养路工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只有长板凳好打理不嫌弃,如果换成沙发之类的,工友们难免怕坐脏,叫工友们到哪里休息?”

新一代保工人利用最新检测设备对津保铁路进行检修作业。

书记一席话,说到了老职工们的心坎上。“对,老作风不能丢,长板凳不能换!”从此,长板凳去留的问题再无人谈及。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来二去就像珍视长板凳一样,勤俭节约好习惯潜移默化融入到每一个工区人心中。50多年,只要发现有能修旧利废的材料,捡起来带回工区“节约园地”,里面整齐地摆放着各种路料及配件。小小的园地,全是“宝贝”。无论施工作业还是日常工作生活,缺什么、少什么,工友们第一个念头就是:到园地里找一找。

经过长板凳精神的激励、摇篮大熔炉的锻造,这里更成为全局及保定工务段各级各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孵化器”,培养锻造出河北省、铁道部双劳模李宗柯,路局级先进生产者李连友、标准化工班长刘建国等,甚至曾经在工区做饭的顾师傅,也被锻造成既能烹制山珍海味又能操刀家常便饭的“顾大厨”……

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2019年京张高铁、2020年京雄城际、2021年京哈高铁……在广袤的京华大地上,曾经都留下过从高碑店摇篮里走出的精兵强将们的足迹与身影。

2015年津保铁路开通,2017年雄安新区成立,并成为中国进入新时代的集结号、试验田,深受长板凳精神塑造、历经摇篮熔炉锻造的一批新老工人,昂然投入到助力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行列中,书写着新的摇篮故事和传奇。

猜你喜欢

高碑店工务段全路
数字同频同播技术在白沟河(高碑店段)应急通信中的应用
角的度量 教学设计
全路通信骨干网智能运维管理平台构架及需求分析
浅谈工务段大数据分析室的应用
The Use of Futures and Forward in Risk Reduction,Speculation and Arbitrage
Stocks and Bonds An Analysisof the UK investment scene
关于强化道口安全管理的探讨
建设高碑店海绵城市的思考
铁路隧道现况
不知疲倦的“关工牛”:记沈阳铁路局桦甸工务段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王殿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