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哀与起兴

2021-05-17叶端

山西文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物化买房花草

叶端

不知从何时起,极简的文风、现实主义的、不带任何主观雕饰的写法受到极大推崇。但从阅读经验来说,长时间以来,我比较接受的都是偏古典的意象、绮丽繁复的行文。这些实际大多数都是贵族化的文学,就算在写作之时具有写实的成分,也并非普通时人的生活。无论是《源氏物语》《红楼梦》,还是写日本关西家族的《细雪》、写英国天主教家庭的《旧地重游》,哪怕丧到极点的太宰治,至少可以喊出“我是贵族”。繁华与衰微总会造成天然的对比,物哀之美就孕育其中。问题在于,我是从阅读中学习写作,而阅读的东西又和我本身很隔,审美经验无法运用于写作本身,只是彼岸的华彩。即便模仿,也是隔着绣像学雕花,何况还根本做不到。

古典的意境到底能不能融入现代生活呢?我从十岁起在杭州生活。人们说起杭州,总说起西湖,说白居易、说苏小小,但这些名人逸事,诗情画意,和我們的生活没有任何关系,我们不是活在唐宋,也没有可以推及三代的祖辈。但杭州给了我一个很深的印象,就是它对城市绿化、花草树木的用心,在有些方面,可以说是奢侈了。这或许也算一种古风?然而实则是河道清理,臭水沟改造后的结果。以往在述说繁华与美色之无常时,女性命运常常和草木联系在一起。但是在杭州,这些花花草草是和现代都市的发展结合起来的。因此,我把杭州的当代生活比作一个“花园”,花草也好,建筑也好,人也好,都是这花园景观中的一部分。这个花草是根基很浅的,是平民景观。文中的西湖是个赝品,是个伪西湖,湖畔花园也与真实的湖畔花园无关。比起日式的贵族没落,这里更多的是底层向上,而且很多是移植来的。

在这个背景下,我把主人公取名叫嘉树,后来改作嘉娆,我很喜欢这种美丽背后的丰饶感。在乡下人进城(或外省人进入大都市)这个主题上,人们总喜欢把它浪漫化。比如以巴黎、纽约、芝加哥为背景的众多作品中,往往女的一进入城市就遇见某个绅士或浪荡子,男的就搭上某位夫人、小姐,从而把阶层跃升和桃色新闻联系在一块。我在这里主要谈论的是财富的流动,尤其表现为房产问题,也涉及到互联网红利和创业风潮。城乡之间呈现如此巨大的贫富差距是房产兴起之后的事,再往前,更多是因为户籍、教育水平或体制内外。嘉娆提升自己的阶层不是靠攀感情,而是靠996的福报工作,买房,再加倍工作,再买房。当然,我也不是鼓动炒房,她离真正做房产的还差得远。但事实上,她就靠着不断买房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这也的确是一种人生理想,而且和这个城市的景观如此息息相关。

花草可以作为物哀的载体,也可以作为起兴的开端。起兴虽然也可喜可忧,从字面上,多少有生发兴起之意(请允许我的误读)。我想要写的是一种“景观式女性”,包括之前写的《白蝴蝶》《鹭鸶》。不是关于人情世故的小说,而是关于命运表象的,方法是一种无情的白描,也不靠悬念。她们想要融入一个繁华瑰丽的世界,最终只是做了这个繁华世界的浅浅的布景,这就是她们得来的好处。《花园》更具象、更乐观一些,但她如今的模样,也是她自己,乃至全家人,被城市抽骨吸髓后的结果。另一个主题是“选择”,但这个选择很大程度上是被环境选择,你只是恰好到那个领域,适者生存。比如,互联网、电商行业就适合精力旺盛、适应性强的人。虽然是女性视角,女性视角不重要。如果物化可以造成一种古典的女性美学,男性也应该被物化,在现代社会中,事实上一切都已被物化。人和物,花草与建筑,都是一样的。

整个故事建立在一个反讽之上。杭州永远在春光里,这是个反语,没有事物会永远在春天,城市的发展也好,行业的发展也好,房产也好。对我们的主人公来说,也许她的人生阶段正好赶上了历史发展的黄金时代,也许她赌了一把又一把,最终像她房子的原主一样,又把房子赌输了回去。谁知道呢?

猜你喜欢

物化买房花草
买房,要的就是性价比
爱护花草
借名买房,房子到底归谁?
借钱买房,是商业化行为,而不是啃老
孩子,我为什么不帮你买房
勿摘花草
花草春夏
物的人化与人的物化——当代舞台美术的表演
档案:一种物化的文化形态
抛物化Navier-Stokes方程的降维仿真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