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学科协作管理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中的效果

2021-05-11王月华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感染率协作检出率

王月华

山东省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医院感染管理科,山东泰安 271000

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属于医院常见感染疾病,据美国国家医疗保健安全网(National Healthcare Safety Network,NHSN)监测数据显示,MDRO感染占所有医院感染的20%,其中ICU病房感染率极高[1]。MDRO指同时应用三种及以上抗菌药物,表现出高耐药性的细菌。该类型患者的临床治疗难度会远高于一般细菌感染患者,因此需要提高防控管理,建立有效的检测及通报制度,降低感染风险[2]。近年来多学科协作模式作为一种新型小组模式,逐渐广泛应用于MDRO医院感染防控中,通过不同学科之间的全方位合作,合理整合、优化医疗资源及配置,从而提高整体防控效果。本研究将对MDRO医院感染应用多学科协作模式的防控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6月本院收治的患者为观察组(345例),实施多学科协作管理,选取2019年6—12月本院收治的患者为对照组(345例),采用常规防控措施,回顾性分析防控数据。对照组345例,男、女分别为 193例、152例,平均年龄为(61.49±12.37)岁,科室情况:ICU 185例、泌尿外科67例、内科53例、胸外科24例、耳鼻喉科16例;观察组345例,男、女分别为195例、150例,平均年龄为(62.13±11.58)岁;科室情况:ICU 182例、泌尿外科65例、内科54例、胸外科27例、耳鼻喉科1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诊断标准:参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3]中的感染标准:MDRO是同时应用三种及以上抗菌药物出现耐药性的细菌,根据感染部位、标本来源、降钙素原指标进行判断,无菌体腔部位分离出的病原体可考虑为感染菌,非无菌部位培养出病原体需要综合判断,应用对症抗菌药物后症状出现缓解,标本培养转为阴性则为感染菌;降钙素原指标出现明显升高则确诊。

纳入标准:①符合送检或感染标准;②患者知情本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对同一患者相同部位的检出的同一菌株数据需剔除;②患者的依从性差。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防控,主要流程为监测MDRO、进行常规环境消毒、准入制度、严格隔离与预防等。

观察组实施多学科协作模式,具体方法如下。

(1)建立多学科协作团队:由药学部门、微生物实验室、感染科室、检验科、临床医务部等多个部门的科室负责人组成MDRO专业团队,以既往资料及临床数据为主要分析对象,对MDRO感染过程中的预防、控制、诊治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解决方案;并在每个科室中落实。

(2)实施方案:①职能明确分工。院感科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动态监测;护理人员对患者的预防护理及感染护理进行规范化培训,对环境进行严格消毒;药学部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指征进行监督;实验室负责MDRO微生物的培养与鉴别,分析流行菌株;临床医师及感染科医师进行联合会诊,共同明确抗菌药物的使用指征,制定出有效的治疗方案;管理科室对防控措施的执行与落实进行监管。②MDRO感染防控具体实施。各科室对MDRO感染情况进行分析,采用头脑风暴法,提出各科室需整改的防控措施,确定最后的具体整改计划并落实;护理部需要加强感染预防及处理的技能培训,提高护理人员防控意识;药学部需要严格按照用药指征进行操作,对MDRO微生物的检验结果定期进行公布,及时调整整改计划等。各科室均需对整改计划进行监督及考核,确保措施落实。③防控效果评价。管理科室需要及时反馈工作中的问题及有效信息,定期开展研讨会,评价本月内的防控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优化管理措施,提高防控效果。

1.3 观察指标

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的MDRO感染检出率、两组ICU患者MDRO医院感染率以及防控措施依从性。防控措施依从性主要包括隔离医嘱、隔离标识、床旁操作隔离衣、专属诊疗物品、环境消毒、手卫生依从性6个维度进行评估,每个维度均需要统计实际执行次数、应执行次数,依从率=实际执行/应执行次数×100%。MDRO种类均选择最主要菌种,非重复株。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医院感染率、依从性等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患者医院发病的MDRO检出率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的MDRO(非重复株)检出率明显降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患者医院发病的主要MDRO检出率比较[n(%)]

2.2 主要科室(ICU)的MDRO医院感染率比较

观察组ICU患者的MDRO(非重复株)医院感染率(13.19%)明显低于对照组ICU患者的感染率(28.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主要科室(ICU)MDRO医院感染率比较[n(%)]

2.3 干预前后患者的MDRO防控措施依从性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的MDRO防控措施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干预前后患者的MDRO防控措施依从性比较[n(%)]

3 讨论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MDRO的发病率也呈现上升趋势,尤其是医院内患者抵抗力更低、存在侵入性操作或长期大剂量抗菌药物使用均增加了医院感染风险[4-5]。因此更需要加强医院内的MDRO感染防控措施,降低患者感染风险。由于MDRO的发病及传播因素较多,涉及到多个学科及部分,导致预防工作难度增大,相关研究显示,应用多学科协作模式可以对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实现防控工作的科学化管理[6-8]。本研究显示,应用多学科协作管理可降低MDRO的检出率及感染率,起到理想的感染防控效果。

多学科协作模式是由临床医护人员、感染管理科室、感染疾病科、临床检验科室、微生物实验室等多个学科组成一个专业团队,各部门联合制定MDRO的监测、检测、预防、诊治、隔离等防控措施与管理标准,让临床感染防控有迹可循[9-12]。并督促临床MDRO感染防控措施的落实,确保MDRO继发感染预防工作的有效性,降低MDRO的检出率、发生率及暴发流行。干预后,观察组的MDRO防控措施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原因在于多学科协作模式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与协作,让医护人员能够理解该行为意义,实现各流程的公开化、透明化,起到理想的监管作用,从而提高防控依从性,积极配合工作[13-14]。干预后,观察组ICU患者MDRO(非重复株)医院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ICU患者的感染率(P<0.05);其原因在于通过多学科协作模式对既往感染风险因素进行全方位总结,规范抗菌药物,优化抗菌药物使用,从而降低感染风险。干预后,观察组的 MDRO(非重复株)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原因在于多学科协作模式通过对各预防、控制及诊治流程的改造及优化,提高信息交流与反馈率,确保部门之间配合默契,实现MDRO感染防控的科学性、有效性,从而避免感染因素,降低感染风险[15-17]。

综上所述,MDRO医院感染防控过程中应用多学科协作管理应用价值显著,可降低MDRO的检出率及感染率,提高医护人员的防控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感染率协作检出率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健康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状况研究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鲁渝扶贫协作进行曲
扶贫协作中的山东力量
阜阳地区呼吸道合胞病毒流行病学特征研究
监督桥 沟通桥 协作桥
2012~2016年江苏丹阳市省级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点监测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