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库存控制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021-05-10王墙

科学与财富 2021年36期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实践路径

王墙

摘  要:当前企业中,库存水平可以平衡存货问题所造成的各项风险,并节约企业的运营成本,为企业改善供应链管理过程的效率,因此本文从二者的概念出发,探讨了供应链管理中应用库存控制的意义,以及库存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关库存控制的应用过程规划,以及其在供应链管理中的VMI策略、联合库存控制、多级库存控制等应用路径,希望为有关部门提供参考。

关键词:库存控制;供应链管理;实践路径

引言:库存资金占据了企业资产总额的很大比例,而库存控制的水平也直接对企业的运营造成影响,因此企业应着重把控库存控制。同时供应链则是充当着企业的运营框架,贯穿于企业各个运营阶段中,当前时代下为了加强企业竞争力,节约运营成本,就需要在供应链管理中合理运用库存控制策略,为企业依照发展状况制定战略,为企业的长久发展提供保障。

一、库存控制与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一)库存控制的概念

库存控制是一项与控制库存物料相关的业务,也是企業经营生产中,极为重要的一项操作手段。库存控制可通过分析企业订购的特点,并对库存物料的补充加以预测与执行,科学合理地为企业规划库存怎样订货、订货量以及订货时间等计划,让企业的库存存货维持在合理的水平线上,实时分析并跟踪企业库存量的具体情况,还可以通过人工或计算机的方式为企业完成增量或减量,也可以对存货按照种类、批次等进行划分,实现专项管制,保证企业存货质量。

(二)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供应链是企业的进货渠道,也是由制造厂商、供应厂商、企业仓库与销售渠道等共同构建的系统链,对其进行管理的意义在于从物资采购环节开始,直到满足客户为止的一项全过程管理,或是将各个企业看做一个联盟,将单一企业看做联盟的部门,实现各企业对供应的动态控制,协调各企业与部门之间的合作,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可以大幅度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为企业规避市场中的风险,并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达到多方面共赢的局面。

二、供应链管理中应用库存控制的意义

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企业之所以运用库存控制,是因为其可以有效优化企业的库存状态,提升管理水平与供应链的管理效率,从而加强企业库存品种方面的结构合理性。而很多企业在供应链的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不足,由于在很多供应链管理系统中,企业往往都会建立出较为缺乏规范性的数据表,虽然有了统计数据,却难以加强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联系,出现了信息脱节的问题,再加上管理效率较为低下,各个环节都是按照自己所理解的或单独分析的供应天数来配置库存,从而形成了一种库存膨胀的不良现象。另外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定制产品与常规产品在同时接收,导致了生产、送货方面的加急,难以将企业的库存维持在合理范围内,大幅度提升了企业的经营成本,降低了企业的实际收益。

为应对这些不足,企业应将供应链管理与库存控制方式相结合,平衡自身的库存以及各项制约条件,将原本的依照经验转变为通过理性的数据分析,并为企业打开各个流程的环节,将传统上各个库存点缺乏沟通的现象加以改善,加强各部门之间的统筹与协调,为整体库存达到最优化配置,加强供应链管理的能力与效果[1]。

三、传统库存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供应链观念

传统中的库存控制方式可以通过确定订货量与订货时间来追求库存的平衡,但将其融合如供应链管理中,则依旧显得乏力,主要原因是因为传统的库存控制方式缺乏了供应链的观念,虽然供应链的控制过程取决于各个节点,但供应链作为一个整体的体系,不应让其内部各节点各自为政,独立作战,而是应该进行串联,解决其内部的冲突问题,缺乏供应链的观念的库存控制也加剧了供应链内部的矛盾,导致了供应链整体绩效较为低下的不良局面。

(二)信息传递系统效率低下

当前社会早已步入信息化时代,信息的传递与接收效率极为重要。但在当前库存控制过程中,各企业各部门之间在需求预测、库存状态等重要信息缺乏集成性,很多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数据参考信息都无法第一时间传达到位,再加上供应链上各个节点之间缺乏沟通,进一步影响了数据信息的时效性,缺乏完整有效的信息整合平台,无法保证信息可以及时有效进行传输,降低了供应链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与准确性,从而对企业的总体生产计划造成了影响。

(三)不注重不确定性的影响

企业中的库存控制往往会受到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例如提前订货、货物运输、原料质量、生产时间变化等因素,这就需要准确的具有时效性的信息沟通,了解各项不确定因素所能造成的影响。但当前很多企业都不重视这些不确定因素,缺乏跟踪与严格管理,从而使得很多企业出现库存不足或库存积压的现象,平白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收益,增加了运营成本,无法维持稳定的库存储备。

新时代下,各项新科技、新方法的出现也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制造效率,生产效率被提高的同时,也对供应链管理与库存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很多企业却也容易忽略其影响,生产效率所节约的经费也会被库存管理费抵消,降低了企业的收益[2]。

四、库存控制在供应链管理中应用的特性

在供应链管理中应用库存控制,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的运营成本,加强企业各方面收益。除此之外,库存控制在应用中也有着其他特征。

第一,可预测性。库存控制在运用中应着重于供应链内多个责任方的协调,为企业绘制协同流程价值图,以及持续改进所需要的衡量方式,并识别出产品与流程的复杂性,预测复杂性成本。供应链是较为灵活的,在供应链中会发生各项影响企业经济收益的因素与波动,而库存控制则可以预测出系统的失控部分,为企业规避风险。

第二,可视性。库存控制会理解供应链中的网络以及各个责任方所扮演的角色,依此采取行动,并通过有效的衡量系统来对库存行为加以管控,为企业管理人员反馈出每天优化的库存量。

第三,优化性。库存控制可将总成本加以整合,并对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各项行为加以优化,为企业规避经营难点与风险,加强团队协作与部门协调能力,消除企业由于各项因素所造成的成本或资金浪费,并持续改进企业的投资与经营方式。

五、库存控制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规划

企业若想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更为合理地运用库存控制手段,起到增加收益、降低成本的效果,应制定出完善的应用规划,明确各阶段的战略目标。企业应用库存控制在供应链管理中,可大幅度提升管理水平,找准需求点,避免制造商与客户需求不符的不良局面,从而实现客户的需求与供应链保持同步,并通过最低的成本来保持正常业务,提高企业的需求响应能力。

实施过程中,企业首先就应找准客户的需求点,根据需求关系制定出合理地运用方式,并通过各项参数明确计算出库存控制所需的正确数值。首先企业可根据产品的分类来优化库存的补货,分类中应将具有共性的产品进行划分,并注意产品与市场的差异性,分类过程中可根据销售额、利润贡献度、库存价值、产品特点等进行分类。其次各企业也应分组制定策略,应涵盖在库存控制中全方位的具体事项,如预测方式、管理工具等。最后应通过相关数据进行参数处理,如对软件的应用、绩效目标与决策方针等,明确各项参数的数值,包括调查时间、目标服务水平与库存百分比、订货量等,其后在各项数据信息的帮助下在供应链管理中安装相关软件配置文件,并将库存控制的模块加以嵌入,建立出预测与补货控制体系,并将供求模型加以输出并验证测试,最终实现自动化流程与成果移交。

六、库存控制在供应链管理中应用的实践路径

(一)VMI策略

VMI策略也被称为供应商管理用户库存,是库存控制在供应链管理中应用的一种决策模型,实践中该系统可以将用户的库存决策权交由供应商执行代理,赋予供应商或批发商鞠策库存的权利,转变传统中供应链内各自为政的不良局面,集成化管理供应链内的各个责任方。

在传统模式下,由于供应链内缺乏协同性,因此也较为难以实时确认与需求的匹配状态,因此在库存设置中也都是交由企业完成,同时各企业与各部门的独立运作,也为库存建立提供了制约,无法维持供应链的最低成本,极容易受到供应链本身的延伸而导致库存状态不良。而在将库存决策权代理给供应商时,则可以加强用户与供应商的协调,并将产品的销售商与供应商看成是一个整体,让该整体处于信息共享的环境下,做好各项决策与优化计划,同时还可以通过寄售的方式,在双方相互同意的框架下共同拥有库存的管理权,直至销售商将其售出为止,该决策体系内,供应商可以实时对库存水平加以决策,并维持相关策略的实施。

VMI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让供应商时刻摸清库存状态与订货时间,并且可以在充足的信息资源下将其加以控制。该决策体系内,可通过零售商向供应商提供相关信息,供应商则通过信息来控制库存变量,减少传统中仅依靠预测的不确定性与其他风险,降低存储成本,另外还可以消除多余的订货成本,减少其他控制步骤。而在实践中,VMI的实施应从条款洽谈开始,通过与销售商的协商来确定订单的业务流程以及各项库存信息,并认清信用条款、订货责任等,并与销售商建立客户信息系统,并保证双方都可以进入系统进行读取查阅,另外供应商与零售商之间也必须使用一样的预测方式,减少双方的差异,而在建立起网络管理系统后,就应保证系统物流信息的畅通,解决产品的各项分类与运输问题,从而将VMI系统加以实施[3]。

(二)联合库存控制

联合库存控制的运用是一种多方联合、风险共担的库存控制,不同于传统分销模式中,由分销商来根据市场状态判定对工厂的订货量,这对于某些高价值产品如汽车、奢侈品等为用户定制时的不同要求做准备从而大量备货,拉高了成本。当前这种分销模式则可以减少其他非必要的库存量,各个分销商只需要备足少量库存,其他库存则通过其他地区的分销中心进行准备,减轻各地分销商的资金与成本的压力,再通过联合控制库存的方式作为枢纽,向其他地区分销商进行调控。

联合库存控制也不同于供应商库存,其更为注重多方协调性,共同参与库存计划的制定,让这个供应链中的各个负责方都相互协同,保证相邻两个节点之间的一致性,减少需求方法的现象。建立该库存机制最为基础的就是对合作目标的规划,需要供应双方将共赢为基础原则,找准双方的矛盾点,尽量沟通协商,化解矛盾,这种矛盾包括但不限于客户的满意度、利润增长等。

其次应建立出适当的联合控制举措,通过协调供需双方的利益划分,并应明确规定出相关需求上的分配库存量的最高与最低限制,并建立完善的信息交流,以共享信息为桥梁,加强各部门、各责任方的协同性与透明性,减少非必要库存,加强供应链的稳定。最后就应建立利益分配等其他机制,在保证机制公平性的基础上,建立快速供应系统,如利用EDI等技术对不同地区分销商进行信息的交换与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实现减少单体库存、提前备货与更高的服务水平,改善传统中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具备着很强的适应性。

(三)多级库存控制

多级库存的控制时对供应链资源的一种整体方面的优化,其主要分为中心化策略与非中心化策略。在中心化策略中,可通过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控制供应链,由核心企业协调其他企业的库存活动,让核心企业成为连接各方的数据中心,并进行数据的集成分析。该项策略中为了有效解决需求放大现象,可通过“级库存”的设立进行解决,让每个库存点不仅需要检查本库存点的数据,还应检查相邻库存的数据,避免信息的扭曲现象。

而在非中心化策略中,则是让每一个库存点单独进行各自库存的决策,将整个供应链分为照制造商、分销商与零售商三个成本中心,每一个成本中心都需要根据自己的库存成本来进行相应的优化,并制定出控制策略,让订货点可以按照单独库存的策略进行供货,这种方式有着较为简便的管理性,可以让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发挥企业的灵活性[4]。

结语:总而言之,企业为保证成本控制、提高收益,不仅应依靠调整供货计划,还应在整体的供应链中应用库存控制模式,满足各个客户的需求,加强供应链内各合作方的协调与合作,如采用VMI策略、聯合库存控制或是多级库存控制等方式,规避市场中的风险因素,提高经济效益,共同建立完善的供应链管理。

参考文献:

[1]马卓.石油企业库存控制标准化管理探讨[J].品牌与标准化,2022(01):99-100+103.

[2]甄强.库存控制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市场,2021(35):170-171.

[3]赵泽霖.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控制[J].商业文化,2020(32):12-13.

[4]刘述颐,谢晓英.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库存控制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J].数码世界,2019(10):211.

猜你喜欢

供应链管理实践路径
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品牌化开发路径研究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浅析大数据环境下的企业供应链管理