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团体认知行为心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应用研究

2021-05-13吴泽英许生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5期
关键词:病耻心理治疗精神分裂症

吴泽英,许生平

(重庆市江津精神康复院,重庆 402260)

0 引言

精神分裂症作为一种重型精神疾病,因其患病率、复发率、致残率都较高,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知觉障碍、行为障碍、情感障碍等,患者易出现绝望、厌世等方面[1-2]。因而,该症在全球范围内给患者、家庭、医保付费方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的同时也造成了严峻的家庭与社会负担[3]。此外,认知功能损害作为与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并列的第三个核心症状,在精神分裂症早期就已出现,并长期持续存在,即使其他精神病症状缓解后认知功能障碍仍存在[4]。

传统常规药物治疗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患者恢复期总是出现焦虑、抑郁等消极心理品质,而使其病情出现反复,这主要是由于其强烈的病耻感和社会功能退化等因素所导致的。团体认知-行为心理治疗是在团体情境下将认知疗法和行为疗法有效融合[5],致力于帮助患者逐渐展现自我和分享自身问题,引导其正确认识自身存在的不合理认知、信念、行为以及带来的负性影响;通过强化认知重建、心理教育、暴露疗法、仪式行为阻止疗法、角色扮演等措施,缓解精神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因此,本研究意在探讨团体认知-行为心理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缓解其精神症状,从而降低患者病耻感水平,恢复社会功能等方面的影响,为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1月到2020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期患者100例,编号后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在18-62岁,平均(42.7±4.3)岁;观察组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在20-60岁,平均(43.9±4.7)岁,对比两组其他基本资料无较大差异(P>0.05),具备对比价值。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利培酮片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辅以团体认知行为心理治疗。团体认知行为-心理治疗由我院5名取得心理咨询师资格的职工主导负责,每周1次,每次时长2h左右,共12次。具体方案如下:首先,团队建立阶段。通过观察组成员的自我介绍,在通过对彼此的初步认知和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引导患者组成10人左右的5个小组,形成并维护好良好的团队人际关系。其次,认知重建阶段。通过知识讲座、阅读疗法等途径,组织各小组阅读精神疾病概要、治疗、预防等相关书籍,并通过组内分享讨论等形式帮助引导各小组成员对精神疾病形成完整、准确、常态化的认知,以降低患者的病耻感水平,从而提高服药依从性。再次,行为强化脱敏训练阶段。通过组间对话、角色扮演等形式,模拟出院后的问题情景,对患者敏感问题进行脱敏化和情绪管理训练,形成新的行为模式。最后,总结回顾阶段。根据各个患者在此过程中的表现,由相关心理咨询师提出针对性建议,以帮助患者更好重塑认知,完善其社会功能。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PRS、HEIQ及ISMI、SSPI评分比较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 (BPRS)、幸福进取者问卷(HEIQ)、精神疾病内在病耻感调查表(ISMI)、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对两组患者的精神分裂症状、积极心理评分、病耻感水平、以及社会功能进行测量评分,通过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四项指标的变化差异,以及两组间的评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研究抗精神药物辅以团体认知心理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四项观察指标得分结果分别表示为:BPRS得分越高表示其精神病症状越重,HEIQ得分越高则表示积极心理品质越高;ISMI得分越高则表示病耻感水平越强,SSPI得分越高,社会功能越好[6-7]。

1.4 统计学方法

将收集到的数据,利用SPSS 23.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值检验,当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BPRS、HEIQ评分比较

总体而言,干预前两组BPRS、HEI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BPRS评分均有显著降低,HEIQ评分则有显著提高,这表明两组患者的精神病症状经过治疗后均得到了有效控制的同时,积极心理品质有所提升。而通过比较治疗后的观察组和对照组的BPRS、HEIQ评分结果发现,观察组的BPRS、HEIQ评分结果较对照组评分表现更优,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ISMI、SSPI评分比较

总体而言,干预前两组ISMI、SSP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ISMI评分有显著降低,SSPI评分有显著提高,这表明治疗后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耻感水平减弱,社会功能也有所增强。而通过比较治疗后的观察组和对照组的ISMI、SSPI评分结果发现,观察组的ISMI、SSPI评分结果较对照组评分总体表现更优,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团体认知行为心理治疗将面临困扰的多个当事人集中起来进行心理治疗,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团体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分析自我、反省自我、探索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人际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从而发展良好适应能力的助人及自助过程。其重点在于对患者不健康和不正确的思维方式、信念以及行为进行矫正,从而改变患者对特定事物、场所或情景的错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的目的[8]。精神分裂症患者多伴有自卑绝望等负面情绪[9],也是导致其基本不愈及复发的重要原因所在,如何疏导及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成为目前精神分裂症可否治愈的关键所在[10],而较强的病耻感和社会功能的缺陷则成为精神分裂症病人重返社会的心理阻碍[11]。因而本研究致力于在传统药物治理的基础上,辅以包含团队建立、阅读疗法、脱敏训练等环节在内的团体心理认知行为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缓解其精神症状,降低患者病耻感水平,恢复社会功能等方面的影响,为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BPRS、ISMI、均有显著降低,表明观察组患者的精神病症状得到极大缓解的同时病耻感水平得到极大减弱,而其HEIQ、SSPI评分则呈现出明显提升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患者比治疗前具备更加积极心理品质和更完备的社会功能。

综上所述,团体认知行为心理疗法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方法,辅以传统药物治疗,能在治疗精神分裂患者过程中减轻患者的精神病症状,更能增强患者的积极心理品质,重塑其病症认知、降低患者的病耻感水平,恢复其社会功能等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建设性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此外本研究存在着随访时间较短的不足,团体认知行为心理疗法对精神分裂患者的后期影响和长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猜你喜欢

病耻心理治疗精神分裂症
老年病患者应摆脱病耻感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团体心理治疗对酒依赖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心理治疗有七大误区
心理治疗的常见误区
糖尿病病耻感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
帕金森病患者病耻感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老年病患者应摆脱病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